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文旅部正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你知道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多少项?分别是哪些吗?
龙舞(骆山大龙)
骆山大龙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年终岁末,家家为孩子赶制绣衣,户户出人出钱参与舞龙。全村如过节一样忙着扎龙、糊灯笼、刺绣、排练,气氛热烈,情绪高昂。舞龙活动一般从头年的腊月二十四开始,至来年正月十八结束。骆山村邻近石臼湖,冬季为枯水季节,宽阔的湖滩就成了舞龙的最好场所。
骆山大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跳珠,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二、跳龙,掌珠人手持火红龙珠引导,大龙高低起伏,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三、跳云,由66名8至12岁男童身着彩衣、彩帽、绣鞋,每人分别手持两块绘有云彩的云板,在龙身四周围起的空场中表演,表演分为“图阵”和“字阵”两种。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骆山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舞龙特色。一是龙身巨大,长近百米,头宽2.2米、高2.3米,每节龙身长2.8米,一共24节,号称“江南第一龙”。其与众不同之处是无龙尾。表演环节较多,分工明确,舞起来蜿蜒曲折、上下起伏,无论白天夜晚都要在龙身里点蜡烛,由9人负责换蜡,6人放马蹄炮,18人敲锣打鼓,8人吹唢呐。二是参与者众多,骆山舞龙的表演者达到500人,分别承担掌旗、掌灯、吹喇叭、舞龙、跳珠、跳云等任务。
由于历史原因,骆山大龙活动时常中断,造成几十年舞一回的局面,扎龙技艺失传,给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幸舞蹈花样还有保留。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流布于江苏省南京市区及其周边的六合、江浦、江宁和皖东的来安、天长等地。它形成于清代中期,光绪年间已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当地的织锦工人与市民在劳作之余常相聚自娱,演唱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每逢盂兰会或婚嫁喜庆之事,市民常邀请工人中唱得较好的玩友摆局表演,演唱者“受请不受物”,白唱不卖钱,故称“白局”,后来出现的收受酬劳的商业性演出则称为“红局”。
南京白局系用南京方言演唱牌子曲,基本演出形式是开席坐唱,即在街头置一长几,燃点香烛,七八人围坐,一人演唱,其他六七人以胡琴、月琴、三弦、笙、箫、铙、钹等乐器伴奏。红局班社演出时,配有绣堂名的堂围椅帔,排场稍显富丽。1949年后,南京白局除坐唱外,也能进行表演唱和彩唱。其唱腔采用上、下句结构的俗曲曲牌【数板】,句与句之间用过门连接,可以无限反复。
南京白局的演唱内容往往与时事新闻和基层大众的生活相联系,代表曲目有《打议员》、《机房苦》、《王老头配茶壶盖》等,也有一些曲目如《金陵遍地景》、《南京风俗景》等,以描绘南京景色和社会风貌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海州五大宫调
海州五大宫调是指流布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以【软平】、【叠落】、【鹂调】、【南调】、【波扬】等为基本腔调的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的艺术形式。
海州民众演唱小曲的习俗由来已久。明代嘉靖、隆庆以后,海州五大宫调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随盐业河运广为流传。由于地处苏、鲁接壤处,海州成为江淮方言和北方方言的交汇地带,历史上南北方的小曲杂调均在此流传生根,呈现出既融会贯通又诸调杂陈的特色。因交通闭塞等历史原因,这里的民间曲调很少受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各类曲牌得以世代相传并完整保存。
海州五大宫调历史悠久,积蕴颇厚。一些明代的小曲如【寄生草】、【山坡羊】、【打枣竿】等虽几经传衍但仍保存完整;在江浙地区几近失传的乐曲如【马头调】等也可在这里找到传人,其唱词竟与《白雪遗音》中的记载基本相同;一些演唱难度很高的集曲至今仍有人在传唱。1980年后,由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五大宫调等乐曲已渐呈濒危状态。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发掘保护将对明清小调研究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传统印染技艺遍及南通地区各县,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民间利用蓝草色素染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后来蓝靛发展成为蓝染技艺,至今已逾千年。南通滨江临海,适宜种植棉花。元、明以后,南通地区家家户户都有织女,是著名的纺织之乡、蓝印花布之乡。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延续至今,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方法制作被面、包袱、头巾等生活用品,印染图案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它以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吉祥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长久以来流传不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上流传时间长,普及面广,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南通蓝印花布馆共搜集明清以来蓝印花布实物及图片资料一千多件,设计开发蓝印花布系列产品百余种,整理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等,展现出南通印染技艺的风采和魅力。
但是,当前从事蓝印花布印染的人数正在减少,专业人士青黄不接,有的蓝印花布已改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传统工艺逐渐变异,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保护已到了关键时刻。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点击观看大图↓↓↓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龙泉窑青瓷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龙泉青瓷在宋元时达到高峰,明代生产规模不减,但质量下降,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口从事仿古生产。
龙泉青瓷工艺流程由配料、成型、修坯、装饰、施釉和素烧、装匣、装窑、烧成八个环节组成,其中施釉和烧成两个环节极富特色。坯件干燥后施釉,可分为荡釉、浸釉、涂釉、喷釉等几个步骤。厚釉类产品通常要施釉数层,施一层素烧一次,再施釉再素烧,如此反复四五次方可,最多者要施釉十层以上,然后才进入正烧。素烧温度比较低,一般在摄氏800度左右。而釉烧则在摄氏1200度左右,按要求逐步升温、控温,控制窑内气氛,最后烧成成品。南宋至元代前期,龙泉窑曾烧制薄胎原釉器物,施一层釉烧一次,最厚可达十余层。
青瓷烧制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也是一种艺术。上乘青瓷青翠滋润、莹澈剔透,富于韵味,有“类玉”之美,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嘉兴灶头画
乡村灶头画展示厅↑
嘉兴灶头画省级传承人沈华良在作画→
灶画又称“灶头画”、“灶壁画”,指民间艺人用烟灰、水彩、色粉颜料绘制在乡间农家柴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纹样,是江南典型的乡土艺术。嘉兴的灶画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并影响到周边的杭州、湖州、绍兴以及上海金山、枫泾,江苏吴江、如东等地的相关艺术样式。
在嘉兴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使用柴火灶的习惯,农民新建一所住房,必在厨房中新建一座灶头。灶头须在主家选定的日子由泥瓦匠用青砖、纸筋、石灰砌成,灶上的灶画亦由泥瓦匠绘制。长期以来,灶画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鲜有文献记载。但从嘉兴灶头画世家第八代传人赵祥松的传承历史推断,嘉兴灶头画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流传。嘉兴灶画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前,嘉兴共有1112个村,每个村都有2—3名灶画艺人(泥瓦匠),他们在乡间土生土长,其技艺均为父子相传、师徒相授。
嘉兴灶画是以灶头为载体来完成的,民间艺人在约3平方米的灶壁上,依灶绘图,适形造型,通常会将多幅画面组合于一座灶头,使之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绘制须在灶头墙壁半干半湿时进行。一般多用白酒调制颜料,造型以黑线勾勒为主,敷以红、蓝、白、黑等色。其题材和内容大都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庆有余、桃李满天等,再配上福、禄、寿、喜的吉祥字样,反映着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和生活趣味。
掼牛
掼牛是回族民众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它来自游牧劳作生活,是宰牲节必备项目。回族掼牛散见于浙江、河南、山东等回族聚居地。从掼牛的传承、技巧、观赏、活动规模而论,嘉兴市南湖区的“嘉兴掼牛”独具特色。据嘉兴志记载,“嘉兴掼牛”始于元代回族南迁聚居浙江嘉兴之际,积习相沿,逐渐形成在喜庆节日时举行的民俗竞技活动。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嘉兴掼牛,规则简单而严格,过程独特。面对触角似剑、暴跳如雷的大公牛,掼牛士赤手空拳与之搏斗,择机双手紧握牛角,运用拧、扛、压等灵活多变的技巧把大公牛掼倒在地,其场面惊险而壮观。嘉兴掼牛评判标准,视掼牛士的技巧和牛倒地的不同类型而定。掼牛有单臂掼、双臂掼、肩掼、扛掼等类型与技法,掼牛的标准分为“失蹄”、“倒地”、“四脚朝天”等,以“四脚朝天”为最高级。
嘉兴掼牛传承人连续4届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表演掼牛绝技。嘉兴掼牛的特色在于斗牛士凭借武术内功托底,赤手空拳地与牛斗智斗勇,把牛掼倒在地却不伤牛身,有别于残忍的杀戮式斗牛,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人牛角抵的古朴风貌以及“中国式斗牛”以技巧取胜的审美趋向。
嘉兴掼牛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时断时续。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重新兴起,并且建立了嘉兴掼牛传承保护基地。
灯舞(青田鱼灯舞)
青田鱼灯舞是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鱼灯类传统民间舞蹈,它主要流传于浙江省青田县,是青田渔文化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籍贯青田的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曾将当地鱼灯中鱼的种类和数量加以发展,同时以大量阵图融入其间,由此形成带有军事操习风格的青田鱼灯舞。
青田鱼灯舞的道具呈现出以田鱼为主的淡水鱼形象,舞蹈动作则根据鱼的生活习性设计,演出时以锣、鼓、镲、钹等为伴奏乐器,演员包头巾、系腰带、扣护腕、打包腿,打扮得与古代武士相似。
每逢喜庆节令,青田乡村的民众都要进行鱼灯舞表演。届时领队手举长柄大红珠,参演者各举鱼灯一盏,按举红珠者所吹哨子的指挥走出各种阵图。表演开始时多用“进门阵”,行进时以“编篱阵”为基本阵图,高潮时则分出“春鱼戏水”、“夏鱼跳滩”、“秋鱼恋浒”、“冬鱼结龙”等阵图,最后以“鲤鱼跳龙门”结束。
青田鱼灯舞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它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宁海平调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宁海为中心,流行于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有《小金钱》、《金牛岭》、《潞安洲》、《天门阵》、《白门楼》、《御笔楼》、《百花赠剑》、《贵妃醉酒》、《陈琳救主》、《偷诗赶船》等一百多出传统剧目,其中《小金钱》百余年来与耍牙的技艺紧密结合,成为宁海平调中最富于特点的代表剧目。
宁海平调的唱腔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不用管弦而单以锣鼓衬托。其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段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演出中除小丑对白外,基本使用宁海方言和“读书音”。“宁海耍牙”是宁海平调表演中独具的一门绝活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主要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等几个步骤。艺人取200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颚骨上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而用齿、唇、气的各种活动辅助表演。这种表演以精湛的“变口”功夫和狂放的身段配合平调的“三大一小”及【将军令】等曲牌,塑造出剧中独角龙不可一世的骄横之态,令人叹为观止。宁海平调中的耍牙技艺独特,程序讲究,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每一代传人都要经历艰苦的练习过程方能掌握。新中国成立后,耍牙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改进提高,由原来的六颗耍发展成十颗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誉。
宁海平调为中国戏曲表演增添了一门独特的耍牙绝技,丰富了戏曲脸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引起广泛的关注。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点击观看大图↓↓↓
唢呐艺术(砀山唢呐)
砀山县地处安徽省最北端,与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市接壤。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曾经横穿境内七百余年,水陆交通畅通,商贾云集,素有九洲通衢之美誉。齐鲁礼乐典仪与梁宋中原文明交汇,形成了厚重的历史和民间传统文化积淀。唢呐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得到了良好的传承,是砀山县这片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一枝艺术奇葩。据考证,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砀山县广泛流传。
砀山民间对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曲牌代表作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等。砀山唢呐的形成、沿革和提高,影响并带动着苏、鲁、豫、皖周边地区民间唢呐艺术的发展。
桐城歌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歌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明代桐城时兴歌(情歌)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以独特的七言五句体式、婉转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著称,在流行地广泛传唱乃至刊布成帙。桐城歌是安徽歌谣盛行时期的主要民歌,其影响遍及湘、鄂、赣数省和浙西地区,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灯会(肥东洋蛇灯)
洋蛇灯产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的大邵村,相传元明之交大邵村的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而藏身山洞,元兵发现二人后欲图不轨,此时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惊散元兵,婆媳因而得救。邵家认定巨蟒是“东海蛇神”,为感念其救命之恩,村人扎成蛇灯,取名“洋蛇”,意指巨蟒为海洋中的蛇神。由此开始,洋蛇灯在大邵村的邵姓族人中世代相传。
洋蛇灯制作工艺复杂,有一整套绑、扎、凿、勾、翘、压、衬的方法,通过老艺人的口传身授加以传承。蛇身以竹篾扎成鳞状,外蒙白布,不绘鳞。夜间燃点时,蛇腹内烛光照耀,白布上出现鳞纹。蛇眼也用蜡烛点亮,看去活灵活现,气足神完。在大邵村,每过18年才会将灯取出玩赏一次,每次玩赏都要增加一节,每节长1.6米,目前洋蛇灯长度已经达到104米。
洋蛇灯表演中有“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等舞蹈动作,以锣鼓和民间礼炮“三眼铳”伴奏,主要乐曲有“长槌”、“十番”等。现在,洋蛇灯已成为大邵村居民欢庆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独特的舞蛇表演别具魅力,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
徽墨制作技艺
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瑰宝,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栗。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
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在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中,绩溪县就有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清末民初著名的墨模木雕艺人胡国宾也是绩溪县上庄人。他们是清代与民国时期徽墨制作技艺传人的代表,其后代至今仍在当地传承徽墨制作技艺的精髓。
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有自己特有的绝技且秘不外传,一派中针对不同的制墨原料,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如桐油、胡麻油、生漆均有独特的炼制、点烟、冷却、收集、贮藏方法,松烟窑的建造模式、烧火及松枝添加时间与数量、收烟及选胶、熬胶、配料和剂等也各有秘诀。如此制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火老虎
火老虎是流传于安徽省凤台县山口村和淮丰村的一种民间舞蹈,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其演出活动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举行。火老虎所用道具分虎头、虎身、虎尾三部分,显示出夸张写意的特点。虎头制作时先用竹篾扎成骨架,然后缀上捻子;制作虎身是将21块泡桐板以细铁丝连接起来,每块泡桐板上钻出12个等距的小孔,再将捻子安进小孔里;最后用桑树条弯成上翘的形状,即成虎尾。表演者化装时戴上老头帽,护住头和脖子,只露眼睛,再穿着紧身衣,披上湿麻袋,戴起手套,然后将虎皮、虎头、虎尾捆在身上,两手各拿一棍作虎的前爪。
火老虎表演中有老虎、雄狮、雌狮、幼狮、土地神及领狮者等角色,演出时雄狮、雌狮首先出场玩“四门”,然后雌狮卧地,准备生产幼狮。幼狮生出后参拜四方,接着雄狮、雌狮和幼狮相互逗趣嬉闹。此时火老虎出现,雄狮、雌狮为保护幼狮,与之展开生死搏斗。火老虎不敌两狮,满身带火扑进水塘,演出至此方告结束。整个表演将狮子产崽的温馨景象同狮虎搏斗的激烈场面交织在一起,张弛有度,妙趣横生。
火老虎表演体现着淮河流域民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和坚定乐观的生活信念,具有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点击观看大图↓↓↓
浦东说书
浦东说书起源于上海浦东的川沙、南汇,后流传于上海市郊全境及浙江省平湖市等地。因表演者单手击打钹子,也称“钹子书”,又称“沪书”、“农民书”等。
浦东说书常以浦东的东乡语和浦西的西乡语演唱,其声腔系由“说因果”的“因果调”演变而成,此外还吸收了当地民歌和姊妹曲种“打连发”的旋律。其旋律以五声部为主,腔系分为东乡调和西乡调两种。东乡调属徵调式,包括“东调”、“西调”、“汆调”、“娘娘调”、“急调”等,旋律平稳舒缓;西乡调为宫调式,旋律高起低落,唱腔前半句近似连说带唱的吟诵腔,字多腔少,曲式结构为单句式,次为上下句式。浦东说书的唱腔节拍较为自由,常随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感的变化而变换,时而短促,时而宽舒。浦东说书一般为单人坐唱,常用醒木、扇子、手帕等道具辅助表演;也有的只说不唱,说表以浦东和上海方言为主。发展到后来,浦东说书也开始说长篇正本,以说为主,一场一般为三个小时。1949年以后,又出现了双档、多档、小组唱和表演唱等各种新的表演形式。除《施公案》、《包公》、《济公》等传统书目外,浦东说书还有《山东马永贞》、《霍元甲》等近代书目和《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根据长篇小说改编的现代书目。
滚灯(奉贤滚灯)
流传于上海市奉贤区西部,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奉贤地处杭州湾入海口,历史上水患频繁,于是在民间产生了戴二郎神面具舞滚灯以求降伏水魔的祭祀仪式。每逢奉贤各镇灯会、节庆或者庆丰收、贺高升之日,庆贺活动都以舞滚灯为荣。滚灯体积大,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只要灯舞动,围观人群马上闪到两边,为后面的出灯队开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因此,滚灯被民间称为“百灯之首”、“灯中之王”。
奉贤滚灯以12根毛竹片条扎制,分大、中、小三种规格。灯体主要由外球和内球两部分组成,内球固定在外球体中心,内装蜡烛,大球体还装有一只铁转销。以红布包裹内球的灯称为“文灯”,黑布包裹内球的则称为“武灯”。
奉贤滚灯的各种动作套路,经过好几代人的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传统大灯有缠腰、白鹤生蛋、鲤鱼卷水草等,集中跳、爬、窜、转、旋、腾、跃、甩等多种人体肢体语言,中滚灯和小滚灯也有各自不同的代表动作,各种套路组合成了各种形态的民间滚灯舞。其中“缠腰”、“蜘蛛放丝”等十多套大灯动作集旋、跃等多种技巧于一体,别有神采;“彩云拱月”、“嫦娥盘头”等中灯动作与“小花”、“甩手”等小滚灯动作相配合,使滚灯表演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动人风貌。滚灯表演以锣鼓伴奏,服饰以民间戏服为主,扮演兵士者着短打服装。
奉贤滚灯的传统表演手法既是艺术形象的体现,又是历代劳动人民期盼美好的意愿象征,体现了淳朴的民族精神。多灯种男女同台表演,鼓乐伴奏再加以音乐烘托,是创新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草编(徐行草编)
徐行草编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编结手工艺,主要流行于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徐行系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当地民众习惯使用本乡出产的黄草秆茎来编织生活用品。早在清代,徐行编制的嘉定黄草拖鞋即已远销欧亚各国。徐行黄草质地光滑坚韧,色泽淡雅,用它编织出的工艺品纹理清晰,细密匀称,松紧有度,平整光洁,染色或缀以鲜艳的花纹图案后更显精致美观。徐行草编制品有拖鞋、拎包、果盆、杯套、盆垫等二十大类上千个品种,色彩丰富,样式美观,使用轻巧方便,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现在,黄草由野生改为人工培育,用于草编,质量更佳。
沪剧
沪剧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流行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它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
沪剧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其唱腔音乐来源于田头山歌,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曲调和独特的风格。沪剧唱腔既善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其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板腔体唱腔包括以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它代表了沪剧的风格,应用广泛,一般称为“基本调”。在其演变形成的过程中已实现男女分腔。曲牌体唱腔多数是明清俗曲、民间说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也有从其他剧种吸收的曲牌及山歌、杂曲等,但在多数情况下只应景应时作插曲性质的运用。沪剧的伴奏乐器以竹筒二胡为主,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将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
不同时期沪剧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对子戏时期一生一旦居多,同场戏时期有了生行、丑行的分别。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场小生、风流小生。旦行又名包头,分正场包头、娘娘包头、花包头、老包头、邋遢包头等。当时由于班社人手少,演员往往需要串扮。随着沪剧表演向文明戏、话剧靠拢,其脚色行当的分类日渐淡化,动作、念白均未形成行当程式,演唱也都使用真声。沪剧演出剧目丰富,既有《庵堂相会》、《杨乃武和小白菜》、《珍珠塔》、《孟丽君》、《双珠凤》等传统剧目,又有《秋海棠》、《家》、《雷雨》、《罗汉钱》等新编的现代题材剧目。
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
码头号子(上海港码头号子)
1870年以后,上海码头的货物吞吐量急速扩张。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码头工人创造了独特的上海港码头号子。出现在沿海都市港区的上海港码头号子与内地建筑、农渔类的号子迥然不同,显示出五方杂处、多元并存的包容性。上海港码头工人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方言语音的差异,他们所唱的号子也分出了不同的流派风格,其中以苏北号子和湖北号子最为普及也最具代表性。
上海港码头号子因所装卸货物、搬运路线及搬运方法的不同而分为四大类九个品种,主要包括搭肩号子、肩运号子、堆装号子、杠棒号子、单抬号子、挑担号子、起重号子、摇车号子、拖车号子等。其节拍变化多样,每一类每一种号子都各具特点。由于号子演唱者都是男性,因此音域宽广、嘹亮,尽显阳刚之美。
现代著名音乐家聂耳曾在上海港码头与搬运工人一起劳动,在此过程中收集素材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码头工人歌》。新中国舞台上的淮剧《海港的早晨》和其后改编的京剧《海港》中,很多音乐和唱段都是吸取上海港码头号子的原生态素材创作的。
上海港码头号子记录了上海开埠到20世纪60年代一百多年间码头工人的生存状态,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也为传统民间音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点击观看大图↓↓↓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845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