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文/老张在路上

中国民间传统戏曲中关于后汉高祖刘知远和他的皇后李三娘的故事,大多以《白兔记》为母本,《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元代南戏作品,永嘉书会才人编,写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记》并称“四大南戏”。

南戏是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兴起的戏曲剧种,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

《白兔记》故事梗概如下:

五代时,沙陀人刘知远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将继父家业花费至尽,被继父逐出家中,流落荒庙,后被同村富室李大公收留。李大公见刘知远有帝王之相,便将女儿李三娘嫁与刘知远,而李三娘的兄长李洪一及其妻子却嫌贫爱富,坚决反对招赘刘知远。李大公不听,还是招赘了刘知远。不久李大公夫妻相继去世,李洪一夫妻便百般虐待刘知远及李三娘。

两人设计,让刘知远去看瓜园,盼着瓜精害死刘知远。刘知远战胜了瓜精,并得到了兵书和宝剑。刘知远知道家中已待不下去,便告别了李三娘,去汾州当兵。初在岳节度使麾下做一更夫,岳节度使也看出刘知远有帝王之相,便招赘刘知远为婿。

刘知远屡立战功,进职九州安抚使。李三娘在家受兄、嫂折磨,白天到井边汲水,晚上在磨房推磨。因劳累过度,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只好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兄嫂欲害死咬脐郎,将咬脐郎抛入荷池中,幸被家人窦公救起。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李三娘为了逃避哥嫂的迫害,便托窦公将咬脐郎送到知远处抚养。十六年后,咬脐郎长大成人,刘知远命咬脐郎率兵回沙陀探望生母。咬脐郎屯兵开元寺,一天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白兔,与正在井边汲水的李三娘相遇。咬脐郎知道李三娘便是自己的生母后,便回去报知父亲。刘知远遂带领兵马回到沙陀村,与三娘团聚。

《白兔记》被改编为京剧以及评、川、豫、汉、潮剧等地方剧种,有《磨房产子》《井台会》《磨房会》《红袍记》等剧目,还曾经被改编为电影《白兔记》。

正史记载里的刘知远皇后,姓李,没有名字,一般称李氏。她的一生行状,虽然没有戏文里那些故事,同样充满传奇色彩。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先看两种正史的记载:

《旧五代史》:“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高祖微时,尝牧马于晋阳别墅,因夜入其家,劫而取之。及高祖领藩镇,累封魏国夫人。”

《新五代史》“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其父为农。高祖少为军卒,牧马晋阳,夜入其家劫取之。高祖已贵,封魏国夫人,生隐帝。”

五代史最基本的两种史料,对于李氏,都没有提到名字。只是说“晋阳人也”。 晋阳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的晋源区以及附近区域一带。公元979年,北汉向北宋太宗赵光义投降,宋太宗太宗认为晋阳有王气,因为五代十国大都在山西发迹,“盛则后服,衰则先叛”,将晋阳火烧水淹,彻底摧毁。三年后在晋阳以北的唐明镇重建太原城。明朝时,在晋阳城故址西南部建立太原县。(有资料说李氏是榆次郡鸣李县(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鸣李村)人。)

李氏出身农家,其父为农夫。至于家境是否殷实,不得而知。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即便家境殷实,是个农村土财主,也挡不住如狼似虎的官军的袭扰,而这样的命运偏偏被李氏遭遇到了。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一天夜里,一群官军砸开李家房门,李家人还在迷糊中,李家的女儿被这群官军抢上战马,一群人又呼啸而去。后来李家人一打听才知道,李家姑娘被村庄附近牧马的官军小兵刘知远带朋友一起抢走,当天就成了亲入了洞房,从此李家姑娘成了刘家媳妇儿。

刘知远出生于公元895年,刘知远在史书上最早的军旅生涯故事,史料上有明确记载的是:“明宗与梁人对栅于德胜,时晋高祖为梁人所袭,马甲连革断,帝辍骑以授之,取断革者自跨之,徐殿其后,晋高祖感而壮之。”

梁晋之间的德胜争夺战发生在后梁贞明五年(919年),刘知远这年24岁,是李嗣源麾下的一名小校。在成为小校之前,刘知远已经开始了吃粮从军的日子,他那时在军中的职务是马夫,喂马的小兵。

刘知远强抢李氏为妻,就是在他为李嗣源牧马的时候,这大概是在德胜争夺战之前。而在公元921或922年,刘知远的大儿子刘承训出生。

民间戏曲里说咬脐郎是刘知远次子,即后来的后汉隐帝刘承祐。刘承祐生于公元930年,此时是后唐长兴元年,是李嗣源的时代,刘知远开始发迹,已经成为石敬塘的部下将领。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按正常的逻辑推理,咬脐郎应该是长子刘承训,而不应该是次子刘承祐。刘承训虽然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是李皇后所生,但既为长子,当是刘知远青年时期没有发迹时和李氏成亲后所生。李氏是刘知远在军中放马时抢亲成家的,他那个时候难道还有其他的三妻四妾再生下长子刘承训?

当然也不会有传统戏曲里的《白兔记》《井台会》《李三娘挨磨》这些催人泪下的传奇了。

刘知远强娶李氏后,他的人生开始逆袭,进入快车道。

德胜争夺战后,石敬瑭因为刘知远护援有功,奏请李嗣源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从此,刘知远跟着石敬塘,随着石敬塘的步步高升,他也水涨船高起来。

李嗣源死后,公元934年李从珂继位,任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刘知远移镇汶阳,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

石敬塘建立后晋,刘知远以其军事才能和佐命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李氏也被封为魏国夫人,当年被一个小兵抢来的新娘,成了皇封夫人,不知李氏回首前尘往事,是悲是喜?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六月,石敬瑭病死邺都。石敬塘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出帝,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

石重贵即位,因为称孙不称臣的问题,激怒了契丹,给伺机南下的耶律德光提供了机会。

石重贵开始了与契丹时断时续地延续数年的战争。在后晋和契丹人的战争中,刘知远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积蓄力量,保存实力,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半就,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出兵不出力,另一方面有时也主动出击一下。耶律德光派大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刘知远在忻口大破伟王,又在朔州阳武关再破契丹。两败契丹,让刘知远保住了他的河东地盘,也为他日后南下占领中原称帝,奠定了基础。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正月一日,契丹进犯京师,俘虏了后晋出帝石重贵北去,后晋灭亡。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二月十二日,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认为中原没有主人,刘知远的威望日益隆盛,众心所归,写信劝他登上帝位。十五日,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政权。他没有马上改国号,而是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从这时起,当年的李家姑娘开始出头露面,而她的首秀就先声夺人,从而在史书上留下浓浓一笔记载。

《旧五代史》:“高祖建义于太原,欲行颁赉于军士,以公帑不足,议率井邑,助成其事。后闻而谏曰:‘自晋高祖建义,及国家兴运,虽出于天意,亦土地人民福力同致耳,未能惠其众而欲夺其财,非新天子恤隐之理也。今后宫所积,宜悉以散之,设使不厚,人无怨言。’高祖改容曰:‘敬闻命矣。’遂停敛贷之议。后倾内府以助之,中外闻者,无不感悦。”

在《新五代史》里,这段记载大同小异。

为了新立的朝廷军政开支,刘知远想到的办法毫无新意,就是要敛取民财,雁过拔毛,用来赏赐手下的军士,来换得这些人为新朝廷卖命。而李氏为了不让军士生怨气,又不敛民财而有厚赏,情愿将后宫半生私积,一并充公,作为赏赐。军士们赏赐到手,格外感激。

不能不说,相比大老粗军阀出身的新皇帝刘知远,李氏更有战略眼光,看得更远,更加宅心仁厚。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刘知远称帝后,立即册封李氏为皇后。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十一日,刘知远长子刘承训刚立为皇位继承人就病死了,刘知远正病重,悲哀使病迅速加重,他立即将刘承祐托付给将相们。正月二十七日,刘知远去世。

刘承祐继位后,按照刘知远临终安排,由杨邠、史弘肇、苏逢吉、郭威、王章等大臣辅佐。在五个顾命大臣中,杨邠、苏逢吉、史弘肇负责政事,郭威负责征伐叛逆,王章主管财政。

郭威在平定三镇叛乱后,移师北伐,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驻军魏州(今河北大名西),远离了后汉的政治中心矛盾漩涡。

这五人中,郭威老诚持重、威望十足、识见深远、接纳贤才、体察民情、有所作为,而且一开始对新皇帝足够尊重,并没有想到要造刘家的反。其他几个,或为人阴险冷酷,或恃功而骄,或蛮横无知,或行为猖狂,或残暴绝伦,而且这几人还经常互相攻伐,致使内政一天天败坏。

从小在福窝里长大的刘承祐其实并不懂为君之道,而且性情骄奢,除视朝听政外,空闲时间就是与近侍戏狎宫中。其中刘承祐的舅舅李业和聂文进、后匡赞、郭允明几个人最得刘承祐信任。这些人在一起往往编造随便开玩笑,甚至讲些黄色段子,全不顾君臣名分,乱嘈嘈的聚做一堆,互相笑谑,让人侧目。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李太后听说这事,召刘承祐入宫,严词督责。承祐初尚遵礼,不敢发言,后来听得厌烦,竟反唇相讥道:“国事由朝廷作主,太后妇人,管甚么朝事!”《新五代史》记道:“帝年少,数与小人郭允明、后匡赞、李业等游戏宫中,后数切责之。帝曰:‘国家之事,外有朝廷,非太后所宜言也。’”

皇帝如此德行,那些执政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

杨邠总领军政大权。精于吏道,缮修甲兵,充实府库。然而大概因为权力太大,杨邠开始专恣弄权。朝廷宣徽使职务出缺,刘承祐的舅舅李业想出任这个职务很想得到它,便动员姐姐李太后、小皇帝去跟辅政大臣们推荐自己,苏逢吉对此表示同意,但杨邠、史弘肇却不同意。杨邠还说道:“内使迁补,须有次第,不得超擢外戚,紊乱旧纲!”刘承祐入禀太后,只好罢论。

刘承祐想立爱妃耿夫人为后,因为杨邠不同意而没有立成。不久耿夫人死了,小皇帝要以皇后礼葬,杨邠又持反对态度。《新五代史》:“帝欲立所爱耿夫人为后,邠又以为不可;夫人死,将以后礼葬之,邠又以为不可。由是隐帝大怒,而左右乘间构之。”

还有更出格的非臣之道,《新五代史》记载了一件事:“(杨)邠常与王章论事帝前,帝曰:‘事行之后,勿使有言也!’邠遽曰:‘陛下但禁声,有臣在。’闻者为之战栗。”

这简直就是在朝堂上公然羞辱刘承祐,要求皇帝闭嘴。小皇帝的心中的暗恨一天天在增加,如肉中刺,杨邠却不自知。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在苏逢吉和李业、郭允明等人的唆使下,时在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初,刘承祐利用杨邠、史弘肇、王章上朝的机会,派宫中卫士将他们杀死。

《旧五代史》:据《通鉴》云:隐帝与李业等谋诛杨邠等,议既定,入白太后,太后曰:“兹事何可轻发,更宜与宰相议之。”业时在旁曰:“先帝尝言,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懦怯误人。”太后复以为言,帝忿曰:“国家之事,非闺门所知。”拂衣而出。

太后的话不但成了耳旁风,还换来了儿子的讽刺之话,言下之意,女人少管闲事!

刘承祐不但杀了三个执政大臣,更把刀对准了军中大佬郭威等人。他与李业密谋,密诏领邺都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兼天雄军都巡检使郭崇威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企图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

李弘义是刘承祐另一个舅舅,李洪义和李业不同,他不想加害郭威等人,接到密诏的李弘义以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立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见事情紧急,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刘承祐令郭威诛杀诸将,致使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河,刘承祐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瑽脱侦察郭威的动向。瑽脱被郭威军抓住,郭威让瑽脱回京奏请刘承祐把李业等人缚送军中。

刘承祐拿着瑽脱带回来的郭威奏章给李业等人看,李业等人都说郭威的反状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属全部杀死,其中包括郭威还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新五代史》特别记道:“婴孺无免者。”

慕容彦超是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弟弟,是一个志大才疏纸上谈兵的马谡一样的人物。郭威大军临近汴京,慕容彦超领军抵抗,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慕容彦超却打了大败仗。

《旧五代史》记道:南北军遇于刘子陂,帝欲自出劳军,太后曰:“郭威吾家故旧,非死亡切身,何以至此!但按兵守城,飞诏谕之,观其志趣,必有辞理,则君臣之礼尚全,慎勿轻出。”帝不从。

这个时候,李太后说的话也算不了数了,没有人把她的话当成一回事。

刘子陂之战失败后,刘承祐第二天清晨匆忙要逃回城去,开封尹刘铢据城不让其入内。刘承祐只得带了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开封西北奔逃。

逃到赵村,忽见后面尘埃大起,刘承祐以为是追兵,便仓皇下马,打算躲入村民屋中。郭允明见形势危急,想以刘承祐作为进见礼投降追兵,猛然赶上几步,狠命一刀,将刘承祐刺死。

其实后面并不是追兵,而是刘承祐的亲兵赶来护驾。郭允明见自己弄巧成拙,也只好横刀自刎而死。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刘承祐死了,郭威还没有准备好登上帝位,表面文章还是得做足。具体到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新皇帝继位。

刘承勋是刘知远最小的儿子,隐帝嗣位,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兴元尹,后为开封尹,进位检校太师、兼侍中。听着官职不少官位也不小,但这时的年纪并不大,估计并没成年,而且还重病在身。

最主要的关键是,饱经沧桑看透皇权更迭内幕的李太后似乎不愿意让这个生病的儿子继承皇位。她的刚去世没几年的老公刘知远不就借口杀了前朝的王淑妃花见羞和李从益吗?

《旧五代史》记载:乾祐三年冬十一月,萧墙之乱,隐帝崩,军情欲立勋为嗣。时勋已病,大臣及诸将请候勋起居,太后令左右以卧榻舁之以见,诸将就视,知勋之不能兴,故议立刘赟。周广顺元年春卒。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舁(yú)字,《说文解字》:“舁,共举也。从臼、从廾。”

郭威不相信刘承勋病得如此厉害,连皇帝都不能当了,就要亲自看看情况。李太后让人把刘承勋连病床一起抬了出来。郭威这才相信刘承勋真的不能当皇帝了。周广顺元年,即公元951年春,刘承勋病逝。

征得李太后同意,群臣又议改立刘赟为皇帝,刘赟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儿子,时任徐州节度使。刘赟获悉立他为帝的消息后,便起程赴京准备即位。他才走到宋州,郭威已经抢先一步逼迫太后下诏封自己为“监国”,夺取了朝政大权,并以太后名义下诏废黜刘赟,降封刘赟为开府议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湘阴公,又遣部将郭崇威到宋州,将刘赟囚禁起来。

公元951年正月,刘赟生父、河东节度使刘崇闻知郭威夺位灭汉,在晋阳称帝,国号北汉,与郭威对抗。郭威怕留着刘赟会成后患,宋州节度使李弘义毒死了刘赟。

在刘赟没有来京之前,郭威率群臣请李太后权临朝听政,“李太后于是称诰焉。”及周太祖为六军推戴,上章具述其事,且言愿事后为慈母。后下诰答曰:“侍中功烈崇高,德声昭著,翦除祸乱,安定乾坤,讴歌有归,历数攸属,所以军民推戴,亿兆同欢。老身未终残年,属兹多难,惟以衰朽,托于始终。载省来笺,如母见待,感念深意,涕泗横流”。

李太后戎衣、玉带以赐周太祖。

抢来的皇后:“李三娘”的正史记载和民间叙事

不久,郭威出征契丹,军士拥之以归。郭威仍尊李太后为母。李太后自知大势已定,迁居太平宫,尊号昭圣皇太后。

周显德元年(954年)春天,李太后去世,而在她之前显德元年(954年)2月日,郭威病死于汴京宫中的滋德殿,享年51岁。

后汉高后陵,又名李三娘坟,位于今河南禹州市浅井乡麻地川村,在睿陵(刘知远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苌庄镇柏村柏嘴山右侧的大龙山之阳)东侧约10公里处。这个被刘知远抢来的皇后,死后终于和刘知远相邻相伴了。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870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