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2010年12月,南开大学校园内一间教室里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他们窃窃私语,直到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太太走向讲座。

课后有学生听闻叶先生丈夫前不久去世的消息,不由得对老太太问道:“先生你这一生是否有体验过爱情的滋味”

叶先生一愣,随后她摇头道:“从来没有。”

这位先生是谁?为何如此受到敬重?又是为了什么一生从来没有遇见过爱情?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青年丧母,美满人生开始遭遇磨难”叶嘉莹,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因为出生时候正值荷花开放的时节,母亲便给她取了一个“小荷子”的乳名。

叶嘉莹的曾祖父曾是光绪年间进士,她的父亲叶廷元自小便继承了家里的学问,从小熟读诗文古籍,后来在北京大学英文系读书,毕业后曾在航空署担任人事科科长等职位。

叶嘉莹的母亲李玉洁也是从小在书香门第中长大,在结婚前曾在女子职业学校担任老师,婚后李玉洁辞去了教职工作,在家里专心打理家务。

叶嘉莹不到三岁时,她的父母便在家教导叶嘉莹识字,教她背诵古诗。当时的叶嘉莹虽然并不能理解古诗中透露出来的感情,但懵懵懂懂的她在父母的教育下,已经将古诗看做优美的表达。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叶嘉莹六岁的时候,家里请来了专门的教书先生,叶嘉莹跟着教书先生学习《论语》。之后叶嘉莹考入北京本地的小学和中学。

原本叶嘉莹的生活应该就这么平静度过,然而战火纷飞家国破碎。因为日寇入侵,叶嘉莹的父亲南迁,与叶嘉莹和母亲在战乱中失联。

父亲没有音信后,叶嘉莹并没有放弃学习。她在父亲消失四年后,于1941年考入当时北平四大名校之一的辅仁大学就读国文系。

但叶嘉莹入学后不久,她的母亲便因癌症住院,手术后因为感染叶嘉莹的母亲与世长辞。当时按照旧习,去世后的人不能再回家,而是尸身随着棺椁一起停放在北平嘉兴寺。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入殓时,17岁的叶嘉莹看着钉子将棺椁彻底封死,她跪倒在母亲的棺椁前哭得泪眼婆娑。在母亲去世后,沉浸在悲痛里的叶嘉莹曾写了八首《哭母诗》来悼念母亲的在天之灵。

失去了双亲陪伴的叶嘉莹之后被寄养在伯父伯母家,与两个幼弟一起生活在沦陷区。

沦陷区民众的生活并不好过,多亏了叶嘉莹能干的伯母,将家里的事情操持得井井有条。而伯母和伯父也十分支持叶嘉莹的继续读书,叶嘉莹在受教育方面并没有停滞。

丧母之痛和时局动荡,让叶嘉莹在读书期间将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了诗词之上。

叶嘉莹青年时长相出众,才华也数一数二,自然有不少人想与她交往,但面对异性的追求,叶嘉莹总是拒绝。大学毕业后,同班的男同学都评论叶嘉莹“孤芳自赏,我行我素”。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1946年,大学毕业后22岁的叶嘉莹被分配到了佑贞女中担任国文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叶嘉莹像是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处。她授课时知识丰富加上叶嘉莹本身具有亲和力的长相,她在课堂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浑浑噩噩嫁错人”这时候,作为老师的叶嘉莹与自己中学时的英语老师重逢了。老师在中学时对叶嘉莹的印象便很不错,如今看到亭亭玉立的叶嘉莹,心里更是喜爱。于是叶嘉莹中学时的英语老师便开始撮合叶嘉莹与自己的弟弟,赵钟荪。

当时在秦皇岛工作的赵钟荪对叶嘉莹更是一见钟情,之后更是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在之前叶嘉莹并没有涉及过情爱,面对赵钟荪的追求,叶嘉莹很快招架不住,她只能将赵钟荪对自己的表现出来的好,加倍奉还给他。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但因为不停在秦皇岛和北平来回,赵钟荪失业了,并且在路上染了重病。叶嘉莹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内疚,她将赵钟荪失业的原因归咎于自己。

赵钟荪病好之后在北平落脚,在担任海军军官的姐夫的介绍下,赵钟荪前往南京任职。在南下南京前,赵钟荪向叶嘉莹求婚了。赵钟荪告诉叶嘉莹,如果她不同意那么赵钟荪就放弃去南京的机会。

叶嘉莹第一次面对这种事不好意思拒绝,加之对于赵钟荪之前的愧疚心理,叶嘉莹也就顺势同意了。她没想到是,这一草率的决定,竟然让她这一生再也没有尝试过情爱的感觉。

1948年3月,叶嘉莹和赵钟荪在南京结婚。老年时,叶嘉莹回忆起此事,将其形容为抱着善心做的一件事。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到了南京后,叶嘉莹没有再继续担任教师,而是专心做了全职太太。日子虽然平淡,但胜在安稳。叶嘉莹从未曾想到,这只是自己颠沛流离一生中小小的停泊点。

“来到台湾,丈夫被捕入狱”婚后不久,因为种种原因,叶嘉莹只能跟随丈夫一起前往台湾。匆忙迁居,叶嘉莹很多行李都没能来得及收拾,她只得将自己大部分古文诗集都留在了南京,但她随身携带的一些珍藏典籍在过程中也弄丢了不少。

到了台湾,人生地不熟的叶嘉莹心中更是烦闷。每日每夜叶嘉莹都只能靠着阅读古文书籍,用诗中的快意恩仇来麻木自己生活中的不顺。

来到台湾快一年后,叶嘉莹发现自己怀孕,她从烦闷中走出来开始期待自己肚子里的骨肉。也许是孩子的到来给叶嘉莹带来了好运,1949年春天,叶嘉莹在老乡的介绍下来到彰化一所中学担任国文老师。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几个月后,叶嘉莹诞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为其取名为“言言”。

生活貌似在逐渐向好,可没想到这时候,叶嘉莹的人生又再次遭到了打击。言言四个月大时,赵钟荪从工作单位回家探望叶嘉莹母女,却突然被捕入狱。

六个月后,在中学任职的叶嘉莹也和其余五位老师一起被捕。因为叶嘉莹家中还有个未满一岁的孩子,再加上叶嘉莹生活里只有教书和读诗,她很快就又被放了出来。

出狱后的叶嘉莹发现她任职的中学已经有不少教师被抓,她迅速离职离开了彰化,带着女儿投靠丈夫的姐姐。

姐姐家并不宽敞,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叶嘉莹只能带着女儿在狭小的过道打地铺。因为言言年纪还很小,常常哭闹。叶嘉莹害怕打扰到姐姐家人的休息,白天的时候,叶嘉莹只能带着孩子在屋外的树下消磨时间。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到了晚上,叶嘉莹会等到家里的人都已经睡熟后才会哄着女儿在走廊入睡。第二天一早,叶嘉莹又得早早起床,将地铺收拾好,不占用别人的生活空间。

这段寄人篱下的日子叶嘉莹过得十分艰苦,晚上将女儿哄睡着后,叶嘉莹常常对着走廊的天花板独自落泪。内心孤苦之时,叶嘉莹靠着从诗歌中与古人隔空对话来汲取力量。

在这之后,偶然中叶嘉莹与父亲叶廷元取得联系。跟随父亲工作的调动,叶嘉莹带着孩子来到了台南。在亲戚的介绍下,叶嘉莹来到台南一所私立学校授课。虽然带着孩子,但叶嘉莹的课堂广受学生好评。

“丈夫出狱,性格变得古怪暴力”三年后,丈夫赵钟荪出狱,在狱中呆了三年的赵钟荪变得暴躁多疑。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因为坐过牢,出狱后的赵钟荪没能找到工作只得失业在家。而当时在学校任职的叶嘉莹已经颇有名气。学校邀请她开展古诗词公开课讲座,之后更是被台湾大学聘为教授。

或许是妻子事业的成功刺激到了赵钟荪作为男人的自尊心,在外无法施展抱负的他,开始在家里对叶嘉莹拳打脚踢。之后叶嘉莹和赵钟荪的小女儿言慧出生,赵钟荪更是因此对叶嘉莹进行了更为恐怖的家暴。

赵钟荪重男轻女,他将生不出儿子的叶嘉莹看做是扫把星,后来甚至将自己人生的不如意都归咎于叶嘉莹。

在外既要挑起全家人生存的重担,在内又要遭受丈夫的毒打。叶嘉莹曾经一度想过自尽,但当想到了自己可怜的两个女儿,叶嘉莹也就顽强坚持了下来。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叶嘉莹在授课方面的名声越来越大,国外的汉学家都不远万里来听叶嘉莹讲课。台湾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有交换计划,1966年叶嘉莹被选中,于是她和家人一起赴美。在美国期间,叶嘉莹担任过多所著名高校的客座教授。

赴美两年后,叶嘉莹阴差阳错来到了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任课。但与在美国时不同,哥伦比亚大学授课是需要全英文教学的,而当时叶嘉莹的英语实在是不算好。

但叶嘉莹家中还有年近八十的老父亲、嗷嗷待哺的两个女儿,以及至今失业在家的丈夫,她没有退路可言,当时已经44岁的叶嘉莹只能够从头学起。

在加拿大任课期间,叶嘉莹不仅要备课,还要挤出时间学习英语。因为中文的诗句是很优美的语言,浅薄的英语水平并不能让她将诗句的美传达出去,于是叶嘉莹一直坚持着向更高的水平跃进。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而丈夫赵钟荪在这期间并没有体谅叶嘉莹,他不仅把叶嘉莹当做摇钱树,还要把她当做家里的保姆。

叶嘉莹还在上课,赵钟荪便会从家里打电话询问叶嘉莹今天的晚饭怎么办。叶嘉莹好声好气的解释只能够得到丈夫在电话那头的怒骂。等到了家,叶嘉莹会看见遍地狼藉,那是丈夫生气将碗筷摔在地上。

在哥伦比亚担任了半年教授后,叶嘉莹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一家定居在加拿大温哥华。

就像外国人学习诗歌因为语言总有一层隔阂,叶嘉莹在加拿大的生活也像是无根漂泊的小草,灵魂无处安放,叶嘉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故乡的土地。1970年中国和加拿大建交,叶嘉莹终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几经周折回国,无悲无喜面对丈夫离世”1974年,在叶嘉莹不断的努力下,她终于踏上了跨过太平洋回家的飞机。在飞机到达北京后,叶嘉莹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终于忍不住在机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时隔26年,叶嘉莹回到了当初居住的旧庭院,她找到了以前曾经磕破过自己脚踝的碎瓦片,一切像是被时间按下了暂停键,唤起了叶嘉莹沉睡的记忆。

但终究是岁月蹉跎,物是人非,当初在母亲死后对叶嘉莹多有照顾的伯父已经与自己阴阳两隔。叶嘉莹站在伯父的坟前,满心是说不出来的忧伤。

可惜叶嘉莹在国内不能长住,回到加拿大后的叶嘉莹一直心系着祖国。1978年,叶嘉莹向中国提出想要申请回国讲学,次年被批准。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叶嘉莹如愿站到了南开大学的讲堂上,穿着长裙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娓娓道来。生活在晚年似乎对叶嘉莹网开一面。

丈夫赵钟荪在晚年时曾在电视上看到了叶嘉莹站在课堂上的画面,这个把妻子当作是敌人,认为妻子只能囿于锅台炉灶的男人不敢置信。他哽咽着问道:“这个是你吗?”

叶嘉莹没有回答,同床共枕的陌生人多说也是无益。

后来,叶嘉莹大女儿因为意外去世时,她曾经将自己反锁在屋内嚎啕大哭,当丈夫赵钟荪于2010年去世,叶嘉莹只写下“一握临歧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

她认为,无论人生在世有多少恩怨,在离开之后都不要再带着怨恨,因此对于赵钟荪离世她无悲无喜。

有不少人问她,为什么不难过,86岁的叶嘉莹直言,自己从未有过爱情。

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厄运无法击败人的情怀”叶嘉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讲台,她借自己的嘴讲述中国千年的古老故事,用诗词为帆,传递中华文化。

2018年,叶嘉莹将自己的房产出售所得的钱财全部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2019年她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了千万。累积下来,2018年至今,叶嘉莹先生一共向南开捐赠了3658万元。

她的小女儿如今生活在加拿大,只留下叶嘉莹独自一人在南开大学授课。多数时候叶嘉莹也就工作到深夜,她想将她在诗词里感悟出的美,更多的留在这个世界。或许正如同叶嘉莹的小女儿赵言慧所说,叶嘉莹这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恋爱。

22岁至今,叶嘉莹从教76年,纵观叶嘉莹这一生,颠沛流离甚至遭遇过青年丧母中年丧子等诸多痛苦,但悲惨命运始终无法击败叶嘉莹先生的高尚意志和美丽情怀。愿每个人都能在无人依靠时做自己的依靠,在血泪与荆棘中获得自己的荣耀。

——End——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763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