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一位名叫“DeanLung”(译为“丁龙”)的华人男仆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捐赠1.2万美元,支持该校开设汉学研究,该校成为全美最早开启汉学研究的高校。
谁是“丁龙”?他来自哪里?为何捐赠?最终落脚何处?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富有传奇色彩的“丁龙”本人所知甚少;一百多年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媒体对“丁龙”的研究和报道仍未停止。
近日,南都记者从广东江门台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了解到,在美国的一马姓家族后人提供的多封信件显示,“丁龙”的真实身份很有可能是台山市千秋里村人马万昌。马万昌从美国回国后于1936年逝世,葬在家乡。据悉,疫情过后马万昌在美国的后人将计划回到故乡广东台山,希望在祖屋发现更多线索。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对此进行报道称,“这个沉睡百年的谜团已无比接近真相”。
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丁龙”年轻时照片。图据台山侨联
百余年前出资1.2万美元捐建哥大汉学系
“‘我在此献上12000美金支票,以支持贵校设立对汉学研究,丁龙,一个中国人’。这是由卡朋蒂埃将军一位男仆于1901年写给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斯·娄的信件。丁龙伟大慷慨之举也激励了卡朋蒂埃将军再捐出20万美金,并要求以他的朋友、雇员丁龙的名义设立汉学研究。”南都记者查询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学院官网,发现其正以这样的开篇介绍学院的由来。
“丁龙”写给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捐款信,捐款12000美元,希望建立中国研究。图据台山侨联
哥伦比亚大学是全美最早开启汉学研究的高校,该校首任“丁龙汉学讲席教授”为德国著名汉学家夏德(Friedrich Hirth),哥大东亚语言和文化学院培养了胡适、冯友兰、徐志摩、陶行知等一批名人大家。历经百年,其已成为美国高校中不容忽视的东亚研究体系。
如今,在该校东亚语言和文化学院内,仍悬挂着“丁龙”的巨幅画像。据悉,当年他所捐赠出的1.2万美金,约等于如今84万美元的价值。人们惊叹于“丁龙”的高瞻远瞩,同时又对其以“华人男仆”的身份做出如此伟大的创举感到疑惑。
哥伦比亚大学现任副校长保罗安德尔与其妻子米亚自2006年开始研究“丁龙”。2019年9月,在央视推出的《寻找丁龙》纪录片中,米业曾详细讲述她的研究成果: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档案馆中找到了“丁龙”手写的捐赠信原件,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学院官网刊登的信件内容完全一致,但除了简单陈述捐赠的金额和用途,丁龙捐赠背后更多的想法和内心世界,再难以窥见。
此外,米亚在驻纽约美国家档案馆文件中,发现了一张“丁龙”年轻时的照片和其于1894年7月21日在接受在美居留资格审核时自述的手稿。手稿显示,“DeanLung,身高5英尺7.5英寸(约1.73米),41岁,住址纽约东37大街108号……我18岁时第一次到美国旧金山,并在该市的米申大街住了大约一年。随后我来到纽约。之前出境回到中国两次。” 这是目前唯一找到的“丁龙”对他个人信息的陈述。
据历史资料显示,十九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80年代,大量的华人赴美“淘金”。多位学者认为,“丁龙”从1875年赴美,到1901年向哥伦比亚大学捐款前的数十年间的经历,可能促使他向哥大捐建汉学系。
“我想他认识到了华人移民在美国扎根是不容易的,他希望美国人能更多了解中国和其伟大的文化传统,并给予尊重和学习,我想这是他捐款的动机。”米亚猜测。
一美国富商与其情谊深厚曾在家乡修“丁龙路”
除了向哥大捐建汉学系的事迹,“丁龙”所留下的历史资料稀缺,让对“丁龙”的研究一度陷入僵局,但也同时吸引着海内外学者的前赴后继。在加州工商管理学院攻读硕士的谭学斌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他与同对“丁龙”感兴趣的成员组成研究小组,试图通过溯源“丁龙”的雇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学院官网上也提到的卡朋蒂埃的生平事迹,从侧面“寻找丁龙”。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大楼。
据谭学斌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卡朋蒂埃(HorceW.Carpentier)1824年7月7日出生于纽约北部的萨拉托加县戈尔维村,185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
随后他以律师身份来到美国西部小城,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富商,拥有桥、码头、公路,大片土地和房产,更圈地为城更名奥克兰市,出任市长。他终身未婚,无婚生子女。
卡朋蒂埃(Horce W.Carpentier)。
谭学斌说,在卡朋蒂埃的生平文字史料里,几乎罕有关于“丁龙”的记载,但结合多位学者搜查到卡朋蒂埃的信件碎片,人们仍可以窥见“丁龙”与卡朋蒂埃之间的情谊非同一般。
据米亚搜集到的资料显示,1890年,“丁龙”第一次出现在美国人口统计报告中,显示其当时登记地址是户主为卡朋蒂埃在纽约的住所,身份为“华人帮佣” (Chinese help)。到了1900年,他登记在同样的地址下,身份已变更为“伙伴”(companion)。
1901年6月,在“丁龙”向哥伦比亚大学捐款的前两天,卡朋蒂埃率先写信给该校校长塞斯·娄,称愿意捐款10万美元支持建立汉学系,并要求以“丁龙汉学”为讲席教授命名,“这个捐赠是无条件的,唯一的条件是不必提及我的名字,但是我要保持今后追加赠款的权力。”信中写道。
此后,卡朋蒂埃再次写信给该校校长,再追加捐款10万美金,并再次强调以“丁龙”冠名汉学讲席。他在信中表示,“丁龙”并不富有,不应该对公益事务承担如此义务,他还建议哥伦比亚大学向“丁龙”支付一笔钱,如300或250美元等。他在信中还评价“丁龙”称,“他不是一个神话,而是真人真事。而且我可以这样说,在我有幸遇到的出身寒微但却生性高贵的绅士中,如果真有那种天性善良、从不伤害别人的人,他就是一个。”
此外,1905年6月23日一份对卡朋蒂埃的询问记录资料显示,卡朋蒂埃指出,“我认识丁龙快30年,在过去的时间里,他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协助我做任何他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一起到过欧洲、非洲。他既不是劳工也不是我的雇员,我不付他薪水,但我会以我喜欢的方式支付他酬劳。”
研究“丁龙”的学者还发现,在卡朋蒂埃的故乡萨拉托加县戈尔维村,有一条长达3英里的道路被命名为“丁龙路”。2019年6月,央视还曾走访该村庄,当地历史协会会长阿琳·罗斯指出,当地村民们几乎都知道那条路是卡朋蒂埃以他的仆人丁龙名字命名,但发生在哪一年以及背后原因,已无从考究。
“丁龙”在美国的最后踪迹停留在1905年。
据阿琳·罗斯提供的资料显示,1905年6月1日萨拉托加县《居民登记表》中,登记于卡朋蒂埃当地住所下出现了一个“ding Dean”的名字,显示其于1875年来美,年龄为46岁,身份为“仆人”,学者猜测此为书写笔误,此人正为“丁龙”。而在同期当地一份《土地交易记录》中显示,证明人为“丁龙”。在此之后,“丁龙”再未出现在美国任何官方记录上,去向不明。
1905年后踪迹成谜,线索指向广东台山
“丁龙”来自哪里?1905年后又去了哪里?“丁龙”真正的中文名字又是什么?多年来,研究者众说纷纭。而前述的加州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留学生谭学斌,从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保留的卡朋蒂埃与美国岭南基金会林安德医生的信件中发现,卡朋蒂埃曾要求林安德帮助其一名中国籍雇员Mah Jim 16岁的儿子来美,显示其家乡在新宁(1914年新宁县改称台山县,即今广东江门台山市)。
谭学斌再次翻查搜集到的官方资料则发现,Mah Jim自1900起就与“丁龙”一同登记在卡朋蒂埃住所地址下,身份为“厨师”,而1905年6月1日萨拉托加县《居民登记表》中,Mah Jim也再次出现,显示其与“ding Dean”同是1875年来美,学者们猜测,“丁龙”或与Mah Jim是同乡,“寻找丁龙”线索由此指向广东台山。
2020年4月,广东台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组织由当地侨务工作者、“丁龙”研究者和地方历史学者建了“丁龙调查微信群”。4月13日,台山侨联公开刊登“寻人启事”,开启了“寻找丁龙”的接力赛。
转折点出现在4月16日,经过台山侨联“丁龙调查”工作组成员、台山市白沙侨刊社编委黄祥光辗转联系数位台山籍在美华人,一位台山千秋里村马万昌的后人马嘉燕,提供了数封曾祖父和祖父留下的信件,似乎揭开了关于“丁龙”的百年谜题。
台山市侨联获得的来自马万昌后人提供的中文信照片,显示马万昌赴美,取名马进隆(Mar Dean Lung)。央视报道截图
据台山市侨联介绍,这些突破性的材料包含着一封中文信照片、两封英文信照片以及一个信封照片。披露的中文信的内容写于1972年8月18日,为马嘉燕祖父马维硕(号士筹)写给马嘉燕父亲马文企的信:“今天内信夹来英文信一封,就是在六十多年前你的祖父马万昌和一位很富有的美国人剩下来的一封通信,我看不识此信所讲的事情,故特寄给旅外的儿女们看看,亦为我们家史做参考的材料”。
信中详细忆述了马万昌生平事迹:“你祖父的生平勤慎谦虚,少年的时候,因家道贫穷远洋美国谋生,找寻工作栖身,后落足在美国纽约,正值这位富翁美国人的写字楼工作需人,你祖父得为雇佣,取名马进隆(Mar Dean Lung),在写字楼中试工三个月,就得这位富人信重,收为近身随员,掌理事务,从此跟随富商游历欧非两洲,足迹踏遍多少地方了”。
而台山市侨联披露,马万昌后人提供的英文信件寄信人署名均为HWC,正与卡朋蒂埃全名HorceW.Carpentier缩写相吻合。
其中一封1917年11月的英文信件展示了密友间的一段对话:“我自己驾着约翰逊先生新马队拉的车上山去了,3英里长的Dean Lung路已经被公认为是萨拉托加郡最好的道路,希望你能再来看看它,这里的天气真好”。
另一封英文信中,寄信人HWC写道:“这里没有什么新鲜事,我们有一口又深又好的井,就在学校的后面,建了储水罐和风车磨坊,安装了自来水管,真方便,尽量再来看我一次吧。”
此外,台山市侨联也获得一个信封图片,上面留有中英文,中文显示签收人为“进隆万昌收”;信封上的一个邮戳显示,这封信是1907年9月从戈尔维(GALWAY)发出,另一邮戳显示丁未年九月二十到达白沙信馆,即当年10月25日。江门市集邮协会理事李柏达表示,当年美国邮路确实需要1个月多时间,信封所呈现的邮路合理。
据卡朋蒂埃生平资料显示,他于1918年1月31日去世,如果该信的发出者HWC真为卡朋蒂埃,他在信件发出后约4个月便离世。
此外,据台山侨联调查发现,马万昌生于1857年,曾有赴美经历,于1936年离世,葬于故乡台山千秋里村。
2020年5月16日,央视播出的《寻找丁龙》节目中,对比了由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丁龙”年轻照片和马家后人提供的马万昌老年照片,发现相似度超70%,显示为“较大可能为同一人”。
央视调查显示“丁龙”与马万昌图片对比有较高相似度。
马万昌是否就是“丁龙”?至今仍有细节疑点待解。有研究学者提出,“丁龙”在美国所有官方资料使用的名字均为Dean Lung,从未出现马万昌后人所提供的中文信中“Mar Dean Lung”的写法;此外,“进隆”与马万昌的联系,除了在马万昌后人所提供的中文信中得以体现,在马家族谱和马万昌墓碑上均未可见。
“丁龙调查”工作组成员、“丁龙”研究者陈家基和陈晓平均表示,若能够获得信件原件,对笔迹、纸张和墨水进行进一步鉴定无误后,“丁龙”身份谜团才可以尘埃落定。
台山侨联向南都记者表示,如今“寻找丁龙”的工作仍未结束。疫情过后,马万昌在美国的后人将计划回到故乡广东台山,希望在祖屋发现更多线索,揭开这个关于“丁龙”“沉睡百年的谜题”。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670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