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中秋节三天假日,我是完整的在老家度过了。那三天,刮了一场风,下了一场雨,落了一场许久未见的大雾。
一、那场风
老历的八月十三日中午到的康庄。三老哥最近在康庚、康强、九老哥等诸人帮工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盖的羊圈和配建的草料房已初具规模,七八只羊已经转圈养在里边,属于边设计、边建设、边使用的“三边”工程。新羊圈盖在庄院外西边,过去我们家果园子的位置,坐北朝南,釆光釆暖条件都还不错。这样,加上前两个礼拜我从定西城里带来的一条狗,再加上近期他自己从老侄康勇家讨来的一只猫,这样算下来,现在三老哥一个人在家里,除了继续当好他的康庄社的社长,务好十几亩承包土地之外,还要养好八九只羊、两头猪、一只狗、一只猫,平日劳作的繁忙可想而知。
十三日下午,我正在西房补充睡午觉睡得正好的时候,四岁的侄孙叫翰的,连喊叫带拍打,把我吵了起来,说外面刮大风,不让我睡了。我只好是穿暖衣服来到了院中。这一场老北风刮得确实劲大,门前那两棵几十年的老榆树头上,今年因天大旱枯死的干枝枯叶噼里啪啦掉了不少。
三哥和三嫂子这时候紧赶慢赶着,想在大风刮起之前,要把那两车前几天刚从地里铲回来的青苜蓿草和包谷草铡了,晒干了好喂羊,可最后还是被裹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里才把草赶着铡完了,虽是人、草皆湿了,但本是青草,等着风雨过了,再摊开凉晒干了并不影响羊只的吃用。
其实,三嫂子自九月份后,已被后人媳妇子接到百十公里外的定西城里接送已上学的孙子去了,平日老家里就剩下三老哥一人过活。其它的活都好办,就是逐如铡草、盖养圈等这些需要适当帮工的活一个人不好干,只好是等到三嫂子每隔一两周从城里赶回来能搭把手时,或者在庄间能找个帮工的人后才能干完。但这种日子大家也都已经适应了。现如今,西北农村这种老两口一个人在城里给小的帮忙,另一个人在乡下务农的“两半户”的人家多了去了,所以大家也都逐渐地看惯了也适应了,好像历史上我们农村人的日子也就是这样过来的一样。
二、那场雨
人们常说风雨交加,风雨交加,这个风和雨一般是不分家搅和在一起来的。我们老家地方,往往是先吹上几天的南风,把人家南方带有水气的云大量的输送一个阶段,再返过来刮一场北风,我们叫“回云(音文)”,老天爷有了这么个充分酝酿的过程,这样才会下大雨的。2021年,老家大旱,好多地里边夏秋两季均绝收,大家都盼着这场大风雨的日子久了,但今年把应该下到前半年的最大的最好的这场雨一直拖踏着下到了中秋时节的八月十三日是下得真有点晚了。但下了总比不下的好,作为农民,今年没收成明年这地还得种,中秋节下雨了,地起码能打磨的稍好一点,明年春种的墒情才有保证,所以我们这些地方的人,对雨是从不嫌其多的。
八月十四自后半夜开始,中雨转小雨,这场雨因为下的时间够长,雨量是够的,但总的感觉是,今年老天爷下雨就是个不痛快,正如那些个工地上的小包工头给下苦的民工发工资一样,发一半抠掐一半,没个干散。早上八九点钟我和二老哥三老哥起床喝罐罐茶时,这场雨已经完全地停了,东西两山上已全是雾了。
三、那天的雾
老家的山上很少有雾,这是因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平日里积攒下的水气是不够的,尤其是今年,雾少是区位和气候使然。八月十四日早晨的这场雾来的大气磅礴,四周山头一直到庄前屋后都有雾,雾最低的那一阵也就能看个几十步远近,这种景象是不多见的。
山上有大雾,地里很潮湿,干不成活,我们弟兄便坐下来生火喝茶。三老哥每天早上的这罐罐茶现在喝的还是很正规的,时间、点数、排场也成了十几年一贯制。一边喝茶一边烤点馍吃,喝惯了,早茶都当成早饭用了,一日三餐顺理成章就变成了一日两餐。我和二老哥回到了老家,陪着三老哥也把日子就过成了这样。我们弟兄的这种习惯有大可能也是从老父亲活着时早起喝茶学来的。
老父亲活着时,早晨的那一盅罐罐茶喝了一辈子,说不喝头痛。七十年代那时候家中日子虽是苦,条件差,但老父亲早上的那顿茶一直是没有断过的。有一个阶段,老父亲喝的也可能是产于重庆的有名的“溢光茶”,那个茶因价钱低,质量次,大多为细碎的沬子,在茶水快开的时候,要用树枝上折下来的一根细棍,紧赶慢赶地往茶水下面捣鼓煮起的茶叶,不然就溢光了,故有“溢光茶”之名。后来家中条件稍有改善后,开始喝陕青、云南的砖茶、坨茶等熟茶以及春尖、春蕊等绿茶。乡下早起的这个罐罐茶,天天喝也就喝成了习惯,也往往从中就喝出点文化来了,包括不喝了头痛头晕之类的。
农历八月十四日这一天,待我们弟兄几人早起的一顿茶喝罢,庄子上近处的大雾才消散了,只有远处北山之下的小河方向上还是大雾弥漫,有名的卯家坪和张湾边界上还处在云遮雾罩之下,不过不久也即散了。
四、那条狗
这次回老家过中秋,还有一个任务是看看我前些天捉回康庄去的那个小狗活的怎么样?
这还是上上个礼拜,我从定西给三老哥家抓回来了一只狗娃,是过去一个单位上班的一个靖远大芦子姓苏的人自幼喂大的。因了他家里新添了一个孙女儿,家中有了小孩,再不能养狗了,故四处打听,看谁能帮他把这条已养惯了的小狗养起来?出于帮忙的缘故,上一次回老家时,顺便我就把人家起名叫“麻花”的这条小土狗带回了康庄交待给三老哥了。
听老苏讲,他的这条狗自幼胆小,自幼便不吃饭只吃狗粮和火腿肠。所以自从我把这只狗带到乡下后,老苏隔着十天半月就要通过快递给乡下寄送网购的狗粮,生怕他家小狗因为生活习惯问题,在我们乡下日子过的不好,老苏很爱他的这只狗,老苏的心肠有点软。我就故意老在电话中和他讲,那个农村喂狗,只能是让狗跟着主人一起吃饭就好了,那里有条件天天买狗粮和火腿肠给它吃?让它能吃饱饭,这已经是社会进步了的情况。如我们那些穷苦地方,过去八十年代以前喂狗,一般来说都是家中猪吃什么它吃什么,甚至是猪食都不舍得让它抢着吃的,它只能是到处找着吃屎才能讨得一条活命,那像现在,狗的日子也慢慢幸福到这种程度了?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我还是在坚持着逐步改造这只叫“麻花”的小狗的生活习惯。这一次中秋回乡下去,我就让它先学着从吃大家啃过的鸡骨头、喝鸡汤开始,学着吃普通的饭食,并取得了初步的进步。
老苏送我的这只小狗其实算是个很聪明的家伙,它还是很会听我给它讲一些道理的,我说我们现在乡下的条件再也不是你过去城里生活时的条件了,没办法再搞讲究了,日子还得从苦处来,并且你不可以给你的老主人一直背负着买狗粮这个负担。你不学着吃家常便饭,农村哪有天天吃狗粮喂狗的道理?它似乎也开始知道了一点目前的状况,有些合它胃口的普通饭菜,它已经开始学着吃了,不像刚刚到乡下时那般抗拒。
这一天,我第一次把它带到老家东山的半坡之上疯浪了一大圈,荒山野草之中,这条狗跑了个不亦乐乎。看来这个狗就是要在乡下养的,这里才是符合它天性的地方。城里的楼房上生活真是太委屈狗了。
五、七老哥
这一次回乡下,由于时间关系,庄间我的一众老哥们我见了的其实不多。南庄七哥家我去了一趟。
南庄七哥叫玉芳,今年已八十五岁,七嫂子姓张名乃玉,甘沟乡张家沟人,去年已去世,七老哥目前是孤身一人生活在康庄。七老哥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定西一中高中毕业生,后就业在定西地区运输公司,六十年代初期被下放回老家农村务农一直至今。
八月十四日午后,我在庄间乱逛时碰见远房侄孙“老尚”开着车,车里顺便也挤着拉上了七老哥去了一趟镇上,七哥乘便给他自己买了些熟馒头、生面条之类的,花了十几块钱。到家后放在了冰箱里,以备近期这一周所需。过去七嫂子活着时,七哥大约是从来不吃这些街道上出售的机制食品的,一方面是贵,另一方面是天天吃口感也不好。可现在七嫂子已去世了,七老哥的后人和媳妇子也到宁夏银川那里带人家自己的孙子去了,七老哥便成了孤家寡人,日子只好是自己想办法料理了。现在最大的问题,除了生活的不方便外,像现在的这些智能手机等老哥也不会用,每日里的那种孤苦寂寞也是无处可说、无人可说。我陪着七哥一直从庄子中间走了一里路走到庄子南头他的家中,这短短的一年间,七老哥的腰明显地比去年驼了,脸上也苍老了许多。要适应七嫂子去世这一大变故,七老哥看来还要一个很艰难很艰难的过程。
七老哥给我讲,人老了就往往惹人嫌,买东西的镇子上离我们老家的庄口还有十几里路,过去年轻时他走着去也就一小时的路程,可现在年龄大了,他已经走不了那么远了,只能搭便车或顺便了托人采购。可大路上碰见的好些个小辈的人,给人家张口了很多时候人家都嫌麻烦不带他的或不给他带的,为此他也看了好多次的路上开车人的脸色。对七老哥日子当中的这种孤苦和艰难,我想一想也都是能想得到的。
人老了,真是难啊。
六、中秋的月
今年的月亮确实圆在了十五。
其实十五晚上的月亮我倒是没怎么看,因为十五的晚上我们正跑在回定西的路上。农历十四日的夜我还在乡下。前半夜,因为下午睡多了晚上睡不着,我站在西房的窗户里,很认真地看了许久许久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那晚的月亮真是亮真是圆啊,我不知道,这一生当中我还能遇见几多回这样美丽的月亮?老天还会与我几多回这样幸福的机会?
才是晚上九、十点钟的样子,院子顶上的路套中月亮下已经连一个走动的人都没有了。天空中偶有从兰州中川机场方向,飞向东南方向去的飞机划过高空的声音,我们老家之上应该是天上有一条很重要的航路的,每天都会有很多次的飞机飞过的情况,尤其是到了晚上,夜行飞机上的航行灯闪烁发亮,很容易找得见的。除却了天上飞过的飞机的声音,能用在这个夜晚、此时此地的词好像就只剩下一个“万籁俱寂”最为妥当了。虽然,现在的康庄,我的那些先人们早已都去世光了,他们都埋在了庄子旁边东西两山的好些个山坡之上或湾垴之中,在这月圆之夜,如有那一世,他们或许也正在深情凝望着这一片浪月之下他们曾经劳苦了一生的村庄。
还好,现在的老家里,也还有我的许许多多的年纪一日日见老的老哥和嫂子们尚活着并一直留守在康庄,他们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诗没有远方,在这月当半空的时候,或许他们已经进入了梦乡,或许也如我这般,这时候人老瞌睡少,也发呆一样遥看着天上的这轮一年里最圆的月亮。
正因为我知道庄子里这时候虽少了吵闹声,但我却明白,正因是有着那目前还活着的那些个七老八十的一众老哥嫂子们,在此明月静夜之中,他们或远或近的陪伴,此时此刻,老家康庄还能是我此刻此时的——“此心安处”!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571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