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是否有留意到,上海也有不少与“虎”有关的元素,除了吃食、动物、小玩偶,打卡那些名字中含有“虎”、“寅”(“寅”代表“寅虎”)的马路桥梁,也是充满仪式感的过年方式,下面小布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与“虎”相关的地方,哪些是你熟悉的?
虎丘路
位于黄浦区东北部,外滩源景区。南起北京东路,北迄南苏州路,长约400米,始建于1860年。1865年以北京圆明园取名为上圆明园路,大约在1886年时易名为博物院路(Museum Road,因1873年亚洲文会北华支会在此设立上海博物院而得名),1943年以苏州虎丘山之名变更为虎丘路。
1913年地图中标注的博物院路和圆明园路
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早期,这里出现了银行、领事馆、博物馆、商行、高级公寓、教堂等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为了保护老建筑,进一步开发老外滩这片上海地标性区域,焕发上海的城市魅力,才有现今“外滩源”这个名称及相关规划和城市更新项目,而虎丘路就位于其核心部位。现今主要历史建筑有:虎丘路14号中实大楼(1929年建)、虎丘路20号原亚洲文会大楼(1931年建,现为外滩美术馆)、虎丘路128号广学大楼(1933年建)、虎丘路131号原青年会协会大楼(1919—1924年建,现名虎丘大楼)、虎丘路146号光陆大楼(1928年建,原光陆大戏院所在地),虎丘路45、51号,81弄是一片石库门里弄。
虎林路
位于宝山区南部,跨张庙街道、高境镇、杨行镇,起于一二八纪念路,止于铁城路。长约2950米,宽16米。中有蕰藻浜阻隔,故为不相通的两段,以黑龙江省虎林县(1996年撤县建市)命名。沿路有泗塘新村、呼玛新村等住宅区,路北端穿越蕰藻浜,现有上海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江杨农产品和水产品批发市场。
该路最早辟筑于1959年张庙工人住宅区建设时期,最初暂时命名为“蕰一线”。1960年6月24日,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同意吴淞区建设局将蕰一线改名为虎林路,当初长度仅为泗塘一村至泗塘二村的几百米。1982年道路加长,铺煤屑路面。1984年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2001年,虎林路南段辟通,与阳曲路贯通。
打虎山路
位于杨浦区西部,起于辽源西路,止于阜新路。长约960米,宽14—17.8米。路址原系徐家桥、顾家宅、池家浜等自然村的农田及江新浜支流。自1952年兴筑,1953年建成。以辽宁省黑山县打虎山镇命名。
沿途重要地理实体有和平公寓、和平花苑、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打虎山路第二小学、打虎山路幼儿园等。
打虎山路控江路口(控江路2061号),原为创建于1956年的杨浦区体育俱乐部,曾名上海市跳伞运动俱乐部,承担潜水、游泳、射击、跳伞、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无线电服务、摩托车、柔道、摔跤、武术和棋类等项目的体育活动训练,曾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专业运动员,现为五环大厦。
飞虎路
近华通路卫八路,东西曲尺走向,长约200米,宽约3米,在金山区某厂区范围内,路名取自油漆品牌——飞虎牌。
伏虎路
位于嘉定区起于伏耀路,止于宝钱公路,近娄塘河,长约780米,2006年正式命名,因为徐行镇伏虎村主要道路而得名,约修筑于20世纪80年代。伏虎村明代已形成聚落,有小宅、王家宅、卢家宅、北顾家宅、西毛家宅等宅基。
村名相传与明代虎患有关,境内历史上有一座伏虎庙,因此得名。1980年改称伏虎大队。1983年5月政社分设后恢复村制,又改名为伏虎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与联民村合并,继续沿用伏虎村之名。
寅西路
位于九亭镇西北部。起于向阳河,止于涞坊路。属乡道,二级公路。长度1.13千米,宽度16.00米。始建时间2001年。建成时间2002年。因位于小寅村西侧,故名。
寅青路
位于九亭镇西北部。起于涞寅路,止于沧泾路。属乡道,二级公路。区境内长度1.80千米。宽度16.00米。始建时间2001年,建成时间2002年。因位于小寅村与青浦区交界,故名。
涞寅路
位于九亭镇北部。起于涞亭路,止于小寅村淀浦河边。属乡道,二级公路。长度4.18千米,宽度14.00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始建时间2000年4月。建成时间2001年。东接九亭镇涞亭路,西通九亭镇小寅村,故名涞寅路。
新寅路
位于九亭镇西北部。起于G15(沈海高速)公路,止于九泾路。属乡道三级公路。长度1.02千米,宽度7.00米。始建时间1998年,建成时间1999年。沿途有沧泾、百岁桥。在小寅村新建的道路,故名新寅路。
小知识
以上四条道路都因小寅村得名。小寅村,位于九亭镇西北部。东至蟠龙塘,南至淀浦河,西至泗泾镇,北至青浦区徐泾镇。上海松江高科技园区坐落在其辖区内。占地4.7平方千米。
解放初,分属青浦县龙固区杜寅乡小寅村、周元村、陆寅村、果光村、朱马沧村。1959年3月,为小寅大队、朱坊大队。1984年,原小寅大队、朱坊大队分别改名为小寅村、朱坊村。2001年5月,原小寅村、朱坊村合并,建立新的小寅村。2004年5月31日撤村建小寅居委会。
寅春庙桥
以当地原有“寅春庙”得名。位于闵行区北部,华漕镇纪王村纪高路598号纪王公园内东南隅。属人行桥梁。长度8.64米。呈南北走向,跨园内景观河,两侧桥额分刊桥名“寅春廟橋”和“長壽橋”,以及纪年款识。该桥为花岗质,三跨平梁桥,桥面为双拼,中跨桥墩为双立柱墩,两岸桥墩用石块垒砌。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咸丰八年(1858)重建,2003年12月3日被公布为闵行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06年进行了迁移修复重建,今保存状况较好。
四虎桥
位于南翔镇中南部,旧时云翔寺后。连接沪宜公路,跨吾尚塘。属公路桥梁。长度31.64米。宽度35.60米。高度5.33米。最大跨度13.00米。荷载20吨。
古有石桥四虎桥。1934年筑锡沪公路(今沪宜公路)时始建公路桥亦名四虎桥,原为木桥。1952年改钢筋混凝土平板桥。1978年拓宽。
《嘉定县续志》南翔乡图:四虎桥位置
清方志中已有记载,名称由来也无确切考证。明清时期,嘉定地区时常有野生老虎出没,桥名是否与此有关,不得而知。相传明代刘伯温来到南翔,看到南翔寺山门口有一对砖塔,认为是一对“龙角”;塔前各有一口梁朝井,认为是“龙眼”;山门前的香花桥,认为是“龙鼻”;桥边的两座水桥,认为是“龙齿”;桥下的封家浜(今称走马塘),认为是“龙须”;桥南牌楼下街中心的一口水井,认为是“夜明珠”。南翔寺后面有一座“四虎桥”,认为是“龙颈”;向北延伸的冈身路,认为是“龙身”;嘉定城中的法华塔,认为是“龙尾”,就认为南翔是“龙穴地”。
资料:上海市测绘院·图溯上海、市方志办
编辑:徐悦尔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579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来,聊聊邓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