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忱智军
在1955年9月,我军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一次授衔。在群星璀璨的将官行列中,有一个人并不引人注目,他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但是他的革命经历却明显与众不同,甚至堪称传奇。此人的中国名字叫洪水,在这次被授予少将军衔之前,他已经被授予了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
1955年,洪水被授予少将军衔
洪水是越南人,原名武元博,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巴亭郡的一个富庶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家里靠着收取房租地租,就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
武元博从小就在法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读书,后来又考上了河内北圻师范学校(相当于高中)。那是在法国殖民统治下,越南人能够就读的最好的学校。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发展下去,武元博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可能会成为一名老师,也可能会在法国殖民当局谋到一份工作,反正只要他本本分分生活,并守住祖上留下的家业,过上衣食无忧的舒服日子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可是命运偏偏就是这么捉摸不定。1923年5月,还在越南北圻师范读书的武元博利用假期自费去法国游历。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列思想,并结识了胡志明(当时叫阮爱国,在1942年8月才开始使用胡志明这个名字,本文为叙述方便,统一称为胡志明)。
从那时起,武元博就下决心成为一名革命者。那时,他还是一名只有15岁的少年。
回到越南,武元博继续完成他的学业。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武元博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老师,但是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开始发生转折。
时间到了1925年,武元博已经不满足于在街头撒撒传单、在学校里搞搞演讲,或者组织学生运动了,他在内心向往着更加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活。
就在这一年的1月16日,武元博偷偷地离开了故乡,跟随着胡志明的联络员阮功秋奔赴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广州。从跨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富足安稳的生活已经彻底离他而去。
武元博历尽艰辛后,终于到达了广州。胡志明对这个刚满17岁的小伙子非常信任,把他留在身边做联络工作。当时的胡志明化名李瑞,在广州的公开身份是中山先生的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秘书兼翻译。从那时起,武元博就与周公、李富春、陈延年、陈乔年等人非常熟悉。
胡志明
在广州,武元博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鸿秀,其寓意取自贯穿越南南北的长山山脉中的一条名为鸿岭的支脉,“鸿秀”的含义就是鞭策自己成为革命英雄。在粤语中,“鸿秀”与“洪水”谐音。当时虽然是合作时期,但是敌人仍将革命力量视作洪水猛兽,于是,武元博又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的号(别名):洪水,既表明了自己要革命到底的决心,也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让敌人听到名字就闻风丧胆。
胡志明挑选了8个他最信任的越南青年,都取名姓李,并结拜成同姓兄弟,胡志明(李瑞)排老大,洪水(李英嗣)岁数最小,排在第九。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李氏九兄弟”,洪水成为胡志明最早的追随者之一。
1925年6月,胡志明以“李氏九兄弟”为基础,在广州成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这是越共的前身,洪水也成为越共最早期的成员之一。
1926年3月,经由李富春、蔡畅等人推荐,洪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他同学中的我方成员,有刘志丹、林彪、伍中豪、段德昌、唐天际、曾中生、郭化若等。在黄埔,洪水登记的名字是朱谔臣,别号洪水,可是同学们都习惯叫他洪水。
按照组织安排,洪水在1926年10月从黄埔四期毕业后,留在了军校工作。
洪水在黄埔军校工作的同时,还参加了胡志明创办的越南青年训练班第三期的学习。当时在广州的周公、李富春、澎湃、张太雷、恽代英等人,都去训练班讲过课。
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1927年,敌人发动上海“四一二”和武汉“七一五”事变,大肆捕杀革命志士,白色恐怖笼罩广州。在危难的时刻,洪水没有被残酷的斗争形势吓倒,经陈一民的介绍,他秘密加入了我党。
1927年12月11日,洪水跟随叶剑英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教导团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部队撤出广州后,洪水按照组织安排,经港岛辗转去了泰国,在旅泰的越南侨民中开展革命工作。
1928年6月,经组织安排,洪水再次来到中国并参加了红军。他先后在红11军和红12军工作。在红12军编入红1军团后,洪水开始了在毛、朱的直接领导下的战斗生涯。
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洪水深切地体会到了主席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而他的军事指挥造诣也在血与火的斗争实践中逐渐成熟。
到了1932年,洪水已经成为了红军的师级干部。这一年,红军在瑞金创办的军事政治学校(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需要一批有文化、有革命实践经验、懂理论的干部去当教员,洪水被组织选中了,与他同时被调入学校当教员还有张爱萍、伍修权、李一氓等人。
洪水还积极参加瑞金苏区的文化活动,通过编排歌曲、舞蹈、戏剧等形式宣传革命思想。
在193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洪水参加了大会。会前,由于洪水是越南人,他的代表身份受到一些人的质疑。最后还是周公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让洪水以少数民族代表的身份参会。在会议代表名单上,洪水的名字后面标注“京族”。在这次大会上,洪水被选为苏维执委。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路线指挥下节节失利,苏区面积不断缩小,在1934年10月被迫进行长征。
从瑞金出发时,洪水被编入红军干部团的直属队。此时的洪水已经被打成了“高级特务”,并被开除了组织身份。但是洪水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而丧失信念,他发挥自己的文艺宣传特长,在长征路上鼓舞队伍的斗志。
在遵义会议后,洪水被撤销了处分,并恢复了组织身份。
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决定兵分两路,通过草地后再汇合继续北上。毛、周、陈昌浩、叶剑英、徐向前率领由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部分队伍组成的右路军,另一部分红四方面军队伍组成左路军,洪水跟随朱德、刘伯承与左路军一起行动。
当左路军即将走出草地时,张氏公然另立,指挥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红四方面军的部队南下,部队再次穿越草地、雪山。在这个过程中,洪水坚决支持北上抗日的路线,与张氏发生了面对面的冲突,结果被宣布为“国际间谍”,并被开除组织身份。这已经是洪水第二次被开除了。张主席还想秘密处决洪水,幸亏朱德和刘伯承的保护,他才幸免于难。而随左路军行动、时任作战部侦察科的科长、与钱壮飞和李克农并称为“龙潭三杰”的胡底,就是因为公开支持北上抗日的主张,被张主席逮捕后秘密杀害了,年仅30岁。
在随部队南下途中,洪水所在的部队被敌人打散了。可是洪水毅然孤身一人踏上北上寻找红军的长征之路。其间,他给人放过骆驼放过羊,乞讨要过饭,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第三次爬过雪山穿过草地,前两次过雪山草地都是跟随着大部队,而这次他是独自一人。
1936年初,历尽千辛万苦的洪水终于到达延安。至此,他成为自始至终走完长征路的四个外国人中的一个,另外三人分别是武亭(朝)、毕士悌(朝)和李德(德)。
在延安,洪水的组织身份恢复,进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洪水和武亭被编入作为高级指挥班的第一科学习,一科的学员大多是军团和军师级干部。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1月底,当朱德、刘伯承来到红大所在地陕北保安,发现洪水竟然还活着,而且比他们还先到达的陕北,不禁欣喜万分,朱德紧紧拉着洪水的手说到:“你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1937年1月,洪水从红大一期毕业后,又在抗大二期(红军大学改名为抗大)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被分配到红军总政民运部工作。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开赴抗战前线。洪水按照组织安排来到山西五台县工作,任晋东北特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在这里,他第三次被开除组织身份。
在晋察冀军区工作时的洪水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五台县的河边村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老家,阎家在当地有钱有势,但是在全民抗战的大环境下,阎家人只是空喊口号,钱、枪、物资都不拿出来支援抗战。愤怒的当地群众冲进阎家,把埋在地下的银元和枪支挖出来交给了抗日机构。
阎锡山闻讯后大发雷霆,向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告状,说八路军抄了他的老家,是严重破坏统战的行为。洪水为了保护革命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军区首长当然明白阎锡山的用心,可是为了维护大局,团结阎锡山抗日,还是给予洪水开除组织身份的处分,并把洪水的检讨刊登在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抗敌报》上。
1938年初,洪水被调到军区抗日军政干校前,军区撤销了对洪水的处分。在洪水的革命生涯中,三次被开除组织身份,又三次被撤销处分、恢复组织身份。
时间到了1945年,已经回到延安工作的洪水接到通知,越南的胡志明提出请求,希望洪水等几名越南同志回国参战。
临行前,洪水到延安枣园向各位领导辞行。主席当着周副主席、叶剑英同志的面,是这样评价洪水的:“洪水的性格是执着、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使用不好,他还会踢人呢。”
主席接着嘱咐洪水,“你到了越南后,一定要和越南同志搞好团结。”周副主席也关切地对洪水说:“从国外回到越南的干部有两种,一种是穿皮鞋的、从苏联、欧洲回去的干部;另一种是穿过草鞋的、从中国回去的干部。你回去后要注意团结,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方式。”
主席和周副主席都叮嘱洪水“要注意团结”,说明他们对洪水耿直的性格和直来直去的处事方式是非常了解的,对他回到越南后所面临的复杂局面也是有所预见的。
洪水先从延安乘飞机到达重庆,原本打算再经云南、广西进入越南,可是没等他离开重庆,就接到延安的电报,通知他暂缓离开重庆。原来,日本投降后,主席接受邀请去重庆谈判,而洪水精通法语、英语和中文,因此让他留在重庆,参与谈判期间的联络和会务工作。
重庆谈判结束后,洪水迫不及待地奔赴新的战场,也是他自己的祖国。
1945年11月,洪水终于到了河内,这是他已经离别了二十年的故乡。
回到越南后,洪水改名为阮山(本文为叙述方便,仍然使用洪水)。由于他深受胡志明的信任,又有着在中国二十年的军事斗争经验,因此被任命为越南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去斗争形势最为复杂和残酷的越南南方领导抗法斗争。
穿人民军军装的洪水
在南方战场,洪水将在中国学到的经验充分运用到抗法斗争中。他非常重视发动群众,重视民兵的培养,形成了正规部队、地方部队(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斗争模式,通过游击战和小规模运动战,积小胜为大胜,有力地打击了殖民侵略者,成功地拓展和巩固了根据地,使得法军的大量部队始终被牵制在越南南方,无法抽调机动力量去进攻北方。
洪水非常注重对革命干部的培养。他在越南广义省创建了越南人民军的第一所正规军校-广义陆军学校,并担任校长。他亲手编制教材,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1946年底,洪水被调回越南北方,任国防部参谋长(即人民军总长),协助国防部长武元甲工作,同时兼任陈国俊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随着越南斗争形势的变化,洪水很快又被派到第四联区任司令。第四联区位于越南中部,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陆路通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在那里,洪水的军事才能又一次得到施展,法军多次想从南方通过陆路向越北增兵,均没有得逞。
1948年1月20日,越南首次向高级军官授军衔,其中武元甲被授予大将军衔;阮平被授予中将军衔;阮山(即洪水)、铁雄、朱文晋、黄参、黄文泰、黎献梅、文进勇、陈大义、陈子平被授予少将军衔,洪水在少将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将官中排名第三。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方面开始向中国寻求援助。中方经研究,决定派遣时任军办主任的罗贵波担任联络代表赴越南工作。罗贵波和洪水在红军时期就是老战友,两人在瑞金就认识,长征时又都在红军干部团。
罗贵波
当罗贵波于1950年3月到达越北山区根据地不久,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胡志明向他提出,希望洪水回中国去工作。究其原因,目前说法不一。
有文章提到,越南方面让洪水回中国的目的,是负责中越的联络工作。这个理由略有牵强,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时正是越南的抗法武装斗争关键时期,像洪水这样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指挥员更应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怎么可能派他回中国做联络代表呢?
还有的文章说,从中国回越南参加抗法斗争的一些干部,受到从苏联回越南干部的排挤,不得不又回到中国。这个说法也没有得到官方史料的印证。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洪水与越南军队某个高层的关系闹得很紧张,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胡志明为了顾全大局,只能向中国方面提出请求,希望洪水回中国去工作。
好在毛、周非常了解洪水,很快同意他返回中国。
越南前线,左二胡志明,右二陈赓,右一罗贵波
洪水回到中国后,先被安排在统战部工作,后又参加了筹备和组建对外联络部的工作。
1951年,他作为第一期学员进入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他被老首长叶剑英招至麾下,任条令局副局长,后又调至训练总监部,担任训总下属的《战斗训练》杂志社的社长和总编。
1955年,我军进行第一次授勋和授衔。洪水最初被评定为中将军衔,但由于洪水是越南人,我军相关部门考虑到中越的关系,征求了越南方面的意见,胡志明认为还是与越南授予的军衔一致比较好。因此,洪水只被授予了解放军少将军衔。他也成为了新中国开国将军中唯一的外籍将军,更是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两国将军”。
同时,洪水被授予三枚一级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要知道,获得一级八一勋章是很不容易的,该勋章只授予红军时期的师级以上干部,有几名开国上将都只获得了二级八一勋章。
授衔后不久,主席见到了洪水,直接问他现在是什么级别?洪水回答是副军级。很快,在主席的直接过问下,洪水的行政级别由副军级调整为正军级。
1956年初,洪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已经无法通过手术治疗。在最后的日子里,洪水提出要回自己的祖国。同年9月27日,护送洪水回越南的专列从北京前门火车站启程,30日到达广西凭祥火车站,然后换乘越方派来迎接的车队驶往越南。
1956年10月22日,洪水在回到祖国20天后逝于河内,终年48岁。越南方面为其举行了国葬。
在洪水逝世40年后,越南河内市将嘉林花园通往嘉林机场的街道命名为阮山街;胡志明市将市内新平郡的一条街道命名为阮山大道。
2015年11月5日,中方访越之际,越南《人民报》刊登了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了洪水将军:“洪水响应胡志明主席号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参加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成为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唯一的外籍将军和世界少有的‘两国将军’。”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367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