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终于能在早教中心上独立课程了,家长们坐在休息区等孩子下课,除了看手机的就是熟络一些的家长在聊天。我看着手机,听到坐在旁边的两位宝妈在聊给自家娃取名字的趣事。
一位宝妈说,"我们家是找的'大师'给算的,根据孩子的生辰,说娃命里缺水,就起了个'淼'字",另一位宝妈哈哈大笑,说"还找大师呢,我们家就是瞎起的,出生的时候有八斤重,小名就叫'八斤',是不是特别随意"。
两位宝妈聊得热火朝天,我想起了大学时的舍友,名字里有个字是"垚"(Yao),是说命里缺土,家人就索性把"土"加的满满的。"土"是补上了,但之后却常常在交际中遇到困难,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垚"字,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她,想来也是无奈。
加之前段时间奚梦瑶生子,何猷君公布了宝宝名字,叫何广燊(shēn),英文名叫(Ronaldo),而孩子的"燊"字,与赌王何鸿燊名字里的"燊"字一样,也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那么,取名字到底应该怎么取呢?
名字的意义
孔子曾说:名不正言不顺!苏东坡也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由此可见,名字对于一个人而言,既是个人名片,也是日常交往中的重要一部分。
因此,如何给孩子起名字,也常常在一个家庭中被津津乐道,有的老人希望孩子将来飞黄腾达,就要在名字里加入"腾""达"这样的字眼;有的爸妈希望孩子未来能平安健康,就会在名字里加入"安""康"等字眼。
名字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第一个认识和了解,想要做到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同时也包含有父母的希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宝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家里人就会开始讨论娃的名字,总是希望在短短的三个字或者四个字中,就能包含全家人的期待和希望。不知道你是否也这样?
现代取名大法
那么古往今来,当取名字时,都有哪些讲究呢?古代和现代有一些取名法是相通的,我们先聊一下当今社会特有的取名方式。
俩娃的姓分别随爹妈法:自从开放二胎政策以来,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都选择生二胎,就会给两个娃分别随爸爸的姓和妈妈的姓,寓意给两家都有后代的意思。
显示父母爱的结晶法:也有家长会为了显示孩子是爹妈爱的结晶,从父母双方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出来,然后结合起来作为孩子的名字。一看到孩子的名字,就能想到恩爱的父母。
四字法:复姓家庭毕竟是少数,但很多家长为了把更多更好的寓意加在孩子的名字里,就会给娃取个四个字的名字,一般第一个字是爸爸的姓,第二个字是妈妈的姓,最后两个字是孩子的名字,当然也有后三个字都是孩子名字的。
这样起名可以使孩子的名字听起来很特别,但也有人开玩笑说,孩子名字太复杂了,会影响孩子的考试速度。意思是说老师如果要听写单词,让大家先把名字写好,四个字的就会慢一些,写起来要花点时间。
英文名字联想法:很多宝妈在给娃取中文名字的时候,就会想到有没有合适的英文名字,现在孩子有个英文名字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著名演员海清给自家儿子取英文名为Daniel,但邻居都以为叫"蛋妞",时间长了,海清也在微博上叫儿子是"蛋妞"。想来也是很有趣呢!
古代取名法
以上是根据当今社会特有的取名方式,那么在古代,都有哪些讲究和习俗呢?翻阅书籍,我查询到了以下的这些方式,供大家作为参考和知识的拓展。
1、节令法:就是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或者结合花卉给孩子取名字。比如秋分、春花、夏雨、冬梅等等,这种名字大多适用于女性。比如《夏洛特烦恼》中的"马冬梅"等。
2、五行法:这个就是常被人说的娃命里缺啥,意为五行缺啥,就在名字里补上啥,比如缺土为"垚",缺金为"鑫"等。比如朱元璋规定朱家子孙起名,还必须遵循五行相生的原则,要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规律一直循环下去。
3、体重法:就是根据孩子出生时的体重所起的名字,就像文章一开始的"八斤"妈妈,这种起名字的习俗大多流行于浙东地区,一般是用来当孩子的小名。
4、特征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特殊外貌给孩子起名字。比如孔子的名字就叫孔丘,因为他生下后被发现头顶特别,是凹下去的,所以父亲给他取名为"丘"。这种方法现代已经很少被用到,也可以防止孩子上学后被同学"取外号"。
5、排行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出生顺序起名字,比如《水浒传》中的阮氏三兄弟,这种方法现在也很少用了,计划生育也没有了那么多孩子需要排行。
小辫子妈妈有话说:
何猷君给儿子取名叫做何广燊,寓意就是希望他的儿子能跟他爷爷一样,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传奇人物。当娃出生了以后,有的家庭为了给孩子取名字而生气闹矛盾,要知道生娃是大事,生死关都闯过了,还有啥不能商量的呢?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取名,想来都是为了孩子好,你家孩子的名字,是按哪种方法取的呢?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宝爸表示,在孩子光脚问题上,媳妇儿和婆婆难得意见一致
10个月宝宝断奶困难,科学离乳掌握这几点,娃哭闹少,宝妈也省心
娃爹是"周末爸爸"吗?可以用这四招,让父爱"动"起来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487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