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选品部的小伙伴在一块儿挑选团品。因为快过年了,我们就挑了不少跟过年相关的好物,顺带也聊起了过年的话题。
就在大家聊着各个地方的习俗时,一个同事叹了口气,说:
“感觉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说是家人团圆,一起热闹热闹,结果孩子除了拿压岁钱时积极,剩下都在看手机,话都不多说一句。”
好几个同事都跟着纷纷附和道:
“我们现在也觉得过年挺没意思的。”
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小时候,我们经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因为过了腊八,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准备打扫屋子、早早准备年夜饭的菜单,浓浓的年味儿,就在忙碌和期待中扑面而来。
可是今年,腊八过去很久了,直到现在,我依旧没有啥过年的感觉。
同样是过年,为啥感觉天差地别呢?
后来,我想了想,发现原因其实就是——没盼头。
小时候物质条件没那么好,只能期盼着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放鞭炮、吃好吃的,看规模盛大、明星云集的春晚,自然充满了各种期待。但现在物质水平大幅上升,好吃的食物、好看的衣服随时都可以买,好看的节目随时可见,新年自然没什么特别之处了。
往年,我还能带小小常逛庙会、赏花灯,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可疫情突袭这两年,别说逛庙会了,连逛商场都得打个问号。最近这段时间,好多地方都提倡“就地过年”,这个年大概率也得冷冷清清。
那么,该如何帮孩子找到年味呢?
我跟小小常都喜欢看纪录片,盘点了一下我们看过的几部跟春节有关的片子,我发现其实里面都蕴含着找回年味的关键,也很增长见识,嫌年味儿不够的话,推荐你们全家一起看起来。
年味,是温情和暖意
第一部纪录片叫《过年》,是央视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共拍了2季。
第一季有3集,记录了吉林省的乌拉街小镇上几户人家欢庆春节的过程,细致地展示了满族人的春节习俗。
第二季有5集。与第一季相比,这一季跨越的时间和区域更为广阔,涉及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东三省30多户农家百姓。
如果总结一下两季纪录片的共同特点,大概可以称之为:
“舌尖上的中国之春节特别版”。
是的,拍的就是大家怎么准备年夜饭的过程。
很多人眼里,年夜饭就是一顿比较丰盛的晚餐,菜品往往含有吉祥的寓意。但在这部纪录片的镜头里,有着对年夜饭的更深含义。
它不是一顿丰富点的晚餐,而是一个重新诠释何为“家”的机会。
年夜饭上,女孩杨珺婷坚持要为爸爸炒一道菜。她向爷爷要了两个鸡蛋,搅碎,然后倒进油锅里。
她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留守儿童,6岁以后就一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父母带着弟弟在山西开了个小饭店,每年只能趁着过年的时候回来。
过年,成了她和父母的短暂相聚时刻。自从爸爸回来后,珺婷就一声不吭地跟在爸爸身后。爸爸做饭,她打下手;爸爸吃饭,她就把自己做的炒鸡蛋夹到爸爸碗里,然后看着爸爸认真地夹起鸡蛋再放到自己的嘴巴里嚼。
饱含着柔情、记忆的食物,成了父女之间传递爱意的最好媒介。年夜饭,也让每一个坐在桌边的人都体验到,我们是一家人。
它不是家人聚在一起吃个饭,而是亲情的回归。
药水村的崔花子一家是朝鲜族人,为了让远在韩国的女儿吃到日思夜想的野菜,她每年春天都会去山里采摘野菜,然后洗净、焯水、冷却,再分成几份放进冰箱里冷冻起来。
这些野菜会在冰箱里从春天待到冬天,直到女儿回来的那天,崔花子才会把它们取出来。
一大早,崔花子就起来张罗女儿的晚饭,江米鸡、炸鱼、包饺子……
当然还有女儿最爱的拌野菜。她把冰箱里的野菜解冻,放入各种调味料和佐料,泼上热油,就成了。
看似简单的一道菜,却整整跨越了四个季节,浓缩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
这部纪录片里,还讲述了很多人家的年夜饭和背后的人生故事。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年夜饭的菜式和做法也千差万别,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也大相径庭。
但没关系,每道家常菜里都充溢着爱和温情,就是一整桌最美味、最值得期盼的年夜饭。
年味,是一种慰藉感
如果说《过年》系列的纪录片,通过对“吃”的讲述,让人体会到舌尖上的年味儿,那么《春节》,则是通过春节拜神和祈福的习俗,让人在仪式中感受春节的历史由来。
小时候,我总觉得那都是封建迷信,是应该摒弃的四旧。但当看了这部片,才明白每一个看似繁琐的环节背后,都蕴藏着人类最朴素的愿望,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智慧。
《春节》这部纪录片共分为5集,每一集一个主题,分别是团圆、祭祀、驱邪、祈福、闹元宵。其中第二集,就讲述了福建安溪县金谷镇三元村的十年一次的祭神大典。
他们祭祀的祖先是伏羲大帝,在这个祭祀对象背后,藏着一个家族的迁徙故事。
据说500年前,这个村子的先人从河南迁徙至福建。当时河南人很信奉伏羲,也就把祭祀伏羲的传统带到了福建。
村子里的人相信,祭祀伏羲可以保佑村民平安,参与祭神大典是每个村民义不容辞的使命。
祭祀的准备工作很复杂,主要包括选天时、洗轿子、搭天台,从大年初五开始持续到大年初七。
有意思的是,他们用抬凳子的方式,决定祭神的良辰吉时。
正月初五凌晨四点,村民就要抬着轿子去十公里外的一座道观里取火。这堆火被视为圣火,谁能用这个火点香,就预示着谁能得到神的庇佑。
这个仪式来源于“伏羲取火”的典故,传说中正是伏羲教人学会用火,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与动物分道扬镳。
取到圣火后,村民会原路返回,把圣火带到村里的祠堂。
当天晚上,村里还会表演闽南特有的高甲戏。
第二天,村民会用两台特制的轿子请上两尊伏羲像,绕着整个村庄巡游。此时,各家各户都会在伏羲庙前供桌上摆上贡品。
做完巡游后,还要请猪,献给伏羲。杀完猪,祭神大典才算正式开始了。
大典完成后,人们会把供奉的纸灯笼、纸币等堆在一起烧掉,预示着把贡品和祝福都献给了伏羲。
这个被称为“烧灯料”的环节,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个大典最热闹的时候。大火熄灭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祭神大典结束了。此后,人们又将各奔西东,各谋前程。
这个祭神活动,表面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用,但它却是难得的能把全村人召集在一起的机会。
它就像一个暂停键,让所有人都停下忙碌的脚步,回味村庄的过去,思考村庄的未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村庄、走入城市、村民之间联系变少、情感也变淡的今天,这样的相聚时光尤为珍贵,也在默默地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要保持敬畏。
年味,就是找到儿时的记忆
随着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春节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而成了全球人共同关注的一个节日。
2016年英国BBC就制作了一部关于中国新年的纪录片,叫《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光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猜到这部纪录片会以怎样的方式,讲述中国新年吧。
没错,就是最直观的数字(吓死他们了)。
比如,每年春运整个中国公路的旅客发送量高达32亿。
春节期间,会有5400万次航空旅行。
春节期间,会有超过2.5亿次铁路行程。往年最高记录中,一天就售出了560万张火车票。
以及全球最大的摩托车迁徙队伍。
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冰雪节日——哈尔滨冰雪节。
与前面两部新年纪录片相比,BBC的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部新年风俗百科全书。片中几个主持人奔赴全国各地,介绍了各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新年活动。
正是在这部片子里,我有了一个深深的感受,那就是所谓的年味其实就是本土化,保留越多传统文化的地方,年味也就越浓。
很多人在大城市里之所以感觉没有年味,其实就是因为离历史、离民俗、离童年太远了。
有了仪式感,就有了年味
物质丰富的当下,很多人都丢掉了先辈们最重视的仪式感。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就比如福建安溪的伏羲大典,看似很繁琐,但正因为这些繁杂的仪式让人感觉,这一天与别的日子有所不同。
如果过年的时候不穿特别的衣服、不吃特别的食物、没有任何特别的活动,那新年就和平常日子没什么不同。
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来增加年味呢?
我想,一个好的办法就是故意给自己和孩子增加麻烦事,让新年的每一天都有仪式感。
比如,增加一些代表过年的物件儿,对联、灯笼、剪纸、窗花、红包等,给孩子买有美好寓意的年衣。
比如,保留一些过去的过年习俗,腌腊八蒜,打扫房子,包饺子等,带孩子去亲戚家拜年,孩子要恭敬地给长辈拜年才能得到红包。
比如,准备一些集体活动,例如桌游、扑克、麻将或成语接龙等,尽量把大家都调动起来……
(贺岁电影《恭喜发财》剧照)
在一切都追求便捷高效,快节奏大行其道的当下,过年,能让我们慢下来,在一件件具体的微小的事情中,细细感受生活的美好。
所以,到底什么是年味儿?是家人团聚的欢乐、敞开心扉的坦然、互相慰藉的暖意与稳稳的安全感。
过年,过的就是仪式感。正是这些仪式感,拼凑起了年味,成了儿时最美的回忆。
建议全家春节一起观看推荐的记录片,借此和孩子、老人回忆儿时的过年风俗吧,说不定年味就来了!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934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小说写作:52个网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双胞胎男孩起小名应该怎么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