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蛮喜欢看凤凰卫视首席评论员阮次山的节目,他的名字很像越南人,但长得又像日本人,口音则像台湾人,但身份是美国华人,但其实是自己人。
我当初老把阮次山当越南人,就是因为我好奇一查,阮姓咱们国家也有排名一百开外,但与广西、云南毗邻的邻国越南,9000多万人口,阮姓竟然占比百分之四十以上,相当于十个人里面四五个都姓阮,难怪一说姓阮先以为是越南来的!
阮次山
那很好奇了,为何这个国家姓阮的这么多?我们国家也有阮姓,阮次山就祖籍海南,同样是在中华文化圈,越南的阮姓和我国的阮姓又有历史渊源吗?
据考证,阮姓源于非常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说上古时期华夏部落有一位伟大的首领,唤作皋陶,与高辛氏的契、后稷共同辅佐舜帝,成为先秦史中一位深远影响的人物!
老人家贤德,历经唐虞夏三代,掌管刑法的理官 ,传说他非常正直不侍权贵注意求社会公平正。架构了我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与五教,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后世所推崇影响了上千年的儒家和法家最早都是起源于皋陶理官!
皋陶
老爷子能活,大禹当政第二年才仙逝,享年106岁。后世皇帝皆对皋陶推崇备至,到大唐天宝二年(743年),还被唐玄宗追封“大唐德明皇帝”。
老爷子也能生,其裔孙阮髡一枝,被商王封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境内,建立了阮国。与之为邻的乃为黄帝的后裔姞姓密须氏建立的密须国,在灵台县境之西,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商纣三十二年,密须国入侵阮国,趁着两国打得不可开交无暇东顾,渭水河畔垂涎他们多年的周文王姬昌,趁你乱要你命,出兵征讨,搂草打兔子把阮国和密须国一趟子全给灭了!阮国灭,国人相约以国名为姓,后来,兵荒马乱。阮姓族人为避仇杀,分散到了全国各地,开枝散叶,历周代至秦,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但根,追根溯源,还是在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境内!
甬道翁仲
历朝历代也是名人辈出,如秦始皇时的著名大力士阮翁仲,身长1丈3尺,强壮威严,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匈奴不敢近前劫掠。其死后,秦始皇也不放过他,专门为其铸造高大威猛的铜像,置于咸阳宫外。匈奴使节来咸阳,远见铜像,还以为阮翁仲没死,吓得不敢靠近。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守陵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
自如汉末三国魏晋时,如西晋的“竹林七贤”中就有阮籍、阮咸叔侄二人,大小阮名闻天下等,可以说历朝历代,阮氏家族也是人才辈出!
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古代中国战乱频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避战乱,两晋以后五胡乱华,中原阮氏开始持续南迁,甚至有阮姓不远几千公里跋山涉水迁到广西并最终进入当时的交趾!还有一些阮氏族人迁入了闽广一带,这是阮氏家族有确切文献记载的首次较大规模的集体迁徙。
阮籍
交趾乃是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赵佗南越国后,在今天越南北部地方设立的郡县之一,为中央直接管辖;后来刘彻将大汉划分为十三刺史部,将交趾包含于7郡之中分为交趾刺史部,这便是常见于史书的"交州"。
而正是南北朝中原阮氏的迁徙,也包括原来在河南开封陈留郡阮籍家族的后人。才使得越南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阮姓。靠着吃苦耐劳,在当年瘴气严重待开发的蛮荒之地扎下了根,耕耘农桑繁衍后代,阮姓不断壮大。
等过了一百多年后,南北朝末期,大隋兵强马壮即将吞并南方的陈,一直活跃于闽广做海上贸易兴旺发达起来得阮氏家族,出钱出力,成为了支持陈后主得坚强后盾,两军交战,陈国被隋击败,隋文帝杨坚最终统一南北称帝!
交趾郡地图
清算余孽,反攻倒算,闽广一带的阮氏族人害怕被官府报复,一部分被迫远离故土也迁入了交州、林邑。
而正是这部分阮氏族人,为当地不仅带来了很多能工巧匠、先进得冶炼铸造医学农业得技术与工具,更将优秀得中华文化精髓这次也传播到此,故而阮氏在当地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他们逐渐发展,竟然成为当地一支不可小觑得政治军事力量!
又过了几百年,富庶繁华的两宋终不敌来自草原的蒙元弯刀,蒙古骑兵烧杀劫掠,阮氏族人被迫逃亡,最终迁往交趾、安南。
正是历史上这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才让越南的阮姓迎来了大融合,发展到了最高峰!
陈留堂
值得一说的是,自从秦始皇遣五十万秦军远赴岭南,赵佗割据岭南开始,直到公元968年,五代十国即将被北宋取而代之,南汉藩属静海军节度使丁部领趁乱自称“大胜明皇帝”,号称“大瞿越”。越南才开始、摆脱中国的封建统治,建立起独立的封建国家,后向宋朝称臣!但也是王朝更迭,到了1258年,城墙变幻大王旗,统治越南的李朝被陈朝取代,当时国王陈守度,看到国人对前朝还有念想,便强迫所有姓李的人统统改姓阮。这开了个好头,从此,只要越南有朝代更替,新国王便会下令将前朝的国姓全改成阮姓,导致阮姓也是大爆发!
阮姓当时虽为大姓名单还达不到百分之四十这样的过高比例,直到1887年,法国殖民越南阮氏王朝成了傀儡时。法国人发现,延续发现,竟然目不识丁的很多底层老百姓没有姓,不好管理,便很规定,凡没姓的都得姓阮,使得阮姓一下子占比提高到了百分之三十多到四十,直到今天!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38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