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井冈仙子记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09 3 0

□马宇龙

九十年前井冈山革命风云,多少革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开创壮阔伟大的未来。其中三位革命女子让人感慨不已!

1929年早春,井冈山的草芽刚刚露出新绿,就被一阵阵猛烈的枪炮声撕碎。出身湖南女子师范的伍若兰从梦中惊起,风一样飞出屋子,手中双枪并发,频频射击,拼死掩护高层脱险,最终身负重伤,被五花大绑,押往赣州。绳索缠身,杠子笞骨,辣椒水穿肠,种种非人折磨,血肉模糊中,一个坚定的声音响起来:要想从我嘴里得到你们所需要的东西,除非日从西方出,赣江水倒流!2月12日,26岁的伍若兰英勇就义,头颅悬挂于赣州城头……革命英灵升腾在井冈山巅,久久飘散不去。

1928年初冬,就在红军撤离井冈山时,女红军、出身衡阳女子师范的曾志将不满一月的孩子,送给了当地一户石姓人家,取名石来发,那一年,她只有17岁。石来发一家多年生活在井冈山当农民,一当就是一辈子。直到26年后,母子才得以相见,此后的漫长岁月里,石来发依然是农民,在井冈山当护林员,一当就是几十年。

1998年6月,88岁的曾志在北京逝世后,她的骨灰回到井冈山,魂归井冈。她的遗嘱已然泛黄,但清脆的声音犹若在耳:“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决不要搞什么仪式,静悄悄的,三个月后再发讣告,只发消息,不写生平……”井冈山那一棵树,年年抽枝发芽,年年枝繁叶茂。

2005年4月,红军高级将领的遗孀池煜华溘然长逝,时年95岁。1929年正月初二,新婚3天的池煜华晨曦初露时分悄悄送丈夫上了前线,丈夫走后,池煜华担任了区苏维埃妇女部长,丈夫临行前嘱托的三句话被她记在了本子上:守好家、多识字,多为红军做事,等我凯旋。这几句话,被她读了又读,每一个字里都浸满了泪水。这一别就是70年,七十年陪伴她的只有丈夫送给她的唯一信物——蚀痕斑斑的老镜子。虽然镜子里她的容颜越来越模糊,但是她依然仿佛能触摸到丈夫的指纹。

九十年过去了,伍若兰、曾志和池煜华的英灵魂归故里井冈山。

我拜别位于小井村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那棵树下的曾志墓,钻进了深幽的龙潭。仰首,潭水三面高高险峻的悬崖峭壁上,一条条瀑布沿石壁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泻而下,白色乳汁般的山泉撞击在岩石上,激起层层水烟迷雾。阳光从峭壁上空射入潭底,波光潋滟,水天一色。

我站在水潭处,仰望膜拜,我听到了美丽的歌唱,看到了翩跹的舞姿,那一朵朵飞溅的水花像是永远奔涌不停的激情打在我的身上。渺小的我就像身处一个巨大深井之中,一遍遍渴望巨大水瀑浇灌我,浇灌我,让我灵魂飞升,心底纯净。

望着头顶半椭圆形的天空,我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身影,飘忽在山间,飘忽在水间,也飘忽在繁华人世间。

向导说,这是仙女亭,从前每逢七月初七都有人祭拜仙女亭,让仙女到此地游览和沐浴。遥望仙女潭上东、西两面山头和奔泻不止的水瀑,那舞动的身姿,那一往无前的劲头,那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澎湃激情,是仙女吗?大家纷纷拍照,说,真是一个个仙女呢。一人一山谓之仙,仙就是人往高山登,不畏惧不退缩。仙女,就是那些品德高尚、智慧非凡、纤尘不染、高雅脱俗、具有非凡能力的女子。她们是尤物也是圣物。

面对高歌不休的龙潭仙子,我真的看到了伍若兰,看到了曾志,也看到了池煜华。跟我们相比,她们有着超凡脱俗的毅力和非凡的意志,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定与胸怀,坦荡于山水,磅礴于天地,她们才是井冈山真正的龙潭仙子。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481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