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赵刚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老家人都把它当做一个辞旧迎新、时来运转的吉祥之日,于是也就是流传下来了“二月二,龙抬头”风俗。

龙抬头”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人们将这天作为一个好日子。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二,龙抬头

“龙”在中国人心中地位极高,不仅仅是天子象征,含有祥瑞之意,更能作为和风化雨的主宰者。“龙抬头”是指春回大地,世间万物结束冬眠、渐渐苏醒,此时万物生发,到处生机勃勃。老家人认为在这天以后,便可风调雨顺、纳祥转运了。

民俗和文化是密不可分吧,每到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我就会想起老家淮镇的一些风俗来。

在我的老家淮镇一直沿袭着淮镇先民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做为区域文化的代表,民俗文化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载体。

二月二,龙抬头

有一首乡谣是这样唱的,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温心暖暖。

“二月二,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

每当到了这一天母亲总是提醒我们,用条梳敲打炕头和炕沿。春天来了,蛰伏一冬的害虫开始活动,于是老家人要在这天清晨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口中念着以上的乡谣用棍棒、扫帚敲打炕头、炕沿等,以驱除蛇蝎、蚰蜒、老鼠等害虫。

二月二,龙抬头

还有就是理发了,在我的老家淮镇有正月推头死舅舅的风俗习惯,老家人是非常忌讳在正月推头的。只有到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去理发店理发的。

另一个说法就是,老家人认为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在这一天“剃龙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希望带来好运。于是大家纷纷去理发店修剪一下头发,从头开始,一年都有好的精神头。其实,这也是老家人对于未来的期许,希望能够鸿运当头,所以在这一天,老家的理发店生意都是特别的红火。

因为在梳理淮镇文脉和整理淮镇文化,更是为了弄清楚明白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我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探寻着二月二龙抬头源头。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与古代天文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人们将周天黄道确定为28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又按照东南西北区分为四宫,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每宫又有7宿,二月二,是东方青龙,龙抬头。到了农历二月份,东方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露头,其中,角宿代表龙角,首先出现,就像是龙抬头,正是春天来临,雨水开始出现,所以,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我在网上整理了几则,这些传说没有在淮镇流传,作为传承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下: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一:

传说古时有一年,人间大旱,老百姓因干旱无法播种;老百姓便祈求上天降雨,而玉帝就是不允许降雨。老百姓因无法播种,苦不堪言;此时,看守天河的一条青龙得知此事,体谅民间疾苦,自作主张把天河翻转调个,半河雨水洒落人间。久旱之年逢甘露,青龙雪中送炭让老百姓可以下地播种。老百姓为表对小青龙的感谢,老百姓为小青龙塑身建庙,供奉香火,玉帝闻知此事,便以小青龙擅自违背天庭命令降雨为由,命太白金星将其压在五台山下;小青龙自感委屈,便问到:何时放我出来?得到玉帝回复:除非金豆开花,否则永世不得抬头。老百姓得知此事,就到处寻找金豆开花。到了第二年,刚过完年,一农妇突然发现自家的小孩在柴锅里炒黄色的豆子玩,噼啪劈啪豆子炒开了花,老百姓一看,这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第二天正好是二月初二,老百姓支上大锅点上柴火,炒豆子,噼里啪啦,人间处处金豆开花;老百姓冲着天空大喊,玉帝,太白金星,睁开你们那昏花的双眼,看一看金豆开花了,你们说话算数不算。太白金星颤颤巍巍搀扶着玉帝拨开南天门往下一看,真是金豆开花,玉帝见此说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命太白金星抬起五台山,青龙腾空而起,官复原职。所以二月二这一天叫“龙抬头”,二月二炒豆子也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民间习俗“炒料豆”。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二:

相传古代有一个皇帝耽误了祭天的时辰,玉帝便下令这个地方三年内不得降雨。连续的干旱让百姓苦不堪言。龙王的小儿子青龙不忍见百姓受灾挨饿,于是偷偷给人间降了一场雨。玉帝知道此事后,把青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并且说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到了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有个老人发现,这些黄豆和玉米很像金豆,于是老人把黄豆和玉米炒爆开了花。大家也都纷纷效仿,然后都把它供在了庭院。玉帝见家家户户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随即,大山被劈成了两半,青龙冲破山石,抬起头腾空而起。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三:

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这个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那时哪里来玉米种子?)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四:

传说尧王的父亲帝喾(帝俊)共有四个王妃:姜嫄、简狄、庆都、常仪。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可自从生了儿子,众人就另眼相看了。庆都一直为没有儿子烦恼。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灵验,只要真心实意,没有不成的。庆都照女巫说的,在元宵节的晚饭后,去庙里摆上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仨头,双手合十,祈求神灵赐子。话分两头说。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天上有条赤龙,看见人间的凄惨境况,产生了怜悯之心,私下里下了一场雨。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赤龙压在了一座山底下。百姓为赤龙求情,玉皇大帝发话说:“除非金豆子开花。”到了二月二这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个老妈妈,一个劲地喊:“卖金豆子!”人们很纳闷,买回家一看,是些黄豆。这些黄豆放在锅里一炒,噼里啪啦地开了花。玉帝得知,只得把那条赤龙放了出来,贬下凡间。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就天天盼着好消息。一天夜里,她梦见一条赤龙追随,从此,就怀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放勋聪明伶俐,从小就惹人喜爱,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每逢过年的时候,集上卖的木版年画,“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由此而来。对于尧王出世大家都是众说纷纭,后世编一段:金豆开花赤龙遂抬头 二月初二尧王喜出世。

传说五:

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

当然还有一些,因为民间故事的发生地都不是在淮镇,我选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各地有不同的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这一天又称之为春耕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蛊然 ,春耕由此开始。中国古人将人与自然、气候、天象等规律进行了记录,为了记住这些规律于是就以节日的形式进行纪念与传承。虽然民俗文化在当今时代和社会中发生改变,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改变着,但是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作者简介

二月二,龙抬头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二月二,龙抬头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793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