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画里黔江#
9月27日,“发现画里黔江”自媒体大V一行,走进“千年十三寨,神秘女儿谷”。
十三寨女儿谷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这里有13个典型的土家苗族村落,集居生活着200多户近1000名苗族、土家族人。
想进十三寨?先喝拦门酒。这进门的仪式很隆重热烈
黔江十三寨女儿谷,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处黔江国家森林公园之中。这里有13个典型的土家苗族村落,集居生活着200多户近1000名苗族、土家族人,是我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也是武陵山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典型的传统村落保护区。
土家阿妹,这次发现之旅的美女导游程倩
这里以女性为尊,有女儿寨、女儿峰、女儿桥、女儿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又因史上独特的母系文化和历代女杰辈出,被称为“女儿谷”。历史上这里还有崇拜巴清娘娘为女神的习俗,至今还有周女节孝碑等旌表女性的文物古迹。
这里不但是女人的天堂、康养的天堂、生态的天堂,更是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是于丹笔下土家人的“心灵安放地”。
杆栏式木结构吊脚楼,为十三寨的主要特色,每寨居民少则十余家几十口人,多则几十家上百人,多以姓氏为寨名。十三寨沿板夹溪两岸分布,或处平坝或据坡地,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寨子布局以半包围品字形、全包围的四合院等形式交叉组合,吊脚楼形态有全吊型、半吊型等多种样式。瓦屋顶均有花屋脊和翘角,四周设栏杆走廊,雕栏花窗。吊楼下多为猪圈、牛栏,或用来安置碓磨,堆放柴禾杂物等。
对十三寨历史人文、风物了如指掌的土家阿哥已70岁,开口就唱山歌
十三寨虽是母系部落的遗风,但与“走婚”风俗的母系文化有本质的区别,这里的主要特点是以女性为尊,不但是女人当家,还是女人做寨主。
这里的寨主文化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相传,秦惠文王设置巴郡时,龙沟山出生了一个女孩,她的啼哭如歌,清亮似溪水,所以取名为巴清。巴清唱歌非常好听,远近闻名,人们都称她是山歌之王,不仅如此,她更是一位女企业家,她在丈夫死后,继续开采丹砂,操练家庭军队,成为十三寨的始寨主。相传她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她曾出巨资支持修筑长城,受到了秦始皇的青睐。晚年被迎进秦宫,死后葬回龙沟山(龙须寨山后),秦皇为其筑女怀清台以表彰。
米酒很好喝哦,甜甜的,跟醪糟同一个味道
提起女寨主,十三寨还有一位巾帼英雄不得不提。那就是清末时期的女寨主杨三妹。她在1911年,率军攻克黔江县城,结束了清王朝在黔江二百多年的统治,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歌,誉为土家花木兰。
十三寨总寨主芳名覃诚方,一位能歌善舞的大美女
新中国成立后,十三寨寨主一度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村民们对山歌唱得好的女人仍然保持着真诚的尊重,并成为一项默认的规则。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将这里作为土家族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加以保护之后,十三寨寨主文化和母系文化受到尊重,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以女性为尊”“女人当家”等习俗仍在延续。并且把唱歌唱得好的,德艺双馨的人,推举为十三寨寨主。 这就是十三寨神秘的寨主文化。
现代版美女寨主,也是会绣花织布的
现在看到的十三寨是由十三个古老的吊脚楼木板房群落组成,保存最久远的木板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因此,又被称为“千年十三寨,神秘女儿谷”。
十三寨完全手册 ※学堂寨
现有传统民居5栋,10余户,50余人,主要姓氏为王姓,主体民族为土家族,主要历史名人:王文章(字斐然,号竹屿)、王文经、王文德。学堂寨因曾王氏先祖恩进士王文章设立私学而得名。所办学堂曾吸引过渝、鄂边区众多学子就读,其中,庚戌起义铁血英雄会首领温朝钟,黔江首富罗炳然等均是学堂寨私学弟子。这里的主要建筑为6栋吊脚楼木房,保持完好。原来的主要民居为四合院吊脚木楼,火灾前的学堂寨民居显得富丽堂皇,正房11柱11间两层两厢,雕梁画栋,黑漆银粉,极为气派。中堂右边第一间为三老爷王文章的书房,学堂就在旁边的正房里。大院前面是朝门,进院坝能看到高高耸立的桅杆和悬挂的帆旗,如今尚存两个直径约50厘米的旗磴,旗磴上“光绪二十七年恩进士主立”字样清晰可见。因王文章学至进士,骑马坐轿途经此处,均要下马下轿步行,以示尊重。学堂寨人王克明(文德),与温朝钟、黄玉山等组建了革命武装团体“铁血英雄会”,并1911年1月3日率众起义,史称黔江庚戌起义。起义失败后在黔江城英勇就义。
在山歌发源地,倾听原生态的自然之声
※熊家寨
现有民居3栋,10来户人家,30余人,主要姓氏为罗姓,主体民族为土家族。熊家寨原著民为熊氏,熊氏家庭留下的只有一处“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岁中春立”的墓碑,碑文“故显妣熊母宋氏老孺人之墓”和与此坟并排埋葬的7处坟茔。如今熊家寨是土家族传统体育展示体验区,有重庆市首家土家体育竞技场,可以参与打陀螺、荡秋千、扳手劲、踩高跷、冲翘翘板等民间体育游艺活动,体验土家竞技的乐趣。
※瓦房寨
现有民居4栋,9户,40余人,主要姓氏为罗姓、任姓、陈姓,主体民族为土家族。瓦房寨首富户主罗时熙,这里因他盖起了当时当地最豪华的大青瓦房而得名。原民居为长5间四合院,有单独的马房和宽敞的坝子,另有外朝门,朝门上有牌匾。瓦房寨罗家院落后因为被火烧而衰落。现多为近代由两岸高山迁下来的苗民和土家族居民。这里如今是土家族山地农耕生活展示体验区。在这里,我们能见证农耕劳作等全过程,观看薅草锣鼓等民俗表演,甚至可以体验驾牛犁田、薅草插秧、下水摸鱼等乡间生产生活,感受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院坝演出,再现土家人的劳动场景
※女儿寨
现有民居5栋,12余户,50余人,女子占多数,主要姓氏为陈姓、罗姓,主体民族为土家族。这里的陈氏人家为江西省原九江府德安县太平乡“义门陈氏”后裔,唐昭宗赐立“义门”至宋,十九代同居共炊,鸣钟鼎食,百犬同巢。在一次32房分析中,他们以一套象牙雕刻的中国象棋为分散后陈姓子孙之证,每一房各持象牙棋子一枚,迁往全国各地,女儿寨陈姓便是其中一支。
寨子里,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摆手寨(吕氏民居,重点文保单位)
摆手寨坐落于板夹溪与支流汇合的河谷地段,地势较为平坦,东西两侧分别由凤凰山、狮子山围合。约有40户152人。十三寨最大的民居院落吕氏大院就坐落于摆手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这里是目前板夹溪居住人口最多的寨子,也是旅游综合服务区,其公路两边的民居多为从高山迁入的苗族居民。吕氏民居为全木结构的四合院,建于咸丰年间,为罗炳然祖父罗东海所建,有11间正间,5间下厅,窗户多为雕花窗,上厅曾为土王祠,有夹层楼板,用于专门收藏贵重物品。中间宽敞的坝子作为摆手堂,因经常展演民俗歌舞而得名。
存放在屋檐下的黄豆角
※何家寨
现有民居8栋,10余户,70余人,主要姓氏为何姓,主体民族为土家族。何家大院均为全木结构的吊脚楼,是土家山歌体验区,这里有山歌广场、山歌传习室、山歌对唱体验区等,这里的村民人人都会唱山歌,还有数名山歌传承人。
美女大V现场直播十三寨
※老熊寨
现有民居17栋,15余户,50余人,主要姓氏为张姓,主体民族为汉族、土家族。老熊寨原名张家坝,是板夹溪第一大姓张氏祖业。相传这个寨子上所有的人曾被一只大黑熊所救,为了感谢这只熊的救命之恩,张家坝于是改名老熊寨。清代曾有一庙宇,叫圆铜寺,后来毁于一场大火。民国时这里曾建有后坝乡板夹溪堡国民学校,是后坝最早的村堡官学。如今这里的居民家里还收藏有祖辈早年读书用的书箱等物件,也还留存了一些如《安安送米》、《三孝记》、《身世金箴》、《祭文范本》等抄本,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寨子里的花季阿妹
※张家寨(构檀王)
现有民居6栋,8户,30余人,主要姓氏为张姓,主体民族为汉族。张家寨最老祖宅是张氏先祖张功选在乾隆年间修建,房柱、房梁用了多根楠木,窗花、中堂雕刻精美,建筑极为讲究。张氏后代现存“南极辉星”“稀龄双庆”“品登上国”等多块牌匾。均为当年四川、酉州等省州官员所赠。村落东边山脊上有一棵约500年树龄的高大枸檀古树,是板夹溪第一树,被当地人视为神树,也称为“保佑树”,相传每逢板夹溪涨洪水,水涨到这棵大树就不会再涨了。
※龙家寨(酸枣王)
现有民居5栋,11余户,30余人,主要姓氏为张姓,主体民族为汉族。龙家寨因山梁走向似龙形而得名,原为龙姓苗民世居之地,现多为张姓人家。房柱、房梁用了多根楠木,中堂还供有一清代神祖牌。此处还有3棵相互依附的风水古树,分别是酸枣、杉树和红豆杉,被当地居民当神一样敬奉。
土家女儿哭嫁图
※周家寨
现有16栋全木结构民居,10余户,70余人,主要姓氏为周姓,主体民族为土家族。周家院子的原住民是从老熊寨迁来的张氏。为展示土家传统饮食文化的寨子。游客可参观、亲身体验土家传统饮食文化,美食制作过程展示,将采摘的物品进行加工制作,享受各类土家菜式。在周边景点驻足参观,还可以在这一带举行小型野餐活动。
※向家寨
现有民居11栋,15户,60余人,主要姓氏为向姓、李姓,主体民族为苗族。向家寨老宅大部分被火烧,仅存中堂和一间正房,老宅多处使用楠木建造,屋内至今保存着多件楠木家具。老宅中堂门上还有气派楠木牌匾和对联,牌匾上书“望若景星”,木联为“俨如秋事正星柱下名家,望若景星真乃陇西世族”。通过地梁石、木头的巨大程度,可想见当年的辉煌。村落外面河边,曾建有一处油榨房,榨房曾经用过的碾槽、巨石尚存。
漂亮的土家阿妹
※谈家寨
现有民居20余栋,10余户,100余人,主要姓氏为李姓、淡姓,主体民族为苗族。谈家院子由李家院落和谈家院落组成,是一个高坡苗寨。整个院子以撮箕口全木质吊脚楼建筑为主,楼上人住,吊脚楼下多为牲畜圈舍。谈家的祖屋原为3间正房两边转角厢房吊脚楼,中堂外有4朵雕花窗,分别为“年年有余”、“喜鹊闹梅”“百鸟朝凤”“野鹿衔花”图案。旧时谈家有母系氏族遗风,是李姓祖婆当家,4代同堂,十分兴旺。现存房子多为近代新建,老宅只有4朵雕花窗户尚存。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279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