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浙江三门10处最美古村落,寻常少有人知的秘藏风景

浙江台州,三门。

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山海之间,总有秘藏风景。

这里据说是中国最鲜美的小城,这里有最美的宁静韵味。

在这个美好的土地之上,一起来寻觅最美的10处古村落,你可曾去过几处?

1 岩下村三门县横渡镇,村庄前溪后水,西部山崖有清泉飞瀑,奇山异石,风光旖旎,至今仍保持着田园牧歌式的原生态风情。

岩下古村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至今仍保存200余间,传统四合院落式的古民居建筑,并以青石板和卵石铺地,踩在这岁月轮回里打磨光滑的鹅卵石路。

岩下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北宋名臣、水利学家罗适后裔的聚居之地。至今仍遗留祭冬习俗、古建筑营造技艺、道情(用当地方言说唱的一种曲艺)、跳马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东屏村位于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形状就像是一个鸭梨,由一条小路蜿蜒而入,村东的东坑山,形似一座帷屏,故名东屏。它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中国画里的村庄。

东屏很美,青山簇拥,绿水缭绕,曲巷纵横,古宅幽深,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东屏名声不小,被称之为“远离喧嚣的山水画廊”,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

掩藏在群山的东屏,与世隔绝般的安宁,山上的树木的年轮增了一轮又一轮,村外的大海潮起潮落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可东屏始终安安稳稳的在那!你来或不来,东屏都静默不语!

3 沙柳村三门县沙柳镇沙柳村,龚家宅院最为出名。始建于清光绪二年,宅院建筑为四合院结构,东北西三面,系造尺八尺回廊。天井与台阶均系精做石板铺设。

廊上柱头桁木,背弓升斗,立体造型,有机接叠.院子北面左右两侧有花坛,坛上石栏,龙凤花卉,浮雕精湛。

东西两厢房门窗为大小拷藤,立体图案.大门上四角飞檐亭子,婷婷玉立,堆作灵巧,图像清晰,宅与东西两厢房马头孱相应配合,外观气宇轩昂.综观合院,风貌典雅,古朴美观。

4 桥头村桥头偏居横渡一隅,在众多的村庄里,她很容易被忽略,但当你走近她,她那别致的江南民居风格,浓郁的田园气息,或许会让你找回似曾相识的乡土记忆。

桥头村是横渡镇保存较好的古村之一,村内古树参天,石径纵横。在这座拥有七八百年历史的桥边,矗立着两棵银杏和一棵朴树。以古桥为中心,村间石子小路向村中其他地方发散而出。

有一天,你到了桥头,在古樟下体验秦棋,在田园里享受自然,在幽径中寻找回忆,桥头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让你停下烦忙的脚步,沉淀心灵,随心所欲舒倘,漫长。

5 祁家村位于三门县城东南4公里,原属葛岙乡,今属海游镇。村落以祁姓为主,内有祁文豹故居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祁氏宗谱》记载:宋朝,祝、施、罗、祁四姓从福建迁居于此。唯独祁姓兴旺,故村名祁家。时至今日,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如祁家祠堂、王家祠堂、祁家庵、王家庵等古建筑。清光绪二年重修的祁家祠堂内,悬挂清光绪翰林章一山的“要观结场”金字匾。

走进村子,随处可见青石铺地的巷道,纵横连接的飞檐走脊,错落有致的照壁、门巷、祠堂、庙宇,散发着古朴典雅的风韵,让人追忆那早已逝去的繁华和荣耀。

在众多古建筑之中,祁文豹故居规模最为雄伟,保存也最为完整。祁文豹故居,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历经十年才完工。建筑占地面积1990平方米,坐北朝南,东面为缓缓流淌的溪坑,其余三面皆为民居。

6 娄坑村隶属三门县珠岙镇,位于三门县珠岙镇东北面,距县城西南7.5 公里。村落以俞姓为主。村中的俞氏家庙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落新屋与旧宅杂陈,宁波至台州的古驿道,静静地穿村而过,似无惊人之处。可在白墙黑瓦的小巷深处,鹅卵石镶嵌的古驿道,古朴凝重。檐牙高挑的马头墙,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积淀。

俞氏家庙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它坐西朝东,面朝娄坑溪,背倚贵人山,三面皆为民居簇拥,总占地面积 554平方米。俞氏家庙为传统木结构四合院式,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门厅、戏台、天井、正厅等建筑。门厅与正殿两侧分设两层厢房。洁白的粉墙,黝黑的青瓦,鳞次栉比的兽脊飞檐和翘角,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前五檐后四檐的九檐马头墙,气势恢宏,极为罕见。

7 黄泥洞村

黄泥洞村距三门县城约20公里。古村坐落于蛇蟠岛大蛇山南麓的山坳里,村前有着清亮的水塘与成片的农田,远处则是广阔的滩涂和浩瀚的海洋。

黄泥洞村的采石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年间,彼时的蛇蟠岛还没有正式定居的岛民。当时,在岛上采石的工人们,用废石材盖了几间简陋的房屋用以休憩,这些便是黄泥洞村最早的石头屋。后来,部分采石工人在岛上定居下来,这才慢慢有了“黄泥洞村”。

酱红石墙、黛青弧瓦,看似随意铺叠,细观之下,无一处不藏着祖辈们独特的垒砌手法。树荫下的石屋透着一股古朴凝重,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朴素美好。

漫步古村,错落的石屋古韵犹存,屋前的石凳似邀人落座,石板铺就的羊肠小道,不知又延伸到哪里……古村如画,石屋有魂。村里的老人回忆说,当时岛上开采的石材远销各地,村里过半村民依靠石材开采、买卖等谋生,黄泥洞村也因采石而声名鹊起。

8 小莆村位于三门县城东11 公里,隶属六敖镇。地处马向山西北麓,三面环山,唯北面为滨海平原,块状聚落,呈半月形。该村是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林淡秋的故乡。

走进三门县小莆村,漫步在幽深的小巷,脚下的卵石被时光雕刻得光滑圆润,抬眼是高耸的马头墙和直入云霄的旗杆,一股远古的浑朴弥漫期间,到处都留下深深的历史文化烙印。沿着卵石小道,眼前是林淡秋笔下的故乡小景,是修缮一新的双桂书院,横卧村口的石拱桥,巍峨的郑公山,溪畔的石碾群,还有因抗倭而筑的巡检司古城,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古朴气息,就像一幅浙东民情风俗画。

据当地《林氏宗谱》记载,先祖元朝末年从象山鸡鸣过三门湾,见此地山明水秀,谷深林茂,山环海口,水涨坡塘,景色宜人,而择小埠茶山而居。因远祖来自福建莆田,而自称小莆。

绵绵七百年,小莆人背山面海,农耕渔作,虽地处海隅,却一直推崇忠孝育人、耕读传家,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

小莆村自然风光雄秀,它背枕郑公山,山高林密,谷幽岩奇。位于村南的滴水岩瀑布,一道水帘从60米高的崖顶一泻而下,震荡山谷,有“三门第一瀑”之称。

小莆村地处海隅,时有风暴浪潮侵袭,自古乡人便对神灵恭敬不怠,建有大小寺庙十余座,当境殿、护家庙、集庆寺、南大竺寺、浦珠庵、关帝庙、新殿、城隍庙、白鹤殿等。这些庙宇与村中的民居相映生辉,使村落多了几分幽深厚重的气蕴。

步入小莆村,就会发现村口的石拱桥静卧于溪流之上,那伟岸而优雅的雄姿,却多了几分古朴的韵味,名为登云桥。

桥西北百步外有一座双桂书院。清雍正年间(1723-1735),当地林氏家族为解决本族子弟求学问题,在村头古庵遗址集资修建书院,因缅怀先祖兄弟同科蟾宫折桂而取名“双桂书院”。双桂书院坐北朝南,三合院式砖木结构,古朴而庄严,依稀显示出当年书香门第的气派。

9 吴岙村

“唐峰山下语溪桥,三塘七井半边月。六板桥头十二窗,水阁凉亭二十柱。”这是明朝时候对三门吴岙古村的描述,四百多年来,唐峰山依然,语溪桥还在,半边月尚存,六板桥不见。十二窗已少,水阁凉亭还能依稀看见往日的影子。

吴岙村属于三门县珠岙镇,清属台州宁海县仙岩乡四十一都一图,古时,台州府至天台、宁海的驿道穿村而过,今沿村东南而过的是杭温公路。

走进村子,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叫吴岙溪,也叫语溪,溪上有七孔的石板桥,这就是所谓的“唐峰山下语溪桥”,桥墩有些破损,写满沧桑,溪边有一颗古树,郁郁葱葱,活力依然。

从古树不远处走进吴岙古街,仿佛倒流了好多年,古街不长,但是处处都留着岁月的痕迹。

据《吴氏宗谱》记载,唐昭宗乾宁年间,吴集义从绍兴迁居于此,小小的山岙里,吴姓的子孙繁衍生息。走进古街,我遇见了一位衣着朴素的72岁的吴伟培老人,他热情地当起了我的“导游”,带着我走街穿巷,对古村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言语中透露着对家乡深深的爱。

吴岙祠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别具一格,仿造皇帝金銮殿式样,三间开、三朝门、三进式院落布局,前楹大门、中楹大殿、后楹祖台,最为特别的是从大门进来的天井铺有1.55米宽的石板,名曰“黄道街”,作为皇帝进祠堂朝拜先祖的过道,“黄道街”穿戏台而过,戏台板是活的,可以随时拿出来,这种布局在台州的祠堂中是很少见的。

10 任家村

浙江台州,三门县亭旁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杏梅古村”。每年春暖花开季节,红梅伸展于白墙黑瓦之间,花团锦簇,馥郁飘香,吸引不少游人驻足观赏。此“杏梅村”,真正的名字叫,任家村,一个美好的古村落。

据《狮峰任氏宗谱》记载:“始祖于元皇庆二年(1313),自新昌雪窦先迁于窦岙,不合其意,越三年,再迁于岙楼,旋又迁狮峰之麓。”

从亭旁镇步行去任家,过宁和溪,左侧不远处的高墩就是明代任大冶的墓。坟头青草萋萋,400多年了,墓碑虽然有点剥蚀、沉陷,基本保存完好。村内现存任大冶官房、太湖石、荷花池等遗址,有为纪念南宋烈女、尚书金殿四女、七女而建的建雄古庙,任氏宗祠等民居宅院仍在无声地述说着一个浙东巨族曾有的气派和荣耀,虽然改朝换代到了今天,但这些大宅仍然是一种世族文化在江南乡村的标识。其中的任氏宗祠,是村中规模最恢宏、构造最考究的建筑。

任氏宗祠位于任家村东部,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是历代任氏尊祖敬宗、伦理教化的地方。宗祠建筑坐北朝南,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戏台突出庭院,四柱方形,单檐歇山顶,三方敞开,无勾栏,施有攒尖天花藻井,庄重中透着秀逸。梁柱之间的雀替雕刻精细,制作考究。台前额坊上高悬“镜花水月”木匾,仿佛在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只是在戏台上走走过场,“出将”、“入相”仅是美丽的谎言,纸醉金迷与灯红酒绿都只是镜花水月,洗去铅华后,留下的是啼痕无数。两边柱联为:“此曲只应天上有,斯人莫道世间无。”每逢喜庆佳节,这里戏台经常上演戏剧,戏台前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任氏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外,还是商议宗族大事,执行宗族私法权利,传承优秀的治家格言、家训和族规的地方,是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场所。任氏宗祠虽然走过了近500年历史,在岁月的沧桑中垂垂老去,无法避免地呈现出破旧颓败之状,可任氏后裔们,一代又一代地守护着这份祖上传下的家业。

古村记独立编辑自网络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626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