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国人一向很重视自己的“尊姓大名”。逢年过节,中国人有祭祖思宗的传统。而在国人心目中,扬名建业,不但是个人生命的追求,更是有关家族的荣耀。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足见取名事关重大。人皆有名,名字是人的称谓符号。人之有名字,犹如物之有标志。人的名字,有着多种样式,有乳名、正名、字、号、笔名、艺名、法名、溢号、绰号等等。这是广义的人名。严格意义(狭义)上的人名,则单指人的名。名字者,古今有别也。古代名是名,字是字,两者各有含义与用途,合起来则为“名字”。中国有关于名字的研究和专著最早大概始于汉代班固《汉书》中《古今人表》。班固将古今人物(上古至汉代)按九品分为九栏,这个标准是根据一个人一生的品格和事业来划分的,班固的《古今人表》在二十四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专门见人名汇聚成书的是南北朝时的梁元帝萧绎《古今同姓名录》。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有时候先起个“小名”或是“奶名”,六七岁入学起蒙时才取正式名字。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那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便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遂说了这番话。申繻的具体解释是:“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在具体选字时,申繻强调要“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探讨人名,首先得了解古人的取名方法,以期对中国人名的用宇规律有一个大致明晰的概念。恰如俄国学者伊·谢·科恩在《自我论》里所称,原始人姓名的诞生是古人自我意识萌芽的出现。没人能确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的人,但这个人一定是存在过的,从他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命名的那一刻起,有关起名的争议和学问就逐渐展开了。夏商时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苗裔,卜辞中就有祭日出、日入的记载。从夏朝开始,古人名字的符号意义就开始被重视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最为重视名字的,应是当时的“帝王家”。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殷商古人多为君主、贵族,在当时,平民大多是没有名字的,至于奴隶更不会有名字,最多有个诨号,便很“了不起”了。殷商贵族多用天干为名,从史料考察,夏商时代的人名一般与“十干”相联系,谓之“日名”。 相传古代有10个太阳,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有一个太阳服临人间,十天一顺称为一句。这10个太阳的名字(日名)就是“十干”,也叫“天干”。当然部分学者对此说法还是有一定争议的。太甲、太戊、武丁、武乙等王的名字,应该不是真名,而是类似后世谥号或庙号一类的称号,但也有其在生前就使用的情况。不管怎么说,当时的人起名字,大概不会这么刻板单调。比如,商纣王名受,考虑到商王姓子,商纣王的名字应该是“子受”,但约定俗成的说法却是帝辛、纣王等。武王伐纣后,史书上依然罕见平民的名字。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朝共传14代,17王(后)(另有2王有穷王后羿和伯明王寒浞儒家史学不予承认),共计延续约471年(前2070-前1600),为商朝所灭。夏后氏执政431年,其中统一全国393年,半壁江山38年,亡国40年;后羿执政18年(半壁江山);寒浞执政60年(半壁江山20年,统一全国40年)。夏朝17个王,最后一个王(桀)。
在商周鼎革完成之初,周公曾提到“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司马迁也曾在《史记》中完整记载了夏朝的历史脉络。《尚书》《史记》和《竹书纪年》等古文献中,这500年的历史只留下了“夏启建国、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夏”等几件大事。《左传·哀公七年》中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夏朝文物极其稀少。《竹书纪年》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通史著作,是战国时代的魏国史官写的,后来这本史书被随葬在了魏襄王墓中,直到西晋才被发现。这也使得该书能够躲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保留了许多较为真实的先秦历史资料。该书共13篇,叙述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历史,纪事起于夏代,终于前299年。邵雍则著《皇极经世》,帝王纪年起唐尧元年(公元前2357年)至后周显德六年,凡3316年。邵雍的《皇极经世一元吟》曰:“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日月如磨蚁,往来无休息。上下之岁年,其数难窥测。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一十有二万,九千余六百。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治乱与兴废,著见于方策,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
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夏”意为“中国之人”。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水经.颍水注》:颍水自竭东迳阳翟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唐朝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中国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所认为中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起始。
夏代起名有独特的基本框架和文化特色。具有如下的特色:
一是夏朝姓名多用天干。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禹至履癸(桀)君主名字如下: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芬)、芒(荒)、泄(世)、扃(局、禺)、仅、廑、堇(胤甲)、孔甲、皋(吴、皋苟)、发(发惠)、履癸(桀、杰)。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认为即大庚、仲庚、少庚,系日名无疑。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有一个太阳照临人间,十一顺称为一旬。这十个太阳的名字(日名)就是“十干”,也叫“天干”。夏商时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帝王即位,宣称是太阳光照人间,君临一切,主宰沉浮。用日名取作帝王名,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夏史中的帝王以十干为名的还有孔甲、胤甲、履癸。履癸即夏桀。《殷本纪·索隐》引谅周云:“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号,皆以帝名配之,天亦帝也,殷人尊汤故曰天乙。” 以十干取名,不仅仅限于夏商的王室及直系亲属,而且是上古奴隶主贵族普遍存在的取名方式。从殷商卜辞和金文提供的史料中,不乏其例。如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说:“近年于保定南乡有三商勾刀出土(现归罗氏所有),其一刀列铭沮名为‘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一刀列铭兄名曰: ‘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一刀则列父名曰: ‘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仲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以上三刀铭文所列的祖、兄、父均是以十干命名。但为什么会有重名的现象呢7如第三刀中的大父、大父、仲父、又均名“癸”,原因很简单,他悯都是在“太阳癸”日出生的,故均名“癸”。 夏商以十干命名,明显地反映了先民崇拜太阳种的宗教信仰。有意思的是,上古这种独特的取名方式在20世纪的今天还能找到相同的例证。例如侗族同胞男女都有以十于命名的习惯,而女性尤多,有一位侗族妇女名叫“辛菊”,就是在辛日出生的。夏商之后,随着人口繁衍,文化发达,取名也开始复杂起来。郑据在《通志*氏族略》中指出: “商人之道,以实不以文,故命名无义,死亦无送。自太甲至帝乙约色几四十世,帷以十日命,生之与死,皆以是;己之所称,人之所呼,亦以是。”但到了周代,人名——主要是帝王之名就开始复杂化了,“逮周,生有名,死有迢;生以义名,死以义溢。生曰吕曰发,死曰文曰武。微子启、微仲衍、箕于、比于,皆周人也。故去其甲乙丙丁之类,始尚文焉。”
夏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夏朝皇帝姒启,在位年不详,姒禹之子。姒禹病死后,姒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姒太康,夏代君主,生卒年不详,姒启长子,姒启病死后继位。
姒中康,一作仲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姒启之第四子,姒太康之弟,后羿废黜姒太康后立其为王。
姒相,姒中康之子。姒相在姒中康病死后继位,在位28年。
夏朝后羿,本称“司羿”,是“群司”(司空、司徒等)之一。“司”本义指知识和技能在家族中世代传承。“羿”是“射师”之义。“司羿”是“世袭的射师”。在帝喾时代,当时一位射师被任命为羽林军教头。到了夏初,因太康不理朝政,作为羽林军教头的司羿发动宫廷政变(此即“射日”),摄取夏政,史称“后羿”(“后”由“司”字改造而来,意思是“世袭的帝王”)。
夏寒浞(前2035--2004)元年甲戌,在位32年。夏朝第7代帝王。
夏帝少康(前2003--1983)元年丙午,在位61年。夏朝第8代帝王。夏帝相之子。
杼夏,第九代君主,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纪年》:帝或作帝宁,居于原。五年,迁于老丘。在位十七年。
姒槐,又名姒芬,夏主姒予之子,名君少康的孙子,夏帝槐(前1965--1922)元年甲申,在位44年。夏朝第10代帝王。
夏帝芒(前1921--1864)元年午辰,在位18年。夏朝第11代帝王。
夏帝泄(前1863--1843)元年丙寅,在位21年。夏朝第12代帝王。《路史·后记》作二十一。《纪年》曰:帝泄二十一年。
夏帝不降(前1842--1784)元年丁亥,在位59年。夏朝第13代帝王。
夏帝扃(前1783--1766)元年丙戌,在位18年。
夏帝胤甲(前1765--1746)元年甲辰,在位20年。
夏帝孔甲(前1745--1737)元年甲子,在位9年。夏朝第16代帝王。
夏帝皋(前1736--1725)元年癸酉,在位11年。夏朝第17代帝王。
夏帝发(前1724--1707)元年乙酉,在位18年。夏朝第18代帝王。
夏帝桀(前1706--1664)元年癸卯,在位43年。夏朝第19代帝王。夏帝发之子。桀,在位43年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又名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发驾崩后桀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二是氏族对姓氏的传承影响深远。在秦汉之前,姓氏有严格的区分,姓别源流,氏分贵贱。姒姓家族由于正处于这段历史的分水岭,家族地位非常显赫,因而姒姓诸氏,皆习惯称氏不称姓,沿用的姒姓一直以来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绍兴会稽山大禹陵附近。所有姒姓后裔皆以大禹后裔自居。在夏代社会,同一宗族的标记就是姓氏。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庙,祭祀共同的祖先,归葬于共同的墓地,遵循家族的宗法制度。从《尔雅·释亲》中我们获知,当时规定了由同一个高祖传下来的四代或四代以上子孙称为“宗族”。《说文解字》说:“宗,尊祖庙也。”其字形即表示在同一个屋顶下供奉同一个神主牌位,大家在同一个祖庙里进行祭祀仪式。王充《论衡·奇怪篇》称:“禹母吞薏苡以生禹,故夏姓曰姒。”所谓薏苡,是北方田野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即车前子。这一古老姓氏的取得,可以追溯到舜时代的赐姓,或者更早的男系氏族社会源头。夏的统治建立以后,改变了过去长期沿袭的氏族联盟首领(王)的公推制度为世袭制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家族世代统治的奴隶制王朝,后来从王室族系中逐渐分出了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莫氏、斟戈氏、有南氏等十余个姓氏。
姒姓夏氏出自百朝之祖-夏朝大禹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夏本纪》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尧命颛顼帝的后裔鲧治理洪水,鲧为救万民于水火,窃天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然而单一采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未能成功。舜获得尧的权位後,殛鲧于羽山。“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祝融用吴刀剖开了他的尸体就产生了夏禹。夏禹兼用疏导之术,踏遍神州大地,平山浚川,历经十三年终于平息了水患,封于颍川及南阳,都于夏邑,禹州,南阳等地。公元前2070年大禹治平天下,登天子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夏朝,族名、国号夏后氏,源出姒姓。
夏后氏——姒姓。夏后氏,为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君主的氏称,夏朝王族以国为氏,为夏后氏,简称夏。在哪个时代姓、氏含义不同,夏后氏为姒姓。出自姒姓的国家主要有夏朝、蓼国、缯国、越国等。姒姓衍化出去了有夏姓、廖姓、曾姓、相姓、鲍姓、欧阳氏姓。如果你是以上姓氏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是数千年前夏王朝的后代呢。
有扈氏——扈姓。有扈氏是但是夏朝的一个部落,衍生出扈和户这两个姓氏,人数较少,主要分布在陕西一带
有男氏——姒姓、有男姓。有男氏又称有南氏,姒姓,禹的后裔。夏朝的诸侯国。这个氏族的后人现在有的姓姒有的姓有男(复姓)还有的姓有男(复姓)
斟鄩氏与斟灌氏——斟姓、寻姓、灌姓。《寻氏族谱》:“自羿、浞相继为乱,子孙失官。有以斟为氏者,有以灌为氏者,有以鄩为氏者。后去邑为寻氏。参之乐府于音叶征”。
彤城氏,——彤城姓。彤城氏,中国古代复姓。彤城原是夏朝的封国,夏朝灭亡之后,其后人以国为姓,是为彤城氏。
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这几个氏族都是夏朝十二氏族的人,他们的姓氏也都是来自姒姓。
三是确立了《父传子,家天下》,家国同构的父系传承体系。启建立夏朝,终结于桀。是启,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继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启就向它进攻,有扈部失败,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确定君主世袭的局面。夏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姒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的统治建立以后,改变了过去长期沿袭的氏族联盟首领(王)的公推制度为世袭制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家族世代统治的奴隶制王朝,后来从王室族系中逐渐分出了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莫氏、斟戈氏、有南氏等十余个姓氏。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昌意,而昌意的父亲是黄帝。从祖根上追禹其实是黄帝颛顼一脉的嫡系,家族历史源远流长。《史记·夏本纪》又记载:禹以姒为姓,之后分封封地,就变成了以国为姓,出自姒姓的国家主要有夏朝、蓼国、缯国、越国等。姒姓衍化才有了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廖姓、曾姓、相姓、鲍姓、欧阳氏姓。 在夏代社会,同一宗族的标记就是姓氏。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庙,祭祀共同的祖先,归葬于共同的墓地,遵循家族的宗法制度。从《尔雅·释亲》中我们获知,当时规定了由同一个高祖传下来的四代或四代以上子孙称为“宗族”。《说文解字》说:“宗,尊祖庙也。”其字形即表示在同一个屋顶下供奉同一个神主牌位,大家在同一个祖庙里进行祭祀仪式。一旦超过了四代,就要将部分子孙分出去另立祖庙,建立新的聚居地,以形成新的宗族了。夏启建立君主制、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主要有商汤“革命”、河亶甲时期的衰败、盘庚迁都、武丁盛世、商纣亡国等早期姓氏习俗的轨迹社会发展到了殷商时期,由于大量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的出现,才使得中国姓氏的发展轨迹逐渐清晰并显现出来了。可以说,殷商之前的姓氏发展轨迹,都是没有确切文字可考的传说时代。在对殷商时代的中国姓氏状况进行叙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距离商代时间最近,并已有一些考古证据的夏代姓氏状况,作一个框架式的简单勾勒。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可以确凿查实的奴隶制王朝,夏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发掘出了夏代都城的遗址,其中有一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建筑群。经研究推测,这就是夏代的宗庙所在。相传夏的统治者为姒姓。王充《论衡·奇怪篇》称:“禹母吞薏苡以生禹,故夏姓曰姒。”所谓薏苡,是北方田野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即车前子。这一古老姓氏的取得,可以追溯到舜时代的赐姓,或者更早的男系氏族社会源头。夏的统治建立以后,改变了过去长期沿袭的氏族联盟首领(王)的公推制度为世袭制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家族世代统治的奴隶制王朝,后来从王室族系中逐渐分出了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莫氏、斟戈氏、有南氏等十余个姓氏。在夏代社会,同一宗族的标记就是姓氏。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庙,祭祀共同的祖先,归葬于共同的墓地,遵循家族的宗法制度。从《尔雅·释亲》中我们获知,当时规定了由同一个高祖传下来的四代或四代以上子孙称为“宗族”。《说文解字》说:“宗,尊祖庙也。”其字形即表示在同一个屋顶下供奉同一个神主牌位,大家在同一个祖庙里进行祭祀仪式。一旦超过了四代,就要将部分子孙分出去另立祖庙,建立新的聚居地,以形成新的宗族了。夏朝末期,发生了成汤革命,以东方的商人为核心的部落联盟推翻了夏的统治,夏代的最后一个统治者桀及其家族被流放到南方(长江流域)的有巢地方,殷商时代由此开始。
四是是创立了赐土姓,置宗邑,赐命制度。根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分作冀、兖、青、徐、豫、扬、荆、梁、雍九州,又从九州攫取金属石矿,铸造“九鼎”以定天下,此后“九州”成为中国代名词,“九鼎”则成为中国最高国家权力的象征。《尚书·禹贡》中有“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的表述,即说四海之内的氏族部落都归附夏后,金木水火土谷六种物质皆受到治理,明晰各处田地的优劣,将其分入三等以决定赋纳数量,使得赋纳得其正而不偏颇,并根据方国部落与夏后氏关系的密切疏远定出封建的先后次序来赐土、赐姓。《禹贡》还列出九州赋纳物品的具体情况,将贡品质量分作上上、中上、下上、上中、中中、下中、上下、中下、下下九等。又根据与夏后氏都邑地理距离的远近分作甸、侯、绥、要、荒“五服”。
这里主要介绍与起名有关的三位名人:姒槐、夏桀和皋陶。
1、姒槐
姒槐,姓姒,名槐,又名芬,又称芬发、后芬、祖武、帝魁、后槐。是夏王朝第八任王。姒杼子,杼死后继位,成为夏朝第八位君主,在位44年。《太平御览》引《竹书纪年》:“后芬立四十四年。”《帝王世纪》:“帝芬,一名帝槐,或曰祖武,在位四十四年。”卒于后槐二十八年(庚申,前1861),终年七十八岁,王号槐,尊号夏王(后),谥号后槐。
姒槐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夏朝最辉煌的时代在帝槐时代来临。这时,九夷来朝。槐树之花还有另一个名字,帝槐又或者说是帝芬。每当槐树之花开放,叶子变成黄色的时候,那也就是那九个依附在夏王朝的小国家来到夏朝供奉的时候,就是夏王朝的槐黄时期。槐树之花的黄色象征夏王室,槐树之花开花时节在夏天,因此槐树之花就是夏朝之花。帝槐又名帝芬,这也是指花朵芬芳之意。所以帝槐名号告诉我们,他在位的时代,是夏朝的“槐黄时节”,是夏王朝之花盛开的时节。夏王朝可以说是马背上得天下的,从第一任王开始,一直到姒槐之父姒杼都在东征西讨中度过的,所以,姒槐即位的时候,夏王朝以在姒杼多年北伐东征的基础上,疆域不断扩大,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以归附夏王朝,东海(即黄海)之滨诸侯来朝,九夷顺服,国势日益强盛。但是,姒槐并没有就此息兵,让百姓过和平安定的日子,而是继续对外征战。《竹书纪年》记载槐即位第3年,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来访,史称“九夷来朝。”姒槐仅用了三年的时间收复了九个小国家,可见他打仗的天赋比所有的祖辈都高。夏朝最辉煌的时代也在姒槐的时代来临了,可以说是这是姒槐吧夏朝带到了一个最辉煌的时间。槐树之花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皇室的象征。《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 《太平御览》引《竹书纪年》:“后芬立四十四年。”《帝王世纪》:“帝芬,一名帝槐,或曰祖武,在位四十四年。”
2、夏桀
夏桀(xià jié),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
桀得名于商汤。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淮南子·修务》: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荀子·解蔽》:“桀死于亭山。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到,在春秋以后,“夏”和“桀”往往是指同一个人:夏桀。而“桀”只是谥号,夏的末代王名叫帝履癸,死后才被叫作“桀”的。帝履癸死后为什么叫做“桀”呢?《康熙字典》“桀”条说:“集韵:巨列切。……磔也。……古人称桀黠者,其凶暴若磔也。又谥法:贼人多杀曰桀。”所以给帝履癸谥号为“桀”可能鉴于夏桀生平的暴行来说的。还有一说是,帝履癸谥号为“桀”极有可能就是根据夏桀的惨死之状作出的。甲骨文中没有“夏”字,最早出现在金文当中。今天所能见到的金文中的“夏”字是秦公簋中的那“夏”字。它不仅恐怖,而且血腥。这个“夏”字表示的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左臂已经不知去向,他的右手撑着已经被砍掉了右脚的腿部,左腿自大腿以下也被砍掉了;身边还丢着两把刀 。俨然是描述一个惨死之状的词。之所以用这个“桀”字作为夏桀的谥号,极有可能就是根据夏桀的惨死之状作出的。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
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本是文武双全之人,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却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他骄奢淫逸,生活腐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倾宫、瑶台,又从各地搜罗美女充填后宫。桀在征伐有施氏时得了美女妺喜,回国后,昼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妺(mò)喜,姓嬉(喜),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妺喜是有施氏(即有施部落,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境内)之女。夏桀在位时,发动大军攻打有施氏,有施兵败求和,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其中包括妺喜。夏桀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爱。妺喜有三个癖好:一是笑看人们在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二是笑听撕裂绢帛的声音;三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此后在三代间陆续出现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当越王勾践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时,伍子胥进言说:"臣闻: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于是四方诸侯纷纷背叛,使夏桀的处境十分孤立。商汤乘机发兵伐桀,两军鸣条之战,夏军大败,夏桀出逃,死于南巢。夏由此灭亡。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数年后死于南巢。
3、皋陶
皋陶(gāo yáo),偃姓,又作咎陶、咎繇,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封地今安徽六安,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人物。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传说他是中国上古“五帝”之首黄帝次子昌意的后裔,早期东夷部落的首领。皋陶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皋陶被聘任为掌握刑法的官后,又被禹选为继承人,并协助禹处理领导事务。皋陶在禹之先死了,而未能继位,而由皋陶子伯益继位。陶的主要功绩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皋陶,东夷族首领,偃姓。传说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禹继位后按禅让制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且授政”(即叫他处理政务),但皋陶先于禹而亡故,未继位。后来禹又举荐益为继承人。春秋时期的英、六等国是皋陶的后人。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皋陶》
皋陶姓名的来历。在《史记》中有着这样的记载,颛顼帝有个孙女名叫女修。女修在家纺织将燕子鸟蛋呑到肚里,后来就因此怀上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大业。大业长大后,娶黄帝父亲所属的少典氏族之女女华为妻,生子名叫繇,繇就是皋陶。另说帝尧时代(公元前21世纪),今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现名皋陶村),帝少昊之女女诞下一个相貌奇特,脸色泛青,嘴巴突起,像鸟喙一般的男孩,家中人都以为此子是个怪物,只有女修心中有数。她站起身来,抱着血气盎然的孩子,对着黄连木上的玄鸟躬了三躬,玄鸟大叫了三声,然后振翅而飞。女修为孩子起名为繇(yáo),字庭坚。她精心地教养着繇,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善辨是非的人。《史记·夏本纪》篇所载禹与皋陶在临终前的帝舜面前的一次对话于下:皋陶作士以理民。帝舜将崩,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述其谋曰(此后所载皋陶与禹之对话,见于《尚书·虞书·皋陶谟》篇,略有差异。):“信其道德,谋明辅和。”禹曰:“然,如何?”皋陶曰:“於[wu]!慎其修身,思长,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近可远在已。”禹拜美言,曰:“然。”皋陶曰:“於!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xu]!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皋陶曰:“然,於!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乃言曰:“始事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洽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日严振敬六德,亮采有国。翕[xi]受普施,九德咸事,俊乂[yi]在官,百吏肃谨。毋教邪淫奇谋。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吾言厎可行乎?”禹曰:“女言致可绩行。”皋陶曰:“余未有知,思赞道哉。”
在法学院的课堂上,讲授中国传统法律的教师通常会在法制开篇中重点推介一个名叫“皋陶”的司法官和一只叫“獬豸”的独角兽,来讲述先秦司法的法官形象和神判色彩。皋陶,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最高司法的掌管者被载入史册。《论衡》载“五帝、三王、皋陶、孔子,人之圣也”。 《淮南子·修勿训》中这样描绘:“皋陶鸟喙,是谓至信”。说他长着一张尖尖的鸟嘴,古人认为这样的嘴是至诚的嘴。《荀子·非相篇》中又说:“皋陶之状,色如削瓜”。意思是,皋陶的脸色呈青绿色,就像一个削了皮的瓜,这位执法如山的大法官被描绘成“青面无私”的样子。相传皋陶清脸鸟嘴——外貌青绿色,嘴唇像鸟喙,乃至诚的象征,能明白决狱,洞察人情,成为司法公正主宰者的不二人选。《论衡》记载,汉代衙门里要供奉皋陶像、饰獬豸图。自春秋战国时代起,獬豸的形象更是被制成帽子,绘上服饰,为执法官所穿戴。传说皋陶使用一种叫獬豸的独角兽来决狱。这种獬豸有点像山羊,但它只有一只角。据说它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豸就会顶触,无罪则否。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 。这一传说无法考证真假,但獬豸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受到历朝的推崇。史载春秋战国时期,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也戴着这种帽子。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清朝时,监察御使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前后皆绣有獬豸图样的补服。所以一直以来,独角兽都被当作历代王朝刑法和监察机构的标识。我们知道,包公是“铁面无私”,在铁器出现之前,青铜器是最硬的金属了,皋陶的“青面”无疑是来自于青铜器的颜色。皋陶成为一名出色的理官,名扬天下,与当时的苍舒、隤凯、梼、大临、庞降、仲容、叔达等八人为“高阳八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八恺”。皋陶为官正直果断,使天下人心信服。
《尚书·虞书·皋陶谟》原文: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禹曰:“俞!乃言厎可绩。”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参考文献:
[1] 任国瑞.中国姓氏起源、流变与姓氏学概述.艺海[J].2015(10
[2]古文“夏”字考──夏朝存在的文字见证--《中原文物》1995年03期
[3]郑樵:《通志·氏族略序》
[4]中华姓氏漫谈.湖湘春秋[J].2002年(1)
[5]曹涛(中国姓氏的演变》.《江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6]杨易程:《中国起名学》(M).时代经典出版社.2019年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252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哪个女孩子的英文名字最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