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人们发出了"死不起"的感慨。先看房价,一路飙升,高攀不起;再看公墓,天呐!阴宅单价竟然超过了阳宅。明明是十八线小城市,墓穴价格涨到了五六万,经济发达的地方,十几、二十万也是常有的。小小一个平米,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再算上墓碑、火化等开支,死不起,真的死不起。
2016年,《新民晚报》记者发现:在上海崇明、江苏启东个别地区的商品房,某些户主生活特别有规律,他们平时都不在家,每年只有清明节会过来,待个半天又走了!更奇怪的是,邻居还看见他们在楼道里烧纸钱。原来,他们把这里的房间改造了墓室,专门用来存放先人的骨灰盒。为什么不让亲人入土为安呢?答案是:"上海市区公墓太贵,实在买不起"。
远道而来的公墓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来说,家里有人去世了,联系殡仪馆,在公墓安葬,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一百多年前,公墓还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1842年,一纸《南京条约》打开了上海尘封已久的对外口岸,外国人纷纷涌入,带来许多全新的概念,公墓就是其中之一。1846年,英国人建立了上海第一座公墓:山东路公墓。远远望去,在墓园中心,有一座小教堂,周围分布着一座座墓地,墓碑形式各异,记载死者的生平事迹;整体环境清幽,种有树木、花卉等植物,与中国传统墓葬有很大区别。当地老百姓把洋人公墓称之为"外国坟山",他们出殡、举办葬礼,还会有路人驻足观望,表示出好奇。在飞机还没有发明的年代,欧美人主要通过轮船来到魔都,如果有人客死他乡了,想要魂归故里实在是不方便,他们就在上海建起了公墓,按照本国习俗料理后事。
孔林
传统中国人埋葬逝者,受乡土观念影响,叶落归根的诉求比较强烈,墓址优先选择在老家,如果客死他乡了,要把棺材存放好,暂厝起来,待条件允许再运回老家安葬。具体墓址,一般按照宗族或者家族来确定,比如山东曲阜的孔林,就是孔氏家族的墓地,葬有孔子以来两千多年的孔家后人,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有坟茔十万多座,堪称史上最牛的家族墓地。再如北京昌平的十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那是明清皇帝的家族丛葬墓,每位皇帝还有他们的妃嫔都在里面安息。
在古代农村,宗族势力往往比较强大,一个村都姓王、都姓李之类的,墓区里埋葬的都是一个姓氏的子孙。对于那些小门小户、家境贫寒的老百姓,乱坟岗有个栖身之地就不错了,不敢侈谈风水、面积等其他条件。唐太宗即位后,曾发布诏令,要求地方政府安葬路边散乱的遗骸,因为隋朝末年烽火遍地,许多平民死于非命、无人收敛。宋代设立漏泽园,埋葬那些无人认领的尸体。清代有功能类似的义冢,收葬穷人、乞丐、无钱买棺者。在尸体处理上,传统国人比较认可土葬,对火化有抵触心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感觉火化比较残忍,有违孝道。
万国公墓的起源20世纪初期,作为远东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人口越来越多,已经突破了100万人,基数大了,死亡人数当然会增多,怎样解决安葬需求,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受到欧风美雨影响,西方近代公墓的模式逐渐被上层人士、达官显贵、知识分子所了解,他们意识到中国传统葬俗的弊端,提出修建近代意义上的公墓。
1909年,浙江商人经润山在徐家汇购地20亩,计划用于公墓建设;1913年,项目正式动工,于次年建成,有墓穴一千余个,取名为"薤露园"。"薤"是一种植物,"露"就是露水。西汉无名氏曾创作了一首《薤露》诗,感慨人生短暂:"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上的露水滴落了,明天还会有新的露水;人一旦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古代每当出殡,送葬者就会吟唱《薤露》,表达心里的哀思。经润山为公墓取这样一个名字,非常文雅,符合意境。
万国公墓大门旧照
他为什么要创办薤露园呢?是因为他"有宝贵抔地之念,有破除迷信之念"。以前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喜欢在丧事上大操大办,修建巨型坟墓,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占用大量耕地。一方面是贫苦农民没有耕地,只能为地主打工;另一方面,死人抢占活人的地盘,墓地修的一个比一个大。经润山希望每位死者只占用一穴之地,这样就比较节约,避免铺张浪费。当时社会上还有观念,祖宗的坟地与后代的兴旺发达有直接联系,如果找不到风水好的墓地,就不能下葬,否则影响子孙前途。久而久之,有些棺材停放了几十年都没有入土,尸骨都腐烂殆尽了。经润山认为这是一种荒谬的观点,而公墓只要你交了钱,马上就可以下葬,方便快捷,想借此引导人们破除迷信思想。
1916年,经润山去世;1917年,因铁路占用墓园土地,经润山夫人汪国贞女士将薤露园西迁至虹桥,改名为"万国公墓",意思是所有国家、种族的人都可以葬在这里,墓园初占地50多亩,1922年又扩建10亩。在此后的12年,万国公墓一直由汪女士负责管理。这座墓园与普通的乱坟岗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万国公墓内部环境十分美观,园林式的,有水池、有树木、有花草,干净整洁,不会给人脏乱差的感觉;其次是设施比较完善,建有宽敞的马路,人、车通行比较便利,还有纪念堂、追思堂、休息室等建筑,可以满足人们悼念的需求。其三,墓穴的布局都有规划,不像乱坟岗那么随意;筑墓采用西方石椁,质地坚硬,不易损坏。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巡视、维护,保证棺椁不被盗掘。
万国公墓旧照
万国公墓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公墓之一,落成没多久,便成了业界典范,被上海其他地区纷纷效仿。但是,由于价格原因,这里成为老百姓高攀不起的地方,那里的累累墓冢,埋葬的都不是寻常人。1919年,万国公墓一个墓穴售价32.5元,普通工人月平均工资7.5元,想要买一个墓穴,得四个多月不吃不喝;1930年,墓穴价格涨到了110.5元,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涨了7.8元,如果想买这里的墓穴,得不吃不喝7个多月。需要注意的是,这还仅仅只是墓穴的价格,墓碑、石椁、棺材、管理费,都要额外掏钱,全部加起来,至少要一两年的收入,对那些上有老、下有小,为生计奔波的工人来说,哪里舍得花这份钱,真正有实力葬在这里,少说也得是中产。有些投资者见万国公墓墓穴非常抢手,竟然打起了炒墓主意,先花一笔钱买下墓穴,若干年后卖出,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
为什么万国公墓的单价如此之高?因为这是温经润山和汪国贞私人经营的。当初购买土地、建设纪念堂、种植花木都会出现成本,这笔钱由谁出?当然是消费者买单。万国公墓不是公益性质的墓地,它是盈利性的,经润山是个地产商人,在上海滩开设过好几家游戏场,发了横财,是个有商业头脑的人。他耗费重金建造新式公墓,并非完全是为了节约土地、破除迷信,赚钱也是个很重要很重要的原因,投入就要有收益,越高越好。经营墓地这场产业,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在操办丧事时,白事结束了,墓也修好了,以后除了些管理费、维护费,也收不了什么钱了。为了将利益最大化,墓园管理处会尽可能提高墓穴、墓碑及周边产品的价格。
名人与万国公墓正因为万国公墓优质的服务、前卫的理念、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当时魔都许多社会贤达、政商要人来到这里,或参观,或凭吊,或送葬。每当有名人魂归于此,大小报刊都会争相报道。万国公墓可以借机提升知名度,变相打广告嘛。能够与上层人士埋在一个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也是一种买墓穴的动力,钱对于精英和富商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1930年,现代诗人沈祖牟在《新月》二卷十一期发表了作品《在万国公墓》,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墓园春色的喜爱。
在万国公墓
这里有放青的柳条,有桐荫半肩,
我慢步的走来,踏着轻软的草尖;
阿!是谁人的倦念,这钟声,这暮烟?
多谢春时的迷醉满溢在这暮园,
让我得深深地把一捆哀伤埋掩,
别让它再酿成了我灵府的阴天。
让我得同样地葬埋我的心,我的甜,
在这女神的裙下,这白玉的碑边,
在这花一般的流光,花一般的春天!
1931年,冰心回忆母亲杨福慈病重、安葬过程中的往事,写下文章《南归》,其中对万国公墓也有提及,因为她的母亲就埋在这里:
那万国公墓是在虹桥路。草树葱笼,地方清旷,同公园一般。上海又是中途,无论我们下南上北,或是到国外去,都是必经之路,可以随时参拜,比回老家去好多了……堆掩上黄土,又密密的绕覆上花圈。大家向着这一杯香云似的土丘行过礼。这简单严静的葬礼,便算完毕了。我们谢过亲朋,陆续的向着园门走。这时林青天黑,松梢上已洒上丝丝的春雨。走近园门,我回头一望。蜿蜒的灰色道上,阴沉的天气之中,松荫苍苍,杰独自落后,低头一步一跛的拖着自己似的慢慢的走。身上是灰色的孝服,眉宇间充满了绝望,无告,与迷茫!我心头刺了一刀似的!我止了步,站着等着他。可怜的孩子呵!我们竟到了今日之一日!
孙中山、蒋介石共同的岳父、岳母宋耀如、倪桂珍也葬在万国公墓。宋耀如1918年因肾病去世于上海,入葬该墓园;倪桂珍1931年去世于青岛,当时蒋介石、宋美龄已经结婚,如此重要人物的亲属逝世,会引起多大关注,可想而知,媒体对治丧过程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这当然也可以提高万国公墓的知名度。逝者下葬后,每隔一段时间,小辈还会过来祭扫,蒋宋夫妇每祭拜一次,媒体就报道一次,流量又来了。时至今日,宋耀如夫妇墓地仍然伫立在那里,但人们都知道,早已不是最初那个样子了。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去世,消息传出,整个上海都轰动了,送葬队伍绵延十几公里,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胡愈之、巴金等著名人物纷纷前来治丧。鲁迅初葬地就在万国公墓,当时《大晚报》报道:"灵柩的代价,据说是九百元;为宋庆龄女士所送;葬在万国公墓的一个墓穴,是价值五百八十元。"鲁迅先生的收入,大家都知道的,特别高。五百八十元,相当于普通工人3年多的收入。50年代,先生灵柩迁往虹口公园,也就是今天的鲁迅公园,距离当初逝世的地方山阴路并不远。
鲁迅葬礼
万国公墓内的鲁迅墓
除了宋耀如等人,葬在万国公墓的名人还有很多,比如抗日名将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著名画家张乐平,"三毛"形象的创作者;教育家马相伯,复旦大学创始人;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上海昆剧团团长;牛惠生,著名医师,中国医学会主席;靳以,著名作家,复旦大学教授;内山完造,鲁迅先生挚友;端纳,蒋介石顾问等等。每座墓葬的身后,就是一段历史,一段人生,一段往事。
2018年,靳以之女章洁思曾撰写文章《追思万国公墓》,回忆小时候在这里扫墓的见闻:"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万国公墓。记忆中,去万国公墓就像远足,是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们一群小孩,跟着外婆孙继璋,外婆手里拎着篮子,里面是香、纸钱、锡箔,还放着供我们吃的点心,就这样,前呼后拥地跳进万国公墓的大门。那是春天,清明节,满园都是亮灿灿的迎春花。春风拂面,蓝天白云,安静的墓园因为我们这一群而变得活泼起来。"
现在的靳以墓
1934年,上海市卫生局宣布接管万国公墓,从此,这座墓园结束了私营时代。十几年来,这里的墓穴基本上已经售罄,管理处很难再获得较高的收入了,而纪念堂等建筑又亟需修缮,要耗费大量资金。汪国贞女士年龄越来越大,精力不济,对这座公墓的管理感到力不从心。无利可图了,周边地价那么高,想扩大面积也不容易。而30年代后,国民政府对公墓越来越重视,希望大家族可以修建自己的公墓,小家族和贫民能够葬在其他公墓里。在这样的背景下,接管万国公墓,双方倒一拍即合。
由于政局动荡,万国公墓的历史几经沉浮。八一三事变后,侵华日军攻占上海,墓园建筑遭到大规模破坏;荒废了几年,汪伪政府接管万国公墓;抗日战争胜利后,管理权相继转移至南京国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六十年代末,万国公墓遭到毁灭性破坏,变成工厂与菜地。1984年,改为宋庆龄陵园,直到现在。每当乘坐地铁经过宋园路,人们就会想起万国公墓,想起沉睡在那里的历史。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546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