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古董国的董姓部落聚居地范围研究

古董国的董姓部落聚居地范围研究

古董国的董姓部落聚居地范围研究

古董国在河南滑县一带、山东濮城、菏泽、定陶等地与山西,而山西南部的鬷川(闻喜)、翼城、曲沃、绛县、垣曲、襄汾、侯马都属于古董国。如此,我们可以大致勾画了董姓部落的范围是聚集连成一大片的。我在《人类最早的姓氏起源》一文,列出了董姓部落从南方迁移到北方河南、山西、山东的路径,一是上古时人皇时期有巢氏时期,二是炎帝祝融带领着祝融部落的一支离开帝都,开始迁徙定居在河南滑县东南、山西鬷川、山东定陶一带,寻找到了“蕫”姓部落。为何与第一次有巢氏时期的董姓部落迁移而汇合呢?因为他们都是属于一个图腾的崇拜,是相同的祭拜仪式与祖先!

祝融氏部落联盟从湖南沿着岭南五岭到九嶷山不远的广西甄皮岩一带,迁移到在今四川省的广元、巴中一带,北移,后来定居今宝鸡市岐山县一带,因境内有太白山,古称其地为太白(与今太白县无关),再继续迁徙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有的后来到陕西→内蒙红山又返回中原(居于河南的是火神祝融之后与云南土著方言很象。他们同是祝融氏子孙。

《元和姓纂》记载:“吴回有个儿子名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所以叫陆终。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可见,董氏早于祝融,是参胡到董氏部落中任职,董氏部落联盟为祝融部落。山东濮城,也是古董国的范围,包括菏泽、定陶一带,是董姓母系氏族居住的部落地。《太平环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谷林、历山雷泽均在县境。《左传》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商时天下分为九州。鄄城属古兖州之域。其实说古昆吾旧壤,确切说是董姓部落地之一更为准确。这也是远古时期统一部落联盟首领光顾的地方,历史记载:鄄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帝时期。上古属“颛顼之墟”,也就证明颛顼安居董姓部落;尧王墓位于鄄城县城南7公里处富春乡赵千庄村南谷林寺,又名尧陵。《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也证明尧与董姓部落的关系非同一般;历山舜王庙呢?在鄄 城县阎什镇历山庙村西,东距阎什镇驻地2公里。 “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字成都,虞君之后,历代传为贤明圣君,司马迁列之为五帝之一”。舜从虞氏来,也就是父亲任职的氏,那么他的姓呢?在这个古董国的董姓部落中,他真的叫名:“重华”吗?不,我给他更正,是姓董,名华。重因为古代书写,而写成以致后代的误会。同时,也证明,远古文字董演化,使董姓部落分化出更多部落,也因文字和读音而逐步演变分化。

皇甫谧云:“舜生姚墟”, 也就产下舜帝。据考姚墟即今山东省鄄城县麻寨乡舜城集。《史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历山、雷泽、河滨均在鄄城境内。舜20岁登帝位,它是一位仁爱、诚信、谦恭、勤政、爱民的帝王,后人思其功德,向往其遗风,在所耕之历山建庙以祀之,故名“历山舜王庙”。 春秋时期齐桓公曾在此与诸候多次会盟。《左传·僖公九年“夏,会(诸候)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秋齐候盟诸候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齐桓公之所以选择在葵丘大会诸侯,理由之一当是这里原为诸侯会盟旧地,《春秋·庄公十四年》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此处提到的“鄄”,即本县今旧城镇,而葵堌堆东北距旧城约3公里。《濮州志·古迹》第65页载:会台在濮州(今河南省范县濮城镇)东南25里,春秋齐桓公会(诸侯)于鄄即此。史书记载,葵丘与鄄不仅是诸侯多次会盟之地,而且筑有会盟台。葵堌堆因齐桓公与诸侯多次在这里会盟而倍受后人注目,成为圣地,会台、琉璃井成为古迹,不同时期的祠、庙也先后落成。山东濮城,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在城濮地区(今山东鄄城西南)进行的一次决战。现在济董、临商及其复线三条省级公路纵横城濮地区东西南北。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国名纪》丙卷:“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又曰:“豢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陶丘(在今山东定陶西南。《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东出于陶丘北”, 现在的山东定陶附近)。韦城县(隋开皇六年(586)析白马县置,属汴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而陆终的二儿子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可见古董国包括山东濮城、山东定陶附近、河南滑县东南、山西古鬷川等地的大范围。

从“《山海经·中山经》内《中次三经》的騩山,也即《中次七经》的大騩之山,就是今河南新郑、密县一带的具茨山。”,因为“' 山’与'騩山’古音极近,是文字异写。”其实,騩山的“騩”,晋代郭璞早就说了,“音巍”; 是影母微部字;巍,是疑母微部字。二字发音部位相同,都是喉音。《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说“大騩山,今名具茨山,在(新郑)县西南四十里,潩水出焉。……班《志》河南密县有大騩山。山盖与密县接界也。“;其实,具茨山的主体部分在今禹州市苌庄乡和浅井乡至新密、新郑交界处。新郑境内也只延续到辛店乡一带。具茨山属伏牛山的余脉。因为《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郑,祝融之虚也。”楚的先祖曾做火正,功劳很大,被命名为祝融。相传新郑为祝融的所在地,所以季连的出生地 山,便与《山海经》的大騩山联系上了,进一步坐实到河南新郑、密县的大騩山了”。也证明董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到了河南、山西、山东一带。

人们至今认为古唐国是《左传·昭公二十九的》的记载可知,其先祖就是陶唐氏,即唐尧部落。也不知绛县是哪姓氏居住?为何我说是古董国的范围呢?董国不是《国语。卷第十六》记载:“董姓,己姓之别受氏为国者也。有飂叔安之●子曰董父,以扰龙服事帝舜,赐姓曰董,氏曰豢龙,封之鬷川,当夏之兴,别封鬷夷。”?那这些翼城、曲沃、绛县、襄汾、侯马都不是舜帝赐封的豢龙氏的地方?如何又是古董国呢?

一、 远古时期的姓氏与部落

1、姓与不同的氏的命名

为了解这一不解之谜,我需要先对姓氏做一理清(详细见于我有关的文章论述):母系氏族形成部落,居住以母系进行;父系氏族是被赐予管理的人员有了氏,与姓区分。

首先是:同一个姓的部落,受管理于不同的氏所管理,也称为该地为什么“氏”,其实姓没有改变,其后代依然是部落的姓;同一个姓的人到不同部落任职,也称为不同的氏,然而其后裔不一定属于原来的姓,因为其生活部落不是原来的部落。其次是:由于不同的帝王,赐予部下或部落首领,安排到不同的部落管理,也就成为新的氏作为赐封,原来地方部落的姓,并没有改变。再次是:在进入父系氏族后期,逐步形成以随父一起生活定居,但是,并没有全部如此。只有到了战国时期,姓氏才统一固定下来。有以名字命名氏,有以管理职责为氏,有以地方为氏。然氏不等于姓,也不等于部落,管理者被赐封一地任职,那部落的姓并没有改变。

两个例子说明:1、 《春秋左传》称,唐叔未生,其母邑姜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及生,名之曰虞。”

2、《通志》谓:“帝尧,高辛氏第二子,母帝喾四妃陈丰氏曰庆都,感赤龙之祥,孕十有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放勋,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耆,故名伊耆,年十三佐帝挚受封于陶,十有五封唐,为唐侯,合翼与浮山南为国,而都浍南之尧都,后迁于平阳,年十有六以侯伯践帝位,都平阳,是为陶唐氏”。

唐叔未生,其母邑姜梦帝,只是后来人为了显示其出生的高贵,其实这故事表明其确切的父亲是不知道是谁?而故事2就更早了,是帝尧,感赤龙之祥,也就是赤裸裸的不知其父真正是谁了。是走婚吗?还是南男的到女方部落居住,婚姻基本固定,却不是完全固定。我在《姓氏的起源与古代婚姻》就针对远古婚姻进行的剖析。

2、姓氏的多种称呼

也就说明:陶唐是一个时代的名称。……黄帝轩辕氏政权传十五帝(公元前4513——前4053年)→少昊金天氏政权传七帝(公元前4053——前3790)→颛顼高阳氏政权传十二帝(公元前3790——前3380)→帝喾高辛氏政权传二十一帝(公元前3380——前2799)→帝挚青阳氏政权传十七帝(公元前2799——前2357)→帝尧陶唐氏政权传六帝(公元前2357——前2128)→帝舜有虞氏政权传二帝(公元前2127——前2071)……

一般来说,基本按照母系氏族的姓的部落进行称呼,由于历经各政权,赐封也有所改变,一些新的姓氏到一地成为帝王,也就理所当然改变原有的部落名称,或者居住的地方增加,也会成为赐封,成为新的氏的居住点。却又由于政权的更替,原有的部落的职责工作又凸显出来,带着原部落的特有标志。如豢龙氏。其实豢龙氏不是一个姓氏,是一个官职,真正存在的部落为董姓部落。

二、尧后后裔古唐国与唐叔虞新唐国都是古董国的一部分

(1):董姓部落早于祝融部落联盟,祝融部落是董姓部落的联盟

我在《人类最早的姓氏起源》一文充分阐述了董姓部落是最早的部落,祝融是董姓部落联盟,并由董姓部落分化成为:重、童等部落。祝融部落八姓分化,是高阳氏政权时期,祝融分化出八个部落,进一步分化为:①己姓,包括昆吾、苏、顾、温、鬷夷、豢龙;②董姓,董;③彭姓,包括彭祖、豕韦、诸稽;④秃姓,包括舟人;⑤妘姓,包括邬、郐、路、偪阳;⑥曹姓,包括邹、莒;⑦斟姓,斟灌、斟鄩;⑧芈姓,包括夔、越、蛮芈、荆。

其实上面的划分是董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的解体,而且分化早于颛顼高阳氏政权时期。也因为:童、重、豕韦等小部落都是董姓部落的分出,是古董国的分化。董姓分出童姓、重姓等

(2)、重耳、董狐都是出自古董国

《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又见:晋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今山系翼城西)叔虞子曼改称晋。后迁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山西翼城) 新田(山西侯马)。

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的时候,辛有(姒姓、辛氏,名有,周朝大史)到了伊川:《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左传·昭公十五年》: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春秋经传集解·昭公十五年》: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董狐其后。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姒禹,姓姒,名禹,又称戎禹、崇禹、伯禹、大禹,字文命,号高密。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首任王。姒禹传说是黄帝(轩辕氏开始称黄帝,姬姓)的后裔,他的先祖为颛顼高阳氏,父亲是崇伯鲧,母亲为修已氏首领女志,(又称女狄、女嬉)。

姒禹传说是黄帝(轩辕氏开始称黄帝,姬姓)的后裔。也就是黄帝入赘于不同的母系氏族部落的后裔。重耳,姬姓,辛有,姓姒,为何《左传·昭公十五年》: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其实,确切的说不是以董史而称呼为董,那是西周之前的历史,在传说的不完整且以片段进行描述而造成。

根据古代婚姻以及姓氏的来源,姓是跟随母系部落的,重是董姓的分化,董姓部落在山西翼城、曲沃、绛县、垣曲、襄汾、侯马一带,董狐时期,姓氏进入混乱时期,其先祖入赘董姓部落,后裔以母系部落董姓为姓,是符合实际的,同样道理,重耳也应属于一样的来源。

因此,反正了董姓部落在山西这一带是从很宽广的范围逐步缩小而已。被后来的朝代分封而赐氏所造成演变。

(3)、不是姬姓或祁姓部落所在的古国

黄帝部落原属于北方的小部落,最后迁徙而来。其他也是属于管理统治原有的部落,黄帝姬豕对这些忠于黄帝政权的部族给予赐封姓的首领和分封,共加封了十四个部族,赐封十二个部落的首领,也就是十二个姓的部落的酋长,划地而居。这十二个部落酋长安排到:姬、酉、祁、己、腾、箴、任、荀、僖、姞、儇、衣。称为十二姓,除姬姓是黄帝轩辕氏本族外,其余皆为外族。祁姓管辖的部落有:谢、章、舒、吕、祝、终、泉、毕、过、唐、铸、杜等国。

东夷少昊集团的大酋长清喾(代用字),率本部二十五族,联合炎帝后裔共工、祝融、夸父族和蚩尤氏的九黎三苗族,大举进攻黄帝政权,建立少昊金天氏政权。 “蕫”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分化为:老(耆)童、大章、重、董、句芒、东、中、仲、榆、程、温、苏、羋等十三个。

西周早期铜器《中觯》铭文考证,唐国迟在西周早期就已立国,文献上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一说认为唐国系由北方迁徙而来。其族姓一说系周的宗支,属姬姓;一说为祁,系尧之后。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载,春秋早期,楚国就凭武力威服了唐国。春秋中期,唐国沦为楚的附庸。前505年灭于楚。同时有“2001年在郧县五峰乡乔家院出土的唐子墓,随葬五件铜礼器,鼎、鈚、盏、盘、匝,即有3件铜器上有铭文。三件铭文中皆有“唐子中濒倪”,认定为古唐国君侯墓无疑”作为佐证。

《通志?都邑略》则云:“晋都唐,谓之夏墟,大名也,本尧所都,谓之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此,初谓之唐,其子燮父始改为晋,以有晋水出焉,其地正名翼,亦名绛,而平阳者是其总名。”《平阳府志》在“翼城县”条下云:“古尧始封国。虞封尧子于此。夏商因之。周唐乱,周公灭之,成王封弟叔虞于此,是为唐叔……” 光绪六年《曲沃县志·沿革》载:

商时“豕韦复承其国,商末国于唐,为唐公,沃在其西境,凡六百四十四祀。” 翼城恰在其东。历代《翼城县志·建置沿革》载:“翼在禹贡冀州之域。尧受封于此,号陶唐。禹封丹朱于此,因名曰'唐’。今县西唐城村,其故都也。至周成王五年,唐有乱,周公灭之,迁尧子孙于杜。成王戏剪桐叶为珪,封其弟叔虞于唐,建都翔翱山下,以山形如鸟舒翼,故名翼城,即今之故城村是也。自尧至此皆名唐……”

《辞海》载:“唐,古国名,相传为祁姓,尧的后裔,在今山西翼城西,为周成王所灭,后来作为其弟叔虞的封地。” 《辞源》载:“唐指唐尧,即陶唐氏,或诸侯国名,今山西翼城县西有古唐城。” 《汉语大辞典》载:“唐指西周诸侯国名,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有古唐城。” 《汉语大字典》载:“唐为古国名,相传为祁姓,尧的后代,在今山西翼城西,为周成王所灭,后作其弟叔虞的封地。” 《中国历史大辞典》称:唐为“商代方国,祁姓,相传为尧之后裔,都今山西翼城县西唐城村,为周成王所灭。封其弟叔虞于此。都今山西翼城县西唐城村。”

唐尧的父亲姜斯遂,娶陈锋氏女子庆都为妻,居住在丹陵。于斯遂二十四年(壬午,前2379)在丹陵宫中生下了尧。十五岁时被父亲封在了陶邑(今山东荷泽市南陶丘),十八岁时又改封于唐邑(今河北保定市唐县西北),始称唐尧。帝尧陶唐氏政权两任帝皆为炎帝族姜姓后裔,二任帝伊放勋往北方视察,遇见黄帝族的后人姬江很有王侯气派。并把小伙子招为我的上门女婿,让他入赘于帝尧陶唐氏族中,很快伊凤便和姬敬结为夫妻,封在了故都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南)。生下一子,取名姬江。这记载说明,唐尧时期依然处于入赘婚之中。同时,随着母系氏族的母亲姓为姓。第三是原来此地不属于姬姓部落聚居地。

从董姓部落的历史迁移,再从《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可以知道:陶唐虽然成为唐尧的都城,然开始属于董姓部落地,不属于尧的后裔祁姓部落地。

(4)不是刘累的后裔或豕韦的部落

《路史·后纪》:“尧有九子,其封于留者为留氏,字亦作镏。后有留累,累亦作絫。以豢龙事孔甲,赐之氏曰御龙,以更董之后,则知留累之前为豢龙氏,豢龙之后为关龙氏。刘絫既迁鲁县,之后,则不名为豢龙,而氏为御龙矣。”该记载,明确了刘累在董国的地方学养“龙”,

其后被封为御龙氏的官职,又逃避到山东。

相似的记载有:《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董父,实甚好龙。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故帝舜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另有:《左传》中关于豢龙氏的记载: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於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於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这肯定了:陶唐氏既衰,进入夏朝,刘累开始在董姓部落学豢龙,“学扰龙于豢龙氏”,未获豢龙氏,后取得豢龙氏之职位,“知留累之前为豢龙氏”,地点呢?“龙见于绛郊”。也就是绛的地方。可见,绛在夏朝之前依然属于古董国。后刘累被赐封为御龙氏:“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然从上面可知另外有记载是:“赐之氏曰御龙,以更董之后”,一说更董,一说更豕韦,也就是说,更改了古董国部落的官职名称。因此有“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最后,刘累跑到了山东,也就不存在这一带是刘累的后裔的说法;刘累跑之后,古董国的官职改为什么了呢?

《后纪》卷八又云:“ 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同)以豢龙事舜,封于鬷川,别为 鬷邑,更为关龙,音豢龙。豢龙同关龙,龙逢其后也。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 这就明确说明,古董国部落的任职官员为“更为关龙”,其实是后人读音一样,写字不一样而已。

那为何记载古董国更改任职官名,也就是“氏”一说更董,一说更豕韦呢?

《翼城县志?建置沿革》载:“唐侯御龙氏,姓刘名累,尧子丹朱后,居龙艺村。夏孔甲时,天降二龙,累以养龙术事孔甲,孔甲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之后,为唐侯,都翼之西,曰龙唐,即今龙唐村。”

从祝融八姓最后再分化,;“③彭姓,包括彭祖、豕韦、诸稽”,其实,不是祝融分化,是古董国的分化。为何呢?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 《国名纪》丙卷:“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又曰:“豢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

《后纪》卷八又云:“ 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同)以豢龙事舜,封于鬷川,别为 鬷邑,更为关龙,音豢龙。豢龙同关龙,龙逢其后也。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   

陶丘:古地名。一名釜丘。在今山东定陶西南。《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东出于陶丘北”,即此。陶丘位于定陶县城西南4公里,马集镇费庄村北200米处。《竹书纪年》:“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说文》;“陶丘有尧城,尧尝居之。”《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寰宇记》:“河滨在定陶县西南十里,即陶丘”。河滨寺原寺门横额书“虞舜陶处”,该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尧治陶丘,舜曾在这里做过陶器。

可见,董姓部落早于尧、舜之前居住陶丘,后豢龙于陶丘;又记载董姓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再一次证明祝融八姓不是祝融分化董姓,而是祝融部落是董姓部落的联盟,大董姓。彭姓、也从董姓分化而出,而彭城、诸稽也是古董国的地方范围之内;“诸稽是上古时人祝融之后,史载祝融之后封有八姓,其中封为彭姓者有诸稽大彭及豕韦各建为国。诸稽受封于浙,建立了诸稽国”, 豕→ 诸,都是养殖“豢龙”,这样古董国就变成: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一带。这样,山西的翼城、曲沃、绛县、垣曲、襄汾、侯马都属于董姓部落的范围。

古书所谓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鬷水上夷,皆董姓。古董国者,乃虞舜所始封董父之国,夏商赓为侯国者也。新近考古证明:绛山(在今山西绛县西北)南有倗国,倗国西有董国。 董国的古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是后期的董国的范围了,是夏商时代的侯国,临近其父祖居地山西平陆的吴山,后来为晋国所并。这些记载的错误,源于没有弄清楚董姓部落早于赐封豢龙氏,氏是在舜帝时期才开始形成,姓早于氏存在。且倗国、董国、诸稽国等等都是在夏朝中后期,逐步分封封地,而改变了原居住的部落,成为大大小小的不同小国家。最后商朝董姓部落缩小到:“别为 鬷邑”,成为一个小国。当然,包括出现豕韦国。

晋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今山系翼城西)叔虞子曼改称晋。后迁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山西翼城) 新田(山西侯马)。

之后,发现董氏砖雕墓最初是在侯马市西北郊,墓主人一名董海,一名董明,先后于金明昌七年(1196年)和大安二年(1210年)建墓。

三、古董国被作为封地逐步赐封。而逐步瓦解

黄帝轩辕氏政权之后,进入少昊金天氏政权,董姓部落分化为董氏、老(耆)童、大章、重氏、、句芒、东氏、中氏、仲氏、榆氏、程氏、温氏、苏氏、芈氏十三个分支;但依然属于董姓部落之中;百族兴旺,万国林立。开始逐步形成姓部落的分化与居住。

董姓部落的居住地被其他赐封,作为领地。如商时“豕韦复承其国,商末国于唐,为唐公,沃在其西境,凡六百四十四祀。”

同样,商朝绛州被郇国取代,唐朝中叶郇姓先祖都居住于山西省西南部的古郇国周围(唐《广韵》说,“郇姓出绛州”。

《翼城县志·古迹·村落》载:“韦沟:在履釜山东南,盖夏时豕韦氏侯此所都也。至商时豕韦灭,遂渐浚为沟焉。”另一处为后韦沟,位于苇沟村的后边,属于苇沟——北寿城晋文化遗址范围。

殷王武丁时,迁封韦国国君刘(姬)贡于夏墟(今山西夏县),称唐国(西唐),封其子于韦(豕韦),成为子姓韦国。这样一来,商代时山西地区便有北唐、南唐、西唐三个姬(或祁)姓唐国,国君均为帝尧的后裔。

山西晋国以前就出现霍、虢、虞、冀、黎、郇、董、韩、芮、魏、耿、贾、杨、沈、姒、蓐、黄等国家,或者部落。而曲沃恒叔上位时(公元前745年),周王室刚刚东迁不久(公元前770年)。王室已经无力约束各封国了,各大国开始兼并周边的小国,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曲沃恒叔所做的无非是抓住机会,扩张了自己的封地,并最终取得对翼城的大宗压倒性的优势。

从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即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涿州)。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可见,董姓在河南、山西、河北、山东都是董姓居住密集的地方。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释例》曰:“帝丘,故帝颛顼之虚,故曰帝丘。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虚。东郡濮阳县是也。”今濮阳城中有昆吾台在焉。昆吾氏四方国:苏、温、顾、董:

董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东北),括地志云:“曹州济阴县即古定陶也,东有三鬷亭是也。”

古董国逐步被赐封,被其他赐封的氏所取代,由于姓氏的混乱,没有形成统一之前,很多根据官职人员的官员名称而改变称呼。最后成为瓦解。

四、董国被晋国吞并

杜预曰:在西河界休县者,是也。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圮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后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

《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董泽,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泽也。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

《左传·哀公四年》引《夏书》云:“唯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冀方即《禹贡》所说的冀州。《诗经注解》曰:“唐国,本帝尧旧都,在禹贡冀州之域……周成王封弟唐叔虞为唐国。”《翼城县志·建置沿革》载:“翼在《禹贡》冀州之域。尧受封于此,号陶唐”。《史记·晋世家》云:“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这里的“河”指黄河,“汾”指汾河,翼城恰处于黄河、汾河以东。《括地志》载:“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者也。”

当年周公旦还在辅佐年纪尚小的周成王时,看到成王随手捡起地上的一片梧桐叶,撕成珪状,交给身边陪游的亲弟弟叔虞,说:“以后我要把唐国封给你。这就是信物。”几年后,周成王谨遵周公的教诲,将唐国封给叔虞。从此叔虞被唤作“唐叔虞”,叔虞所封的唐在什么地方呢?殷周之际,以唐命名的地方不止一处。史家较一致的意见是在今山西境内,但究竟是在太原一带还是在晋南的翼城、绛县一带却争论了上千年。《左传》昭公元年说:“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杜注以为大夏在今太原市。《逸周书·王会篇》记载有“北唐戎”,据说在太原一带居息。《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引《穆天子传》以及《史记·秦本纪·集解》说周穆王时“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绿耳”。这是唐国在今太原说所本。 唐叔虞仙逝之后,儿子姬燮(音同谢)即位。国泰民安之际,姬燮决定更改国名,以晋水之名为国号,成为第一代晋侯。从此,世人知晋而不知唐,终于政权更迭和永久占领得以实现。

晋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今山系翼城西)叔虞子曼改称晋。后迁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山西翼城) 新田(山西侯马)。

晋国自武公开始,大兴灭国之风,先后吞掉了霍、虢、虞、冀、黎、郇、董、韩、芮、魏、耿、贾、杨、沈、姒、蓐、黄等17个国家。晋国统一了,不过是由小宗统一了大宗,也就是说,地方把中央给吞并了。《国语 郑语》记载史伯之言,说成周(今洛阳)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等方国。《左传》桓公九年(前703年):“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秦本纪》:穆公二十年(前640年):“秦灭梁、芮。”按芮、荀、董三国,所叛为晋。荀、董,连同芮伯万所奔之魏,都是晋南的姬姓小国。芮与荀、董同时叛晋,三国当距离不远。荀在晋临猗西南涑水南岸、董在今临猗西北 ,都在晋之西南方向,芮也当在晋(都曲沃即今侯马一带)周边。

《史记·晋世家》说:“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纪年》。“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庭乃返。五年,曲沃武公元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武公元年(前716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

由于董伯的反抗,最终逃亡,至此,董国也被吞并。

2013年9月22日0:15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858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