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截至目前,中韩两国共实施八次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共有825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2021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摄影/新华社记者姚剑锋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战争岁月里的青年战士,有大批如志愿军烈士一般,长眠他乡;也还有许多被历史和命运裹挟,以耄耋之躯遥望故土。那些风中飘散的英魂,那些还在远方守望的志士,该如何重回故土、叶落归根?
两鬓虽遭岁月白,乡音在心终不改
时间回到七十年前。身在四川泸县凤凰乡的20岁的胡老幺,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会扛起枪跨出国门,成为中国赴缅远征军中的一员。
远征军出兵缅甸,来源/网络
在中国抗战进入艰难时期的1940年,只是上街买冬粉的工夫,胡老幺就被国民党军抓丁入伍,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
胡老幺被送往武汉前线,与日军作战。后来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71军。原本目不识丁、连名字都没有的他,被长官起名为“定远”,寄托“远征平乱”的期望。
胡定远所在的71军于1942年5月开赴边境,掩护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的远征军撤回怒江东岸。彼时,由于北平、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继沦陷,各大港口被日军占领,滇缅公路成为唯一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西南生命线。1942年3月,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的安全,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次远征遭到日军重创,大部分撤回云南,一部分撤至印度。
之后随着71军被编入远征军序列,胡定远先是入印整训,后参加反攻缅北滇西的战斗,也就是第二次远征。
在上有敌机轰炸,下有各种恶劣自然条件的情况下,远征军翻越穷山恶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直插敌人心脏。期间,光是死于毒蛇瘴气的士兵都不在少数。
1945年3月,远征军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自1942年3月8日战争打响,到1945年6月结束,中国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历时3年零3月,最终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国民政府共投入40万兵力,到最后战争结束时,伤亡近20万人。
远征军撤入野人谷。来源/网络
胡定远成为幸存者,唯一一次流弹袭击,也被胸前的银元所救。
原以为回了国就能享安宁,可是家乡近在咫尺,他却多次“过家门”而不能入。内战结束后胡定远又被迫随国民党军撤退台湾,先后进驻新竹、桃园、台北、屏东、云林等地。
胡定远当年在部队的证件。来源/今日头条
直到2016年,一场肝癌击垮了胡定远。面对围在床边的子孙亲人,他缓缓道出心底的愿望:“想回家,太想回去了。”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胡定远的儿媳林给不久前在手机上看到的“头条寻人”发去一封邮件。
于是,一场寻亲接力赛开始了——
首棒交给今日头条“头条寻人”项目组的魏思佳,尽管是一份仅有标题、仅有一句话、甚至没有标点的邮件,她也并未忽略:
“我是台湾(省)人我想帮爷爷寻找四川省的亲人不知道要从哪个管道”
在获取到胡定远老人依稀的出生地记忆“四川泸县凤凰乡6保2甲”后,魏思佳和同事通过精准地域弹窗技术,将老兵的消息对泸州用户进行弹窗。
今日头条对泸州的用户进行弹窗。来源/今日头条
跟随老兵的消息弹窗,接力棒又递到泸县立石镇宣传干事秦小军手中。他挨家挨户打听,后证实胡定远口中的“凤凰乡”实为“凤仪乡”,“6保2甲”是现在的玉龙村鹅公丘,但当地并无胡姓人家,估计早已外迁。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兵的寻亲信息仍在向外铺开。第三个接棒者,是成都商报记者罗敏。罗敏曾在泸州驻站,对四川山水了如指掌,胡定远口中零星冒出的“三龙桥、河坝、四望山、大渡口”等地名及其反复强调的“白米洞”,让罗敏想到泸州合江白米镇。通过魏思佳,罗敏跟胡定远老人通上了视频。
视频中,胡定远摆摆手用四川话说到:“找不到了,找不到了,家里没得人了。”罗敏请白米洞附近一家火锅店的老板曾德明辨认,证实确实是合江口音。
两鬓虽遭岁月白,乡音在心终不改。
越来越多人义务加入“寻亲”队伍,终于,胡定远大姐的子孙找到了!
此时,胡定远已是97岁高龄的老人,他离家时仅有6岁的外甥,也已83岁。同是耄耋之年,鬓发花白,竟然还能见到当年母亲口中那个失踪了的“幺舅”。
三个外甥与胡定远相认后,对着镜头喊舅舅。来源/今日头条
最终,在四川公益项目“老兵回家”和“四川关爱抗战老兵川军团”的筹措安排下,老兵踏上了返乡之旅,再见到青年时家乡的旧景:“房子多了,人也多了,但景色没变,他们都在我梦里。”
胡定远老人回乡祭祖。来源/今日头条
至此,一场由公益平台、网络技术和众多有心友善之人共同发起的接力赛,画上了句号。
两岸隔山海,山海亦可平。和胡定远老人的经历一样,近年来头条寻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海峡两岸老兵的寻人需求,由今日头条通过地理位置精准弹窗技术做精准分发,精确连结失联者和知情者。截至2021年9月7日,该项目已经帮助346个两岸家庭团圆。
我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北方不肯休
1948年末,平津战役打响。作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胜利解放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部分地区,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
平津战役形势图。来源/网络
罗振吉,就是这三点九万分之一。
在老家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国高毕业的罗振吉是当地学历最高的人。罗父罗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大半辈子,辛苦攒下的钱除了补贴家用,全都用来支持罗振吉上学了。
罗振吉也很孝顺,1939年国高毕业后,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家乡办了婚事,成为一名勤勤恳恳的庄稼人。只是,心中的报国之志始终没有熄灭。在田间务农时,总会有一些陌生的面孔来找罗振吉,他们低声谈完就匆匆分别。
罗振吉介绍信。来源/微博@头条寻人
家人心有猜测却不敢多问,直到罗振吉说出想要参军的念头。
1948年,罗振吉告别二老和妻、子参军入伍,从此杳无音讯。当时四个孩子中最大的六岁,最小的才刚刚六个月。
多年来,罗振吉妻子高氏一直照顾着老人孩子,终身没有改嫁。临终时,妻子同子孙道别:“你们外公早就不在了,不等了,苦苦等了一生,等不到了,今生无缘,就看下辈子了……”
高氏不是没有尝试过寻找罗振吉的踪迹,只是在信息闭塞的年代,要找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牺牲的一个士兵,该去哪儿问,要去哪儿找?这都是莫大的难题。
直到2019年12月12日,平津战役纪念馆依托今日头条的“寻找烈士后人”项目,发布一则名为《寻辽宁营口籍烈士罗振吉后人,他在平津战役牺牲,静待亲人》的消息。这则消息被精准地域弹窗到罗振吉烈士籍贯地。葫芦岛地区烈士寻亲志愿者丁一朕看到消息后,将相关信息稍作整理后在当地转发。
来源/头条寻人
罗振吉之孙何志岩率先看到了这条消息,早年当过军人的他有一个盖州市微信战友群,恰好有人将消息转进群里。
当看到这个从小就听姥姥说起的名字,何志岩禁不住颤抖起来:“从小我就记得外公的名字和出生年份,我一看籍贯地也对,立马就确定,这就是我的外公!”
何志岩微信朋友圈。来源/微博@头条寻人
第二天何志岩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因脑溢血卧病在床的舅舅,也就是罗振吉如今唯一在世的儿子。“舅舅听到了外公的消息后,一个人默默哭了两天,怎么劝都劝不住……”
和罗振吉一样与亲人失散的烈士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有限,其中仅有196万留有姓名。由于历史原因,留有姓名的烈士中,相当一部分,尚未联系到他们的亲人。这些英雄烈士与亲人失散,烈士墓常年无亲人祭扫。
2018年7月,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发起“寻找烈士后人”项目,借助今日头条的平台、技术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将烈士寻亲信息推送到其籍贯地,为烈士寻找失散亲人,帮助英烈魂归故里。
截至2021年9月3日,“寻找烈士后人”项目已经和全国140多个政府部门及烈士陵园、纪念馆进行合作,包括退役军人事务部、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雨花台烈士陵园、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等,已经帮助超1200位英烈魂归故里。
枯盼一生的烈士家人,盼不来心心念念的眼中人,能盼来一个确切的消息,一句简单的承认,也足以告慰一切。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在天山深处,有一条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川峡谷的公路。它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邻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纵贯天山南北脊梁,它便是深埋于山林中的271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的“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摄影/邹建彪,来源/图虫创意
独库公路全长约562公里,由解放军工程某部耗用近10年才相继修建而成。由于地形特殊,加上早年筑路及探测技术有限,一些大型的工程展开,总暗藏不可预料的危机。
1982年7月5日,年仅20岁的战士田仲华在独库公路98公里处施工时,遇上山体滑坡,当田仲华察觉到情况不对、正要撤离现场时,一块巨石向他俯冲直下,田仲华当场牺牲。
田仲华出生于北京延庆,父亲曾于1945年参军,是一名在东北战场上冲锋过的战士。
或许是受到父亲影响,田仲华从小把保家卫国视作崇高的理想。
1981年,19岁的田仲华登上开往新疆伊犁的列车。在他的憧憬里,前方虽有重重艰险,但他丝毫无惧,要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开往新疆伊犁的列车。摄影/书航flyingwsh,来源/图虫创意
进了部队,他事事尽全力,全心全意完成部队的每一项任务。
而这份认真和专注,或许成为山体滑坡时他闪避不及的一个原因。
工作人员安放烈士骨灰。来源/微博@头条寻人
田仲华牺牲十天后,部队派人将骨灰送来家中。
中年丧子的悲痛席卷了田仲华的父母,田父想要亲自前往新疆,去探一探儿子离世的地方。无奈年事已高,且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只好作罢。
2006年,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修建之初,有工作人员通过各方渠道联系到田仲华的家人。家人终于知道,远在新疆伊犁的某处,田仲华以烈士的身份长存于革命烈士陵园。
2021年1月,一则由头条寻人发布的题为《北京籍筑路官兵田仲华献身独库公路,他的亲人在哪里?》的寻亲消息,被北京市延庆区政府的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即循着线索找到田仲华的哥哥田仲海。
来源/头条寻人
“感谢你们至今都在挂念我弟弟做出的所有贡献,我代表老田家谢谢你们!”田仲海表示,如果今后有机会,他一定亲自去一趟新疆,走一走那条用上百名筑路战士用汗水与鲜血堆成的平坦大道,感受胞弟曾经执着以待的地方……
历史记忆里的田仲华仍是青春昂扬的二十岁,而他剩下的人生岁月,只能留给飞驰在“独库公路”上的车流人影,代替他慢慢走完。
昨日发黄的历史,是今天的头条新闻。今日头条于2016年2月发起头条寻人公益项目,截至2021年9月7日,头条寻人已帮助17000个走失者回家。近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与抖音热榜、抖音寻人发起话题#送英雄回家,缅怀英烈,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今天,我们如何帮助那些还在远方守望的志士,或是早在风中飘散的英魂,重回故土、叶落归根?
靠先进的平台技术,靠发起人起初只想试一试的决心,靠每个人随手转发扩散的友善,靠老兵和家人,任岁月无法抹去的惦念,无论是藏于心中,说在口中,还是飘在风中。(文/樵灵)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159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