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茶圣陆羽杂说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03 3 0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西湖公园陆羽雕像

【卷首语】陆羽的名字,在我的故乡天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许多有关他的历史遗存也成为如今的旅游胜地。笔者从小就有一个心愿,要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位本土出生的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圣人。可惜要真正走近他又谈何容易!退休之后,我才浏览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基本弄清陆羽的人生轨迹。

茶圣陆羽,是我之故乡的一张名片,理所当然成为天门人的骄傲,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另有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创作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擅写诗,史籍记载他一生写了一千六百多首,而其诗作存世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野外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辗转到达湖州苕溪(今浙江湖州),开始隐居,潜心著作《茶经》。他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的时代,为世界茶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全唐文》中有《陆羽自传》,载其曾编写过《谑谈》三卷。由此也奠定了他是永载史册的文人学士之地位。

茶圣陆羽杂说

在故乡天门,关于陆羽的生平有许多传说。笔者选辑有五:

【传说之一】

陆羽生于唐时复州竟陵,即现在的湖北天门。可竟陵这个地方留给陆羽的只是难以言说的辛酸。翻开陆羽写的自传——《陆文学自传》,就能迎面闻到一种浓郁的伤感气息。他写道:“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虽然用语诙谐,但其实也属事出无奈。貌丑和结巴也就罢了,而“不知何许人也”一句,实在令人琢磨和叹息。

陆羽是一个弃婴,《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里,对此都毫不隐讳。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男婴让严霜冻得瑟瑟发抖,智积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座石桥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遗迹至今犹在。

智积是唐朝著名高僧,而附近的寺西村里那时正卜居着一位饱学儒士李公。李公曾为幕府官吏,动乱时弃职,在景色秀丽的龙盖山麓开学馆教授村童,与积公感情深厚。积公就请李公夫妇哺育拾得的弃婴。当时,李氏夫妇的女儿李季兰刚满周岁,就依着季兰的名字取名季疵,视作亲生一般。季兰、季疵同一张桌子吃饭,同一块草甸上玩耍,一晃长到七八岁光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李公夫妇年事渐高,思乡之情日笃,一家人千里迢迢返回了故乡浙江湖州。

季疵又回到龙盖寺,在积公身边煮茶奉水。积公有意栽培他,煞费苦心地为他占卦取名,以《易》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鸿雁飞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阵齐整,四方皆为通途。于是定姓为“陆”,取名“羽”字,以鸿渐为字。积公还煮得一手好茶,让陆羽自幼学得了艺茶之术。十二岁那年,陆羽终于离开了龙盖寺。此后,陆羽在当地的戏班子里当过丑角演员,兼做编剧和作曲。受谪守竟陵的名臣李齐物赏识,去火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受业七年,直到十九岁那年才学成下山。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传说之二】

唐中期,陆羽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已佚失。但同代文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里,曾详细地开列出一张陆羽品评过的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水单。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而把扬子江中心的中泠泉(在今镇江,又称南泠泉)列为第七品。

有意思的是张又新还记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州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遇见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陆羽,便相邀同船而行。李季卿闻说附近扬子江中心的南泠水煮茶极佳,即令士卒驾小舟前去汲水。不料士卒于半路上将一桶水泼洒过半,便偷偷舀了岸边的江水充兑。陆羽尝了一口,立即指出“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泠水。”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陆羽品尝后,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之南泠水也。”取水的士卒不得不服,跪在陆羽面前,告诉了实情,陆羽的名气随后也就被传扬得越发神乎其神了。

明清时的一些茶艺专家认为,南泠水和临岸江水,一清一浊,一轻一重,对茶圣陆羽来说是不难分辨的。陆羽逝世后,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衢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杂学”,被认为是难入正统的“旁门左道”。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传说之三】

陆羽生活的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

陆羽之所以辗转到湖州,是欲回报养父母之恩,心心念念的是从小相伴的“小姐姐”李季兰。可当他在弱冠之年到达湖州之时,养父母已谢世,李季兰也嫁人。这对陆羽的人生是沉重的打击。他的内心充满无限惆怅和失落,在举目无亲,投靠无门的情况下,只好寄宿庙宇。

初到江南的陆羽,有幸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皎陆相识之后,结为忘年之交,增谊凡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排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思路。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尔后又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著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传说之四】

陈师道在《茶经序》里这样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也就是说,陆羽是天下第一个写茶书的人,对茶事人事功不可没。

因为有了一部《茶经》,陆羽从唐代起,就开始被人尊称为“茶圣”,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巨大荣誉。而陆羽为之付出的心血,是常人难以估量的。从火门山(天门山)下来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少年陆羽便心无旁骛,立志于对茶事的研究考察工作。

“安史之乱”后,陆羽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漂泊来到江南的舒州(今安庆境内)、湖州,当时年仅二十四岁,此后隐居于湖州,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充实《茶经》的写作。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传说之五】

据说,唐代竟陵积公和尚,善于品茶,他不但能鉴别所喝是什么茶,还能分辨沏茶用的水,而且还能判断谁是煮茶人。这种品茶本领,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把积公和尚看成是“茶仙”下凡。这消息也传到了代宗皇帝耳中。代宗本人嗜好饮茶,也是个品茶行家,所以宫中录用了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代宗听到这个传闻后,半信半疑,就下旨招来了积公和尚,决定当面试茶。

积公和尚到达宫中,皇帝即命宫中煎茶能手,沏了一碗上等好茶,赐予积公品尝。积公谢恩后接茶在手,轻轻呷了一口,便放下茶碗,再也没喝第二口茶。皇上问因何故?积公起身摸摸长须笑答:“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亲手所煎。饮惯他煎的茶,再饮别人煎的茶,就感到淡泊如水了。”皇帝听罢,问陆羽在何处?积公答道:“陆羽酷爱自然,遍游海内名山大川,品评天下名茶美泉,现在何处贫僧也难知晓。”

于是朝中百官连忙派人四处寻找陆羽,后来终于在江南的舒州(今安庆境内)的山上找到了,立即把他召进宫去。皇帝见陆羽虽说话结巴,其貌不扬,但出言不凡,知识渊博,已有几分欢喜。于是说明缘由,命他煎茶献艺,陆羽欣然同意,就取出自己清明前采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煎后,先献给皇上。皇帝接过茶碗,轻轻揭开碗盖,一阵清香迎面扑来,精神为之一爽,再看碗中茶叶淡绿清澈,品尝之下香醇回甜,连连点头称赞好茶。接着就让陆羽再煎一碗,由宫女送给在御书房的积公和尚品尝。积公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连叫好茶,接着一饮而尽。积公放下茶碗,兴冲冲地走出书房,大声喊道:“鸿渐(陆羽的字)在哪里?”皇帝吃了一惊:“积公怎么知道陆羽来了?”积公哈哈大笑道:“我刚才品的茶,只有渐儿才能煎得出来,喝了这茶,当然就知道是渐儿来了。”

代宗十分佩服积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和陆羽的茶技之精,欲留陆羽在宫中供职,培养宫中茶师。但陆羽不羡荣华富贵,不久又回到苕溪,专心撰写《茶经》去了。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所著《茶经》,是唐代和之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一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茶经》为上、中、下三卷,共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与皎然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绘成图画,张陈于座隅。若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的《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吟、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体现出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自当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之后,才有茶,也始有茶学。茶就是“人在草木间”。草木如诗,天人合一,就是自然之道。茶的品鉴与审美兴盛于唐,是在陆羽去世之后。陆羽竭力主张饮茶,茶的地位才日益提高,成为了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致使朝廷要征收茶税。又因文人墨客士大夫饮茶之风日盛,饮茶品茗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确切地说,茶是因为陆羽摆脱自然束缚获得解放,一举成为华夏的饮品和精神缩影。

陆羽之前的时代,茶写作荼,有着药的属性。华夏民族的鼻祖神农氏终生都在寻找对人有用的植物,神农尝完百草而成《神农本草》,里面记载的植物更多是功能性质,体现了华夏人对自然的简单认识:哪些草木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神农氏 “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很显然,在这里荼是类似于灵芝草之类的药物而已。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尔雅》中槚,是荼的分类,特指味道比较苦的荼,是感官滋味层面上的直接体验,那个时候的国人观念,草木是一体,而不是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乔灌木之谓。《诗经》上说,“有女如荼”,说的是颜色层面。当时,人并不日常饮茶,除非真的生病。

陆羽自己所列的其他几个字“蔎(shè)”、“茗”、“荈(chuǎn)”也只是对荼的进一步分类,赋予时令上的区别。也就是说,在荼时代,荼只是一种可用的药草而已,这点不会因为它在不同地方与不同季节的称呼而改变。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而“茶”不一样,《茶经》开篇就把茶作为主体,陆羽用史家为人作传的口吻描述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自此开始了对茶的全面拟人化定义,陆羽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对茶作了评判辞,涉及到茶的出生地(血统)、形状(容颜)、称谓(姓名)、生长环境(成长教育)、习性(性格、品质)等等方面,而茶与人关系,就像茶自身因为生长环境有所区别一样,需要区别看待。陆羽说:“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茶不久从自身的药物属性中脱离出来,也与其他类植物区别开来。一旦喝了茶,醍醐、甘露之类的上古绝妙饮品都要做出让步,成为附庸。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要喝到好茶,就要花足够的心思,茶的时令,造法一旦有所误差,喝起来不仅不能提升人的精神,反而会喝出毛病来,受其累其害,最终失茶。对茶的追求不能南辕北辙,因为茶,需要人赋予它新的生命与价值,为此,人也要有足够虔诚的态度。

茶的秘密被写进了《茶经》里,陆羽秉承神农衣钵,凡茶都亲历其境、“亲揖而比”、“亲灸啜饮”、“嚼味嗅香”,尽显虔诚姿态。此后,华夏人的喝茶便定格在陆羽的论述中。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在《茶经》后面的几节里,茶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茶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茶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造茶具二十四事,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茶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陆羽认为水有“三沸”:“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最佳,即当壶边缘水珠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茶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茶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茶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茶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从茶的实物到器皿,再到水的选择,各地风俗的呈现,茶的华夏版图也变得清晰可见,到最后形成的是茶的图腾与仪式。《茶经》所要表达的意图也十分明了:人要把自己的精神融合在格物运化之中,只有与自然浑为一体,才能再回到自然。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的《茶经》何时开始撰写?何时成书?没有明确的文字可稽。多数人认为《茶经》完成于公元780年。按他出生于733年,则是在四十七岁之时。窃以为,根据《茶经》的丰富内容和凝炼的文字来看,确非青年时期所能胜任。

也有人认为《茶经》成书于764年。其根据是陆羽自传:“上元初,更隐苕溪,闭门著书”。笔者考证,上元年号只有两年,上元初当指760年,可认为是说开始动笔撰写,未必在当年就能完成。据《茶经》“四之器”所说的煮茶风炉,在炉脚上铸有古文“圣唐灭胡明年铸”七字。灭胡是指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年份,即763年,到第二年也就是764年。因此推断《茶经》成书时间是在公元764年之后的时期。也可根据李季卿“宣慰江南”时,召请常伯熊煮茶,对常很欣赏,又有人推荐陆羽,请陆羽来后,李似乎有所怠慢,使陆羽气恼,“更著《毁茶论》”。论证《茶经》767年(大历二年)到768年期间已在社会上流传开了。如果说《茶经》是成书于764年,当时陆羽只有31岁,就写出这样渊博的《茶经》,殊令人难以置信。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实际上陆羽居住苕溪之后,住处时常变动,又时常外出,并非闭门不出,专致著书。这可从皎然、皇甫冉和李冶等人赠诗中看出。陆羽外出从事研究茶叶的时间很长,遍游江苏苏州、无锡、南京、丹阳、宜兴和浙江的长兴、杭州和绍兴、嵊县等地,以后又到过江西上饶。对茶叶采制、饮用和茶事作深入研究与实践,因而积累了丰富的茶事知识。更重要是在湖州时,得到了颜真卿的支持,皎然的帮助,才有大量的文献可以参考,《茶经》才能写成。李季卿宣慰江南时,召嗜好茶叶的陆羽煮茶或根据陆羽对宜兴贡茶的推荐:“……野人陆羽以为茶香甘冠于他境,或荐于上。栖筠(李栖筠常州刺史)从之,始进万两。”由此便认为陆羽已成为茶事权威。没有《茶经》的出世,难成为社会权威。这样推断还是片面的,因为陆羽擅长煮茶、品茶已名闻各地,也可成为一个权威人士,不必一定要著书,才可以成为专家。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西湖陆羽公园西塔寺——陆羽被收养地

陆羽过江后的十年间,大都居无定所,周游各处,过着流浪的生活。据上饶《地方志》载:“陆羽寓信城(现上饶)北三里,自号东岗子。性嗜茶,环居多植茶,因号茶山,茶山寺在城北隅,一名广教寺,有陆羽泉。”又据府志记述:“府城北茶山寺唐陆羽曾寓其地,即山种茶,有泉品为天下第四泉。其水似井傍山,色白味甘,是为乳泉,土色赤,又名胭脂井,长汀黎士宏改为陆羽泉”。

据《茶叶全书》:“陆羽晚年处境甚佳,为唐皇所器重。以后为了寻求生活的玄奥,至775年成为一隐士,五年后即出《茶经》一书,804年逝世”。这当是可信的。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雕像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西湖陆羽公园茶经楼夜色

陆羽的人生行迹大多留在了湖州苕溪,他一生的最大成就也在于湖州。804年,一代茶圣终老于湖州天杼山,享年72岁。但他终不忘其生养之地故乡复州竟陵。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陆羽能放得下荣华富贵,投身自然,潜心著书,实属不易,茶圣之名实至名归。全唐诗里收录了他著名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充分表达出陆羽对故乡的无限热爱。

西江,即古代天门河之称谓。她是天门人的母亲河。由《六羡歌》可以感知,陆羽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故乡,眷顾西江之水呀!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湖州苕溪陆羽阁

陆羽之被尊为“茶圣”或“茶神”,是他逝世以后的事情。在他生前,他虽然以嗜茶、精茶和著《茶经》名扬社会或已有“茶仙”的戏称,但在时人心中,他还不是以茶人而是以文人出现和受到推崇的。这是因为其时茶学虽在《茶经》问世以后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但时属初创,其影响和地位,无法和古老的文学相比。其次,《茶经》一书,是撰于陆羽在文坛上已名声大噪之后,即陆羽在茶学上的造诣,是在他成为著名的文人达士以后才显露出来的,是第二位的成就。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西湖陆羽公园茶经楼晨光

茶圣陆羽杂说

▲茶经楼远眺

《茶经》的成书年代,坊间说法很多,笔者倾向于撰于公元“764年之后”说,成于780年。天宝五年李齐物贬官竟陵时,陆羽还身在伶界,被李发现后,才弃伶到“火门山邹夫子墅”读书。至十一年崔国辅谪任竟陵司马时,陆羽便学成名遂,文冠一邑了。据记载,崔国辅到竟陵以后,与陆羽“游处凡三年”,“谑谈永日”,并把他们唱和的诗还汇刊成集。崔国辅其人据载,在贬竟陵前一年,唐玄宗惜其才,诏试文章,还命崔国辅、于休烈为试文之官。崔国辅以诗词尤其是以古诗见长。《河岳英灵集》载:崔国辅的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咏,乐府短章,古人不及也。”陆羽与崔国辅交处三年,不但名声由崔而更加显要,同时也从崔国辅身上,显然进一步增长了不少学问。陆羽不但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之后,以至在陆羽的后半生,他仍以文人称著于世。如权德舆所记,他从信州(今江西上饶)移居洪州(今南昌)时,“凡所至之邦,必千骑郊劳,五浆先辣”;后来由南昌赴湖南时,“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所到一处,每离一地,都得到群众和友朋的隆重迎送。社会上之所以对陆羽有这样礼遇,正如权德舆所说,不是因为他茶学上的贡献,而是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在文学上的地位使然。所以,从上述的种种情况来看,陆羽在生前和死后,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业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他生前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故园大门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陆羽纪念馆

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地位彰显的。据记载,陆羽在寺庙时还有个法号,叫做“法海”,这个法号在今天看似乎耳熟能详,不过此法海非彼法海。陆羽可不是《白蛇传》中的那个法海。据颜真卿组织修撰的《韵海境源》,其中所列参与名士名单中,陆羽的头衔是——“竟陵裟门法海”,意思就是“来自竟陵的高僧法海”。可见,陆羽在佛学界的知名度也是较高的。但他可能受当时社会上某些名士“不名一行,不滞一方”的思想影响,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而不偏一。所以,反映在学问上,他不囿于一业,而是涉猎很广,博学多能。笔者在通读了陆羽一生的活动和著述后,认为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学专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文学泉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汲水处(三眼井)

如称陆羽是一位史学家,除去他编著过《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志》和《吴兴刺史记》等一些史学著作外,他还是一位考古或文物鉴赏家。据皎然在《兰亭石桥柱赞》的序文中称,大历八年(773)春天,卢幼平奉诏祭会稽山,邀陆羽等同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发现古卧石一块,经陆羽鉴定,系“晋永和中兰亭废桥柱”。为什么请陆羽鉴定,陆羽为什么有这么多知识?皎然说得很清楚:“生(陆羽)好古者,与吾同志。”再如称陆羽是一位地理学家,若细分,还可以说他是一位研究山水和编写地方志专家。如独孤及刺常州时,无锡县令为整修惠山名胜,“有客竟陵羽,多识名山大川”,还特意请了陆羽当“顾问”。说明陆羽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对地理尤其是对山水是有研究的。陆羽在流寓浙西期间,为湖州、无锡、苏州和杭州,曾编写了《吴兴记》、《吴兴图经》、《慧山记》、《虎丘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等多种地志和山志,可印证他对方志学也是很感兴趣和十分精通的。

茶圣陆羽杂说

▲唐风汉韵茶经楼

茶圣陆羽杂说

▲茶经楼内陆羽塑像

毋庸置疑,陆羽是最接地气、为人们供奉最普遍的圣人。陆羽逝世后不久,他在茶业界的地位就渐渐凸显出来,不仅在茶的栽培、生产、品鉴等方面,就在茶叶贸易中,人们也把陆羽奉为神明,凡做茶叶生意的人,多用紫砂、陶瓷做成陆羽像,供在家里祈拜。 陆羽开创的茶学研究,历经千年,研究的门类更为齐全,研究的手段更加先进,研究的成果更是丰盛,茶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天门历来有循礼明道,尊崇圣贤之传统。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竟陵就保留了陆羽在故乡生活的许多遗存。后来屡毁屡建,幸然犹存。今天,古老的竟陵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对陆羽更加崇敬,新建的茶经楼雄伟挺拔,高耸入云,陆羽雕像神采斐然,栩栩如生,陆公祠、陆羽纪念馆、陆羽亭、文学泉修葺一新,陆羽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对陆羽的研究和茶文化探讨深入发展,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因为天门人更懂得,陆羽不仅是天门的,更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西湖陆羽公园一景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亭与涵碧堂

茶圣陆羽杂说

▲行草书——陆羽《六羡歌》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诗

茶圣陆羽杂说

▲1975年落成的天门大桥——陆羽笔下的西江(天门河)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笔下的西江——天门河一段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河特产——义河蚶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公园茶经楼雄姿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陆羽亭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陆公祠

茶圣陆羽杂说

茶圣陆羽杂说

▲陆羽雕像

茶圣陆羽杂说

▲天门市新地标——茶经楼高耸入云

茶圣陆羽杂说

▲作者自诩“茶圣故里人”(自刻印)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作者:甘海斌

责任编辑:李杰《白浪情》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221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