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17
编辑 | 编辑
2006年5月14日《百家讲坛》。
主持人张斌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刁钻”的问题:
您是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使用这个名字吗?
还是从某个历史时刻开始,您忽然觉得自己能用上这样经天纬地的名字了?
听到这个问题,台下响起一阵笑声。
正如主持人所说,易中天这个名字听起来豪气万丈。
若这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未免有点狂妄自大的味道。
“这个名字是我祖父起的,鄙人五十多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易中天的回答虽然堪称满分,但关于他名字的争议,却远远没有结束。
甚至还从易中天本人,上升到了他的父母。
又有刺头开口问道:
我知道易老师出生于书香门第,可您的家人不知道,给男孩起名不能带天字吗?”
民间确实存在一种传统迷信说法,男孩的名字里不适宜有“天”字。
但现在可是二十一世纪。
一个人能否有所成,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努力,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
果然对于这种“杠精”,向来直爽的易中天也是毫不客气:
“我生活了这么多年,名字里就是有个天字,你能拿我怎么样?”
事实证明,易中天并借助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文学素养,也如愿实现了祖父的期许。
自从在《百家讲坛》走红之后,易中天火遍全国,粉丝千千万。
但谁能想到,现在“如日中天”大名鼎鼎的易中天。
当年开办讲座,台下只有五个观众呢?
厦大分房,甚至连3万块也拿不出的窘境。
01.出身名门望族易中天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让很多人以为他是一名草根出身的学者。
实际上,易中天的父母都出生于大户人家,堪称家世显赫。
1947年,易中天出生于湖南。
父亲易庭源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祖父毕业于清华大学,家族里名流权贵辈出。
易中天的母亲周树奇也是出身名门望族,她的父亲周诒铣是左宗棠的小舅子。
解放之后,无论是贵族豪门还是草根平民,家家户户的经济条件都被拉到同一水平线,易中天家里的文化氛围,还是充分地保留了下来。
曾经有记者到易中天的父亲家拜访,当时已经耄耋之年的易庭源回忆道,给长子取名为易中天,就是希望他能够“如日中天”。
受到家里书香氛围的熏陶,易中天从小就热爱历史文学,喜欢舞文弄墨。书中的世界为他编织了许多个灿烂瑰丽的梦,以至于让他做了一个冲动的决定。
02.现实不是诗1965年,易中天即将高中毕业,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他,居然主动提出要去新疆建设兵团。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念头,只因他当时看了一本苏联作家的书《勇敢》,书里描写了一群有志青年,在偏远地区建设了一座共青城。
这本书的内容,让18岁的易中天感到无比向往,他决定要去实现他的理想,将来用他的亲身经历,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勇敢》。
当他乘着绿皮火车,千里迢迢赶到新疆之后,一腔热血很快就被现实浇灭了。原来现实和书里描述的场景,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他在新疆无非就是充当青壮劳动力。
刚到新疆,易中天被分到了任务相对轻松的畜牧班,第一份工作是给奶牛挤奶。
从前在学校书本里学的知识,在农场里分毫都派不上用场,周围的人只觉得他做事笨手笨脚。第一次挤奶不得要领,费尽千金万苦挤出来的半桶奶,还被母牛一脚踢翻,前功尽弃。
团里的负责人见他做事“越帮越忙”,既然技术活做不来,就派他去做最简单的工作——放牛。易中天心想,放牛无非就是拿根棍子左赶右赶,未免太过简单,临走还揣上了一本书用来解闷。
不料易中天一翻开书就彻底沉浸其中,完全顾不到周遭的情形,等他从书里抬起头,几头牛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易中天在畜牧班给别人添了不少麻烦,给人留下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初印象,无奈之下只能把他转到工作最辛苦的大田班。
大田班的工作几乎全部都是体力活,好在当时的易中天年轻力壮,虽然身体常常累得快要散架,但只要睡一觉又能恢复活力,他渐渐地开始适应农场工作,还自己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易中天有一项工作是拾棉花,渐渐熟能生巧的他,已经能够掌握“三只手拾棉花”的技术。
当时他们拾棉花的工作量极大,没做完当天的份额就不能下班,如果一朵一朵慢悠悠地捡,那可要做到天荒地老。为了提高效率,只能连嘴巴也一起派上用场。
易中天后来在访谈节目里回忆道,当时的他蹲在棉花田里,两只手左右开弓抓棉花,抓一朵看一眼,再用嘴吹掉棉花上的枯叶,如果粘得太牢就要把叶子叼走。
虽然拾棉花算不上重体力劳动,但量大工作时间长,十几个小时都要维持着半蹲的姿势,一天做完难免腰酸背痛、双腿发麻。
在新疆插队的日子,让易中天深刻体会到“生活不是诗”,理想和现实往往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但他从来没有感到后悔,更没有怨天尤人,因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所幸在新疆生活的十多年,对易中天而言也并非一无所获,不仅使他的见识阅历更丰富,还遇到了他的妻子李华。
04.经过一次考研,再也不想考试从1975年开始,易中天来到乌鲁木齐的中学教书,比起在农场务农,生活水平可谓有了质的飞跃。
人生在世知足方能常乐,当时的易中天已经感到很满足,他努力说服自己,哪怕就在这里度过平凡的一生,似乎也没那么糟糕。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易中天很快就意识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
易中天到新疆插队时刚刚高三毕业,理应参加高考,可他在中学担任的正是高三毕业班的老师,他心里不由得多了一层顾虑。
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踏进考场也就罢了,万一考试成绩被学生甩开一大截,自己将来如何在学校立足?于是他想,不如直接考研究生,即便没考上也不至于颜面扫地。
1978年,当易中天拿到考研试卷,刚扫了一眼,额头就不禁渗出一层冷汗,因为试卷上的题目量太大了,按照正常速度根本写不完。
没功夫用来紧张焦虑了,易中天连忙为自己分配答题的时间,先将有把握的题做完,再提高速度写完剩下的题目。
最后交卷的时候,易中天是这间考场里,为数不多写完整张卷子的人。
走出考研考场的时候,易中天一头冷汗还未干透,虎口和手腕都因为急速做题隐隐发酸,当时的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这辈子再也不考试了!”
事实证明他确实不需要考第二次,没过多久,易中天以优异的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毕业后他选择留校,成为了武大的一名大学教授。
然而武汉大学却没能留住他这位“怪才学者”。
05.曾经一场讲座只有5个人听1992年,易中天离开武汉大学,来到厦门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关于他为何离开武大,众说纷纭。
有人猜测,因为易中天没有读过本科,导致他入职十年仍评不上职称。他觉得在武大任教没有前途,满腹学问遭到打压,于是一气之下出走。
也有人认为,易中天离开武汉大学,只因为厦大愿意出5倍工资。同样是上课任教,谁不愿意让自己的收入更高一点呢?
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易中天在采访过程中都不愿多透露。面对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因为厦门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生活环境非常舒适,刚好适合“养老”。
无论易中天入职厦大的原因是什么,事实证明厦大确实是他的福地,来到厦门之后,他的事业就开始连攀高峰。
几十年来,易中天一直都保持着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早在他凭借《百家讲坛》走红之前,他就是备受学生推崇的“高人气老师”。只不过易中天初到厦大时,也体验过被冷落的经历。
1993年,易中天在厦大举办第一场讲座,台下只坐了稀稀寥寥的5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人中途离开了,最后只剩下3个人。
这场讲座易中天至今记忆犹新,如果要将他的知识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就必须让演讲的内容更通俗易懂,让普通人也能听得进去。
从此之后,他开始更加认真地钻研自己的讲课方式,”厦门大学有位幽默风趣的中文历史教授”的消息渐渐传出校园。
2003年,易中天接到凤凰卫视的邀请,在《世纪大讲堂》节目担任讲课嘉宾,从而改变了易中天今后的人生轨迹。
06.三万块就能买一套房,但他买不起如果没有录制《世纪大讲坛》的经历,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组也许根本无从认识他,也就不会有后来“品三国”的易中天。
当《百家讲坛》栏目组联系到易中天,邀请他去担任主讲的时候,他完全没料到自己会火遍全国。
当时的易中天觉得,上节目的好处无非就是赚点外快,录一期节目能得到1000块的薪酬,扣除税金到手也有900多,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他的确非常需要钱。
1998年,厦大曾经为他争取到一项职工福利,只需3万块就能买下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但他就是掏不出这3万块。
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就常常外出讲课多挣一些劳务费,起初他还以为,《百家讲坛》就和一场普通的公开讲座没多大区别。
当他开始第一期的节目录制,才发现完全不一样。
他录制的是一档电视节目,面对的不是一间教室里的几十个学生,也不是一间礼堂里的几百个听众,而是电视机前数以万计的广大观众。
在教室、礼堂听课的人们,他们置身于这个环境里,更容易专心听讲,也不会轻易离席。但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三心二意,轻轻动一下手指就可以转台,他的演讲内容就必须更引人入胜。
易中天不是一个愿意敷衍了事的人,意识到这项任务的难度之后,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通俗有趣是易中天讲课最鲜明的特征,2006年《品三国》系列开播,他的幽默细胞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曹操回到大营里,只见各路诸侯“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易中天如何解释这段话的呢
?他说诸侯每天都在“开Party、泡酒吧、打电子游戏”。
古时候人们称孙策和周瑜为“孙郎”、“周郎”,易中天解释,用现代的话来理解,就是称呼他们“孙帅哥”和“周帅哥”。
对于一名公众人物而言,成名走红往往都会伴随着争议,当时的人们对易中天的态度分为两派。
喜欢易中天的人觉得,他让更多人对历史和古典文学产生兴趣,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学习到知识,岂不是两全其美?
反对易中天的人则认为,他在讲课过程中经常“跑火车”,将一些现代流行语套用在古人身上,将学术做得太轻浮,甚至质疑他在哗众取宠。
人们喜欢他和质疑他,都是因为他的风趣。可无论如何,喜欢他的人总是远远多于质疑者。
如今,74岁的易中天早已退休,不再出现在大学校园的讲台上,但他钻研文学历史的脚步仍未停止。
现在他的热度逐渐褪去,即便还有新书问世,也无法复制《品三国》的空前盛况。
但只要他还有听众、读者,就会继续笔耕不辍。
台下只坐着5个人的时候,他也会坚持说完整整一堂课,更何况是现在呢?
研究历史和写作已经成为易中天生活的一部分,任谁都无法将他们分开。
参考资料:
1.《鲁豫有约·易中天》
2.《开讲啦·易中天》
3.《面对面·易中天》
4.厦门日报《易中天回忆“厦大首秀” 只有五人听还走了两个》
5.长江日报《易中天91岁老父忙专著 望儿子“如日中天”》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094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