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挺有意思。
其实,我在读史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疑惑,就是一个叫名和字的区别。就好像三国里面的,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那么,你可以叫他刘备,可以叫他刘玄德。
当然,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还有一个名号,叫做刘豫州,这是因为,刘备当过豫州牧,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号。
如果说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的话,那么,一个人可以有很多代号,甚至包括乳名,比如曹操的乳名就是阿瞒。
而在江湖上,还会有绰号,或者诨名,一些文人雅士,还会给自己取一个雅号,比如某某居士。
而到了民国时期,笔名也成了比较流行的趋势,大文豪鲁迅,据说用过三十多个笔名,换成网络流行的用语就是,鲁迅申请了三十多个小号。
到了文艺圈,从古到今,都会有一些艺名。因为时代久远,所以众多名字都指向一个人,叫人有些无所适从。
在古代,根据周礼的记载,人生下来三个月,就要有名字,这些名字,一般是大名,通俗点讲就是身份证上的名字。
当然,有些比较不靠谱的父母,会起一些不怎么靠谱的名字,比如,晋文公虽然非常有名气,但他起名字的确很不靠谱,他的继承人晋成公,一落地的小名,居然是黑臀,也就是黑屁股,这个就相当写实了。
又比如郑庄公出世的时候,难产,一般婴儿顺产是头先出来,难产则是脚先出来。在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的时候,逆产很可能导致一尸两命。
因此,郑庄公不被看好,取名叫做寐生。
虽然不靠谱的父母还是有的,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起名字这样的事情,还是相当重视的,再不济,也不会像是重耳,郑庄公那样,取一个搞怪,或者带有羞辱性的名字。
像是关羽、张飞、刘备,这些名字,就算是那种虽然没有太多额外的意义,但也算是靠谱的名字。
那么,刘玄德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现在的名字,就是名字,而在古代,名和字是分开来的。
名,就像上文说的那样,有些随意性,偶尔还会相当不靠谱,但字,一般都是比较好的,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听起来很好听。
这种习惯,古已有之。比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所以,你叫他屈原也对,叫他屈平也没毛病。
单个的字,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不少的,但到了后来,人们觉得单个字,读起来有些不够客气,比如曹操,如果你直呼他的大名,一般没有,有的话,基本就是要打架了。
那么,叫操兄呢,总感觉还是很别扭,所以,出于尊敬或者客气,一般会叫他孟德兄,或者孟德。
其实,古人的字,更多的作用是让别人叫你的时候,能够感觉到不那么突兀,而绝大多数人的字,都是相当好的词,在三国时期,尤为明显。
比如关羽,一般很少有人叫他大名,出于尊重,习惯性的叫关云长,而不会直呼关羽。
因此,虽然像是刘关张这些人,名字都是两个字,实际上,使用的还是姓加字,名反而说的少。
古代对于这种事情,是相当讲究的,因此,一点都不能疏忽,如果疏忽了,那就是故意骂人,比如刘邦,他没有一个靠谱的字,只有名字,细心的人会发现,以前人们叫刘邦,都不直呼其名,而是叫他刘季,这个也是有讲究的。
在古代,弟兄排名,一般会以伯、仲、叔、季来排名,比如孙策的字就是伯符,孙权的字就是仲谋。
那么,刘邦的名字,通俗点就是刘老四。平时说说可以,要是正规场合,就会显得不怎么客气。
唐朝时候,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也能够体现姓名的严格,相传杜甫和严武喝多了,杜甫直接说了,没有想到严挺云有这样的儿子。
当时杜甫是严武的幕僚,所以,这句话有可能是夸严武,但严武听的很不对胃口,顿时就怼了回去,说杜审言也会有这么个孙子。
这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来,人们对姓名的重视程度。
因此,在三国时期,虽然有很多两个字的名字,如果加上字,就是三个字,而在平常交流的时候,人们都会相当重视相互的问候方式,如果不是要打架,基本上都不直呼对方名字,而是比较含蓄的称对方字。这种名和字分开,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但后来,这种做法渐渐就不流行了,名和字就成了一体,就形成现在所说的名字,很多爷爷奶奶辈的,还可能会有字,但现在,已经几乎绝迹。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245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单字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