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是偏爱婴宁的,在他创造的众多花妖鬼狐中,唯独婴宁被称为“我婴宁”。
在《婴宁》篇中,不仅塑造了作者心中完美女性的形象,更表达了蒲松龄内心深处对纯真无邪的最高追求。
婴宁是狐女,未受世俗点染,如婴儿般天真烂漫。在封建教条的要求中,女人应该笑不露齿,但婴宁常常毫无顾忌地傻笑,狂笑,这是一种真性情的流露,也是对虚伪世俗的挑战与嘲弄!
爱笑的婴宁最终没能扛住世俗束缚,不再发笑,甚至悲泣不止。此刻,读者才发觉,原来《婴宁》是个悲剧故事。
一,笑着出场上元佳节,王子服随表兄吴生外出游玩,于是一场带有喜剧色彩的邂逅开始了。
婴宁和婢女小荣在花丛中玩耍,她摘下一朵鲜花拿在手中傻笑,这一幕正被王子服看到。
《聊斋》里大部分的书生都是“情痴”,王子服就是其中一个。
美丽的少女,爽朗的笑声,王子服顾不上男女有别的教条,悄悄的走近观看。婴宁发觉一个年轻人眼睛放光,正呆呆的看着自己,不由的放声大笑,她对小荣说:
个儿郎目灼灼似贼!
说罢,丢下花朵,携小荣说笑着离去。
王子服捡起花朵,神魂已失。回家后,他茶饭不思,形容枯槁,痴想着那位爱笑的少女。母亲百般询问,他一言不发。
恰巧吴生来访,母亲便拜托吴生询问原由。见到表兄,子服才将心事说出。
吴生笑说:
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当代访之。徒步于野,必非世家,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拼以重赂,计必允遂。
这后半句话总让我觉得不舒服,吴生断定婴宁是小户之女,前去提亲定会答应;即便已嫁人,只要多给银子,也能弄到手。
在富家公子眼中,女人如同货物,可以用金钱买卖。
在开篇的一段故事中,婴宁纯洁开朗的形象已经塑造出来了。她无拘无束,喜爱鲜花,完全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
在虚伪浮躁的现实社会,人的本性早已被压抑变形,而婴宁却纤尘未染,这就让读者能从心底爱上她,何况是王子服这样的书呆子呢?
用并不复杂的描写,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蒲松龄的专长!
二,深山少女相思成疾的王子服拜托吴生打探心上人下落,吴生应允。王子服这才恢复饮食,日夜盼望佳音。
吴生四处打探却一无所获,只得骗表弟说:“我已打听到了,那少女是我一位姑姑的女儿,也是你的姨表妹,如今待字闺中。你们虽有表亲之嫌,但只要如实相告,结成良缘并非难事。”
子服大喜,忙问少女住处。吴生只得随意编造地址——
西南山中,去此三十里。
子服央求吴生为他提亲。吴生无奈应允,随后便玩起了失踪。
王子服身体康复,他每天拿着那朵已枯萎的花朵把玩,不舍得丢掉。
当他发觉吴生故意躲避时,完全没发觉一切都是谎言。反而为表兄不帮他提亲而愤怒。于是自己走进山中,要去拜访姨母和爱笑的表妹。
他走进山中不久,果然见到那位爱笑的少女,此刻她正在屋外花丛中摘花。见王子服到来,慌忙躲进屋内。
吴生随意编造的住址,居然被王子服找到了!这样的情节安排,正是《聊斋》离奇魔幻之处,既推动了故事继续发展,也把王子服的“痴”“呆”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婴宁的笑王子服认为这就是姨妈家,但一直不敢进去。于是他从早至午呆立门口,忘记了饥渴。少女从门里几次探头观看,见他一直不离去,感到很惊讶。
终于,一个老妇出门问道:“何处郎君,从早就站在我家门口,意欲何为?”
王子服答说自己是来探亲的。哪只老妇耳背,听不清楚,他只好大声再说一遍。
老妇问他的亲戚姓名,王子服说不出来。老妇笑说:“哪有连姓名都不知道就探亲的,我看你也是个书呆子。不如到我家吃些午饭,回家问清亲戚的姓名再来寻找吧。”
子服这才感觉腹内饥饿,于是随老妇进门。来到客厅,老妇吩咐婢女小荣准备饭菜。她忽然问到:“你的外祖家是不是姓吴?”王子服点头称是。
老妇惊讶说:“原来是外甥呀!你母亲是我妹妹。我家贫穷,又没有男丁,故此多年不曾来往。不想你已长这么大了!”
子服慌忙行礼说:“我来探望姨母,只是太过匆忙,忘了姨父的姓氏!”
老妇说:“我夫家姓秦,早已过世。我没有生育,丈夫的小妾改嫁后,将女儿婴宁托付给我抚养。她从小缺少管教,只是整日嬉笑玩耍,不知烦愁!”随后便吩咐小荣:“叫宁姑出家拜见表哥!”
只听一阵嬉笑声从外飘入,小荣推着婴宁走进客厅。婴宁忍笑站在王子服面前,老妇说:“这是你姨妈的儿子,一家人却不相识,真是可笑啊。”
王子服总算见到心上人,赶忙行礼。他问道:“表妹今年几岁了?”老妇耳聋又没听清,王子服只得大声询问。
一旁的婴宁被这场面逗得哈哈笑。老妇生气说:“我就说她缺少教育,今年都十六岁了,还像个呆痴的婴儿。”
王子服高兴地说:“原来表妹小我一岁。”老妇得知他还没有婚配,便说道:“你和婴宁年纪到正相仿,可惜有内亲之嫌。”
子服沉默不语,只是呆呆看着婴宁。小荣悄悄对婴宁说:“你看他那眼睛,还是贼性未改。”婴宁再也忍不住,招呼小荣出去看花,二人手拉手跑出客厅,一出大门便放声大笑。
婴宁笑王子服的呆傻,也笑母亲的耳背。在她心中,这些都是有趣的事情。但世俗中的女人是不可能如此开怀大笑的,因为礼法认为这是很无礼的行为。但婴宁从小在深山中长大,从未受到人间的污染,她还未学会压抑少女的本性。
四,天真无邪在蒲松龄笔下,天真无邪的婴宁十分搞笑。
王子服想对她倾诉爱慕之情,却发现这个十六岁的大姑娘已爬到树上摘花去了。他呆头呆脑四处寻找婴宁,把婴宁逗得狂笑不止,险些跌下来。
这段的描写很生动,把婴宁淘气天真的性情展现到读者目前:
次日至舍后,果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木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则婴宁在上,见生来,狂笑欲堕。
生曰:“勿耳!堕矣!”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堕地,笑乃止。
王子服掏出枯萎的花朵向婴宁示爱。婴宁却天真的说:“表兄喜欢花,我叫奴仆割一大垄送你!”
王子服只好讲的更直白:“我不是爱花,是爱拈花之人!”婴宁哈哈大笑说:“亲戚之间,相爱之情乃是天性。”
见婴宁如此不开窍,王子服直接挑明:“我对你的爱不是亲戚之爱,而是夫妻之爱!”
婴宁却听不懂,反问道:“有什么不同么?”王子服已经无可奈何了,他一急说出了心里话:“夫妻之爱是要在一起睡觉的!”
婴宁沉思半天,拒绝说:“我不习惯跟陌生人睡!”此时小荣来找婴宁,王子服面红耳赤急忙跑开了。
到了吃饭时候,老妇问婴宁又跑去哪里疯了,婴宁却哈哈大笑说:“母亲,大哥说他要和我睡觉!”幸好老妇耳背没有听清,又絮絮叨叨地询问。一旁的王子服好忙用别的语言遮掩,那副窘迫样令人忍俊不禁。
王子服悄悄告诫婴宁,这些话是不能对人说的,婴宁无法理解的说:
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
这段情节应该是《聊斋》中最搞笑的桥段。一个急色鬼遇到个不解人事的姑娘,二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婴宁是真不知道所谓的“睡觉”有多复杂的含义,只是觉得表哥真是搞笑。这让人联想到《阿Q正传》里的吴妈,因为阿Q说了一句:“我要和你困觉。”瞬间觉得受到了巨大的羞辱,气的要上吊寻死。
吴妈是正常的世俗妇女形象,而婴宁却是一个脱离世俗的单纯孩子。蒲松龄是喜欢道家思想的,婴宁正是“全性保真,无知无识”的道家“元婴”的化身。
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庄子·大宗师》
但是,多少天真无邪,最终都要向虚伪的世俗低头。婴宁也无法逃避这个宿命!
五,走向世俗王子服离家多日,仆人四处寻找无果。吴生想起自己骗表弟的事,好忙派人到西南深山中寻找,终于找到婴宁家。老妇款待仆人一番,命婴宁跟王子服回家,她是这样交代婴宁的:
姨家田产丰裕,能养冗人。且到彼处,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即烦阿姨择一良匹于汝!
婴宁无奈,只得遵从母命随表哥回家,走进了自己毫不知晓的世俗世界。
多少人在天真无邪的年纪,为了生活,为了父母,不得不踏上社会。并非自己愿意,而是形势逼人。读者们是这样,婴宁也同样如此!
婴宁随王子服回到家中,子服的母亲见儿子带回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忙向子服询问来历。
她大惑不解:自己的姐姐早已去世多年了,怎么会住在深山中呢?
她再次向婴宁询问具体情况,通过婴宁的诉说,她确定了那位老妇的确是自己去世多年的姐姐。
吴生听说表弟回家,前来探望。王夫人忙将这件怪事诉说给他。
借吴生的口,作者向读者交待了婴宁的身世:
当年,王子服的姨妈吴氏嫁给秦员外,一直没有生育,很快就抑郁而终。秦员外在妻子死后与一狐妖相爱,生下了女儿婴宁。
因为是人狐相恋,有违天道。秦员外很快病死。狐妖常到秦家看望小婴宁,秦家人很是恐惧。他们请天师做法驱逐,狐妖只得将婴宁带走,交托给吴氏的鬼魂抚养。爱笑的婴宁原来是狐妖和人的后代,又是鬼魂抚养长大。
此段情节精彩绝伦,又透露出古代中国独有的奇幻气息,让人叹为观止!原来,中国的古人们早就创造过凄美动人的人妖恋情,可叹如今的一些导演却把祖先留下的财富弃如敝履,反而学习所谓的西方魔幻,搞得不伦不类,非中非洋。
婴宁见众人惶恐不安的样子,已经开始嗤嗤发笑。吴生又对她行礼作揖,婴宁再也忍不住跑回房内放声大笑。
人类的礼仪教条,在婴宁的眼中是如此怪异笨拙,她不得不笑。王夫人见她如此喜欢笑,有些嫌弃地说:
此女亦太憨!
吴生到南山寻找婴宁的住宅,只见到一片乱葬岗。更加确定了婴宁是鬼魂抚养长大的,当他告诉婴宁老妇是鬼时,她毫无惊恐悲戚之色,只是傻傻的笑着。
但少教训,嬉不知愁!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夫人发现婴宁除了爱笑以外,与常人无异。而且精通女红,勤劳乖巧。她待人和善,丝毫没有坏心。终于,大家都接纳了婴宁的到来,并择日为王子服完婚。
婚礼上,婴宁欢笑不止。王子服很担心这个傻大姐会把夫妻隐私说给别人听,谁知婴宁忽然像长大了一般,不再犯傻。成亲后,她活泼善良的品行为王家带来了不少欢乐。从上到下的家人们开始喜欢她,尊敬她,也从她的笑声中感到了深深的快乐!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快乐和欢笑,只是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制约和压制,久而久之,很多人不敢笑,不愿笑,甚至不会笑。所以,爱笑的婴宁更显得真实可爱,让人如沐春风。
六,不再发笑现实会改变所有人,狐女婴宁也逃脱不了巨大的现实压力。
她对花草有着无比的喜爱之情,常常把自己的发钗耳环拿去典当,买来花种播撒。将王家的后院打理成一个大花园。
某天,婴宁爬到花树上摘花,被住在隔壁的邻居看到。那家伙见这么漂亮的小媳妇,不禁两眼放光,起了歪念头。
婴宁见墙对面一个男人色眯眯的盯着自己,她本是狐女,岂能看不出他龌龊的思想!于是便放声大笑,往树下指一指便离开。
邻居以为婴宁有意于自己,约他晚上到树下私会。这天夜里,他悄悄翻墙来到王家的花树下,果然见到了美丽的婴宁。
色狼冲过去一把搂住要行苟且之事,忽觉下身一阵剧烈刺痛。原来自己正抱着一颗枯树杆,树洞内有个大蝎子蛰了他一下。
他倒地痛哭哀嚎,惊动了父母和妻儿,大家将他抬回家中,不久就毒发身亡了。邻居家便认为是婴宁的勾引,造成了这桩命案,把王子服告上县衙。
县令知道王子服是个忠厚的秀才,断定是邻居诬告,便杖责了告状人。王子服有惊无险地回到家中。
惹出这样的事情,王夫人很生气,她斥责婴宁说:
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连。设糊涂官宰,必致妇女至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
婴宁听罢,正色不笑,从此家里再也听不到那清脆的笑声。王夫人觉得儿媳太痴了,又说:“不是不准你笑,是要分场合!”然而婴宁却再也不愿笑了。
婴宁本是天真无邪之人,她用自己的方法惩罚了好色的邻居。没想到差点惹出灾祸,经过这次事件,婴宁成熟了,也向世俗妥协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来到人世,就该遵守人世的规律和教条。那个天真烂漫,不知愁苦的狐女,终于蜕变为一个普通的封建妇女。
七,悲剧内核婴宁不再发笑了,狐母早就抛下自己不知所踪,而鬼母也躺在荒山乱葬岗中饱受寒苦,狐妖小荣也终于出嫁。
如今她只有丈夫和婆婆,除此再无亲人。想到鬼母的养育之恩,婴宁伤心痛哭。他请求王子服替鬼母重新修造坟墓,王子服疼爱妻子,爽快的答应。
夫妻二人常常到南山祭奠鬼母,不知婴宁想起曾经远离尘世,无拘无束的生活时,可曾黯然神伤?
人,终究是要长大,被现实打磨失去本来面目的。这是古往今来的人无法改变的悲哀,婴宁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
过了一年,婴宁生下一个男孩。这孩子如同曾经的婴宁一样,不惧怕生人,喜欢哈哈大笑。
或许,这是蒲松龄给婴宁的最后怜爱吧!在他的时代,女人大笑是失礼,容易招来别人的非议和中伤。但男人就自由得多了,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大笑,狂笑,傻笑,还能博得豪放的美誉。
然而,当小男孩长大后,家庭和事业的重担压在肩头时,不知他还能否如童年般发自内心的欢笑。
蒲松龄一生贫寒,被生活折磨的遍体鳞伤。或许是为了祭奠自己逝去的天真和欢笑,才创造了婴宁之子的形象吧。
总结:《婴宁》篇从表面上看是一出喜剧,然而内核却是悲剧。因为纯真永远只能存在于童年,一旦走进社会,大家都会戴上种种面具。
现实的烦恼让所有人失去了纯真的一面,每个人都会假笑,谄笑,苦笑。
唯有少不更事时,才会发自内心的大笑,呆笑,狂笑。
我婴宁何太憨耶?
从爱笑到不笑,不唯独是婴宁的悲哀,也是所有人的悲哀!
看《婴宁》,总能找到自己曾经天真无邪的样子,这或许才是故事本身最大的魅力吧!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724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男孩起名石家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