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位于北京市区南部,古称南海子,是元、明、清三代北京的皇家园囿之一。
元代时这里地势低洼,坑塘遍布,常年积水形成了许多小型湖泊,由于不适合种植庄稼,因此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长满了野草和芦苇,极为荒凉,极适合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元朝统治者在这里开辟了一个占地约40顷的小型皇家猎场,名为下马飞放泊。“下马”指此地距离元大都城很近,仅有20里地,“下马即到”。“飞放”则是指元朝的皇帝在每年开春时都要到此处纵鹰射猎,表示没有忘记元朝祖先的习武传统,没有忘记蒙古族是在马背上得到的天下。
帝王狩猎
明代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朝统治者对南海子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四周筑起了长达一万九千二百八十丈(约合120多里)的夯土围墙,围墙上开有四门,正北为北红门(又叫大红门,今丰台区大红门),正西为西红门(今大兴区西红门),正东为东红门,正南为南红门,使得南海子方圆达一百六十余里,成为北京郊区各苑中最大的一座。
明代在南海子内设海户一千六百,每人给地二十四亩。这些海户主要的任务是看守园林,防止普通百姓在此偷猎南海子内的动物,此外他们还有别的作用。自明成祖朱棣(dì)迁都北京以来,历代皇帝每年都要在此大猎训武,行围(打猎)时就派海户们在外面包围动物,骑兵纵马于其中射猎。
清代南苑手绘地图
清代时南海子改称南苑,意即皇家苑囿。苑门增加为九座,大红门稍东增建小红门(今大兴区小红门),西北建镇国寺门(今丰台区镇国寺),东北建双桥门(今大兴区亦庄)、西南建黄村门(今大兴区黄村)、东南建回城门(今大兴区青云店)。除大门外又在马家堡、马道口、潘家庙、高米店、刘村、三间房等地开辟了十二个角门,专为附近居住的海户进苑值差出入所设,今丰台区角门北路即由此而来。清政府又将海子墙改为砖墙,在明土墙的基础上,砸五尺厚的三合土为根基,垒四十八层灰色城砖,下宽上窄,基础厚五尺,顶部宽两尺,墙高八尺五寸。海子门开三个门洞,中间的较大,有两丈多宽,一丈多高,两扇对开的朱漆大门,常年紧闭。
清代定期在南苑内训练和检阅八旗军队,苑内设总管防御等官职守护,不允许普通百姓私自进入。
帝王狩猎出游
南苑内的主要景点为“晾鹰台”,也叫“按鹰台”,位于大兴南宫村北,台旁有数片湖泊。其本是元代仁虞院的旧址,到明代时仅遗留下一处高大的土台基,台高六丈,宽十九丈有余,周长一百二十七丈。清代康熙年间曾在这里多次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赛马活动,甚为壮观,现仍存遗址。还有“双柳树”,为古柳二株,旁有一池名为“饮鹿池”,池西有“昆仑石”,石的四面刻有御制诗。现“昆仑石”保留了下来,双柳树已无存。
南苑内既有皇帝的行宫,如旧衙门(今旧宫)、新衙门(今新宫)、团河行宫、南宫等,又有许多寺庙,如元灵宫、永慕寺、德寿寺、永佑庙、关帝庙、宁佑庙、珠源寺等等。除供射猎的鹿、兔、虎、豹等动物外,还有天鹅、仙鹤、糜鹿等珍稀动物,可谓是当时的国家森林公园。
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永定河水决堤泛滥,由南苑北墙九孔闸而入,海子墙大部分被冲倒,海子门也被冲走。后由于战乱和年久失修,至解放后,只剩下几小段海子墙墙基存留。1970年平整土地、改造沙荒,1984年修建京开公路,剩余的几段海子墙被推平,南苑苑墙从此消失。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在团河行宫设立官产局,出售“龙票”,拍卖南苑内的荒地。官员、皇亲国戚和太监们大量购买,在荒地上建立了自己的私家庄园,并给自己的庄园起个文雅的名字,如德茂庄、和义庄、富源庄等等。他们招募从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流落到京的穷苦农民做佃户,后来人口繁衍众多,形成了以庄田为名的村落。
南海子公园,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全部建成后总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一期工程于2010年对外开放,二期工程于2019年对外开放。园区主要包括湿地景观、皇家文化、麋鹿保护、生态休闲等功能区,使之与北部奥运文化、中心城历史文化遥相呼应。主要景点包括南囿秋风,麋鹿苑、观鹿台、中山纪念林等。
南海子公园风光
南苑路,始建于1959年,1965年改建后命今名。北起南三环中路,南至三营门,因路南端为南苑镇,故名。为一级公路,长4500米,宽50米,中央有宽阔的绿化带。
南苑机场,1910年8月建成通航;1984年,南苑机场转为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定名“北京南苑机场”;2002年11月,北京南苑机场民航停航;2005年10月,北京南苑机场民航复航;2019年9月25日,北京南苑机场正式废弃。
北京南苑机场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856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