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辛弃疾说的元嘉草草究竟是何含义?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元嘉草草”出自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已六十五岁,任镇江知府。韩侂胄正筹划出兵北伐,雪耻报国,辛弃疾积极响应,可是韩侂胄集团腐败奢靡,萎靡不振,令辛弃疾痛心疾首,此时登上北固亭,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三、诗词鉴赏

上阙:写登高远眺,以时间跨度,来感慨江山历史,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寻找到了,表现出对南来朝廷的嘲讽。当今不但英难难寻,就连他们创造的业绩和积极进取,忠心报国的精神都伴随着“雨打风吹去了”,表现出作者对南宋朝廷的失望。“科阳草树” ,“寻常巷陌”和“人道寄奴曾住”说明刘裕住过的地方如此平凡,可是却能诞生刘裕这样的英雄,他当年多么的英勇神武,气吞山河,勇猛如虎。借此暗讽韩侂胄不识英才,沉迷奢侈的生活。

下阙“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为宋文帝刘裕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拔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侂冑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和开禧三年的宋金议和。

引此典意在告诉南宋统治者不能草率出兵,历史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严重的后果,“四十三年”,记忆之清楚,足见教训之惨烈。“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唤起作者曾经亲身经历的一段历史,完颜亮南侵,在扬州被哗变的部下所杀,以及自己勇破敌营等多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可堪回首”是对前面回忆的总结,家国之仇,亡国之恨涌上心头。可是曾经被完颜亮践踏的地方,如今却是祭祀不断,乌鸦争食,社鼓咚咚,一片热闹的场景。通过前后对比,极大地讽刺了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屈辱求和的政策使人们丧失斗志,尾句将廉颇自比,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

这首词最大特点是用典贴切,连用四典,内涵丰富,直露中蕴藏着含蓄;怀古伤今慷慨激昂,感情悲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结构严谨,将写景、抒情、叙事有层次展现,思想感情一气贯注,不愧为千古名篇。

辛弃疾说的元嘉草草究竟是何含义?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98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