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林州:129个村名即将消失,看看有你村的吗

林州:129个村名即将消失,看看有你村的吗

近几年,笔者对林州行将失传的村名,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整理,共寻到129个,详情如下:

一、城区:(10个)

1、在城。因地处林州城内得名。包括城里、东营、西营三个居民点。新中国成立

后,改名“城里村”,并将城外的王家庄、雁落洼、东关、瓦窑4村,与原来的3村一起,共同组成了城里行政村。2003年1月7日,随着林州城区振林、龙山、开元、桂园四个街道办事处的成立,城里行政村的建制也随之消失。

2、阎家堂。因当地有一阎家祠堂得名。20世纪50年代改称“阎家台”。

3、西诸翟。因村庄背靠诸山、前临翟阳河得名。有东、西两村,此村在西,取名“西诸翟”。20世纪50年代初期,改名“西街”。

4、麒麟堂。因当地有座供奉麒麟的小庙得名。现名“其林台”。

5、北关厢。古人称靠近城门的地方为“厢”,因此地位于林州老城北门外得名。现名“北关”村。

6、东关厢。现名“东关”村。

7、落霞庄、中山村。该村地处黄华河和关岭沟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明代立村时,村中秀才甄如玉见当地河水充沛,每逢晴日傍晚,满天彩霞倒映水中,天地间一片金黄,便提议将村名定为“落霞庄”。后来,水量渐少,取谐音改名“落家庄”。民国年间改称“中山庄”,之后不久,又恢复原名,仍称“落家庄”。

8、财源。寓意“财源广进” ,今名“大菜园”。

9、水菜园。因水源充足盛产蔬菜得名。这里是林县用水车替代辘轳浇地的第一村,在全县影响很大、“水车园”村名顺时而生。

10、郗安坡。位于小菜园村东山坡间。因郗、安两姓人最先迁此得名。乾隆二十年(1755年),郗姓改迁曲山村,村庄易名“安家坡”。

二、城郊乡:(11个)

11、柳树桁。当年立村时,人们见南沟内长有许多和檩条一样粗的柳树,便把村名定为“柳树桁” (桁:檩也。)这便是今日的“柳树行”村。

12、顷二堰。明万历年间,杨氏迁此立村。见当地最大一块地为1.2顷(120亩),便将村名定为“顷二堰”。民国年间,人们在村中寺院内打成了一眼活水井,村名始称“井院”。

13、白果屯。南北朝时期,此地有一观音堂,院内有棵遮天蔽日的银杏村(俗称白果树),北周武帝宇文邕屯兵在此,村名始称“白果屯”。明崇祯十七年(1644),闯王李自成的部队,自山西壶关经小西天东下,欲攻占林县城。此地驻军最多,村名始称“大屯”。

14、小屯。位于大屯村西南。因当时闯军驻人较少得名。1954年,该村青年响应政府号召,支援边疆建设,临行前,在村西栽植了一片树林作纪念,人称“青年林”。1981年,全国地名普查时,为避免和合涧镇小屯村重名,根据当地有青年林这一事实,材名改为“青林”。

15、郎村。古地名。明洪武初年,刘氏先祖刘文高自山西迁此,改称“刘家郎村”。现名“刘家街”。

16、桃源店。位于城郊乡天平山出山口。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95),小西天官道修通后,刘、高两家在此开店,见这里桃树很多,山青水秀,如同世外桃源,便称此地叫“桃源店”,到了明朝,合涧河交沟大路修通,豫晋两省官道南移。此地行人渐少,村名改称“桃园”。

17、牌坊底。位于城郊乡大河头村南。明朝年间,西荒村(今姚村镇西丰村)郭太平之母,早年去县衙打官司,夜间常在此地草棚内留宿。后来,郭太平长大成人,在当地为母亲立了座牌坊。“牌坊底”村名由此产生。 因村北有座大石桥,后更名为“桥南头”村。

18、戴家池。位于城郊乡戴家荒村北。因当地有个明朝年间戴姓人家挖的水池得名。村庄地处水池南岸,后改称“池南岸”村。

19、上李家。位于城郊乡西北部山坡间。清乾隆年间,村东3里山坡下,有个下李家(今名下里街),此村在坡上,又多是李姓人,故称“上李家”。 今名“李家墁”。

20、范家西峪。明朝末年,范氏从坟头村迁此得名。后来,村中建了个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庙,从此改称“三官庙西峪”。

21、姚家水洼。明嘉靖年间姚氏首迁此地得名。后有杨氏先人杨恒在县衙做事,村名改称“杨水洼”。 22、军迹地。今唐家庄。明洪武七年(1374)唐凤吾迁居此地改名。

三、合涧镇:(10个)

22、北荒庄。北宋哲宗八年(1093)前即有此村。清朝年间,富绅刘老光迁此,村名改称“刘家洼”。

23、上园。位于淅河北岸。因地势高于河对岸的下园村得名。村中多郭姓,清道光四年(1824),改称“郭家园”。1981年地名普查,避重名定为“东郭家园”村。

24、淅阳。因地处淅河之北(河北为阳)得名。林州人称山道险径为“漏子”,此村在险径之下,后改名“漏底”村。

25、西门岭。位于合涧镇东部。从这里往东,有条5公里长的山沟,此处为沟西出口,山形如门,故名“西门岭”。明初洪武年间,路姓人迁此,取名“路家岭”村。

26、仙岩。因村西栖霞谷内有仙人岩得名。因该村地处诸山涧合流的出山口,明朝年间,村名改称“合涧”。

27、北岗。因地处刘家洼村北岗坡上得名。村民多姓郭,后改名“郭家岗”村。

28、八圪达。位于合涧西北豫晋两省古道上,明朝初期大移民,郭氏弟兄8人在此分手,临别时,将一锅砸为8块,每人各取一块留作纪念。其中,有一人留居当地,便将村名称为“八圪达”。后简称“八达”。

29、五山。村庄附近有5座小山得名。因位于合涧村西,地势较高,后更名“上庄”。

30、小庄、小丰。清道光年间,一李姓人家独居于此,人称“小庄”。后来,户数渐多,村名改称“小丰”。

1943年春,林县处于战乱状态,驻守县城的伪军经常下乡抢粮,群众称其叫“胡掳队”,城区一些不良居民也常同行趁火打劫,群众称其叫“小蜂儿”。一提起“胡掳队”和“小蜂儿”,受过其害的乡下百姓,一无不咬牙切齿。有的人故意从中搅浑,把“小丰村”叫成了“小蜂村”,弄得村民有苦难言。1943年,小丰村恢复原名“小庄”。当时,南边的南小庄、坡底小庄,与该小庄同在合涧区内,为减少同名带来的麻烦,此村位居北部,更名为“北小庄”。

31、罗家。坐底老户,罗氏首迁此地得名。明万历二十年(1592),谢公渠修通后,为了用水方便,沿渠村庄又修了许多蓄水池。从上游往下数,罗家村的池塘是第三个,村名因此改称“三池”。

四、原康镇:(13个)

32、祭公口。位于原康西南山口。东汉开国名将祭遵葬此得名。今名“口上”。

33、殷王郊。此村历史久远。20世纪50年代,简写为“用王郊”。

34、南莲。位于原康村西山坡间,因村北有一莲花池得名。明万历三年(1575),连姓人迁此,改称“连家坡”村。

35、卧龙岗。明崇祯元年(1628),一韩姓人家迁此。因房屋建在卧龙岗上得名。后来,天灾人祸不断,认为是村名犯忌,改称“韩陵岗”。

36、绳家洼。位于原康西南山区。清同治年间,东掌村两户许氏,在此为安阳县许家沟村的许家看坟,兼营纺绳业为生。因村庄位于两山环抱的洼地间,便取名“绳家洼”村。1944年,图吉祥改称“申家洼”。

37、西原康。与原康村毗邻得名。元至元十一年(1274),这里建了座规模宏伟的尼姑庵――宝峰观,村名遂改称“大庵”,即今日的大安村。

38、太康。位于淅河南侧。明末崇祯年间,王太康从东姚上庄始迁此地,人称“太康”村。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至同治四年(1865),万、房、李、宋、张、吕、杜诸姓又相继迁此,因淅河水灾频发,许多物品随水漂去,人们疑忌村名和轻浮于水的“糠”字有关,见村西有个小荒村,便把村名改称“大荒”。

39、孟村集。元代以前,这里有一集市和东、西两个孟村。明正德十四年(1519)改名“三宗庙”村。

40、北郊。因村庄位于孟村集北得名。后来,曹氏迁此,村庄南移,取名“曹家沟”村。

41、三家村。明万历元年(1573),侯、张、李三家迁此得名。后耒,外人不断迁入,姓氏日渐繁杂。人们便以村庄位于大石岸下方,改称“岸下”村。

42、下鹿店。原名“西圪台”,因位于原康镇西南山中地

势较高得名。过去,这里是林(州)、壶(关)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站点,村中有家“王氏车马大店”,专供过往客商留宿歇脚,打尖用餐。有一次,一客商所牵之马,竟在店中生下一头小鹿,从此以后,西圪台村名便被下鹿店取代了。后来,人们感到此名不雅,又改称“重兴店”村。

43、西凹。因方位和地形得名。1943年8月,取谐音改称

“西华”。

44、杏木掌。清代杨氏从南沟村迁此。因杏树很多伸手可得得名。当地有座古老的龙王庙,1980年地名普查,改称“九龙”村。

五、茶店乡:(4个)

45、后土岗、后岗。清乾隆年间,郭氏迁此立村。因房屋地处岗坡之后,便取名“后土岗”村。后来,岗地被削平,村名改称“后岗”。今名“后子岗”。

46、掌义。此村名源自一个“仙人掌印”的神活故事。明朝万历年间,张姓人始迁此地。村名初为“掌则”,后改为“掌义”,清朝雍正元年(1723),更名“仙掌村”。

47、柏峪。因村东山谷间长有棵千年古柏得名。明崇祯十年(1637)改称“北峪”。当时,北面的采桑南部也有个村庄叫柏峪,到了清朝,该村出了一个盗贼。因受同名株连,闹的鸡犬不宁。清乾隆六年(1741)取谐音改名“贝村”。

48、西淤地、续村。《骆氏家谱》记载,很早以前,淇河曾从这里绕弯流过。日积月累,这一带便被淤成了平地。后来,河道南移东去,人们便称这里叫“西淤地”。元朝骆氏迁此,取名“西淤”村。后取谐音改称“续村”。清乾隆十七年,更名为“西峪村”至今。

六、临淇镇:(10个)

49、车辐、辐村。此村名源自一个神话故事:今鹿岭村北有个风坡垴,相传很早以前,垴上有座老君庙,传言老君爷嫌那里常年刮风,想移个地方。人们便套上马车去拉他,当拉到今日西付村村南时,牲口累的浑身是汗,再也走不动了。车轮上的辐条全变了形。人们认为这是神意,便在当地山上盖了座老君庙。后来,山下盖房成村,便取名叫“车辐”。明代林县十三社,车辐社是其一。之后,又简称“辐村”。清朝顺治年间,改称“傅村”,即今日的“付村”。

50、三共水。位于临淇南部山区。因村西、南、北三面山洪在此汇流得名。这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孙占元烈士的故乡。为缅怀烈士功绩,1953年1月24日,更名为“占元” 村。

51、西屯。清乾隆十四年(1749),赵氏迁此立村。因地处郭家屯村西,初名“小屯”,后改称“西屯”。 十年后(1760),村里建了座纪念关羽的庙宇,自此又改名“关爷庙”村。

52、龙送水。今名“龙泉”。

53、郎城。西汉末年,王郎在此建城得名。因在淇河之北,东汉初年,改名“淇阳城”。

54、大庙。今名“娘娘庙”。传言系赵匡胤为其妃所建。

55、官营。位于临淇南部山区。清嘉庆十八年,滑县李文成、

林清等人,利用八卦教组织农民起义,部分人逃至辉县司寨,被清军歼灭。因这里曾是官兵驻守的营地,李氏迁此建村后,便称村庄叫“官营”。后改名“官岭”。

56,小荒滩。当年,石氏从茶店白家沟迁此,见这里荒草遍地得名。后改名“荒庄”。

57、东屯。清乾隆十三年(1748),郭氏从山西岳阳迁此立

村。因房屋建在山坡东边,初名“东屯”,后更名“郭家屯”。

58.颐真观。因这里有座古老的道观――“颐真观”得名。

后遇战乱,庙院倒塌。由于该村西高东低,避风向阳,村名改称阳村。即今日的杨村。

七、桂林镇:(5个)

59、逃河。此村原名“小庄”,地址在今桃科村西南部。有一年山洪暴发,村庄被冲毁,许多人被洪水卷走,冲到今桃科村一带才得到营救。洪水过后,人们在逃生地重建新村,取名“逃河村”。后改称“桃河”。即今日的桃科村。

60、凤凰头。当地地形南高北低,东凹西平,古称“凤凰头”, 因村庄建在“凤凰脖子”上得名。北宋天圣二年(1024)以前,村中多董姓,改名“董家村”。 清代改称“董街”至今。

61、李家西沟。北宋天圣二年(1024),李氏迁此沟内得名。清顺治年间,村西、村南有山泉涌出,泉水顺沟而下,自此以后,村名改称“流山沟”。

62、古洞沟。北宋末年,知府宗义白逃此避难,在沟中挖窑洞隐居得名。到了元朝,沟中土地增多,村名改为“谷洞沟”。 明朝打成活水井,水源旺盛,四季不断,村民兴高采烈,又将村名改为“兴泉”。

63、望龙庄。今南庙村。

八、五龙镇:(7个)

64、东苇。位于淇河东侧,因村北有一天然芦苇荡得名。后因村南石缝中长有荷花,改名“荷花”村

65、零泽。明初牛氏从山西迁此始用此名。后耒,连续几年水灾不断,人们认为村名犯忌,以姓氏改名“牛家岗”。

66、碾子。清嘉庆年间立村,因当地有盘石碾得名。后有几户无子绝后,有人认为村名不好,改为“碾上”村。

67、拦马。明崇祯十三年(1640),淇县苏大阳马队侵扰我市东南部村落,林县知县白抱一,授李坤达为总领,带队前往拦击。经过大小30余战,马队大部被歼,“拦马” 村名由此而生。后改名“马兰”。

68、东杨村。因位于杨村村东得名。是今岭南、岭后两村的合称。清嘉庆年间,滑县逍遥镇几户人家迁此,见房屋位于山岭之北,便把村名改称“岭后”。 山南的称“岭南” 村。

69、藏坡。因隋末历史典故得名。今名“长坡”。

70、哭丧沟。此名源自一个历史故事。后改名“桑曲”,今名“桑峪”。

九、东姚镇:(12个)

71、山则西。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前,此地就已有村。因位于孤山西侧得名。明宣德初年(1426)郝氏迁此,也称“郝家山西”。1943年农历11月14日,烈士张伯文在此牺牲。1944年春,改名“伯文”村。

72、柳树沟。因当地沟內长有柳树得名。1943年,革命先烈王玉崇牺牲于此,为缅怀烈士英灵,村名改称“玉崇”

73、长蛇。因山势似蛇得名,1930年改称“长沙”。

74。马蹅井。相传刘备当年曾骑马从此井上跨过得名。今简写为“马大井”。

75,韩家峪。后唐长兴元年(930),韩氏迁此定居,因村庄

地处山谷间得名。后来韩氏外迁,民国元年(1912)改名“安家峪”。

76、北岗后。以地形取名。明洪武十八年(1385),程良从山西文水迁来林县。因此地位于东姚镇西北部,大哥三哥都迁往东边的安阳县和汤阴,程良便将村庄方位和自已的名字合二为一,将村名称为“西良”。

77、红土沟。明万历元年以地貌取名。因村东沟内长满李树,改名“老李沟”。

78、望牛。明初立村,因地形如“犀牛望月”得名。后来,村南建起数孔窑洞,清光绪三年(1877)改名“南窑” 。

79、九蛟口。九水合聚之地得名。明初马氏迁此,改称“马家坪”。后简写为“马平”。

80、丁家岸。明初丁氏迁此,因村庄建在河沟西岸上得名。后改名“丁家庄”。

81、白玉泉。因泉得名,明初齐氏迁此,改称“齐家崭” ,今名“齐街”。 71、韩二厂、合二厂。明朝初年,韩氏两弟兄迁此,合开砖厂一处,村名始称“韩二厂”。 后相继攺名“合二厂”、“合顺厂”。

82、韩二厂、合二厂。明朝初年,韩氏两弟兄迁此,合开砖厂一处,村名始称“韩二厂”。 后相继攺名“合二厂”、“合顺厂”。

十、采桑镇:(3个)

83、罗圈。因村庄建在形同罗圈的沟中得名。1958年,该村被划入水库淹没区,整体搬迁到了西北方的土岗上。排房整齐,街道平坦,1962年,定名为“幸福庄”。

84、北坡。因方位和地形得名。明万历九年(1581),秦氏迁此,改称“秦家坡”。

85、安家屯。村址原在东坡上,后移至坡下沟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改名“北采桑”。

十一、横水镇:(7个)

86、白刘庄。即现在的西沟村,该村村名变更过7次。分别是山下村、白刘庄、破败村、上东山、北杨家庄、杨家西沟、西沟。内容较多,不再一一详述。

87、段加蒋。明永乐十三年(1415)蒋氏迁此,村名始称“蒋里”。后来,段姓人又从外地迁来,村名改为“段加蒋”。之后,蒋家外迁,王、黄、郭、马、刘、李诸姓又相继迁入。村名复称“蒋里”。

88、南旧庄。战国时期古村名,村西南有地名“铁箭沟”。当年,这里打制箭头的烘炉很多,后改名“铁炉”。

89、田家庄。清同治年间,翟曲村富户董应遴家把村西南一大片土地租给了潘、杨、宋三家佃户耕种。为了收种方便,在当地建了几座仓房,佃户们无家可归,都住到了这里。因房子建在田地中间,人们便称它叫“田家庄”。 后来,姓潘的迁到了北景色村,姓杨的迁到了井院,唯独宋家留在了原地。因该村地处翟曲村西南,户数少了,人们便把它叫成了“小西庄”。

90、小新庄。北齐天统元年(565)立村。村址在今东赵村西洹河东岸。后因人口增多,改迁到河西岸。因当地有一晋氏古茔,村名改称“晋家庄”。

91、马家店。元朝马氏在此开店得名。明初周姓迁此,改称“马家庄”。

92南神头。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赵氏迁此,清嘉庆年间改名“南屯”。

十二、河顺镇:(10个)

93、魏家河。明洪武年间魏氏6户迁此立村。因村东村西有两条小河得名。后听风水先生之言,改名“河顺”。

94、西马鞍。因在马鞍山西侧得名。1938年改称“井上”。

95、中里。位于东里、西里两村之间得名。因村庄背靠窑洞,后改称“山洞”村。

96、马家坡。原为马氏山坡。明万历十年(1852)马忝从柳泉迁此,管护马氏坟墓,时间一长形成村落,人称“马家坟”村。

97、邓家岩。古地名,又名老上垴。明洪武三十年(1397)路氏迁此,1949年改称“路家垴” 。

98、西河庄。明正德年间,杨氏迁此。因房屋建在蜂山河西岸得名。清顺治年间改称“石口”。

99、庞冲。明朝一知府姓宠名冲,因官场纠葛被贬至此。他处事宽厚乐于助人,深受百姓爱戴。去世后,人们怀念他,便把他的名字做了村名。后因发音相近,改为“宠村”。

100、许茂。明洪武四年(1371),许氏迁此。企盼财源茂盛得名。200多年后,许氏外迁,村中王、李两姓人渐多,因村庄建在寺院西边,村名改称“西庄”。

101、利城。唐、宋两朝,全国四大冶铁基地之一,以“盈利之城” 得名。唐大历三年(768),山东云州申家岗人申荫善迁此,金末元初改名“申村” 。

102、阁老庄。明嘉靖朝阁老郭朴青年时期在此读书得名。1955年改称“前庄”。

十三、东岗镇(2个)

103、笔头。原名后砚村,金兴定三年(1219),村里出了个进士李希白,毛笔字写锝相当好,有“林县笔头”之美誉,“笔头”村名自此而始。后取东岗方言谐音,演变成了今日的“北头”。

104、石门。因当地有一山口形如大门得名。后来,村西南山上建了座山寨――卢家寨。该村位于山寨之后,改名“后郊” 村。

十四、任村镇:(7个)

105、峪门口。村庄地处山谷之口得名。因在后峪村之前,改称“前峪”。

106、四十峪。在纵深15里的山谷两旁,分布着40余道山沟得名。此村在前峪村后,民国年间改称“后峪”。

107、秦家墁。元至正年间(1341~1368),秦氏迁此得名。因村庄位于任村西部山坡间,清乾隆十八年(1753),改称“西坡”。

108、雾江。该村依山傍水,因河谷及村庄常被大雾笼罩得名。宋太宗时(976~997)有村,名为“穆家庄”。1956年,简写为“木家庄”。

109、孤山。村南有孤山得名。后因道路盘跎,改称“盘山” 。

110、南荒。位于任村南部荒坡间得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改名“南丰”。

111、周家沟。明永乐年间,周氏迁此沟中得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改名“圪针岭”。

十五、姚村鎮(9个)

112、埋子庄。西汉郭巨“孝母埋儿”故事得名。官方通称孝子庄。因有三个自然村,合称“三孝”。

113、陈家营。陈氏将领在此扎营得名。今名“军营”。

114、刘家街。明初刘氏迁此得名。清末改名“刘家岗”。

115、苍龙庙坡。清朝末年,原氏从坟头村迁此看护林坡,因当地有座苍龙神庙得名。该村西北山中,有股泉水四季长流,20世纪50年代改名“水河”。

116、北荒。明洪武三年(1370)杨氏立村。淸嘉庆年间(1796~1820),改称“杨家庄” 后避重名,更名为“北杨家庄”, 简称“北杨”。

117、北牛良。位于东、西牛良两村之北得名。因在林虑山顶蚁尖寨的下方,1926年更名为“寨底”村。

118、西荒。村庄建在当地西部荒草坡间得名。明末清初改称“西丰”。

119、白佛。北宋政和元年(1111),当地有座白佛寺得名。是明代林县十三社之一――白佛社所在地。清乾隆五年(1740),改称“李家岗”。

120、古河西。清乾隆年间改名付家河。

十六、石板岩乡:(2个)

121、木锅寺。因寺得名。今称“南寺”, 属漏子头行政村。

122、九连山。古地名。12个山村散布垴上,统称“大垴”村。

十七、陵阳镇:(7个)

123、马家庄。明崇祯十六年(1643),马氏迁此得名。清顺治四年(1647)起,姓氏逐渐增多,不断建造新居,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村名始称“新庄”。 之后,又简写为“辛庄”。1958年,避重命改为“南辛庄”。

124、难窑。历史故事得名,后改称“南窑”。 清道光三十年(1850),高氏迁此,协商改名“高阜村” 。

125、老四庄。相邻四村得名。后因附近有“龙门桥”改名。

126、古东泊。因村庄地处沼泽水泊东部得名。明洪武四年

(1371),杨氏迁此后,更名“杨家泊”。

127、营洼。因地势低洼,李氏从张官营首迁此地得名。后因柳树成林改称“柳林”。

128、刘家庄。明洪武四年(1371),刘氏迁此得名。后来,姓氏增多,村庄面貌变化很快,改称“新庄”,后又简写为“辛庄”。1988年,避重名更名为“北新庄” 。

129、顾家庄。顾氏迁此得名。西邻申家泊村,人数较少,改称“小庄”。

除上述各村外,目前尚有14村未曾查出,它们是:葛公城、营城、县郭下、南郭下、北郭下、吕村、新乂、乂栏井、郝村、期德、交口、南流泉、上史家泉、下史家泉。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256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