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史 方有志 家有谱 中华安姓各地辈分堂号家训及建议统一世代辈分字派一、中华安氏郡望堂号郡望和堂号,是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内涵,是区分同一姓氏不同地域和识别亲疏的主要依据,也是寻根问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线索。在较为正规的族谱中,往往在姓氏前面冠以郡望(地望),在姓氏之后标明堂号,使人一看便知该姓氏的起源发祥、支浱族别的基本脉络。因而郡望、堂号是研究姓氏文化,查证家世渊源必备的基本常识。
1、郡望郡望一詞,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地区。望是名门望族,谓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郡望联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是一个家族在发展繁衍过程中,后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某一历史时期,通常是作为一个追根溯源的里程碑。秦汉以后各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貴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貴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论》和南朝刘孝标的《世说新语》)。《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前面注明了郡望。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时,秦、晋、楚等国有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地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行政区划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多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部份。汉至陏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不同。陏唐时代,往往州、郡的名称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数时间称州不称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連,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所谓门阀,亦指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世代显貴,影响大,权威高的姓族家门。这些所谓高门大姓,一般地说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有时官方尚作明确规定,宣称某姓为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族权益的地位不等,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制度。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财产,其成员也有入仕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其社会地位也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这种门阀制度的集中表现。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阀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进行推选,以任用官吏。但是,以家族为基础而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垄断了荐举权,其结果便是只论门阀家世,不论才行品。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无才无德,总被列为上品优先入仕,得授清貴之职。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被列为下品,即使入仕,也只可能就任士族所不屑的卑微之职,以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士族不仅各自控制地方权力,同时还左右朝政,国家法令又明文规定士族有荫族、袭爵、免役等多种特权。士、庶之间有严格的区别,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担任的官职,称为'婚宦失类’,是十分耻辱的事,会因此而受到排挤和嘲讽······在封建社会里,最尊貴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称为'国姓’。皇帝对有功的臣僚赐'国姓’以示褒扬,接受赐姓者无不以此为荣······古代行政区划名,辖境历代不同。秦以前郡辖于县,至秦则县辖于郡,当因之。魏晋以后郡上设州,则郡辖于州而辖县。陏唐后州郡互称,宋元设州府,至明则郡废。清沿明制,郡或为府之别名,如杭州府称杭郡,绍兴府称越郡,而郡望之意则相沿未改。古代各姓氏因世居某郡而为当地所仰望,遂有'郡望’之称。所以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一般而言,一个姓氏大臻有一个或数个郡望,如安姓的郡望为:武威郡(姑臧、凉州)、武陵郡、河内郡等。武威郡(凉州郡、姑臧郡)西汉武帝先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收复河西,为示'武功军威’,把休屠王驻地取名为武威。汉武帝先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设置武威郡,东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设凉州刺史部,武威郡属凉州,驻地设陇县(今甘肃省张家川县)。东汉时武威郡衙迁至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三国魏时设置凉州。后凉王国都城设姑臧,曾属吐番,五代西夏为西凉府,元为西凉州,明为西凉卫,清雍正时置凉州府,民国废府。古时也称姑臧郡、凉州郡。安姓在武威发展成望族,世称武威郡(姑臧郡、凉州郡)。武陵郡(义陵郡、建平郡)秦昭王设置黔中郡,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郡衙设临沅县隶属荆州刺史部,后武陵郡改为'义陵郡’,郡治设义陵(今湖南溆浦县)。东汉光武帝恢复武陵郡,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郡治又迁往临沅县(今湖南常德武陵区),顺帝阳嘉三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至于索县(今常德市鼎城区),至东汉末三国时常德归吴管辖,仍名武陵郡。新莽时期曾将武陵郡改为'建平郡’,临沅县改为临沅县改为监元,孱陵县改为孱陆,仍属荆州治。隋唐改武陵郡为朗州,发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民国改常德县。安氏在此的望族称为武陵郡。河内郡汉高祖即位时设置殷国,次年(公元前205年)改名为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战国时河内为魏国领地,秦末司马卯被项羽封为殷王,都城在河内。河内在太行山东南与黄河以北,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县)。隋改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安氏在此的望族称之。
2、堂号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 也是中国人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某某堂’。在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族联谊会所,也往往挂着'某某堂’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堂号是什么?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家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俗话说,树大分杈。隨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浱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象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祠堂和小祠堂。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笠、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和族别。凡看重自已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他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堂)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已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从功能上说,堂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浱、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比郡望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十个至数百个之多。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隨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增加。各个家族的堂号,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意。各姓的堂号虽然很多,但也不是随便乱取的。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大陆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因此,堂号再一次被人们抬了出来。不过,今天的堂号,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对于早日实现统一大业,堂号都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恧在,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浱、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的含意,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浱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堂号不仅书写于宅院厅堂、宗祠祖庙、族谱封面,而且也题写于店铺、字号、书斋、别墅、文集书画及日常生活用具(如车舆、灯笼、钱袋、家什)上面,用以区分姓氏族别,作为本族标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的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堂号。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望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相关。自立堂号,其形式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若按每姓一个堂号来计祘的话,全国至少有数千至一万个堂号,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资料宝庫。堂号根据取名的依据和其用意不同,又可分为如下十多个类型:以血缘关系命名、以地名、以宗族典故、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以祖先道德伦理规范、以祖先情侣雅量高风亮节、以祥瑞吉兆、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以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以良好祝愿、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等为堂号。总之,堂号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不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既是对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况,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同样具有区分宗支族别,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它的产生、发展,多与修族谱、建宗祠、祭祀祖先、宗亲联谊活动同时进行。
安氏的堂号:剖心堂、济世堂、仙枣堂、武威堂、武城堂、五侯堂、武陵堂、追远堂、敦伦堂、敬承堂、永兴堂、正伦堂、中和堂、祝成堂、文思堂、仁寿堂、怀德堂、敦厚堂、四德堂、德厚堂、孝思堂、守扑堂、笃付堂、安怀堂、仁守堂、恒德堂、静仕堂、世德堂、慎德堂、润德堂、厚德堂、等等。
安氏郡望堂号一、安氏郡望武威郡、凉州郡、姑藏郡、武陵郡、义陵郡、建平郡、河内郡(各地安氏的郡望待考)
二、安氏堂号
浙江天台安氏堂号: 敬承堂浙江温州安氏堂号:
济世堂浙江绍兴安氏堂号: 永兴堂浙江嵊州安氏堂号:
敦伦堂河南武陟安氏堂号: 追远堂重庆南川安氏堂号:
武威堂重庆彭水安氏堂号: 武城堂四川安岳安氏堂号:
武威堂湖南汉寿安氏堂号: 武城堂湖南永顺安氏堂号:
武陵堂湖南邵东安氏堂号: 正伦堂湖南洞口安氏堂号:
武陵堂江苏无锡安氏堂号: 中和堂江苏铜山安氏堂号:
武陵堂江苏淮安安氏堂号: 祝成堂江苏沛县安氏堂号:
文思堂安徽淮北安氏堂号: 怀德堂安徽蚌埠安氏堂号:
德厚堂安徽无为安氏堂号: 仁寿堂安徽萧县安氏堂号:
怀德堂安徽固镇安氏堂号: 敦厚堂安徽六安安氏堂号:
四德堂安徽安庆安氏堂号: 吉馨堂福建晋江安氏堂号:
孝思堂福建武夷安氏堂号: 武陵堂贵州湄潭安氏堂号:
仙枣堂贵州凤岗安氏堂号: 五候堂湖北武汉安氏堂号:
守扑堂湖北利川安氏堂号: 武威堂山东单县安氏堂号:
笃付堂山东枣庄安氏堂号: 安怀堂山东微山安氏堂号:
文思堂广东汕尾安氏堂号: 武城堂山东新泰安氏堂号:
仁守堂浙江舟山安氏堂号: 恒德堂江苏南京安氏堂号:
静仕堂山东新泰安氏堂号: 仁守堂浙江舟山安氏堂号:
恒德堂江苏南京安氏堂号: 静仕堂天津武清安氏堂号:
世德堂慎德堂润德堂厚德堂天津北辰安氏堂号: 济世堂
(注:《济世堂》是北魏时,安同,有济世之才,进爵为高阳公。其后裔设的堂号。有可能天津北辰中河头安姓堂号济世堂是安同的后裔。)
天津武清安氏堂号名称及建立年代大门安有则:久安堂
清晚期同治年间大门安有恒:聚兴堂
清晚期光绪年间五门安克用:保安堂
清晚期光绪年间五门安 熔:世德堂
清道光年间五门安际春:慎德堂
清道光年间五门安 静:润德堂
清道光年间五门安 翔:厚德堂
清道光年间五门慎德堂分支安履升:修德堂
清晚期光绪年间五门厚德堂分支安效琦:济安堂
清晚期光绪年间五门厚德堂分支安毓琦:尊信堂
清晚期光绪年间五门安有勤:尚德堂
清晚期同治年间五门安有序:崇礼堂
清晚期光绪年间说明:“武清安氏四大堂” 世德堂(长房)、慎德堂(次房)、润德堂(四房)、厚德堂(五房)在当地是很有名望的,是由当时族谱撰修人安文友在家业发达、取得功名、得到褒奖后给他的四个儿子各赋予一个堂号,“分门别户”寄予厚望、传承发展。堂号由长房传承。衍生的三个分支堂,修德堂、济安堂、尊信堂是没有直接承继堂号,因支脉事业发达而附属再设的堂号。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834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