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故事》
总后大院现在的大礼堂
我家在该大院居住了五十三年时间,我们兄弟姐妹在这里,渡过了童年与青年多数的时光。
有人说:“听着军号长大的大院孩子,从小身上就透露出许多军人的气质。听听这些孩子的名字,就知道他们出生的年代。”按照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大院子女身上透着一种红色基因。这种基因,不仅体现在子女为人处世上受父辈的影响。从大院子女起名文化中,也展示了许多老一辈的追求和已经走远的历史。
现在的炮兵大院门口
1952年,我的父母从西南军区调入北京。几十年来,先后在军委炮兵大院、总军械部大院、总后大院居住。
这些大院的很多子女,一听名字就知道他大概的出生时期。叫“建国”的,叫“援朝”的,叫“超英”的,叫“跃进”的。还有“文革”时期的“卫东”,这个“红”那个“红”的。叫这些名字的人,哪个大院没有几个重名的?
如果说,人起名字是一种文化,那么大院子女起名,就是一种大院文化。事实也的确如此,大院子女和他们的父辈中,许多人名字中都蕴含着一些故事。
这里说说我们家名字里的故事吧。
父辈为了对敌斗争,更改了名字。右:三伯父耿理元(原名耿树礼)。左:父亲耿子甫(原名耿树信)
一、投身革命时期父辈的名字
我家祖籍在山东广饶,父辈按照家谱排序是“树”字辈。父亲兄弟五个,他们分别为:树仁、树义、树礼、树智、树信。每人后一字合在一起,正好是“仁义礼智信”。这名字体现了,山东普通农民的传统信仰与朴实的追求。
抗日战争爆发后,树礼、树智、树信三兄弟都参加了共产党,投身到抗击日寇革命队伍之中。我三伯父耿树礼,时任山东解放区渤海银行行长;我四伯父耿树智也在当地参加对敌斗争;我的父亲耿树信(原名)时任山东清东分区敌工站站长,在敌占区坚持武装斗争。父亲带领四边区特务队,在敌后打击日寇的“三角部队”,及“山本”鬼子的精锐特务武装。消灭汉奸武装,反蚕食,反扫荡,打据点,拔炮楼,截击敌人,策反敌伪武装力量起义。他是当地打鬼子的英雄人物,外号“耿老五”。
战争年代时我的父亲耿子甫
由于父亲的家处在敌占区内,兄弟三人参加共产党。家里的其他亲属就成了敌伪天天要捕杀的“共匪”亲属。为了避免敌人搞清楚亲属关系。于是兄弟三人分别改名为:耿理元、耿乐亭、耿子甫。三位父辈在抗战时期改名,每一位背后都有一段背景故事。
二、南征北战的父母和我们这一代的名字
我们这一代兄弟姐妹五人。五位子女的童年时期,正是父母转战南北到进入北京大院的几个阶段。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家庭外界环境和父母战斗工作的情形,也各不相同。这些以阶段为横坐标,以变化为纵坐标,也像一幅历史图表,从侧面反映了父母那几个时期的足迹与故事。
1955年授衔后我的父亲耿子甫
1、在抗击日寇最艰苦时出生的大姐耿振华
我大姐耿振华,出生在1943年3月19日,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据父亲回忆: 当时他带领的四边区特务队仅有十余名队员,而当地日、伪、顽敌却有五千余人。可父亲带领的特务队在敌后,让日伪顽惶惶不可终日。敌人对父亲恨之入骨,因此大肆对外宣传:谁“拿住耿老五,赏洋万块!”的口号。振华的生母,正属于敌伪天天要捕杀的“共匪”头目的老婆。
1942年9月间,经三伯父耿理原所在的党组织安排,将有六个来月的身孕的振华母亲,转移到山东广北县(属于革命根据地)避难。我振华姐就是这样,出生在逃避敌伪追杀之中。
按照家谱排序,我们这一辈为“振”字辈。振华是我们兄弟姐妹的老大。出生在抗击日寇,保卫中华之时。老大振华之名,体现了父辈对抗击日寇,振兴中华,百姓安康的夙愿。因此,给我大姐取名为: 耿振华。
2、在抵御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时出生的大哥耿胜利。
1945年8月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在停战书上签字。
1946年父亲与母亲结婚。1946年6 月母亲任益寿公安局干部干事。1947年8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母亲所在县的环境一度恶化。此时,母亲已身怀着我大哥几个月,按照上级指示,我军战略转移。母亲随部队北撤(敌人在后面追击),每日行军百余里,日夜受到敌机的扫射,吃不上饭也得不到休息。
但是,母亲却乐观的说: “吃这点苦,与坚持敌区时,鬼子拉网扫荡时的苦差远了。”到了根据地,组织上为照顾怀孕的母亲,拟留她在根据地内工作,但母亲不甘落后,坚持又回到了原工作岗位。
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最终遭到失败,被迫由重点进攻,转为重点防御。
1948年3月5日,我大哥出生。为纪念我军取得的胜利,给大哥起名:耿胜利。
战争年代时我的母亲任素桂
3、在进军西南行军路上出生的二姐耿进蜀
1949年7月,父亲任二野战车三团一营政治教导员。
1950年1 月,母亲任二野战车三团政治处保卫干事。部队渡江后进军西南,母亲怀上了我二姐。组织上为照顾母亲行军中的困难,调母亲到父亲所在团里工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长途行军途中,曾遇到翻车、沉船和生病。还会随时遭遇土匪和国民党军残余的袭击。时刻都要准备战斗,同时又要照顾二岁的胜利大哥。
1950年5月25日,部队在到四川潼南县驻防时,母亲在一座破庙里生下了我二姐。
母亲生下二姐后,第15天部队奉命出发,步行军转移去修筑成渝铁路。行军中,只能用一副担子挑着两个孩子前进。
都说“蜀道难于上青天”,如果是坐月子的产妇,还要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行军,随时还要应战残匪的袭击。这是否比李白所说的“上青天”还要艰难啊?因此,给我二姐取名为:耿进蜀。
1951年,父亲的警卫员小袁在重庆潼南双江镇的家中,抱着进蜀
4、从重庆调入北京后出生的二哥耿渝燕
1952年10月,父母调到北京军委炮兵工作。家住在军委炮兵大院里。
1952年12月13日,我二哥在陆军总医院(位置在北京西四)出生。
当时,部队实行供给制,不仅军人免费供给生活必需品。供给范围包括个人的衣、食(分大、中、小灶)、住、行、学习等必需用品和一些零用津贴。同时在部队中所生的子女也有生活费、保育费。所以,随着父母在部队的三个孩子,每人都能得到生活保育费。家里的生活,与战争年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54年,父亲与胜利、进蜀、渝燕在炮兵大院宿舍楼前合影
我二哥出生在,父母从重庆调入北京阶段。重庆简称为“渝”,北京的别称为“燕京”。二哥的出生,出渝,标志着父母南征北战生活的结束;入燕,又标志着我们家庭新生活的开始。因此,取名为: 耿渝燕。
从此,我们家也进入了部队大院生活。
1957年,我们全家人在炮兵大院的合影
5、在炮兵与总军械部大院时期出生的我耿淄东(志东)
1956年3月30日,我在北京302医院出生。当时,302医院不是传染病医院,地点在现在永定路总后五号院位置。
我出生时,我们的家住在军委炮兵大院(北京复兴路24号),但在1955年3月,父亲已经从军委炮兵,调到总军械部工作。我家后来又从炮兵大院搬到了总军械部大院(位于北京甘家口,现解放军报社)。
当年总军械部旧址,现在为解放军报社
我出生时起名为:耿淄东。那时父母已住进了北京的大院,虽然身住北京,但是少不了对家乡故土的思念。
父母的家乡都在山东淄河旁,母亲的故乡村子就紧邻淄河东沿。淄河被称为该地区的母亲河。该河中游地区为古代齐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游西岸的周代齐国都城临淄,即因东临淄河得名。
但是,越是有深刻历史内涵的名字,往往越难得到普通人的认可。“淄东”一名,误叫成“溜东”的人不在少数。名字原本就是让人叫的,可是时常出现念错,不仅误事,也老让念错者产生尴尬。起名字,又不是为了查验读者的文化水平高低,所以将难读的“淄”,改为易念的“志”。名为:耿志东。
1952年,母亲在炮兵大院的家门口留影
按照《说文解字》,“耿”的本意为,光明也。“志”的本意为,心意也。连在一起,光明心意。符合我们耿氏家族的精神。
同时,“光明、心意”两词,取其前后两字,为“光意”,是我的笔名。这也注定,我一生工作与摄影有缘。常言道: 摄影乃光之画,心之意也。
取其两词中间两字,为“明心”。更是我们一生追求的心境目标。心要明,才能坦荡正直;心要明,才能辨明是非;心要明,才……
“淄东”的“东”字,是永远不可改变的。它既是包含山东的东,这个大的地域范围;又是淄河东沿这个小局部范围。父母希望我们这一代,时刻不能忘记,他们在山东淄河旁,保家卫国流血战斗过,那里也是我们的祖根。
这是我家在总后大院住过的36楼
大院子女中,有关名字的故事有很多。我家名字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小段。
作者军装照
作者简介:
笔名:光意斋主,1956年3月出生,1974年12月参军,2012年退休。退休前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档案馆副馆长,大校军衔。曾担任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249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