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凤凰谷,风停铜鉴湖
铜鉴湖
在周浦乡仁桥(现铜鉴湖村)
仁桥,古称淳桥,宋《咸淳临安志》
载:“定乡地名中最有古意者曰淳桥,
为杭富驿道要冲。”
铜鉴湖水域面积120余亩,分东、西二个水闸。
清代,《定乡小识》也说:“淳桥在虎头山下,淳桥庵前,桥自宋有之。”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据传,原仁桥后原有一个寺院,称古淳寺,寺中有个老僧是乾隆儿时的师傅。乾隆登基后,为报师恩,在桥前立了块石碑,上书“百官途径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在桥边亲栽香樟三棵。只是年代久远,现在三棵大树只剩两棵了。”
昙山与虎头山映在铜鉴湖中。
传说,古代铜鉴湖旁住着一位士绅,称洪员外。一日,员外寿辰,在家大宴宾客。忽然,有一个厨师发现水缸边有一支粗壮大笋,便想砍掉做菜,一刀下去,竟然是一个龙角,痛得那条龙上串下翻,一时间,洪水泛滥,白浪滚滚,庄园顿时成了一个湖泊,人称“龙卷湖”,后人讹成“铜鉴湖”。
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
清《钱塘府志》说:“杭州盛行莼菜,西湖所产无多,皆由周边乡镇贩往”;近代《中国特产志》也说:“西湖莼菜,以湘湖、上泗为正宗”,铜鉴湖就在上泗。
仁桥盛产莼菜,全村70%以上的村民种植莼菜。旧时,村民不知莼菜的妙处,采莼喂猪;90代年后,仁桥村与杭州市外贸公司合资办莼菜厂。后来莼菜畅销国内外,年收入达100万元。二十余年来,村民靠莼菜发家致富。
《定乡小识》描述:“湖周约三四里,水灌淳桥畈田,旱涸无忧,至今赖之。湖水清澈,产鱼极肥;菱芡之利,不可筹计,秋莼尤佳。湖藏山腹,境绝幽旷。烟鸥雪鹭飞浴,山花荻芦,终日不绝;茶歌樵唱,激响晴波,红树青林,一川如画。宋明时,为一胜地也,清季渐见衰落,穷村僻陇,游赏罕经,雨霜风汀,寥寥无闻矣。湖底不甚深,而泥松善陷,名香灰泥,与西湖同。”从古人记载中不难看出,宋明时,铜鉴湖风光秀丽、水产丰富,为一旅游胜地;只是到了清代以后渐渐衰落。
金牛故事是在铜鉴湖而非西湖
古时铜鉴湖是一个与西湖齐名的大湖。铜鉴湖,古称金牛湖,据古籍记载:“春时湖水漫涨,弥望数里,湖中有金牛,古人尝见金牛映宝云泉,照耀流金,神化莫测,称之‘金牛湖、明圣湖’。”
湖水清澈,产鱼极肥,红树青林,一川如画
北魏地理学家鹂道元的《水经注》,“渐江条”(浙江古称“渐江”)有:“钱唐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相传,湖中有金牛,古人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显然,明圣湖位置在古钱唐县治的“县南江侧”,那么,古钱唐县治又在何方呢?
宋《太平御览》说:“昔县境逼近江流,县在灵隐山下”;
秦汉时,钱唐县治在五云山麓的徐村、梵村一带,“县南江侧”决非西湖,而是明鉴湖无疑。传说,每到风起云涌之时,金牛便会出现,此乃钱塘百姓安居乐业、五谷登丰之祥兆,故名。
千年磨砺
温润有方
铜鉴湖自北面南,旧时流进古淳寺前的奄头池,有“北水南归”之称。
铜鉴湖历经岁月沧桑变化,又将会迎来新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铜鉴湖再次绽放耀眼的光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区划地名处
编辑:黄颖斐、辰熙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616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