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都与女子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朝代到底有多么得开放,是有一个很关键的衡量标准的,那就是——女性地位的高低。唐朝国风开放,没有其他封建朝代的男权思想限制严重,尤其在女皇武则天崛起后。
这一时期的唐朝女性,其地位瞬间暴涨,甚至,一度有打压男权的态势。唐朝女人的穿着有点像是现代女性,十分前卫大胆,虽说,不至于出现满大街酥胸半露的景象,但是,许多唐朝女子都会选择穿着较为性感的衣服上街,放在其后的朝代这种情况简直伤风败俗。
且考古出土的图像,似乎也有这样的印象:懿德太子石椁上的女仕“胸前瑞雪灯斜照”,博物馆展柜里的唐三彩女俑风姿各异,传世名画中也是如此,比如: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薄罗衫子透肌肤”。这些材料里的女人,以多彩而袒露的服装,拼凑出大唐气象的开放辉煌。
不但如此,我们从唐朝人给孩子起名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来。
唐人给子女取名的时候十分任性,完全凭心情随便发挥,在唐朝女性中,有不少四个字或是五个字的名字。这种名字在现代人看来都十分前卫,可是,放在唐朝却不足为奇。比如:唐顺宗有个女儿叫“李代宗儿”,非常出名的金仙公主本名叫“李上无道”,除此之外,还有诸如仇“千光照”、“范如莲”花等十分“随心所欲”的前卫名字。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女子的名字在父母取名的过程中都加入了佛教或道教元素。倘若,这些女子的父亲恰巧姓一个较为生僻的姓,如:西门、慕容等,她们的名字就会变成类似玄幻小说中的人物,就像慕容心自在等,十分有趣。
唐朝人给孩子取名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喜欢用叠字取名。不同于现在的丽丽、美美等叠字名,唐朝女性的叠字名中用到的字范围宽泛。在九十余篇研究敦煌的资料中曾出现了六百多个叠字名,其中,女性的叠字名占绝大多数,如:郑王王、安粉粉等,现代人听来十分怪异的双名在唐朝竟十分流行。
不得不说,唐朝是一个“随姓而为”的时代,因为,除了姓氏外简直没有什么能约束得了唐人的名字。但过了唐朝,女性的名字就成了隐私,历史资料中唐朝之后的女性很少会以全名出现在史籍中,大部分都被冠以夫姓称为“某氏”。
那么,为何发生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唐朝到宋朝的观念过度。
唐朝的婚姻制度非常开放自由,在结婚离婚两方面也没有太多限制,女性根本不用顾虑所谓贞操观的影响。结婚时夫妻之间的地位相对平等,双方离异后两人也有资格各自重新寻找幸福,这种自由的婚姻不仅出现在平民百姓间,在其他阶层也是如此。
宋朝时期,由于发生了皇帝被金人劫掳的事件,所以,名节、贞节之说被大力传扬,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最终,导致女性地位急剧降低。宋朝的书香名门通常会给女孩取一个十分官方的名字,用字十分考究,甚至,到了严肃的地步。
而且,名门女子的名字非常中性,甚至,让人无法单从名字中辨认性别,例如:苏轼的两个老婆的官名叫王弗和王闰之,仅从名字来看还以为是两个男性的名字。此外,宋朝的女名中很大频率出现了“奴”字,这些带“奴”字的名字大多出现在妓女、侍女、奴婢中,例如:宋徽宗的后宫中就有十几名嫔妃的名字中带有“奴”字。
“奴”这个字自然不会被父母用在孩子的名字里,“奴”有些像是后来的“妾”,是女人在男人面前的卑称。之后,随着女性守贞成了趋势,宋朝女子的姓名中“淑”、“德”、“婉”三个字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宋朝父母在女儿出生时就对其给予了永守贞节的愿望。
即便宋朝女性的官名受到了诸多限制,但也不是每个宋朝女子都有机会拥有官名的,大部分贫苦阶级的女子只会有一个“闺名”,也就是小名的意思。
宋朝女子的闺名通常也会使用叠字,比如:著名的李师师、苏小小这些名字都只是闺名而并非官名。虽说,与唐朝一样使用叠字,但是,宋朝女子闺名只是贫苦阶级女性所用罢了,根本不具备唐朝女子姓名自由随意的特质,反而,受到阶级地位的约束。
宋朝女子嫁人后,不论官名闺名全都无法继续使用,而是,继承夫君的姓变成“某氏”,这个“某氏”并非名字,而只是一个代称。并且,这个带有强烈男权主义的代号会伴随已婚女子一辈子,直到去世埋入坟墓之后,墓碑上都只能刻着“某氏”。
宋朝赵姓皇族女子的闺名非常有趣,仿佛皇帝们都对财富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所以,宋朝宫中的名字中大多都带有“珠”、“金”、“富”三个字,比如:宋徽宗的女儿赵富金、赵珠珠等,可以说,仅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到一股土豪气息扑面而来。
参考资料:
『《大唐的开放程度有多高?》、《古人如何为女子取名字?》』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7421.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