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大河报记者 李晓敏 通讯员 华小亚 何剑烁

2021年7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经历了惊心动魄的90个小时。

大雨突袭,全院断电,上千生命受困……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医院火速成立“防汛应急指挥部”,医患齐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不惜一切代价与暴雨搏斗,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自救行动,更是在河南省卫健委、郑州大学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郑大三附院人拼出来的结果。回顾那些昼夜奋战的历程,闪光的瞬间多如星辰般跳跃而出,汇成一条让人难以忘怀的壮丽星河。

星河斑斓,闪烁的是责任和担当,更是无畏与大爱。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院领导现场指挥防汛抢险

暴雨突袭

全院职工齐心协力与天灾搏斗

大雨来了,来得如此突然,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回顾起“7·20”当天的情形,郑大三附院后勤管理科科长姚津生依然历历在目,所有的惊险仿佛如同昨天才刚刚发生过。

那天下午4点,姚津生发现办公室的墙角开始渗水,工作33年的他从未见过这样反常的情况,尽管医院早已经做好防汛措施,但他依然感到坐立不安,赶紧去院区查看。

和姚津生一起去查看的还有保卫科科长李立。他们赶往门诊楼地下室和配电室时,发现都已经出现渗水现象,于是火速向院领导汇报。院党委向全院发出防汛抢险的紧急动员,一场抗洪抢险战斗正式打响。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院领导和干部职工齐心协力防汛抢险

下午4时50分左右,院内不堪暴雨肆虐,多处严重积水。由于雨势较大,患者安全和医疗设备、医疗物资仓库、配电间受到威胁。医院配电间在门诊地下室一层,如果大水把配电间给淹了,医院将一两个月不能快速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为保住配电间,院党委书记吴超带领院领导班子成员顾不上打伞、迎着风雨冲了出去,直奔门诊地下室查看积水情况,并通过工作群号召党员干部带头,除必须照看病人的医护人员外,其余职工参与到医院的抢险救灾工作中,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全院各党总支、各科室积极响应,在党总支书记、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大家立即行动起来,纷纷跳入水中,用瓷砖、沙袋、棉被等堵水。

一场配电设备保卫战开始了,大家自觉排队接龙,用洗脸盆、整理箱、垃圾筒等所有能用上的各种容器,传递着向外倒水。

到了晚上,地下室因为停电一片漆黑,大家就靠着应急电灯的微弱光源,一下一下地往外泼水,有的人脚磨破了、有的人滑倒了、有的人被石子扎着脚了、有的人崴脚了,但是大家依旧在拼尽全力保障配电房的安全,从下午4点到晚上11点,先后有500多名职工就这样顽强地和天灾对抗。

正是这关键的不休不眠一夜,成功保卫了配电间,为医院快速恢复供电提供了基础保障。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职工们组成“人链”接力排水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后勤管理科职工在地下室抬抽水泵

医院停电

人力“发电”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安全

“各部门把现有设备充满电,保证重症和新生儿患者等人的安全,5点钟医院将主动断电!”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医院果断停电。后来,受持续暴雨影响,市政大面积停电,全院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自救。

此时,妇产科大楼6楼手术室,还有两台手术正在进行中,手术室立即启动了备用电源。患者家属非常焦虑,在手术室门口一遍一遍地询问,他们担心手术的进展并且担忧术后一系列问题。

手术台上,患者盆腔粘连非常严重,探查困难,手术需要一定的时间。手术室护士长和主刀医生李蕾都担心备用电源能坚持多久,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手术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顺利完成。

第一关过去了,术后24小时怎么办?电梯已经停止运行,不能回到原来的病区,李蕾果断决定在手术室内观察看护。特殊状态下,患者心理也会紧张,李蕾、董延华、牛志军等医生决定亲自看护24小时。他们精心照料,并且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直到24小时后病人平安转运至病区,他们吊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突然停电时,5楼产房里有20多位产妇。电停了,但分娩却无法停下来。有的产妇开始惊慌,产房的医护人员一边拿出应急电源,观察产程,确保分娩正常进行,一边不停地安慰焦虑的产妇、家属。

黑暗中的产房里光亮虽然微弱,产科医生、助产士、儿科医生、麻醉师却很镇定,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这份镇定来自于医院经常进行的应急演练。停电、停水、设备故障,医院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在平时会定时分批演练。

15楼病房的贾女士即将临产,但产房在5楼,电梯因断电不能使用,这可急坏了贾女士一家。“病区有位产妇即将分娩,哪位家属能来帮忙抬下担架?”护士长伦冰向大家发起动员,几分钟内,该病区的十几个男家属自告奋勇跑到护士站。就这样,在众人的帮助下,贾女士被抬进分娩室。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暴雨之夜,护士长组织大家将产妇从15楼抬到5楼产房,“千斤宝宝”平安诞生。

7月21日凌晨,伴随着哗啦啦的大雨,宝宝顺利降生,母女平安。贾女士给宝宝起名为“千斤”。她说:“这是众人接力下的宝宝,这份爱心值千金。”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贾女士感动不已。

包括“千斤”在内,在产房停电的12小时里,大约有15个孩子降生。

助产士董留琛用手机拍下了当时的场面:黑暗的产房中,只有应急照明灯亮着,灯光的中心是产妇,助产士围在身边,密切地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医护人员在备用灯下为产妇接生

后来,董留琛把这张产房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配文是:“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世界的洪水猛兽,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们也用尽全力为你点亮,为你保驾护航。”

23楼的NICU里,还有十几个上呼吸机的危重患儿。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备用电源即将耗尽。黑暗和暴雨裹挟而至,上千生命受困,怎么办?

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危急之中,医院紧急协调来的第一台发电机运到了:快来人!需要搬上23楼!

医学装备部科、后勤管理科、药剂科的几个年轻小伙,衣服湿透、光着肩膀,靠体力把几百斤重的发电机和罐装的氧气,硬是扛到了23楼NICU。

积极自救

连续奋战90小时医院得以脱险

面对罕见暴雨,为确保生命安全,20日下午4点多,医院领导发出“所有患者和家属不出楼”的通知。在每个病区出口处都有医护人员盯守,苦口婆心劝返每个试图出去的病人。

“回去!别出来!”暴雨中,一位身穿黑色雨衣的保安,在医院大门口坚守岗位,声嘶力竭地劝返想要离开医院的人。

好多人都记得他,却没看清他的脸。他是危难之际恪尽职守的郑大三附院干部职工中的一员,像所有为抗洪贡献出力量的无名英雄一样,全力保护着医院和患者的安危。

暴雨侵袭当天傍晚,神经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迅速巡查患儿在院情况,随即发现,18床冯淘淘及妈妈正在南院区做治疗,还未回到病区。

听到这个消息后,责任护士杨亚娟和朱芳莉迅速前往南院区接患儿及家属。

面对湍急的水流,她们迎难而上,两人在行走的过程中被水流冲出两米远,但她们反应迅速,奋力抓住路边的栏杆,全然不顾呛水的不适和身体的疼痛,毅然决然蹚过湍急的水流,终于到达南院区,成功将患儿及家属安全护送回病区。

看到母子平安,朱芳莉全然忘记受伤的膝盖、丢失的眼镜,继续投身于科室的工作中。

7月23日上午8点,在妇一科住院治疗的王女士突然出现大量阴道流血,血压下降,持续下去将危及生命,需要立即手术。但由于汛情影响,王女士的家属被暴雨困在路上无法及时赶到医院。

妇一科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犹豫,一切为患者的安全着想,科主任果断决定为她安排急诊手术,向医务部电话登记备案,联系手术室、麻醉科,立即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手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王女士的病情也转危为安。医护人员告诉王女士:“没有亲人在身边,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各科主任带头清理淤泥

在这片汪洋之中,院党委书记吴超带领医院领导班子带头上阵,靠前指挥,彻夜未眠,干部职工全员在岗,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党员干部发出号召,要求大家发挥带头作用,站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高度,投身到防汛救灾和灾后医疗秩序恢复的工作中,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守护患者健康和医院财产安全的实际行动。

从7月20日下午开始,医院迅速在应急楼一楼,成立了“防汛应急指挥部”,分诊台就是会议桌,台阶就是会场,每天各部门要在这里开现场会,协调解决防汛救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有力的指挥,加上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守望相助,好消息越来越多:7月21日,三台发电车、六台发电机到位,配电设备开始烘干处理;7月22日,全院积水、污泥清理完毕,医院基本脱险;7月23日23时30分,医院正式恢复供电!至此,经过约90小时的紧张自救,医院基本恢复正常。

而这个“简陋的”指挥部,一直持续到了7月30日,整整11天10夜,见证了医院遇险脱险的全部历程。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为加快恢复医疗秩序,职工们积极清理淤泥

同心协力

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中,病房虽然停电,但是患儿的治疗不能中断,在手机和备用灯的光照下,要求护理人员的扎针穿刺更加精准,医生们打着手电挨个病床查房。

为了确保患儿住院期间能喝上水,各种形式的大壶小壶都放在护士站24小时供应。随着雨势的减弱,就近的医护人员可以返家,他们纷纷自发从家里带热水到科室,只为了科室的孩子能喝口热奶。

“大家的内心都充满了感动,被医患之间的温暖所打动。”护理部主任张金燕回忆,为了缓解医院开水紧缺的问题,职工家属王宇飞积极发挥家里有水、有气、离医院近的条件,组织家人全力烧开水,冒着大雨涉水往医院送开水,往返医院十余次。

冒着雨,医护人员也都纷纷出门,提着大壶小瓶,敲开医院后面家属院的门,希望能够多收集一些热水,直到第二天医院恢复热水供应。

医院停水的第一时间,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护理人员去一楼接雨水冲厕所,保证病区的厕所能在特殊时期正常使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抗汛的艰难时刻,社会团体、组织、企业、个人的爱心援助与捐赠如潮水般涌来。

十万火急的90个小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防汛救灾纪实

他们带来了发电车、发电机、抽水泵、燃油、沙袋等防汛救灾物资;他们送来了矿泉水、方便食品、尿不湿、棉被等基本生活用品和消毒液、酒精等消杀物资;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与三附院职工一起,并肩战斗在抢修设备、清理淤泥、搬运救灾物资的一线……他们,为打赢这场抗汛战役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和支持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7月24日,郑大三附院医疗服务已全面进入常态化。

在这段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冒雨抢险的无畏,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守望相助的感动。

防汛之路,大道不孤;使命在肩,不负人民。郑大三附院的全体干部职工,以平凡之力铸就铜墙铁壁,直面无情天灾为生命而战,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丁丰林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507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