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父爱有多伟大?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嫁女诗感人肺腑

父爱有多伟大?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嫁女诗感人肺腑

送杨氏女

韦应物 唐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这是韦应物送自己女儿出嫁的一首诗。自己的女儿,为什么叫送杨氏女呢?据韦应物志文:“长女适大理评事杨凌”,说自己大女儿嫁给了大理评事杨凌,女人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嫁到杨家以后就是杨家的人了,故称“杨氏女”。

这就与古时候男尊女卑的社会风俗有关了,时间往回退一些,底层的妇女没有正式名字,只有姓(从父姓),社会地位高一点的妇女,有自己的名甚至字号。按照风俗,未出嫁的女子会取名,等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指到了结婚的年龄)之后,有婚配对象的会取字,所以没嫁人的又名“待字闺中”。

女子嫁为人妇之后,就要冠夫姓了。冠夫姓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汉魏之间就初具雏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本姓直接改做夫姓;另一种是本姓之前加夫姓。韦应物的女儿,嫁到杨家可以称作杨韦氏,杨韦氏,这样叫起来好像有点奇怪,还是按照杨氏女来称呼的好。

大部分女子的姓名在正史中留不下来,多为族谱记录中的某某氏。

说完题目,来看这首诗的正文了,这是一首送女儿出嫁、老父亲不舍别离伤心的诗。

父爱有多伟大?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嫁女诗感人肺腑

爱女出闺伤别离

大部分当父亲的看到女儿结婚成家,都会感慨又担忧,喜悦又不舍,但女大不中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到韦应物这里,女儿要嫁人了,一想到要嫁到很远的地方,好久之前就开始焦虑不安,满腹伤感,这些情绪更应该归属于母亲,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感性呢?

韦应物妻子早逝,自己又当爹又当妈,抚养儿女们长大。自觉没有当妈的照顾孩子细致,所以对待女儿们分外温柔慈爱,因此父女之情也更亲近深厚。

而两个女儿一大一小,妹妹在姐姐的陪伴与照顾下长大,姊妹情深,姐姐大喜之日就是姐妹分别之时,怎能不泪眼汪汪。

虽然女大当嫁天经地义,道理上都懂,然而面对此情此景,韦应物作为一个理智且克制的男人,心中感伤的情绪却一触即发,淡定不下来。

如果孩子们的母亲还在,当妈的跟女儿哭哭啼啼,分别时的离愁得以抒发,自己作为父亲把鼓励祝愿都传递给女儿,让她勇敢迎接新生活,回头可以再跟老伴互相慰藉。可是现实不完美,孩他妈不在了,女儿成家,喜悦无人分享,别离的悲伤也无人分担。

女行千里父担忧

都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在韦应物家就变成女嫁异地父担忧。嫁到人家,就不是在家中的小儿女了,要侍奉公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操持家务。

古时士族大家的女孩十岁,就在家里接受女师教育(有些由母亲代替)—— “婉娩听从”言谈举止要温婉大方,执麻橐(纺织)、治丝茧、织布制衣(缝纫),还要学习准备祭祀和助祭。

出嫁之前三个月,家里还要请女师对女子培训,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培训完成之后,还要举行祭祀仪式,以成“妇顺”。

这些都可以通过女师教学来完成,但是女师教授再多也比不上有母亲的亲历亲为,比如如何事奉公婆,与夫家上上下下的人情打理这种没有可复制性又详细繁琐的事情。

韦应物为女儿的未来没少操心,他在父亲母亲身份上来回切换,以至于更多时候像一个当妈的,万千嘱咐仍是牵肠挂肚。

父爱有多伟大?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嫁女诗感人肺腑

门当户对好姻缘

让人欣慰的是女儿要嫁的是有名望的人家,而且在家学习了这么多这么久,韦应物相信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能做个好媳妇,也相信他们能够体恤关怀自己的女儿,应该没什么担忧的了。

这个女婿是谁呢?是当时一个豪门世家,弘农杨氏的虢州杨凌。

唐代世家大族择妇,多重门第族望。韦应物出身京兆杜陵韦氏,是关中的世家大族。女婿家也旗鼓相当,弘农杨氏是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曾出“十一宰相”、武则天之母杨氏,堪称关西第一望族。后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妻子也出自弘农杨氏,柳宗元是杨凌兄杨凭之婿,可见弘农杨氏的世家大族地位。

大历年间,杨凌与其兄杨凭、杨凝三人一同考中进士,并称“三杨”,因官至大理评事,又称“杨评事”。杨凌很有文名,柳宗元《大理评事杨君文集后序》对杨凌的文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由此可知韦应物给女儿选择的夫婿不仅出身好,还很有才学。

两家结亲可谓白富美嫁给高富帅,门当户对。所以还有什么忧虑的呢,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但还是禁不住再三叮咛。

孩子啊,嫁过去以后对长辈要恭敬孝顺,像侍奉自家长辈那样,要温顺……与亲友要恭敬,跟平辈相处要以礼相待,真挚诚恳,你初到他们家一定要谨言慎行…….要懂礼守礼,遵守妇道,仪容举止要多多注意,多观察,要顺应他们家族的要求……不厌其烦的交代,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是父亲对女儿最后的关心了。

跟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一样,韦应物的心愿就是女儿能嫁给幸福,那个男人能够珍惜她,疼爱她,照顾她。

父爱无言泪不止

再依依不舍也终有一别,别离就在今日,“心头之肉”离己而去,再见不知何年何月了。

以前交通不便,再者嫁到人家家里做媳妇,变成杨门韦氏了,回家看望父母就不是说走就走的事了。而自己四处为官,起居不定,今日一别,何年何月才能再得相聚呢!

平时闲待着还能暗自排遣这些哀伤,告诫自己要微笑着送女儿出门,可是临到了,当面告别的时刻,内心不舍的情感还是难以忍耐,说好的不哭不哭,还是忍不住泪湿眼底。

娶妻满堂红,嫁女满堂空。送走大女儿,看着原来大女儿的房间空空,回视小女儿,脸上浮现着与大女儿相似的音容笑貌,两个人相顾无言,一起哭泣,你不舍姐姐,我也和你一样,这眼泪是他们父女,姐妹亲情最真挚的见证。

都说父爱无言,凝重如山,但也有细腻柔情如韦应物,教育子女细致用心,爱护子女从不缺位。因为真挚,所以一千多年以后,依然能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情真意切,慈父之爱,骨肉之情依然打动人心。

作者:小安,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打开手机淘宝,搜索"少读红楼发红包",领限时红包福利,领到的小伙伴记得使用哦~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564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