史记》
-
《史记》原文 译文(五十八)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仲尼弟子列传原文: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事: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辟:邪僻。】,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喭:刚勐,卤莽。】,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亿:猜测。】则屡中。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
-
从《史记》三家注到考史三大家:那些为二十四史做注的人
文|震江 “著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注得一部古书,允为万世宏功。” ——清·张潮《幽梦影》 在古代著书立说被称为是“千古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写新书不易,注古书更难。注古书是译注古人的思想与学说,使其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流传。为古书作注,便于今人与后人研读,自然是一项功德无量的盛事。 注释古籍,起源于战国,当时学术初由官府流入民间,此前为官府专有的《诗》 《书》 《礼》 《易》 《春秋》等成为儒家诵习的教材,称之曰“经”。这些经最初并没有多少高深的含义,到了儒家手里就给予种种哲理化的讲解,用文字写出来就叫“传”或“...
-
辛德勇读《史记》|秦始皇生父到底是不是吕不韦
辛德勇 所谓千古一帝秦始皇,这厮姓赵名正,过去相沿已久的“嬴政”之称并不合理。关于这一点,我在《生死秦始皇》一书中做有详细的论证。在《生死秦始皇》那本小书里,我还从生物学意义出发,明确谈到了吕不韦同赵正这小子的父子关系。 只要认真通读一遍《史记·吕不韦列传》,再适当翻检一下《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本来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的基本历史事实。根本不需要做什么考索论证,只要有必要,只要你想讲,扯着嗓子直接把它讲出来就是了;甚至这都算不上揭人家隐私传八卦的低级趣味。大家想想,当着满朝大臣和天下子民的面儿,赵正就管吕不韦叫...
-
《史记》三十世家(九)•晋世家
三十世家(九)•晋世家(黑体原文,红体译文)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晋国的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当初,周武王与叔虞母亲交会时,母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等到武王夫人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字,所以就给儿子取名为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
-
《竹书纪年》与《史记》对舜的形象描述有什么不同?
舜是受尧的禅让,做了帝王,人称舜帝。舜帝,姓姚,名重华,字都君,舜是他的谥号。 传说,舜出生后,人们发现其目中有双重瞳子,就取名叫重华。 后来,人们还发现舜,生性聪颖机警、谦恭仁义、思敏维捷仁圣盛明,送其一个生号曰舜。这即为舜的来历。 但是,《竹书纪年》中记载的舜帝却是“暴力型”的。“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竹书纪年》)大意是尧发动了政变,抓捕了尧,并将他囚禁,自己由此获得了帝位。 《竹书纪年》编纂成书于战国时期,距尧舜禹时期至少两千多年,其真实性难以保证。另《竹书纪...
-
辛德勇读《史记》|说秦始皇母谥为帝太后事
辛德勇 《史记·吕不韦列传》篇末最后一段话是: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会葬茝阳。 这“茝阳”,现在通常都写作“芷阳”,南朝刘宋裴骃撰《史记集解》,引述同时人徐广的注释,也说另一种文本是书作“芷阳”。因为同我想要讲述的主题无关,其何以歧异如此,在这里姑且置而不论。 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南宋建安黄善夫书坊刻三家注本《史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太后”,指的是秦始皇的母后,也是秦庄襄王的王后。 这里第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司马迁为什么要把秦始皇母后(或庄襄王王后)的死事记在这《吕不韦列传》当中。...
-
《史记》里记录了许多皇后,怎么没提秦始皇的皇后是谁?扶苏、胡亥的生母是谁?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而闻名,《史记》中却未记录中国第一位始皇后,要想寻找始皇后的踪迹,要从现有的史料中进行推测。 先来分析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直到病死都没有册立继承人,只留下召回长子扶苏回咸阳主理自己的丧事? 秦国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并且很早就已经确立。在位的秦王,正式册立王太子,王太子的继承人,也预先确立。秦王去世,太子继位,太子继承人成为王太子,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在制度上保证了秦国政权的长期稳定。 以我们熟悉的这段历史为例,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在位时,便册立安国君为王太子,这时候的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