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璞老师退休前是新华社高级编辑,从少年时与乒乓球结缘,到整个新闻职业生涯写出无数有关乒乓球的重量级稿件,可谓对宣传国球贡献最大的媒体人之一。本文是王俊璞老师对自己与国球之情缘的回顾,分享一位资深媒体人在报道国球过程中所体味的酸甜苦辣。
当“配角”与“开专栏”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囊括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又一次攀上一个峰巅。
但是,对于我这个一直报道乒乓球的“老兵”来说,却留下了些许遗憾——由于工作的安排,这届奥运会的乒乓球报道,我只能当“配角”。
亚特兰大奥运会报道,共写稿近百篇。其中,乒乓球赛的稿件仅有七八篇,乒乓球项目的大部分中文稿件都是由负责英文的同事曹剑杰写的。
这并非本人不想写,主要是担负的其它任务太重了。这届奥运会报道,我最重要的任务是联系中国体育代表团,还负责举重、乒乓球比赛中文报道,此外,每天要写一篇中国奥运健儿简要战况,还要写一篇第二天中国运动员赛事热点。赛事热点稿子不长,但难度极大,因为每天要等所有比赛结束,还有半天的时差,有时到凌晨编辑部只剩我一人。幸亏平时对中国各项目情况都有所了解,才艰难地完成了任务。
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作者(左)和同事与李富荣(中)合影留念。
过度的紧张劳累,以致在奥运会闭幕后至少一个月内,形成了一种“习惯”,乘车或乘船,上去后一落座立即睡着,到站准能醒。幸亏不是开车,2004年雅典残奥会后归来,新华社报道团带队的徐济成开车回济南,到天津附近时睡着了,遇到一条沟,车造成严重损坏,幸亏人没事。体育大赛报道的辛苦,由此可见一斑。2000年悉尼奥运会,再次见证了中国乒乓球队囊括4金。这次的任务是联系中国代表团并分管乒乓球和跆拳道两个项目,感觉比亚特兰大负担有所减轻。与以往不同的是,乒乓球赛期间为张燮林开了专栏,每天一篇,他说我写,新华社通稿和《体育快报》都发,分简版和详版。这是一次创新,当然也有压力,费了不少气力。
也许算作一个经验,2005年上海世乒赛,新华社为中国队前总教练许绍发和前副总教练张燮林都开了专栏。不过,这次比赛我只是签发稿件,一条也没有写。
告别赛
多次参加世乒赛报道,对2001年春天的大阪世乒赛印象很深。这是世乒赛7个项目的“告别赛”。此后,单项赛和团体赛就分别举行了。
在大阪,见证了中国队再次囊括7项冠军,目睹了刘国正对韩国金择洙一战挽救7个赛点的惊天逆转。
此事,我写的消息是《刘国正反败为胜创造奇迹》新华社的《新闻业务》周刊曾有题为《情景交融的现场新闻》文章作了评介:“在有卫星电视现场直播的今天,文字记者该如何描述这场‘空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比赛?《刘国正反败为胜创造奇迹》一稿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认为此稿“导语简洁而‘抓人”“笔墨没有过多地花在过程上,而是穿插背景和场景”…凸显了文字报道的优势。
2004年3月的多哈世乒赛,是本人采访世乒赛的告别赛。中国男队蝉联冠军,女队则实现六冠王”。记得那次王楠的一句话,“还没怎么打就结束了”。我的感觉是,中国队做了十分的准备,只用了两分,冠军就到手了,优势是如此巨大!但是,中国女队成绩出色,却受到了批评,我发了一条消息《徐寅生蔡振华为中国女队指出问题》。最后一稿是希望国际乒坛再发展的《乒坛“亚欧对抗”何时变》。
同一年9月的雅典残奥会,是我采访奥运会的告别赛。我负责中文签稿,也写了一些稿件,但乒乓球稿仅有一条:《两个百金十处巧合》。巧合的是,残疾人选手张小玲为中国夺得残奥会历史上的第100枚金牌,联想到张怡宁为中国夺得参加夏奥会历史上第100枚金牌,两个百金出在同一赛场。于是,开始寻找相同之处,竟然又发现9个巧合:都是代表团在雅典的第20金,都是乒乓球项目,都是女选手,都是右手握拍(只是直拍与横拍有别),都是3比1击败对手,都属鸡,都姓张,名字都是两个字,两个百金从一到百都历时20年。
2005年济州岛亚乒赛是本人采访乒乓球的告别赛。那一次,中国队丢了女团、男双冠军,女单更是“全军覆没”。蔡振华说是问题的“总爆发”。但是,发现问题对以后更重要的比赛来说,可以变成好事。比赛结束时,我写了《慢进则退第17届亚乒赛综述》。
几十年来,乒乓球各种大赛都曾参加报道,但分工不同。大体是在国外举行的,如汉城、亚特兰大、悉尼奥运会和曼谷、釜山亚运会,基本上都是采访,分管的任务中都有乒乓球;而在国内举行的,如北京亚运会、北京奥运会、世乒赛都没有采访,主要是签发稿件。
而多届全运会,记得1983年上海第5届、1987年广州第6届,都曾到现场采访,后来则都是在编辑部。
本人2009年为新华社写的最后一篇乒乓球人物稿是《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也算是职业生涯中写国球也是写国球人物的“告别稿”。此稿被收入“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的《激情中国》一书。
1983年上海全运会期间,我分工采访举重和乒乓球两个项目。这期间写的两篇稿《中国乒乓球队的新教练——郗恩庭》和《世界冠军的思索——郭跃华告别赛前一席谈》是写国球人物稿的开端。后来所写人物稿,除了前边提到的数位,还有邱钟惠、张燮林、江嘉良、葛新爱、蔡振华、邓亚萍、刘国梁、王楠、王励勤等。这些人物稿,专门约好采访的少些,多数是赛会期间用掌握的材料和见闻赶写的。还有很多人们非常熟悉的明星,没有机会写,留下了遗憾。大概是因为缘分不到吧。
悉尼奥运会期间,作者(左一)与张燮林(右一)、邓亚萍(右二)及赛事志愿者合影留念。
感谢国球
从1982年正式跑体育,至写最后一篇乒乓球稿,已经有28年。这些年我采访过很多项目,但论缘分之深厚,没有一个项目可与乒乓球相比。
我对国球总是心存感激。
在中国乒乓球队建队50周年庆祝活动中,新华社和几家兄弟单位,我和人民日报刘小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张之(已去世)、中央电视台马国力、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鲁光和赵卫真获得“中国乒乓球运动贡献奖”。这是国球给予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记得还评过一次乒乓球十佳记者。
感谢国球,并不只为荣誉。
国球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和用武之地。国球在国人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国球参加的各种比赛和活动大都参与报道,采编的稿件已难计其数。但有两点也许能说明问题:在所写多篇社级好稿中,国球稿所占比例是最大的。本人的《新闻写作60招》一书中,共选稿件60篇(组),其中写国球的占了26篇(组),占比也最大。成书后请新闻学专家徐占焜作序,他看了书稿后说:“没想到乒乓球项目竟然能写出这么多像样的稿子!”
中国乒协、乒羽中心和国家队为记者采访提供了方便。回忆起来,凡要采访可以说有求必应,甚至不是采访的事也能满足要求。记得新华社团委让我请两位国手来交流指导,与乒羽中心主任杨树安一说,他爽快地答应,并派来赫赫有名的刘国梁和杨影。当然,我的原则是,在没有重要事情时尽可能不麻烦他们。
更重要的是,国球给予我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大学学历,从事新闻工作的起跑线比别人靠后,但当过专业运动员的经历使我力争上游,而报道、学习国球则让我不断地获得前进的动力。
多年接触,一个强烈的感觉是,国球的精神武库太丰富了!为此,曾写多篇稿探讨,如《要利剑,更要精神》《国球的品格(详版)》《国球五十年》等。记得1999年写的述评《高扬三面旗帜——国球辉煌40年探因》,此稿提炼出三点,即:顽强拼搏、科学求实、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2002年年底,乒羽中心和中国乒协举办庆祝中国乒乓球队建队五十周年系列活动,纪念图书《星光灿烂四十年——乒乓文萃选》一书收录了此文。这是此书中极少非体育口作者的稿件之一。
国球的精神特别是“三面旗帜”,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地锐意进取。在新闻工作岗位上,采编的稿件所获好稿奖状有厚厚一叠,还获得中国武协颁发的贡献奖,尤其是中国体育记协颁发的成就奖,可以说是对我付出努力的肯定。而这一切,都有国球的一份功劳。
这就是我与国球的缘分!
愿国球在长盛不衰之路上永远前行!
前段时间,我又拿起了球拍,常和几位球友练到出汗,体重降了十多斤,并一直保持着。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乒乓馆记者比赛时,训练局局长李富荣看我打球后评价:“正手一板还可以,如果能加上弧圈球,就可以提高一个档次。”可惜,后来打球很少,水平下滑,自然也没学会弧圈球。多年采访国球,而在球技上没有任何长进,这大概是我最大的遗憾。令人鼓舞的是,每周几次练习,球技恢复不少。当然,最重要的是锻炼身体。这也是享受国球的馈赠。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081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陪护 小小说 .冯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