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
-
古人为何都有小名?这和封建迷信有关,寓意太重要了
中国人至少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身份证上的名字,也就是大名,还有一个则是自己亲近之人所叫的名字,又称小名,比如“小糯米”或者“小海绵”之类的。 中国人取两个名字的习惯还是学了古人的,不过,现代人取小名的时候讲究好听与文雅,古人在给自己小孩取小名的时候却比较粗俗,比如“狗蛋”和“铁柱”之类的。 为什么每个古人都有小名,他们的小名又是怎样的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古代那些小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狗蛋” 可能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古代人的思维方式,明明可以取好听一些,文雅一些的小名,为什么却偏偏要用“驴”、“傻”之类的字眼呢?...
-
古人为何要给孩子取个不太雅的小名
为什么要取小名?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中的姓名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但是我们这些名、字、号之外,还要再取一个言辞并不雅驯的小名,意义在哪里 呢? 《宋史》:“初生则用乳名给据,既长则用训名。”乳名,即小名,也叫小字;训名则是大名,正式的名字。但无论如何小名同样伴随了人的一生。 人们通常什么时候会用到小名?南北朝时期,正史纪传中会有所提及,而在《世说新语》中所保留的当时人物对话、会面等场景里,我们可以一窥小名的使用。 东晋才女谢道韫嫁给了才气平庸的王凝之,十分不满,归家后向家人抱怨道:“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
-
猪年说猪:古人为何认为做事就是捉猪,徒手捉猪者则是勇敢之人?
作者:尤磊 (一)“猪突豨勇”这个成语说明猪很勇敢若有人夸你“生龙活虎”,你大抵不会生气,但若有人祝你“聪明如猪”,你肯定会杏眼圆睁了。 对于猪,大家都不陌生。猪肉以其价廉味美,成为凡夫俗子餐桌上的必备食品,鸡鸭鱼肉之“肉”便专指猪肉。富裕的香港,猪肉要靠大陆来供应。不吃肉不行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因为此,国家将猪肉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曾经,“瘦肉精”治理就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但是,好处多多,不可或缺的猪同志,却以其懒惰、肮脏、贪婪、迟慢背负骂名。其实,在古代,猪一直是勇敢、聪明与财富的象征。 说猪勇敢,...
-
古人为什么要将申和猴放在一起?申和猴有什么关联?
年青时偷看《易经》《大六壬》等,如同作贼,心中惴惴不安,先是好奇,后是追求实用。还真的无暇问及为什么?万事皆学问,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原以为,子鼠、丑牛,鼠之爪,前五后四,子时正置阴阳交替间,鼠居子时正宜。牛足双趾,偶数为阴,居丑正宜。马蹄单趾,属阳,居午,猴五趾属阳居申,细想如此推,其理也不够完善。我想真正的原因是:按周天二十八星宿,虚日鼠之类居北,星日马之类居南,而毕嘴参井星居西南申地,其最具代表的嘴火猴的方位正好在罗盘申地,故而称“申猴”,而娄金狗在西北戌地,卯日兔则在正东卯位,如此解释,则有些合于情理。致于其...
-
古人为何爱用数字起名?
在翻阅家谱时,经常看见以数字为名,如始祖四八公,二世祖庆五公,三世祖胜四公,五世祖仁三公,六世祖义四公等等,古人为何爱用数字起名呢? 据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最早用数目字取名的做法不是出现在民间,而是在宫廷。始作俑者乃是春秋时的吴王,他给女儿取名为"二十"。吴国人为了避讳,就把二十改读为"念"(直到现在,"廿"仍读作"念")。自此,数字名就在吴地流传开来,并进而推向各地,成为民间一种重要的取名风习,这在宋、元、明时期的平民取名为较为突出。据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所载的人名统计,是书各卷中数字名比比皆是,如男...
-
以古人为鉴,怎样起一个好名字
一个人的名字对他自己影响是终生的,起得好,大有裨益,起得不好,会给他的心里、社交、工作、生活带来非常多的负面影响。下面以古人为鉴,谈谈名字的学问,如果有理请给予转发。 古人名和字是分开的,同时也是在不同的时候起的。古时候,当一个小孩子刚出生满100天的时候,孩子母亲要抱着孩子到父亲那里,由父亲将小孩子的头发剃掉,然后起一个名,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袁绍,袁绍名绍,字本初。“绍”这个名就是当其满100天的时候他的父亲给起的。当男孩到了20岁,女孩到了15岁要举行成年礼,在举行成年礼的时候,经众人商议,就会给孩子起一个字。...
-
隹字家族:稚、雉、翟,这些字古人为什么这么造?背后真的有道理
中国人的汉字,文字的形状有道理,文字的读音也有它的内涵。中国的汉字不仅仅是用来认字读书的,更是通过汉字还懂事明理的。 今日汉字主角:稚、雉、翟 “稚”字读音为“zhì”,左边是禾苗的“禾”,指植物的幼苗。庄稼还没有成熟结果之前就叫“稚”。 “隹”为短尾小鸟,堪比幼鸟,禾苗初长时苗短叶小,于是用“隹”表短小之意,兼表读音。所以人们对幼小的表达为“幼稚”,幼小的禾苗多嫩绿,也称为稚嫩。 今天我们常形容某人做事幼稚,就因其为人处世像幼小的孩子,不够成熟。 “雉”字读音也为“zhì”,左边加了一个箭矢的“矢”,它本意指...
-
古人为什么取了名还要取个字?
名字是人与人之间之特定称呼,是一个人之符号标志。现今中国人之名字大多较简单,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是沿袭祖辈、代表血缘关系,“名”则凝聚着长辈殷切之希望。 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却是分开使用的。“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之符号,带有鲜明之个人烙印,“字”则往往是名之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故称表字。更重要的是古人只有到了成年后才能取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这“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之成人礼,男孩长到二十岁举行“结发加冠”的成人礼之时,就要取字,是出于对成年男子之尊重和避讳,以后大家就不...
-
古人为什么要起名和字号,它们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吗
名字是一个人的称呼需要,基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我们国人的名字一般为三个字、两个字,少数为四个字,古人也不例外,我们现代人的名和名字是同一个意思,但古人的名字中的名和字却是分开的,是什么意思呢?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人,但是别人称呼他们的时候并不是叫诸葛亮、曹操、刘备,如诸葛亮一般称呼为孔明,曹操则为孟德,刘备为玄德,这里的名便是诸葛亮、曹操、刘备;字则是孔明、孟德、玄德。既然已经有了名,为什么还要字呢,此外,还有一个别号,一个人,有名、有字、有号,叫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古人是吃饱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