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 13:42 | 义乌商报
王袆,明代著名文史学家、一代忠烈。字子充,号华川,婺州路义乌县(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幼敏慧,师柳贯、黄溍,有文名,元末隐居青岩山中。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取婺州,召为中书分省掾史,迁侍礼郎,出知南康府事。明洪武元年(1368),出为漳州府通判。二年(1369),与宋濂同任《元史》总裁官。书成,拜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五年(1372),奉诏出使云南,招降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六年(1373),遇害,终年五十二岁。王袆师事柳贯、黄溍,学有原本,兼优谋略,以文章名于世,与宋濂并称“浙东二儒”。著有《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重修革象新书》二卷等。
人物名片 冯春生 主讲人冯春生,男,生于1953年2月,义乌赤岸人。原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一直从事古籍整理研究暨史学文献教学工作,致力乡邦文献。曾任《金华双龙风景区区志》顾问、《吕祖谦全集》编委、《重修金华丛书》编委、《义乌丛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点校有《丽泽集诗》、编纂有《历代名人咏义乌》《义乌著述考》等。
各位家乡的乡亲父老们,今天我们谈王袆。我们跨进图书馆的大厅,抬头迎面就能看到一幅大型浮雕。这幅浮雕以及隔壁档案馆大厅的浮雕,都是由我们浙师大美术学院的团队创作的,我也加盟其中,负责主题策划。浮雕主题定名为《义乌八杰 著述千秋》,由傅大士、骆宾王、宗泽、朱丹溪、王袆、陈望道、冯雪峰、吴晗八个人的人物形象和义乌江图形而合成。今天我们要讲的王袆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王袆,开创清末中国郡邑丛书编纂之风的胡凤丹有个评价,他说:“我们读书人,读圣贤的书,就要辅佐世人,遵循尧、舜、文、武、周公、孔子的教导,成为民众的楷模,那么文章和节义二者都可以永垂而不朽。然而二者俱兼的人,或者一代没有几个人,或者几代都没有一个人,是很难的啊,但我却在王袆身上看到了。”
袆乎祎乎 辨析正名
王袆,是元末明初的人,元至治二年十一月十七日(1322年12月25日)出生于义乌县城的城西北。姓王而单名袆,字子充,号华川。
但是王袆的“袆”,在古书上有的是“袆”,有的是“祎”,有的甚至在同一部书上也有的是“袆”,有的是“祎”。
因此,究竟是“王袆”,还是“王祎”,后人莫衷一是,但大多采纳的是“王祎”。
“袆”有两个音,一个读作“huī”,一个读作“yī”。读作“huī”的第一个义项是绘有野鸡图纹的王后祭服,是古礼规定王后在随从王祭祀先王时所穿的衣服;第二个义项是佩巾,佩于前身可以遮蔽膝盖,因此也称蔽膝。
“祎”,读作“yī”,跟“袆”的第二个读音“yī”同音,而且同义,是美好的意思。后人多用“祎”,以为“袆”是错别字。但我认为实际上恰恰是搞颠倒了,正式的名字应该是“袆”,而“祎”是错别字。
为何是“袆”,而不是“祎”,理由有三。
其一,王袆的同胞兄弟共三人,其兄为“裕”,其弟为“补”,王袆为仲,其名都是“衣”字部首。
其二,王袆的同门好友宋濂曾撰有《送王子充字序》。其中写道“同门友王君子充谓濂曰:‘袆名凡三易,初名伟,次名湋,后复更今名。”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王袆原名伟,后改名湋,再更今名。文字虽然不同,但是都从韦,以其声相近的缘故。因此,绝不是“祎”,也不是“袆”字的第二个读音“yī”。取名为“袆”,是为了存古之道。
其三,古人刻书,首先必须雕版,而雕版所依据的字是人工所写,而人们在写字中往往会多一点、少一点,或者多一撇,少一撇,并非严格按照本字。而“袆”字少了一点,就成了“祎”字。更加王袆的“袆”字的字义,人们往往不了解存古之道的用意,而从一般的美好的愿望出发,就误成了美好的意义的“祎”了。
家族世系 书香门第
王袆先世,据族谱记载,为太原郡的人。在五代的吴越王钱缪时,有王彦超,任越州节度使,因避乱而从会稽(今绍兴)迁到义乌,居住于凤林乡。凤林乡在义乌南部,古老相传曾有凤凰飞到此地,栖于林中,因此名为凤林。王彦超成为始迁之祖,以后子孙渐多,所居村落就叫王村,定里名亦为王村里,其地在今赤岸镇的朱店村。王氏子孙繁衍日多,分居于义乌各地及浦江、金华等处,后世遂以始迁祖所居凤林之名,冠于姓氏之前,号“凤林王氏”。
始迁祖王彦超以后,到了第六世,有一人名王从用的,为王袆十世祖,由县南凤林乡王村迁居县东北缙云乡沙溪(今福田街道云溪村)。
王袆六世祖王寓,又从沙溪迁居到县城西北隅,王袆即出生于此地。
王袆有诗云:“先庐在县北,栋宇就倾颓。老桂当北堂,髙槐荫前扉……吾母飒垂白,独在其中居。”
王袆祖父王炎泽,从小就跟从外祖父叶由庚而学。叶由庚为徐侨的高足,而徐侨则为朱熹的得意门生,因此最得朱子理学正宗之传。宋亡以后,绝意仕进,开门授徒,学子满堂。门人中学而最优的为黄溍,日后黄溍又转授王炎泽之孙王袆等人。由于王炎泽学深品高,后来担任东阳县儒学教谕,继而转衢州路常山县儒学,以后,又改任石峡书院山长。每到一处,都以善教著称,学者尊为“南棱先生”。元至顺三年(1332年)年八十时卒于家,其时王袆才十一岁。
王袆父亲王良玉,与知名学者,浦江吴莱相交,两人书信往还,析疑辨义,探讨学问,彼此推重。王良玉研访经史,于《春秋》独有见地,以后为婺州路儒学训导,不久被授其父曾任旧职、衢州路常山县儒学教谕。至正二十四年(1364)卒于家中,终年七十五岁。王良玉生有三个儿子:王裕、王袆、王补。王袆居仲,父亲去世这年,他已四十三岁。
柳贯黄溍受授师承
王袆幼承庭训,最早老师,应该是幼童时期已经年逾古稀的祖父王炎泽和父亲王良玉。王炎泽和王良玉都以善教著称,王袆身为其孙、其子,自幼得到近水楼台、耳提面命的教育。
后来王袆投身浦江柳贯的门下。柳贯是元代文学名家。柳贯对王袆极为赏识,制字伸说,称道不已,期望甚高。
柳贯年近古稀后,王袆又投身同时本县县城的黄溍。黄溍当年曾为王袆祖父王炎泽的弟子,如今已是一代名儒,卓然大家。又成为当年老师的孙子的老师。黄溍对王袆自然悉心教授,诲之不倦。而且视为得意门生,经常称颂于众人间。王袆在黄溍的教导下,悉心学习,在同门中崭露头角。
黄溍当时在文坛,名望甚高。求文之人,应接不暇,但是毕竟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就由王袆代作。开始王袆撰就文章以后,还呈送黄溍审察。后来黄溍索性将自己的图印也交给王袆,一切交由王袆应对。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这一年王袆27虚岁。他写了一篇长达七八千字的文章。北上大都(今北京),上呈朝廷。王袆对当朝弊政陋习,一一指出救治之法,既锋芒毕露,又言辞恳切。但不被所采。
此事黄溍居大都,受命编修《后妃功臣列传》,为总裁官。王袆就在史局中,白天与黄溍共同讨论撰写,晚上则对床夜雨。王袆还因此撰成《史馆故事略》一书,可惜该书失于元末之乱。《列传》编就,需奉表以呈,黄溍依然嘱咐王袆代黄溍也等于是代国史院撰写《进后妃功臣列传表》。
同时,史馆中苏天爵曾编有《国朝名臣事略》一书,收元朝名臣四十七人事迹。王袆又继其所作,另外搜集了一百二十八人的材料,仿《国朝名臣事略》体例,修成《国朝名臣列传》一书。遗憾的是,该书也在元末之乱中所失。
青岩凤林 隐居著述
王袆于至正十年(1350年)回到义乌。返里以后,居家读书。至正十五年(1355年),为避元末战乱,迁居到县南十里的祖母、岳母的家乡,青岩傅。
吕祖谦曾经撰有《大事记》,起始于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终止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仅三百九十二年。吕祖谦原计划止于五代,但因发病而辍笔,未能实现他的愿望。王袆继承吕祖谦的遗愿,从汉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开始续编,到宋德佑二年(1276年)止,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五年,修成《大事记续编》一百卷(该书今存七十七卷,两宋史事已经不见于书)。王袆在青岩隐居时,于经史百家,无所不究,作了大量笔记。
至正十八年(1358年)战事日紧。青岩虽为乡下,但离开县城太近。于是王袆又暂迁到始迁祖时所居的凤林乡,借居于族人家中。凤林离县有六十余里之远,所处偏僻,较为安全。王袆在凤林,无友可交,无书可读,因此追忆以前所闻所见者,记录下来,成《巵辞》一书,亦收于《王忠文公集》中,又有单行本《华川巵辞》行世。
《巵辞》为语录式,每段少则三、四十字,多则一、二百字,寥寥数语,钩玄提要,堪为至理名言。如其中一段写道:“千古在前,千古在后,吾身处其间,百年顷刻耳。奈何前承千古,后垂千古乎?亦曰:自致于不朽焉耳矣。不朽之道奈何?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王袆在其五十二年的短暂人生中,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身体力行者。
应征出山 府佐康漳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十二月十九日(1359年1月18日),朱元璋率军攻克婺州(今金华)城。
朱元璋早已耳闻王袆之名。攻克婺州城以后,已近年关,第二年正月就派遣使者到义乌征聘。王袆来到婺城拜见了朱元璋,朱元璋授王袆为中书分省掾史。
至正二十一年冬,朱元璋率军征讨江西,胡大海委派王袆到朱元璋处,禀报事宜。江西平定以后,王袆写了一篇《平江西颂》,朱元璋龙颜大悦,对王袆说:“吾固知浙东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可见此时王袆颇得朱元璋的知遇。
至正二十二年十一月,朱元璋召王袆入应天府,次年二月授江南儒学提举使校理。
至正二十五年五月,授王袆为侍礼郎兼引进使。当时为朱元璋创国之初,其中礼乐建制,多由王袆所为。这一年的十一月,王袆又代理起居注,十二月正式授起居注职。起居注的职掌是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属于皇帝身边的近臣。
至正二十六年七月,江西平定,王袆被升为南康府同知。南康府位于南昌府与九江府之间,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朱熹都曾先后在此地任过知军。
至正二十七年六月,朱元璋准备正式当皇帝了。改朝换代,要有一整套的礼仪,而王袆通于此道。于是朱元璋将王袆从南康召回应天府,参与制订相关礼制。但这一次不知王袆发表了什么意见,惹恼了即将登基的皇帝老倌,第二年就将他贬到闽南。此事史书皆语焉不详,或曰“仵旨”,或曰“不合上意”。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正式当上了大明的开国皇帝,派王袆到漳州府任通判。王袆原在南康府任同知是正五品,这一次到漳州,任的是通判,只是正六品,而漳州比南康离京都却更远了,这分明遭贬,是对“忤旨”的惩罚。
在漳州通判任上,受到左迁的王袆,向刚刚登基的朱元璋上奏了一篇《祈天永命疏》。王袆在奏疏中说,自古帝王定天下,成大业,一定要祈求上天,使帝业万世无疆。而祈求上天,在于帝王修德。修德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忠厚与宽大。帝王不能过于劳民,需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帝王必须视民为己,与民一体。藏富于民,取之有节。减少科敛,顺应人心。朱元璋开国登基,他人歌功颂德不已,独王袆虽也言祈天永命,万世无疆。但在奏疏的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出忧民之心。
同门好友 总裁《元史》
中国历史悠久,悠久的历史根植于文化的流传。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一根不绝的链条就是《二十四史》,而《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就是义乌人王袆与家乡义乌仅一溪之隔的金华人宋濂共同总裁完成的。
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成立元史局,任命宋濂和王袆为总裁。
宋濂是金华潜溪人,家处金华义乌交界,与义乌仅隔一条小溪。宋、王两人,当初,都曾经是柳贯、黄溍的门人,早在八年前,朱元璋就曾称誉两人为“浙东二儒”,并分别有宋濂博于学问、王袆雄于才思的评价。此时,如今两位相差生肖一轮的老友,一个是六十初度,一个是四十有八,为编纂一代正史,又双双受命总裁重任。
宋濂、王袆主持元史局以《十三朝实录》《皇朝经世大典》等历史文献作参考,从二月初一开始编纂,到八月十一日告一段落,成书除顺帝朝外的纪、志、表、传共一百五十九卷。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二月初六,元史局重新开局,仍由宋濂、王袆任总裁。这一次编修到七月初一结束,续成纪、志、表、传共五十三卷。然后合前后二书,厘分附丽,为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计《元史》全书共二百十卷。
在中国历朝“正史”的编纂史上,编纂起始距前朝灭亡时间最短的是《元史》,仅隔半年左右。成书时间最快的也是《元史》,先后两次相加才331天,还不到一年。《元史》体例整齐,本纪仿《汉书》《后汉书》,志仿《宋史》,表仿《辽史》《金史》,列传则据历代史而参酌变通。全书文字浅显,明白易懂。《元史》编纂,忠实依据元朝的国史,因此保存了大量的原始史料。如《十三朝实录》《皇朝经世大典》《大元大一统志》等书,今天大多已经散失,而赖《元史》得以保存了许多内容,弥足珍贵。
宋濂、王袆同为《元史》总裁,但宋濂此时年已花甲,力渐不支,而王袆则五十未到,年富力强。对于史事,王袆素来擅长,二十年前北游当时元朝京城大都时,就已有《国朝名臣列传》之编,以后隐居青岩时,又有《大事记续编》的编纂。在史局中,王袆尊敬宋濂,具体事务多由自己一身独肩。《元史》成书后,王袆不自以为功,而宋濂则屡次对他人说:“《元史》,王君一手笔也。”
人们以王袆能者多劳而称其功,以宋濂扬人之善而颂其德。宋濂、王袆的共同总裁《元史》,在《二十四史》的编纂史上留下了绝妙的佳话。
洪武二年六月,宋濂与王袆任总裁的《元史》第一次编修即将完成,朱元璋觉得应当有所表示。于时分别授予二人翰林学士和翰林待制。王袆此时的职务除翰林待制外,还有承值郎、同知制诰兼国史编修官。
血洒滇池 殉国云南
《元史》的续编工作在洪武三年七月初一刚刚结束,王袆就接到了出使吐蕃的使命。洪武四年初春,王袆风尘仆仆已过兰州,忽得返程诏令。东归的王袆回到了南京,但是一个新的更为艰巨的使命又已在等着他。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四年(1371年)接受明升的投降,消灭了大夏国,平定了四川以及现在属于贵州省遵义一带的地区,接着就谋划如何解决云南问题。
云南地处偏远,道路险阻,进兵困难,因此,朱元璋打算派使者谕降。
洪武五年正月初五(1372年2月9日)朱元璋下诏由时任翰林院待制的王袆持节出使云南。由于云南地区的历史、地理原因,此行凶多吉少。因此,在诏令下达之后,朝廷大臣多为王袆担忧,而王袆则义无反顾,昂然就道。
王袆自洪武五年年初从京都南京出发西行,经过五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六月到达云南昆明。
到达昆明的当天,王袆就面见了当时在云南的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向他递交了大明皇帝的诏书。
王袆对梁王君臣说:“奉云南版图,归于大明一统,使地方免受战火,使百姓免遭战乱,而你们则能身存名扬,高官厚禄。如此而为,既有功于国,又有德于地,既有利于民,又有益于己,宜速为之。”此时梁王似有动心。
王袆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只能再三以理相服,耐心等待梁王思想彻底转变。同时王袆又尽量对梁王的属臣做工作,当时司徒达里麻、参政喻金闾、高抚慰等人都对王袆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深表钦佩,王袆则不失时机地对他们晓之以国家一统的大义。
在王袆屡次劝导下,梁王君臣降明之念渐次增强,但还处于犹豫不决之中。假如再能待以时日,由王袆继续劝诱导引,到达火候,梁王自奉版图,投向大明,王袆则大功告成,仗节凯旋。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假如。就在梁王犹豫不决,王袆大功垂成之时,“北元”派了一位名叫脱脱的使者,前来云南,于是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梁王明白,必须对脱脱封锁明朝使者王袆已在昆明的消息,不然,自己将会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于是,把王袆的居住地从报国寺,移至民间春登杨氏家。常言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墻。脱脱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知道了王袆已在昆明,并得知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存有二心。脱脱对梁王严加责备,要他杀害王袆,以断其降明退路,促使效忠“北元”。把匝刺瓦尔密被脱脱所吓,只得请出王袆与脱脱相见。
脱脱妄想以死相威胁,逼王袆屈服,投降“北元”。王袆大义凛然,慷慨激昂,眼看功败垂成,慨然而叹:“我死何惜,然云南之祸,自此始矣!”于是被害,血洒云南,为国家一统大业而捐躯。其时为洪武六年十二月二十四(1374年2月5日)下午,终年五十二岁。
文章节义 永垂不朽
由于云南地处偏远西南,交通阻隔,音讯不通。因此,王袆被害的消息,朝廷并不知道。
在王袆殉国八年后,也就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下诏令讨伐云南。明朝最终平定云南,统一国家,实现王袆遗愿。
方孝孺在王袆执节云南,被害消息尚未得知时,就曾说王袆“位虽不崇,名动天下”,可以说是知人之至言。
得知王袆殉国消息后,王袆的亲人、乡人、师友、同僚,既为其不幸而哀,又为其殉国而荣。以后,方孝孺等久久不见朝廷下“易名之典”,认为“自古盛世之文,一代不能数人”,而王袆著述“可与相准”。王袆仗节云南,“使异域知中国有守死不二之臣,其过于人甚远”,因而众议私谥“文节”。
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赠官翰林学士、奉议大夫,赐谥“忠文”。后世就以“忠文”称王袆。
云南地方为纪念王袆为国家一统大业而捐躯的事迹,在昆明曾建有王袆专祠,并派专人护祠。后增吴云,称为“二忠祠”。
在义乌,成化年间王袆后裔在青岩傅建王忠文公祠。嘉靖年间义乌地方在县城建有“四贤祠”,后改为“忠贤祠”,祭祀王袆等人。昆明、义乌还都曾分别建有王袆衣冠冢。明万历《义乌县志》犹有“王忠文公坟夫一名,银二两。遇闰加银一钱六分”的记载。
清乾隆朝修《四库全书》,王袆史作《大事记续编》,子书《重修革象新书》,别集《王忠文公集》分别著录于史、子、集三部。一人三著入《四库》,世不多见。
在清末民初编纂的《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中,王袆及其子王绅、其孙王稌、其曾孙王汶,一家四代著述全被收录。书香传家,八婺第一。
2010年全国高考统一试卷语文卷中,文言文题目大部分选自《明史·王祎(袆)传》,分值高达19分之多。可见五百多年后,人们依然记着我们的义乌王袆。
义乌王袆,文章节义,源远流长,永垂不朽。
(原标题《文章节义两不朽 冯春生做客商城大讲堂主讲王袆实录》,原作者应悦。编辑楼菲莉)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140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属鼠的人适合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