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72年元旦、春节期间,毛泽东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医生建议做一次全面的检查,至少拍一次胸部的X光,做个心电图。
毛泽东不同意,医生又建议服用人参以提高抵抗力,但毛泽东不相信那些花花草草,医生又提出肌肉注射抗生素,毛泽东不愿意打针,最后他只同意口服抗生素。
工作人员说,毛主席其他症状也每况日下,睡觉吃安眠药无效,读书也不起作用,没办法只能看电影。视觉疲劳确实有助于睡眠,可是电影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一连数月都是如此,就在工作人员都没有办法时,上海传来了好消息。
这消息是从上海徐汇区的湖南路传来的,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生了第二个孩子,很健康。照片传到北京的时候,毛泽东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看到这个女娃的样子,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毛泽东第一次当外公1962年,李敏在北京中南海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一个男娃,李敏第一次当妈妈,显得十分激动,而对于毛泽东而言,似乎更加激动,因为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当外公。
毛泽东一生共有10个孩子,因为战乱的遗失和夭折,还有牺牲,最后陪在他身边的只有毛岸青、李敏和李讷了。
3年前,毛泽东在庐山秘密和贺子珍见了面,贺子珍自从1937年离开延安,算起来已经有22年没有和毛泽东见过面了,长期居住在南方,孤寂的时候难免会想起来毛泽东,毛泽东更是如此,便安排女儿李敏作为两个人沟通的桥梁。
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无意从曾志的口中得知,贺子珍就在南昌住着。听到贺子珍的名字,毛泽东真情涌现,沉沉地对曾志说:我很想见见她。
22年不见,贺子珍见到毛泽东就是一阵痛哭,泪水长时间不能控制,毛泽东怔怔地看着贺子珍,没有多加劝阻,看着眼前这位“故人”,毛泽东也难受得很。等到贺子珍情绪稳定后,毛泽东问她:“女儿娇娇交了个男朋友,想问问你的意见。”
贺子珍告诉毛泽东,她已经见过孔令华了,她觉得很满意。毛泽东又问她,他们的婚事你同意不?贺子珍说:“你同意,我也同意。”
66岁的毛泽东格外高兴,从庐山回到北京后,当天晚上就把李敏叫到屋子里,商量结婚事宜。最后定于两天后结婚。
图 | 毛泽东和贺子珍旧照
李敏的婚礼没有多么隆重,除了亲家公孔从洲,毛泽东还特地请来了湖南韶山(在北京工作)的亲戚王季范。李敏的妈妈无法参加婚礼,请来了邓颖超和蔡畅等人,见面后,毛泽东特地嘱咐李敏:要永远记得你邓妈妈她们,你出生的时候,她们就在你身边。
李敏何尝不知,多年以来,邓颖超对李敏倾注了太多的关爱,康克清邓颖超这些老前辈不仅是贺子珍的战友,也是贺子珍的姐妹,她们无时无刻不在心疼贺子珍。如今看到李敏终于结婚了,邓颖超居然有点泪眼婆娑,感动不已。
毛泽东作为父亲,似乎更加激动,向来不善饮酒的他,在婚宴上频频举杯,不停地给客人敬酒,李敏怕父亲喝多,还想劝说一下,邓颖超笑着说:你爸爸难得这么高兴,就让他喝吧。
酒过三巡之际,毛泽东举着一杯酒来到女儿面前,郑重地说道:“娇娇,以后你要和小孔好好相处,爸爸祝你们幸福美满。”孔令华听到毛主席的嘱咐,情不自禁地湿了眼眶,使劲点着头:“爸爸,您放心吧。”
李敏结婚后,生活在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前院,毛泽东日理万机,但还是会抽出空来去看望自己的女儿。1962年,毛泽东在回京的路上得知李敏生了娃娃,他兴奋得一夜未眠。
他隔一段时间就催促秘书,去问问情况怎么样了。北京的深秋寒意十足,毛泽东披着厚重的灰色大衣,脚步匆匆,朝着菊香书屋奔去。毛泽东推门而入的时候,家里围满了人,李敏躺在床上,李讷在逗弄着怀里的婴儿。
看到毛泽东来了,大家都说:“看看谁来了,外公来了。”在孩子们面前向来喜欢开玩笑的毛泽东,顾不得回复大家,径自来到李讷面前,拨开衣服看着孩子的脸蛋,开心得不成样子。
毛泽东对李讷说:“还真像你姐姐。”李讷笑着说:“爸爸,我怎么觉得很像您呢。”毛泽东从李讷手中接过孩子,问李敏:“起名字了没有?”李敏说:“没有呢,问过沈阳那边了,我公公让您给起名呢。”
想起来李敏李讷的名字都是自己起的,毛泽东来了兴致,最后给孩子取名字“孔继宁”,意思就是继承列宁的遗志。大家听到后都拍手叫好,第一次当外公,毛泽东感觉到很轻松,外出视察的疲惫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看着李敏生了娃娃了,毛泽东开始嘱咐李讷了。李讷比李敏小4岁,到现在也已经22岁了,该找个对象了。可是一直没有影子。
李讷也生了孩子迫于父亲的“着急”,李讷并不是不找对象,而是找不下。对此和父亲还进行过几次严肃的交流。1970年,李讷整整30岁,要知道刘思齐当年结婚的时候才19岁,李讷这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毛泽东把李讷叫到了身边。
毛泽东问李讷说:“你不要挑嘛,不小了,该找个对象了。”
李讷委屈地说:“不是我不找,找不下嘛。”
李讷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听邵华说在学校也有人追过李讷,李讷没有同意。毛泽东说:“你高高在上的,谁敢靠近你,你不要觉得是毛泽东的女儿,就想怎么样。你嫁个教员,嫁个农民也算嘛!”
李讷被父亲说哭了,李讷是唯一一个从小就陪在父亲身边的孩子,如今受到父亲严肃的嘱咐,她一时间委屈了起来。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拉着李讷的手说:“我的大娃娃,爸爸不希望你嫁的多好,就希望你和你姐姐一样,嫁一个差不多的,平平常常过日子就行了。”
李讷听进去了父亲的话,不久在“五七”干校,李讷遇到了一个叫小徐的人,为人踏实,而且十分喜欢李讷。
李讷结合父亲的话,对小徐观察很久,发现小徐这个人确实不错,最后确定了关系。这件事传到北京的时候,毛泽东也很满意,“只要两个人情投意合就行了。”
李讷结婚时,有人开着一辆吉普车高兴地来到李讷面前,李讷赶紧去看,原来是毛主席派人来专门给李讷送礼物的。
“好啊,李讷结婚,主席陪送了什么嫁妆?”有人问。
“主席送给他们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李讷对父亲的这个礼物十分满意,毛主席向来是关心她的学习的,从小学到大学,毛主席一直告诉李讷,要学会读书,热爱读书。
“五七”干校水里有鱼,栏里有猪,圈里有鸡鸭,婚礼就这样简简单单举办了,两个人的生活用品放进了一个房间,单人床拼到了一起,小两口的新婚蜜月就这样简单地开始了。
结婚生子,人之常情。
不久,李讷生了娃娃这件事很快就传到毛主席的耳朵里,但与之而来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李讷和小徐的感情生活不好,甚至到了离婚的地步。
李讷想去井冈山,小徐说井冈山和我们这里的山都是山,况且还有很多活要干。李讷越来越觉得俩人的很多观念都不一样了。事情传到毛泽东耳边时,毛泽东也重重地叹了口气,没有一点办法。
另一边,李敏又怀了二胎,对于毛泽东来说,这都是好事,应该值得高兴。
1972年,此时的毛泽东已经疾病缠身,年初的时候,陈毅同志刚刚去世,陈毅是毛泽东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毛泽东不惜抱病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毛泽东默默地对陈毅的遗像进行了三鞠躬。
没多久,从上海传来了好消息,说女儿李敏又生了孩子,是一个女儿,照片传到中南海的时候,毛泽东迫不及待地让秘书拿照片给他看。
照片上的女娃十分可爱,秘书笑着说:“主席,这个孩子和您很像呢。”毛泽东盯着照片看了很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秘书说,李敏的意思是想让您再给孩子起一个名字。
1972年正是经济困难的时期,李敏怀孕后曾发电问过父亲,问这个孩子要不要生下来,毛泽东严肃地说:必须生下来,孩子是没有错的。
如今看到这样一个健康的婴儿,毛泽东感慨万千,她想到了自己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诗赞扬的就是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毛泽东问工作人员:你觉得梅字怎么样?
工作人员说:“梅字好呀,坚强,有毅力。”
毛泽东点点头说:“那就用‘梅’字吧。”
“那还有一个字呢,您打算用什么?”毛泽东沉沉一笑:“那就把我的‘东’字给了她吧。”
毛泽东言语间充满了自信和欢笑,“孔东梅”这个名字传到上海后,李敏是一万个满意,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是外公给起的,这是多么大的福气呀。
图 | 毛家第三代女性孔东梅
接济孩子们给孩子取了名字,毛泽东十分挂念自己的小女儿李讷,不知道李讷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怎样,便安排张耀祠去看望李讷。
李讷带着不满半岁的孩子,十分疲惫,生活没有人照顾,想请一个保姆,但是条件又不允许,看到毛主席派人来了,李讷艰难地开口告诉张耀祠,希望父亲可以给予照顾。
张耀祠回京后向毛主席做了汇报,张耀祠说:“李讷生活得不太好,要不您照顾一下吧。”毛主席点点头说:“那就用我的稿费接济一下吧。”
“你觉得多少合适?”
“我建议您接济8000元吧?”
毛泽东惊了一下,8000元几乎是全家两年的花费了,毛泽东有点不舍,但是考虑到女儿现状和对女儿愧疚,还是同意了。“那就从我的稿费中拿8000元吧。”
张耀祠临走的时候,毛主席叫住了他,又心疼地说:“李敏也生娃娃了,你这样,给李敏、毛岸青都送8000元吧。”张耀祠一听,马上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
张耀祠知道李讷的情况比较特殊,便打算对李讷细水长流,先给了李讷3000元,然后又给她一个5000元的存折。
李讷得到父亲的接济后泣不成声,李讷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面临如此的窘境。
当时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对自己的身后事,毛主席也在有意无意地进行安排。有一日他和吴旭君闲谈说,希望自己去世后可以进行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到江河湖海,因为生前吃了太多的鱼。
每每听到这些话吴旭君都十分感动,李敏来中南海看望父亲的时候,便把这些话讲给李敏听,李敏也十分感动。
当1976年李敏见到毛主席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生命垂危,卧在床上,但神智还很清醒。
毛主席看到李敏来了,主动伸出手拉住李敏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娇娇你来.......看我了...娇娇,你怎么....不常来看我呀?”
自从李敏生了二胎后,便很少有时间来北京,听到父亲的话,李敏多想大哭一场, 告诉父亲自己也很想看看他。可最后李敏还是克制住了,什么都没有说。
李敏把父亲那双无力、又有些发凉的手捧起来,紧紧地放在自己的胸前,那时,她多么想留在毛主席的身边,陪伴他老人家,但是却未被批准。
她多想把孔东梅也带到父亲的身边,让父亲见自己的外孙女一面呢,可惜直到毛主席去世,也没有见到这个和他一样下巴长了一颗痣的女孩子。
9月9日凌晨,李敏接到中央办公厅的电话,让他去中南海一趟。李敏并没有察觉到异样,收拾好后便去了中南海,她想着,估计是父亲病情好转了,想见见自己。
不曾想,李敏来到中南海父亲的卧室后,看到的是永远闭上眼的父亲,那一刻,李敏大脑一片空白,时空里伟大的父爱和对父亲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李敏痛不欲生,扑在毛主席的床前,嚎啕大哭。
图|李敏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和毛主席遗体告别
“爸爸,您的娇娃来了.......”李敏把手伸向父亲哭喊道,她多么想再看看日夜挂在她心上的亲人啊!可是现在已经人天永隔了。工作人员告诉李敏,毛主席去世前,曾给你拨了8000元,因为其他原因一直没有送到。
李敏得知这一切,更加痛苦,毛主席一生节俭,从没有乱花过一分钱,他留给孩子们的都是精神财产,李敏更加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
孩子们怀念父亲毛主席逝世后,李敏知道父亲生前特别关心妹妹,便多次去看望李讷,李讷生活得并不好,一个人孤苦伶仃,李敏便会抱着李讷说:“不要伤心,我们的父亲是伟大的。”
李讷在姐姐和哥哥关照下逐渐走出了阴霾,并和李敏毛岸青等,多次去韶山、毛主席纪念堂、延安等地,探索父亲革命时期的故事,看到墙上那么熟悉的照片,父亲那慈祥的样子又出现在眼前。
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内,有一本非常珍贵的影集,李敏和李讷小时候经常陪同父亲一起看,里面记录了孩子们在中南海生活期间的点点滴滴,李敏告诉李讷,在父亲的遗物中,还有你的一个书签。
李讷得知后泪水当即就流了下来,那是她初中的时候亲手做的书签,是送给父亲的生日礼物,殊不知毛主席一直珍藏在柜子里。
“原来父亲是如此的爱我。”李讷说。
1981年,中央办公厅派人来到李敏家里,了解她的生活和要求,李敏说,我生活的很好,父亲一直教导我,要自力更生。不久,中央办公厅给李敏送来了一台20英寸的彩电和一台电冰箱,还有8000元现金,并且告诉李敏,这是你父亲毛主席留给你的。
李敏这才想起来这回事,但舍不得花一分钱。
图 | 李讷、刘思齐、李敏、邵华
而李讷,李银桥得知李讷自从离婚后一直是一个人,便把自己的一个同事王景清介绍给了李讷,王景清是李银桥的老战友,新中国成立后都在中央警卫团工作过。
后来,李讷和王景清结婚了,当时李讷45岁,王景清58岁。虽然年龄都不小了,但是他们却很恩爱,每当有纪念毛主席的活动,她和王景清都会现身,在很多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
时光如水,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李敏和李讷也都到了当外婆的年纪,想起来毛主席,他们还是会动情地给孩子们讲故事:毛主席,他是一个特别慈祥的父亲……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425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