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名字中的大学问——唐朝起名风俗

名字中的大学问——唐朝起名风俗

传说李白到了入学的年龄了,父亲要给儿子取个学名,希望儿子将来成为高雅脱俗之人。于是一家人有次在庭院散步时,父亲看着日落院子中的情景,便作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接着吟:“火烧叶林红霞落。”

当时年仅7岁的李白会意,他走到正怒放的李树花前,稍稍思考下,便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高雅圣洁的“白”李花,不正是父亲希望的吗?于是取名为李白。

按照唐朝民俗,一般婴儿生下三天内,由父亲或亲友取名,即乳名,又叫小名,在家人亲友间呼唤。等到了入学的年龄,再取学名,即大名,正式姓名,又称“训名”或“官名”。可由父亲长辈取名,亦可老师代劳。等到十八岁加冠时还要起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别称李十二、李翰林 、李供奉、李拾遗、诗仙等。

李白名字的由来,另有一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写道:“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可知李白的名字是其母亲做梦得来的。

名字中的大学问——唐朝起名风俗

唐朝人取名到底有什么讲究呢?要知道,名字对一个人何其重要,给孩子取名更是父母的重大任务。姓名是我们的第一张名片,初次相识,你把名字告诉对方时,就已展示了你的核心气场。名字中所传达的信息能量是巨大的,甚至还蕴含着我们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层面。

现代流行的各种起名网站,表明了人类依旧重视名字的诠释:“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比培育优秀的孩子更伟大,而伟大的孩子要从一个好的名字开始。”

好的姓名,归根结底,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出最深刻的意境,传达出一个人思想的最高境界,和人生最高追求。大唐人起名虽随性些,他们却绝不会认为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是很认真对待起名字这件事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好名字了:

上官婉儿、上官仪、温庭筠、房玄龄、元稹、王之涣、颜真卿、长孙无忌、陈子昂、李商隐、李白、白居易、岑文本、高士廉、李隆基、骆宾王、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韦应物、刘长卿、戴叔伦、杜牧、李奴奴、李季姜、李芳仪。

先来说小名吧。唐人取小名,既继承了传统风俗,沿袭古风,也有自己的发展,出现标新立异和别出心裁的一部分。这与盛唐时期佛教风俗流行有关,起名和佛教密切关联。不管是三公九卿的贵族之家,还是普通百姓,都愿以佛经、佛教圣地或神祗命名。白居易的儿子幼美乳名便唤作“金刚奴”。“金刚”“曼殊”“无量寿”“弥勒”等都是佛教命名,希望借助佛教的威力来庇护子女健康平安地成长。

名字中的大学问——唐朝起名风俗

此外,唐人取乳名还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以“阿”字起名。如阿奴、阿眉、阿欢、阿蔵、阿蛮等。简单上口,亲昵亲热。这一起名习俗至今仍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流传,如以《二泉映月》闻名于世的音乐家阿炳。

第二,以“小”字起名。这是一种常见习俗,亲昵顺口,好养活。如《汇编》墓志中的范阳卢氏生育儿女较多,就用“小都”“小剐”“小秃”“小建”来命名。

第三,喜欢在名字后面加个“儿”字。上官婉儿中的婉儿即是。

第四,男婴成为朗,女婴称为娘。唐玄宗的小女儿寿安公主乳名唤作“小字虫娘”。

第五,重男轻女的家庭,会给女婴起名:盼子、喜子、想子、招弟之类的。至今仍保留这一习俗。

第六,乞姓之名。借用别人的姓氏,后跟数字。

以上可见,起乳名还是很灵活的,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还很随心所欲,比如叫“爪子”“拾得”“丑儿”等等。从《汇编》的墓志铭资料中可见,贫困人家的孩子有了乳名之后,未再取过学名,可见小名较为随意。唐人注重的是学名,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姓名是呈现个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名字表达的是个人的抱负,而别人也可通过姓名达到初步了解。

名字中的大学问——唐朝起名风俗

学名的命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占卜起名。古人通常以生辰八字,配合天干地支,来取名,还要推算凶吉。

第二,以五行排辈。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取名,以五行为偏旁部首的字为名。唐人认为这样起名,可子孙昌盛,生生不息,是大吉大利的。也因此这种取名方式盛行不衰。

第三,根据长辈的祈望命名。主要从生男、入宫、慕利、功名、求佛、求道等几个方面的愿望来命名。其中入宫主要是生女孩,希望女孩可以入宫为妃,日后尽享荣华富贵。正所谓一人入宫,鸡犬升天,全家荣华富贵共享。

第四,按照行第来命名。适用于大家族中,孩子很多,又是一妻多妾制的,或者是同宗的。比如女孩取名,大的,叫大娘,次女叫二娘,一次排序,幼女唤作九娘。

第五,以双名来命名。即叠字。有些文人家的妾就叫什么莺莺、燕燕、盼盼、圆圆的。考虑的是尽量平稳、安全。这样给男人一种愉悦感,没有压力。

有人认为一般身份低贱的人用双名,多为侍妾和青楼女子,可能与事实有失偏薄。一则古代无事迹的女子不记录,二则贫困人家的女子无名,三则即便是名妓多数也只记录小名,四则,整个封建王朝本就是以男性为主导的。事实上,在唐朝,也有官僚男子取重字名的。

周邵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中就提到窦君夫人刘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郡郡,小儿子叫郎郎。

第六,现今流行的四字姓名,在唐朝也很流行。如唐顺宗公主李代宗儿,闻名的金仙公主叫李无尚道,另有李璎珞奴、令狐德棻、杨无穷寿、董菩提心、范如莲花、王心从容、仇千光照、罗四无穷、吴波奈罗等。从中还可见佛教对起名的影响。

取名时还需注意一些事项:忌讳与帝王、坏人同名;不可用凶字、坏字;不用有歧义的字;避免使用不雅字;忌讳生冷字等等。

学名起好,到了十八岁成年之后,还起“字”。 古人祭祀神灵和先祖时,不直呼其名,这样就产生了“字”,是出于避讳的需要,也是遵从长辈的需要。字和名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要互相映衬、补充。如白居易,字乐天,居易与乐天,相辅相成、遥相呼应。

名字中的大学问——唐朝起名风俗

除了字,古人还有号,这是文人墨客的重要符号,也是众人对此人公认的称呼。 杜牧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因他晚年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有些人不止一个号,多的达到十几个,用于不同的社交场合。

号可分为自号、法号、道号、室号、绰号、官号、缢号等。法号和道号与宗教有关。室号是居所或居所的楼阁所题之名,以此来表现他们的志趣爱好,价值取向。绰号,则带有夸张、幽默、诙谐、传神、戏剧的成分,是根据状貌、德行、声望和技能等特征来取的。比如李白被贬时,被称为“嫡诗仙”;李林甫为人口蜜腹剑,被称为“肉腰刀”; 温庭筠因考试时常常为人代笔,押官韵,叉手而成八韵,被时人称号为 “温八叉”“温八吟”。死后追加的成为谥号。如韩愈,被后人称为韩文公。

细心的读者发现了李白的别称很多,如李十二、李翰林。李十二是根据家中排行辈数,以数字来称呼的,这在唐朝十分盛行。而李翰林,则是一种官职称呼。翰林是李白做过的官职。官职是社会地位的标志,古人互相往来时喜欢用官职来称呼,也是别号的代名词。如陈子昂,被称为陈拾遗,王维被称为王右丞。

名字中的大学问——唐朝起名风俗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取名,传统的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名字与他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好名字可能给人带来好运,而坏名字也有可能带来灾难。从古至今,我们取名小心谨慎,不论是占卜求卦,还是求神拜佛,亦或是引经据典,都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名字。唐人也是如此。

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过关于取名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一直影响至今:“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还提出取名禁忌:“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是以大物不可以命。”不能用大的事物来取名。

当然话说回来,名字起得再好,若自己不努力拼搏,也枉费了一个好名字。而那些靠自己努力做出成绩的,让好名字更是锦上添花、熠熠闪闪,方才不负好名字。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735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