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谁最中国
每当看到高渐离、霍去病、辛弃疾、东方朔、王羲之、张九龄、柳如是这些别出心裁、古雅动听的名字,总是忍不住停下来细细品味。若再对比现代人的名字,就会发出“古人不可及也”的感叹。对中国人而言,取名自古就是人生大事,因为父母的期许、家族的延续、历史的演变、文化的重量、所有的一切都浓缩于此。看看历史上的人都是怎样取名的?
摄影 | 谁最中国
无论古今中外,取名一直是人生头等大事,今天的人就算平时不看书,要说给孩子取名,都得把《周易》、《诗经》、《楚辞》、《康熙大字典》搬出来,再不济也会向度娘求救。尤其是父母,给孩子取名时有很多考量,要好听的、吉利的、有希望的,总之倾注了很多。
摄影 | 谁最中国
古代人也有取名原则,主要是根据婴儿出生时的生理特征、相貌、祥瑞、事件、情状等等。三国刘备的夫人曾经梦见自己吞食了北斗星,因此怀孕,所以她给孩子取名“阿斗”,也就是蜀汉的后主刘禅。
摄影 | 谁最中国
据说李白得名,是因为母亲生他的时候梦见了长庚星(金星),于是李白以长庚星的别名“太白”为字,世称李太白。
清代文学家、戏剧家李渔,因母亲怀了11 个月才出生,白发长者说孩子非凡胎,是“仙之侣,天之徒”。于是父母为他取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而后人熟知的“渔”和“笠翁”的名号,是李渔中年以后的事了。
摄影 | 谁最中国
古人认为,人的“命”与“名”是直接相联的,所以给孩子取一个驱病禳灾,长命百岁的好名字非常关键。
其实在今天看来,主要是因为古时的医疗水平低,新生儿的存活率不高,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孩子能顺利活下去。所以,他们常常用贱物、丑陋之名命名儿女,以期长大而不夭折。像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字幼安。想来,他们的父母一定是希望孩子从小就自然安康,没有疾病。
图片 | 辛弃疾塑像
俗话说“贱名好养活”,今天常见的大龙、虎头、二狗、铁柱、翠花之类的小名古已有之。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小名叫“犬子”。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小名“虎头”。慈禧太后小名“翠妞儿”。古代第一美男西晋的潘安,小名檀奴,就连诗仙李白也给儿子取名“明月奴”。
电视剧《知否》里的顾廷烨,小名烨哥儿
这里说一下“奴”字,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很多名字都以奴结尾,虽说字面意思是一种卑微和低下,但更多是表达一种亲昵与爱护。与宋时盛行以“郎”、“哥”煞尾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视剧《知否》中,小秦氏母亲常喊顾廷烨“烨哥儿”或是“二郎”。但宋朝的“哥”和“郎”更多是一个通用的称谓,名字后头都可用。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小名叫“獾郎”。
王安石塑像图 | jzjnjsz
虽说小名比较粗鄙甚至有些卑贱的,但背后人们祈求“生”的愿望从未改变,它带着父母亲人的爱护和亲昵,伴随着一个孩子长大成人。
摄影 | 谁最中国
鲁迅童年的小伙伴闰土,因为生在闰月,五行缺土,所以取名“闰土”。这个典型的中国式取名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对命运的理解——人人命中都有五行,五行又常常不平衡,所以取一个具有五行色彩的名字,可以补足缺失的那部分。
在古人看来,金木水火土既是组成世间万物的元素,也是一种状态,它们相生相克,十分微妙。
利用“五行相生”取名最早可追溯到唐开元年间,大族博陵崔氏的子弟崔镇,就给自己三个儿子依次取名为:崔浔、崔澄、崔溆。因为崔镇的“镇”是金子旁,按照金生水的原理,儿子们的名字就成了一片汪洋。
摄影 | 谁最中国
到了宋代,五行相生取名法日益流行。公元1130年9月的一天,可把理学家朱熹的父亲朱松纠结坏了。依照“木生火”的原理,朱松名中有木,孩子的名里一定得有火。但他并没有用带有火的字,反而用了四点水的“熹”字给孩子命名,这看起来有些无厘头,实际上是一举两得。
古代的四点水读为火,一些表示加热的汉字如“蒸”、“煮”都用四点水作为部首。“熹”字五行属火,有炽热之意,而朱熹五行缺水,朱松巧用“熹”字,既使木生火的顺序得以保持,同时又给儿子的命里补了水,真是思虑周全。
图片 | 昔物所
今天的人常嘲笑自己五行缺钱,缺爱,缺时间,而命里真正的缺的“五行”想必没有多少人会知道,用五行补足取名就更少了。但对生活在蛮荒岁月里的人来说,参考五行思想取名既是一种对生命规律的探索,也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
摄影 | 谁最中国
在中国,有一种尴尬叫岁数大,辈分小。造成这个现象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常按“字辈”取名。字辈,也叫字派,是名字中象征家族辈分的字,用来区分本族人之间的长幼、尊卑、血统、亲疏关系。
按照“字辈”取名,一般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同辈族人的共享字。中国近代的传奇家族“绍兴俞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晚清名士俞明震纵横文学界和政界,娶了曾国藩的孙女为妻,二弟画家俞明观,三弟官宦俞明颐,小妹俞明诗(陈寅恪的母亲),可谓是知书明理的“明”字辈。后来俞明震生子俞大纯,曾任民国时期的陇海铁路局局长。
俞明观的儿子俞大光是中国理论电子工程学家。俞明颐长子俞大维留学德国,三子俞大绂中科院院士,兼中国农业大学的名誉校长,应该是俞家“大”字辈是光耀门楣的一辈。由于历史原因,大字辈的下一代已经分散在大陆和台湾,虽然依旧鼎盛,但字辈早已不复存在了。对现代人而言,字辈现象更是变得陌生了。
其实字辈是中国传承一千多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东晋南朝时期,一些望族子弟就竞相以字辈命名。有的家族还有字辈诗,如云阳怀德堂以《殷氏宗谱》规定二十一世以“世嘉懋俊泰,学道在新民,传家惟忠厚,同发万年春”为谱名。
字辈诗并不是胡乱堆积,而是含有深义,教育后代。有的字辈诗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希望子孙后代不忘根本。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基本已经丢弃字辈取名的方式了。但字辈文化作为姓氏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追根溯源的历史依据。
图片 | 吴瑾旻 · 舞
前几年,一位陕西父亲给孩子取名“王者荣耀”,一位重庆父亲欧阳成功,期望儿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于是为其取名“欧阳成功奋发图强”,最终因为这8个字的姓名超过了户政电脑系统显示长度,登记时遭到拒绝。
几年前的移动自媒体远没有现在发达,但这两个名字都在网上引发了全民围观。名字是一个时代鲜明的印记,一个时代信奉什么,就会取什么样的名字。
东晋盛行天师教,带“之”的名字特别多,因为天师教的教徽很像草书的“之”字,于是很多信徒们为证明自己的信奉虔诚,纷纷将“之”字烙印在自己的名字中。一时,“之”字名犹如春风拂地,吹进千家万户。
比如琅琊王氏,书法家王羲之与他同辈中名里带“之”者就有12人,子侄中有22人,如王献之,王徽之,孙辈以下的有近40人。还有画家顾恺之、名将陈牢之、天文学家祖冲之、“白袍将军”陈庆之、史学家裴松之等等。
电影《活着》里福贵和家珍的女儿叫凤霞
其实,从历史到今天,人们取名总是难逃时代、社会变化的影响。从不同时期的人名也能看出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初期:郑解放、秦建国、叶南下、高正明。
抗美援朝时期:宋卫国、方卫平、邓援朝、姚抗美。
大跃进时期:孟跃进、潘胜天、王超英、戴红花、方卫星。
三年困难时期:林更生、任自力、宋图强。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女主角叫招娣
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时期名字中带“红”字的频率特别高。
70后男名中“军”“勇”“伟”“庆”,女名中“英”“丽”“艳”“霞”排在前列。
改革开放以后,名字更多地倾注于个人的感情和关怀,家长们开始寻找更悦耳动听的表达。于是80后、90后男名中,“磊”“超”“涛”,女名中“静”“娟”“婷”被广泛采用。
电影《山楂树之恋》静秋和老三(孙建新)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大都受过良好教育,希望给孩子取一个有文化、有内涵还能彰显个性的名字。但事与愿违,虽然文雅响亮有内涵,但雷同率好像更高了。于是,00后、10后男孩名中“轩”“浩”“宇”“睿”,女名中“涵”“梓”“萱”“思”成为爆款。
有人开玩笑说,在00后、10后班里要是喊一嗓子“浩浩”,估计得站起来七八个。网上还有位做老师的网友发帖说,班里有张瑞萱、张若萱、刘瑾萱、董子睿、邓梓睿……要是不好好分辨,都有点分不清楚的感觉。不可否认,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的姓氏文化确实越来越淡化了。
漫画来自网络
名字寄予了亲人的期许,也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承载了时代的变迁。纵观上千年的取名史,如何用名字表达“我”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事。
然而,叫王寿彭并没有寿比彭祖,叫李世民的反而成了皇帝,叫“富贵”“幸福”的也有落魄之人。叫“王者荣耀”的孩子日后也不一定沉迷游戏。
名字确实有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但取什么名字也不代表以后一定会怎样,个人喜欢,不扰乱社会秩序,叫得开心就好了。但有一点不能否认,现代人的名字确实没有以前人的名字好听了。
嘻嘻,是时候暴露年龄了,敢说说你的小名叫什么吗?等不及了,快去下面留言吧
摄影 | 谁最中国
编辑丨有喜
摄影 | 华楠
-参考资料-
殷生良《字辈文化浅谈》
论文《宋代姓名文化研究》
魏根深《中国历史研究手册》
《中华遗产杂志:名字的秘密》
徐炳涛《触摸名字背后的时代印记》
- 特别鸣谢图片-
@昔物所、 jzjnjsz、部分网络图片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180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