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传家德望隆”,这是元代著名诗人杨载题王都中画像诗,描绘了王氏一族诗书传家、崇德重礼的家风。
孔子说:“一贯三为王”。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中间一竖贯通,意为顶天立地的君王。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而王作为姓氏,它的起源同样与至尊之位相关,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王是全国第一大姓。根据今年初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发布的消息,中国王姓人口达1.015亿,占全国总人口7.3%。虽然王姓在东部和中部居多,但其亦是广东十大姓氏之一,广东共有182.36万王姓人,占广东人口的1.66%,其中梅州的王氏人口约30万。
王氏迁入梅州始自700多年前,至今繁衍近30代,并由梅州走向海内外。遵从孔孟之道,梅州王氏历来倡导“农商裕后,诗礼传家”,崇文重教、农商并举。从小就接受忠孝德善文化,读书成才,学而优则仕,若不能出仕,则务农或经商,在商海拼搏中谋生,代代多有佼佼者。
王姓一族始于皇家
为名门望族之后
从梅州城区驱车70多公里,经过多重弯弯曲曲的山路到达松源镇。这个群山环绕的小盆地,毗邻闽粤两省十乡镇,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同时也是古时许多姓氏从闽赣进入岭南时需途经的地方之一,成为一些姓氏入粤的首站。
松源镇有22个姓氏,其中王姓人口最多。据上世纪末不完全统计,王姓占全镇人口的40%。
据了解,王氏迁徙到每一处定居后,其裔孙必须在居住地建祠堂。在松源镇径口村有座黄瓦红墙的百年老屋,是松源王氏宗祠,始建于1479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在宗祠的大门两旁贴着一副门联:“三槐世泽长,两晋家声远”,是王氏堂联,其中道出了王氏的文化和渊源。
在25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东周第11个王周灵王,名叫姬泄心,他的儿子子乔,人称太子晋,为人忠直。周灵王当政时期,有一年遇上特大水灾,洪水把洛阳的王宫淹了。面对水灾,周灵王与当时仅有11岁的子乔发生了一场激励的争辩。子乔不同意父亲将水排入农田的做法,认为不能把百姓的庄稼、房屋毁了。
对于儿子的反驳,周灵王十分生气,于是将子乔贬为平民,居住在百姓之中。百姓常常指着子乔的家称为“帝王之家”,后来简称为“王家”。久而久之,子乔的儿子宗敬开始以“王”作为姓氏。从此王姓诞生了。
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撰的王氏族谱序里描述,王氏26世王霸,迁徙到太原晋阳居住,多次婉拒东汉朝廷的聘任,这样就成为太原人。
王氏传到第76世均德公时,已是宋朝时期。均德公元初(1271年)以进士被推荐任命为武平县抚民令,率领族人前往武平县定居,是武平县王氏开基祖。
百余年后,太原81世、武平六世念四郎迁居梅州,成为松源一世祖,他的后裔先后分别迁居蕉岭、长乐(今五华),潮州,福建龙岩、长汀等,并在各地开枝散叶,传播四海。
“王氏与其他姓氏避难、避祸等迁徙的原因不太相似,王氏多为当官迁居。且王氏喜群居,迁居时,往往是原居住地整村人陆续迁到新地聚族而居,所以存在同一个地区众多王姓人的现象。”松源王氏联谊会副秘书长王孙浩介绍,王氏从福建武平迁居到松源,已有600多年历史,繁衍近30代,裔孙人口逾20万,遍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贵州、台湾、香港等地及海外东南亚、欧洲等。
兴宁王氏亦是梅州王氏的一大支系,700多年前便已有王氏族人在此定居。兴宁王氏大致分为和山派、栅里派和黄陂里派。兴宁和山王氏始祖王傅,南宋高宗时在梅州做官,辞官后隐居在内和山村。他的后裔分别迁于兴宁各地。
南宋理宗时期,有王钦哉兄弟,原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一家人跟随父亲到潮州做官,后来兄弟二人来到程乡(今梅县)石坑,随后又迁居兴宁,他们的后裔定居于兴宁城东栅里,所以这一支系被称为栅里派。
黄陂里派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王氏一族王惠钧因避周三之乱,流落兴宁黄陂里白水塘。王氏在兴宁主要居住在坭陂、宁塘、宁中、福兴、石马、罗浮等地,约3万多人。
梅州王氏多为三槐堂的后裔。三槐泛指高官的府邸,北宋兵部侍郎王祜年轻时在自家庭院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时称“王氏三槐”,三槐堂由此得名。
传承数百年“挂大牌”仪式
弘扬厚德传家美德
每年的农历正月廿八,松源镇热闹非凡,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王氏在此举行“挂大牌”仪式。“挂大牌”除了是梅州王氏最重要的宗族活动外,也是梅县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挂大牌”仪式已传承了数百年。农历正月廿八当天,锣鼓喧天,四位穿着统一服装的大汉抬起摆放着钦赐宗泰公“厚德传家”牌匾的轿子,在礼炮车、彩旗等导引下沿松源圩镇主要街道进行巡游。巡游队伍每经过店铺或街边住宅,店主人都会燃放鞭炮,直至巡游到宗泰公祠堂门口,举行接牌升座祭祀礼仪,各地宗亲依次进入祠堂内虔诚地祭拜。
“每年的‘挂大牌’都有上万人来参加仪式。”松源镇王氏联谊会秘书长王赞介绍,延续这一传统是希望王氏后裔继承宗泰公“乐善好施”的品质,不忘“厚德传家”的美德。
宗泰公是松源王氏四世祖,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卒于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公年1520年),享年75岁。
他一生经商,足迹遍及闽粤赣三省。他善于经营生意,富甲一方,且常常乐善济贫,以热心公益为宗旨,以“积阴德于冥冥中,以为子孙长久计”为家训,帮助百姓。明朝英宗武宗年间,宗泰公捐白银数千两,在松源修建从五星蕉岭村至宝坑车上坪“石结路”20余里。先后架造通往洪山的普济桥,通往杨阁的廻龙桥、凹下桥、杨阁水口桥和乌泥坑梭子桥等多座桥。
宗泰公还在闽西稔田的兰家渡、上杭县东门的漳滩设渡口,买渡船多艘,斥资购买竹山、良田供渡工家属耕作,渡工的一切工具和工资,皆由宗泰公无私供给。
宗泰公逝世后,其扶贫济困、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的美德,在闽粤赣边广为传颂。当时的程乡府知府陈应奎,将宗泰公事迹奏请朝廷旌表,嘉靖皇帝谥“厚德传家”,并允许王氏家族将钦赐谥号制成牌匾和宗泰公灵牌在当地巡游。
后来经过王氏族人商定,每年农历正月廿八日,由宗泰公四个儿子珊、昌、明、璘四房轮流主办。每年将牌匾(因年代久远原牌匾已失传)和宗泰公灵牌,从祠堂抬出在村中巡游,交给下一房祠堂供奉一年。以这种隆重的方式弘扬祖德,牢记祖训,不忘传承优良家风。
“以前,‘挂大牌’的民俗活动十分隆重,闽粤赣三省客家王姓宗亲纷纷前来参加活动,客家大锣鼓、八音、金狮等尽数出动。”王孙浩介绍,庆典活动期间,有客家工艺品展示,也有客家小食展销等,同时还有客家山歌、秧歌舞等表演,活动内容丰富。“因松源地理位置特殊,当时‘挂大牌’成为三省边区大型客家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庆典活动之时,前来观看的闽粤赣边的宗亲、乡亲络绎不绝。”由于历史原因,此盛举于1952年中止。
2009年,“挂大牌”仪式被梅县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这一项传承纪念的活动再次在松源镇举行。
“这一活动便是梅州王氏弘扬祖德,传承‘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行善积德’优秀品行的最好例证。”王孙浩说。
务农经商求发展
忠孝德善传世家
“农商裕后,诗礼传家”是梅州王氏14世而辅公居住地辅公厅门联。据王孙浩介绍,古时的梅州王氏认为亦农亦商的生活才能富裕才有发展,因此王氏中从商的人口众多。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松源镇有许多具有经商头脑的王氏族人不再从事农耕,他们除了在本地经商或经营小手工业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行走在闽粤赣之间搞商贸经营。发展到后来,一大批比较善于经商的王氏族人,把生意做到海外,并在海外定居。
新中国成立以前,松源圩镇的店铺布局主要在东街包括东街巷、西街、北街、河唇街这四条街。街上有许多开店的人为王氏族人。当时比较有名字的是王子经(王钦伦)和王华岩(王汝熊)。王子经开的仁和店,主要经营京果、木材,销往潮汕地区。王华岩开的庆和店,主营京果、柴炭竹木,同样也是销往潮汕。同时王华岩还在汕头开了一家富春旅馆、松口开了一家全球旅馆,嘉应州往返南洋的客人几乎都在这两家旅馆落脚。
改革开放以后,更多的王氏族人走上了经商的道路,许多人开始从事房地产生意,并做得风风火火。
继承宗泰公的美德,梅州王氏族人在获得财富的同时,也不忘回报家乡和族人,经常为家乡的各项建设出钱出力。1908年,华侨王振东捐资在松源成达高等小学右侧建成四房两教室的横屋一座。校舍扩大后,1925年,学校改办为初级中学,1930年,改名为松源六甲中学。这是众多华侨港澳台乡贤捐资家乡建设的一个缩影。
现任松源王氏联谊会会长王梅基是梅州市宏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县第14届人大代表,梅县区工商联副主席。他十分热心公益,据不完全统计,他个人捐资社会公益各项事业金额达100多万元。如捐资50万元给母校松源中学为奖学金,捐资20万元用于家乡道路建设;捐资20万元安装5公里道路灯,投资10万元解决村民饮水困难问题等。
事实上,一直以来,“忠、孝、德、善”都是梅州王氏一族家风家训的核心。“王氏一族遵从孔孟之道,信奉儒家学说。”王孙浩说。
走进每一座王氏祠堂,皆可见内部悬挂着家训、祖训的牌匾,以此提醒祖孙后代牢记。家训里既有“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自强自立,处事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百世不竭,积厚且纯,张德扬惠,守规遵训”等建议,也有“酗酒无度,伤其身心,聚众赌搏,财帛散尽”“不肖为贤,浪子如金,振兴美族,直上青云”等告诫,还有“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等家族史的讲解。
“许多从梅州松源迁出的王姓后裔,他们在各个领域为梅州的发展、松源家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王孙浩说,遵从儒家文化的梅州王氏一族,传承着先祖仁厚,立大志,成大事,盛德于民,施善业于社会的精神。
■链接
梅州王氏近现代名人
王韶光:曾参加广州三元里“平英团”抗英义举
生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卒于光绪年间(具体年限不详),原名天富,字春野,嘉应州荷田堡(今梅县区荷泗镇)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五月下旬,英国侵略军从泥城登陆,直迫广州城北,当时广州驻兵束手无策。公推王韶光为首领,与何玉成、韦绍光等紧密配合,决计抗击英军,这就是广州三元里“平英团”的抗英义举。继而又在燕塘创办东平社学,借以普及教育。尔后,王韶光曾先后在山西凤台等地任州同知、知县,潞州府(今山西长治市)知府。致仕还粤后,病逝于乡,终年70多岁。
王维:中共七大代表
王维(1918.3—2019.4),梅县人。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起先后任梅县松源乡党支部书记、梅县中心县委书记等。1946年2月起先后任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华南分局兴梅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中共粤东区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广东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博罗县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华南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广东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83年4月任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兼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委员会主任。2001年8月离休。王维是中共七大代表。
王立朝:曾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
王立朝(1922—2001),梅县松源人,1937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续任韩江纵队第一支队政委、中共梅蕉武埔县工委和梅蕉杭武县委书记,闽粤赣中心县委委员,梅埔地委特务队政委,梅埔地委委员,中共粤东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粤东地委委员、副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一支队副政委、代司令员,中共梅州地委副书记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解放军兴梅军分区副政委、中共兴梅地委委员、粤东军区武装工作部副部长、粤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市公安总队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干部轮训大队政委、政治学院学员,广东省兵役局副局长,广州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副部长,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湖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顾问。曾于1966年1月奉派赴坦桑尼亚任民兵专家组组长,并出任解放军代表参加桑给巴尔革命节。1983年6月离职休养,是广州白云山干休所副军职离职休养老红军。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张柳青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日报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831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