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长沙王吴芮的真正祖源在哪里?

辨析长沙王吴芮的真正祖源

撰稿吴朗

2018年8月1日

吴芮(?——公元前201年),江西余干人。秦末百越领袖。初任番县令。后随项羽征战,因公被封西楚衡山王;后来拥护刘邦,佐汉有功,汉立后又徙封长沙王,都临湘,食邑3千户,史称长沙王吴芮。

然而,吴芮做长沙王还不到一年,就于当年6月过早去世,汉高祖刘邦曾赞叹:“长沙王忠,其定著令”。葬临湘,谥“文王”。

据《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等记载,吴芮去世400余年后,孙权大破长沙,命人挖吴芮的墓,取棺木用作孙坚墓的材料。打开棺椁一看,吴芮容貌衣服鲜艳如新。后来参与掘墓的老汉在寿春见到南蛮校尉吴纲,又大吃一惊,这吴纲身材容貌竟与棺中吴芮酷似无疑,一问,吴纲竟是吴芮的第16代孙。

由于吴芮墓被毁,导致墓中的随葬品及重要的文献资料不复存在。然而这位大汉开国元勋、长沙古城的创立者,集政治家与军事家于一身的吴姓历史上首位诸侯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居然无传。班固在编写《汉书》时,将散见于《货殖列传》、《诸侯王表》以及《史记》中涉及吴芮的点滴汇集成300余字的小传。至于吴芮之上历代先祖的世系传承却无记载。吴芮的身世经历二千余年的时光愈发变得扑朔迷离,成为史学家及后世吴氏谱学研究者难以解读的千古之谜!

宋元以降,明清而后,爰至近世,记载吴芮的谱牒和史籍由于其发行之局限,难得一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有关探寻吴芮的上溯世系的文章在华夏吴氏网等网站上相继发表,引发广大的谱学研究者极大的兴趣,掀起关于吴芮文史研究的热潮。

吴芮之上先祖的世系传承在有关谱牒上有两个不同的记载:

其一,《徽谱》(左台谱)和《赣谱》(饶州谱)记载的“诸樊——吴芮”世系衔接;

其二,《锡谱》记载的“季札——吴芮”世系衔接。

哪个世系衔接才是吴芮之上历代先祖真正的血缘传承?这个千古之谜引发了持上述两个观点的当代谱学研究者激烈的争论,辩论的双方各自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拜读过吴李才、吴忠强、吴松金等宗长撰写的研究吴芮世系的论文,我非常敬佩他们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近几年笔者一直在收集、整理有关记载吴芮的谱牒史籍,对于长沙王吴芮之上历代先祖真正的血缘传承,通过静下心来深入地辨析和考证,觉得有所收获。

2015年10月25日,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和交流中心正式启动了《安徽吴氏统谱》的编纂工作。长沙王吴芮的世系怎样衔接是编委会亟需讨论研究确认的当务之急。笔者多次与主编吴仲奇先生交流探讨过这个话题,仲奇先生力邀我撰写一篇论文阐明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先生之邀,不敢推辞。然笔者才疏学浅,管窥蠡测,思虑再三,决心冒昧一试,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

笔者认为长沙王吴芮的世系传承应该归属诸樊系。总结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辨别吴芮归属诸樊世系还是归属季札世系的关键人物是:弥庸

《徽谱》(左台谱)和《赣谱》(饶州谱)等谱牒关于“诸樊——弥庸——吴芮”传承世系有三种记载:

1.清康熙《浮梁县志》、道光《余干县志》等地方志和当地相关族谱,吴芮是夫差的七世孙,其世次为:诸樊(19世)——阖闾——夫差——友——弥庸——句余——涉(蹶由)——申——芮(27世)

2.明崇祯《歙南吴氏族谱》、明景泰《休宁吴氏族谱》等记载,吴芮是夫差的八世孙,其世次为:诸樊(19世)——阖闾——夫差——友——弥庸——句余——子山——涉(蹶由)——申——芮(28世)

3.明万历《茂林吴氏宗谱》、清道光《宿松千一公吴氏宗谱》等记载,吴芮是夫差的十一世孙,其世次为:诸樊(19世)——阖闾——夫差——友——弥庸——句余——子山——涉(蹶由)——彰——穆——平——申——芮(31世)

虽然《徽谱》和《赣谱》等谱牒关于“诸樊——弥庸——吴芮”传承世系有以上三种记载,但是从“诸樊(19世)——阖闾——夫差——友——弥庸”的记载完全相同,弥庸是诸樊的5世孙。

根据《锡谱》编纂的2010年《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世系卷.线谱)记载,吴芮是季札的十世孙,其世次为: 季札(19世)——征生——启蕃——诩——售——弥庸——句余——涉(蹶由)——申——芮(28世)。

可以看出,《锡谱》上弥庸是季札的6世孙。

查《徽谱》、《赣谱》以及《锡谱》其所载的弥庸就是《左传》、《吴越春秋》等史籍中的王孙弥庸。

但吴金全宗长认为在征生世系里的“弥庸”,是吴翊的孙子,吴翊不是“王”,“弥庸”自然就不是“王孙弥庸”,“王孙弥庸”与“弥庸”不是同一人。正如太伯弟弟“虞仲”,与周章弟弟“虞仲”不是同一人一样。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从弥庸之后几代子孙名字看,《徽谱》与《锡谱》都基本相同,所以吴金全宗长的这种说法不成立。

笔者认同吴忠强宗长的看法,诸樊、季札等兄弟都是同一王族宗室,人数不多,按封建社会礼制,同一辈份,不可能有同名的人。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后人修谱时,接错了世系。

那么《徽谱》和《锡谱》究竟是谁接错了世系?关键还是出在王孙弥庸的身份上。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左传·哀公十三年》一段原文:

夏,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

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余、讴阳自南方,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余,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

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

这段古文里有两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其一,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弥庸的父亲是不是姑蔑?其二,弥庸是吴王夫差的孙子,才叫王孙弥庸,还是指弥庸是一个姓王孙的将军?

刘佑平先生认为弥庸的父亲是姑蔑,可能是通过这段文字解读的。而笔者查阅《辞源》,姑蔑是古地名,1.春秋鲁地。2.春秋越地。故城在今浙江衢县境。此文中的姑蔑即指越地。《国语·越语上》:“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可见姑蔑在文中是地名。那么“姑蔑之旗”作何解释?

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五月於越败吴于檇李。”据笔者考证,应该是这一次檇李之战,吴国战败,越国的姑蔑族军在战场上夺取了弥庸之父的旗帜。春秋战国时期,交战获胜一方可取得败军旗帜为自己军队的旗帜,以夸战绩。直到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六月,再爆发了“泓上之战”。这场战争是越王勾践十年以来的对吴国的第一次开战。上文这样翻译:

六月十一日,越王勾践征伐吴国。先遣部队一支由越国大夫、姑蔑首领畴无馀与另一位古讴越族首领讴阳率领的军队组成。吴军很快在郊外发现了先头部队。吴国留守军队的总指挥太子友以及王子地、王孙弥庸、寿於姚在泓上察看越国军队的动向。

王孙弥庸看见越国姑蔑族军在战场上夺取的弥庸父亲的旗帜出现了,即“姑蔑之旗”,情绪异常激动地说:“那可是我父亲的旗帜呀!我们不能见到仇人却不杀他们!”杜预注:“姑蔑,今东阳太末县。弥庸父为越所获,故姑蔑人得其旌旗。”因此笔者认同弥庸的父亲不是姑蔑。

晋代史学家杜预、清代学者陈厚耀、常茂徕认为史书《左传》记载的夫差王之子,有太子友、王子姑曹、王子地,虽没有认定王孙弥庸是谁的儿子,但也没有否定王孙弥庸是吴王夫差的孙子。

有学者认为弥庸是一个姓王孙的将军。东汉王符编撰《潜夫论·三十五卷·志氏姓》曰:“故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若夫五帝三王之世,所谓号也;文、武、昭、景、成、宣、戴、桓,所谓谥也;齐、鲁、吴、楚、秦、晋、燕、赵,所谓国也;王氏、侯氏、王孙、公孙,所谓爵也;司马、司徒、中行、下军,所谓官也;”可见在春秋时期就有“王孙”的姓氏。如:王孙满(周朝大夫),《春秋左传注疏》记载中,出现的人物有王孙氏有:王孙骆(吴国大夫)、王孙游、王孙圉(楚国大夫)、王孙贾(卫国大夫)等。

前文中“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可以看出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前后顺序都是太子、王子、王孙的身份。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吴忠强宗长认为如果王孙弥庸只是一位姓王孙的将军,他绝对不敢违抗当时监国的太子友的军令,而且能够得到另一位王子——地的帮助。只能说明一件事情,王孙弥庸就是王的孙子,或者如同夫差系谱牒记载,弥庸就是太子友的儿子,才敢不听从太子友的劝阻贸然出兵,并得到叔叔王子地的帮助。笔者也赞同这样才解释得通,合乎情理。

笔者认为作文史研究,不仅要从古文中的语境分析,还要结合历史纵向、横向比较,不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弥庸不是一位姓王孙的将军,他是吴王夫差的孙子——王孙弥庸。

让我们回到之前的话题。《徽谱》和《赣谱》记载弥庸是诸樊的5世孙,而《锡谱》上记载弥庸是季札的6世孙。到底哪个世系才是弥庸的真正血脉传承呢?

吴松金宗长有一篇“论吴芮为季扎后裔而非夫差之裔孙”发表在《吴芮文化文集》(第二卷)上,我认真分析了这篇论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江西诸多吴氏宗谱均记载夫差的生年为周景王十七年癸酉(公元前528年),这与无锡祖地自如胜公相传下来的宗谱之记载是一致的,所以其生年是可信的。据锡谱载:诸樊生年为公元前596年,季札生年为公元前576年,阖闾生年为559年,阖闾是在32岁生的夫差,所以夫差的生年是可信的。那么公元前482年勾践伐吴时夫差年仅46岁,如以20岁时生太子友(或太子鸿),40岁时生孙子,也还只有六七岁,这么小的儿童能作为主将上阵打仗吗?吴松金宗长还认为季札世系里的弥庸只能是诩的儿子,而不是王孙弥庸将军。

据笔者考证,吴松金宗长的论证有几处是错误的。首先,在锡谱中诩的儿子是售,售的儿子才是弥庸。其次,历史文献和《徽谱》《赣谱》老谱关于吴王夫差只是记载了卒年(公元前473年),并没有记载夫差的生年,江西诸多吴氏宗谱均记载夫差生年的说法不实。其三,由此得到的计算方式错误。

查阅安徽、江西等地《吴氏宗谱》,据记载吴王寿梦生于周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620年),诸樊生于周定王十一年(公元前596年)。

到了阖闾为吴王时期,为了争夺越国的太湖流域,国家连年征战,造成了人口的急剧锐减。越国也是如此,所以越王勾践规定:男子二十不婚,女子十六不嫁,罪及父母。吴国于是也采取加快人口增殖、增加劳动力和兵源的早婚政策,吴国王室提前早婚,鼓励平民也早婚生子。因此夫差15岁生太子友(公元前513年),太子友15岁生弥庸(公元前498年)就不足为奇了。公元前482年勾践伐吴时,此时的弥庸大约16岁,正是血气方刚,所以看到越军中的“姑蔑之旗”才敢不听从太子友的劝阻贸然出兵。这一年弥庸的祖父吴王夫差正举全国之兵北上与晋国争霸于河南封丘黄池,弥庸自然也就是王孙。

《锡谱》记载,季札生于周简王十年(公元前576年),征生生于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启蕃生于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诩生于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售生于周威烈王七年(公元前419年),弥庸生于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公元前482年的泓上之战过去92年这个弥庸才出生,可见与《左传》记载不符。

还有一种计算方式。《徽谱》记载的诸樊的生年(公元前596年)到弥庸的生年(推算为公元前498年),4代人间隔98年,平均24岁一代。已知《锡谱》记载季札生于(公元前576年),假设季札24岁生征生(公元前552年),征生24岁生启蕃(公元前528年),以此类推,弥庸生于公元前480年,这个弥庸距离公元前482年的泓上之战还有2年才出生。实际上季札子孙不属于王室成员,他们的父子传承平均数应该大于24岁一代。

综上所叙,是《锡谱》中的弥庸接错了世系。《徽谱》和《赣谱》记载的“诸樊——阖闾——夫差——友——弥庸”世系才是弥庸的真正血脉传承,因此吴芮是诸樊之后裔。

二、吴国灭亡时,太子友和弥庸没有被越王勾践杀害

《左传》:“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文中没有用“斩”字,而是用“获”,乃是俘获之意,由此可见,泓上之战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并没有死,而是被在勾践指挥下的越军俘获了。勾践没有杀太子友、王孙弥庸二人的理由,笔者分析原因有三:

1.当年夫差灭越国之时没有杀勾践。

2.吴王夫差正举全国之兵北上与晋国争霸于河南封丘黄池,越国此时还没有灭吴的实力

3.留下二人是对于夫差率吴军回国后两军交战,越国如果战败,会有谈判的余地

再看《左传·哀公十三年》最后一段原文“王欲伐宋,杀其丈夫而囚其妇人。大宰嚭曰:可胜也,而弗能居也。乃归。冬,吴及越平。”意思是:吴王夫差想要攻打宋国,准备杀死那里的男人而囚禁妇女,太宰嚭说:“我们虽然可以战胜,但不能在那里久留。”吴王这才回国。(公元前482年)冬季,吴国和越国讲和。

吴国讲和的原因是与晋国争霸劳民伤财,国力空虚,加上太子友和王孙弥庸在越国手上。越国讲和的原因是此时还没有绝对的实力战胜吴国,双方都想通过停战进入休养生息阶段。

如果勾践杀了太子友和王孙弥庸,以吴王夫差的性格绝对不会讲和的。何况勾践的身边有谋士范蠡的提醒,勾践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作为交换条件,吴国和越国讲和后,太子友和王孙弥庸应该回到了吴国。

从公元前482年的泓上之战,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经历了近十年时间。吴国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夫差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战略,一个急于求成的并不适合吴国的战略,一系列超过其国力承受力的迅速扩张,导致了它的速亡。

夫差死后,太子友、王孙弥庸等王室成员的下落不见于《史记》、《汉书》等史籍。他们到底去向了何方?

据《锡谱》谱记载,公元154年(永兴二年),吴郡太守糜豹奉皇命在苏州建泰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如胜以家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刘志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汉桓帝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如胜之次子吴允承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主持吴姓始祖庙祀。

刘佑平以此为依据,在其编写的书中这样描述吴国灭亡后季札的子孙情况:

吴季札的家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吴国灭亡之后,季札家族成员,有的离开吴国,逃到异国他乡谋生,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则坚守乡土故园。

吴季札五子中,以次子吴征生一支最发达。国破家亡后,吴征生孤身一人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主姜氏为妻,生一子,取名启蕃。启蕃之意,当是立志复兴吴国。只可惜吴征生一生复兴无望,最后客死他乡,葬在齐国葵丘(即今山东省淄博市)。

吴征生去世后,其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相国,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到山东曲阜。他死后也葬在此。启蕃的儿子叫吴诩,弃政学文,在孔子弟子颜高门下学习儒家学说,颇有名于当时。吴诩去世后葬在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吴诩娶田氏为妻、生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代散居齐鲁之间。吴售娶石作氏,生三子:(王卢)、庸、裔。吴庸因卷入鲁国政争,后失败逃亡到晋国,去世后葬在山西翼城。这样,吴征生后裔的一支又自山东迁到山西。

刘佑平指出吴国灭亡后,吴征生逃到齐国客死他乡。其子吴启蕃在鲁国任相国后,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才生下的吴诩,吴诩娶田氏,生下吴售,吴售娶石作氏才生下庸。耐人寻味的是,《锡谱》中的庸即弥庸,这个弥庸距离吴国灭亡已经很多年才出生,而泓上之战的弥庸已经是“属徒五千”的王孙了,再次证明《锡谱》上“季札(19世)——征生——启蕃——诩——售——弥庸——句余——涉(蹶由)—申——芮(28世)”的世系有误。

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二十年,越王勾践复伐吴。二十一年,遂围吴。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

从文中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可以看出两件事:1.勾践欲迁吴王夫差到舟山的一个小岛上,没有杀夫差,当然也就没有杀太子友、王孙弥庸的必要。2.孤老矣,说明夫差年龄很大了,他的孙子弥庸肯定早已长大成人,《史记》与《左传》在此互相印证。

三.吴国灭亡后,太子友或王孙弥庸避难于延陵

然而,关于太子友和王孙弥庸的下落,众多方志却有一个与《锡谱》完全不同的版本。

1.《东周列国志》说:“勾践……流其(吴王夫差)三子于(婺源)龙尾山,后人名其里为吴王里。”

2.宋代著名史志学家罗愿撰《新安志》其卷五原文:“吴村在县北七十里,有吴太子墓。”

3.查阅(宋)罗泌《路史卷十八·后纪九》原文:“越灭吴,流其三子,长曰鸿流婺源葬焉;(《寰宇记》婺源西七十五村葬处。名吴山。”

4.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撰《方舆记》云:“昔吴王为越灭,句践流其三子,长子鸿逃于此死,因葬焉,遂名其葬处为吴山里。”长子鸿是指吴太子友。

5.明《弘治徽州府志》记述:“吴太子墓在(婺源)县东 80里。”

现查明,吴山里,又名湖山里,即今婺源县江湾镇所辖湖山村。吴太子墓位于该村村头,离江湾河水仅百步之远,旁有翠竹围绕,原有古樟三株,其中一樟,粗有三人合抱,内空洞。现已朽不复存在。吴山里素以山水秀丽,景色幽美而著称。

众多的史志学家都认为婺源县境内的太子墓就是太子友的墓。

2017年11月20日,笔者到婺源参加“长沙王吴芮文化研究第三次联席会议”,坐出租车时与本地的一个司机闲聊,我问他婺源有哪些文物古迹,没想到他脱口而出“太子墓”,我很惊讶,就问他是否知道是哪位太子的墓?司机不假思索说是吴国太子友的墓,可见太子友的故事在婺源是家喻户晓。

公元1999年9月,江苏无锡成立《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此后十余年,国内外汇集到大统谱办公室的归宗谱牒,共约900部。这里面有很多安徽、江西、湖北等地的宗谱,大家惊奇的发现,这些《徽谱》、《赣谱》、《鄂谱》里竟然隐藏了一个相同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二千四百多年前吴国灭亡后太子友、王孙弥庸的下落。有关太子友的记载竟然与《新安志》、《方舆记》、《路史》等方志完全吻合。

《石潭春晖堂宗谱》有一篇“吴氏外谱辨正”,原文如下:

客问余曰:“新安吴氏皆郡延陵,然阅翁谱系为太子友一支,友乃夫差之子,诸樊之玄孙,而延陵实季子食采之邑,季子乃诸樊之弟,翁郡安得称延陵意者?”“勾践得吴,心怀残忍功臣,且不得其死,安免敌国亡而不大索其后乱乎?是以姑曹更名鸿,逃之新安,別无所纪録,惟方与记载之则,友不得不藉延陵而逃也,新安延陵郡其始此乎?”余曰:“否祖有功,而宗有德,其来尙矣,况季子四世孙名售者,谱系续弥容,弥容为友之子,售乃昆弟,奚以续名,则续当作属弥容,既属售当以延陵称之,谱又书弥容子孙,直字子山者,从延陵季子玄孙以居观此,又不待辨而明矣,客疑始悉。”

这篇“吴氏外谱辨正”认为太子友最初避难于延陵,弥庸是友的儿子,季札四世孙售是友的昆弟,“奚以续名”就是指季札谱上接的世系其实是友的世系。

宿松千一公宗支《吴氏宗谱》,关于弥庸的祖上世系却有两个记载,其一世次为:诸樊(19世)——阖闾——夫差——友——弥庸——句余——子山——涉(蹶由)——彰——穆——平——申——芮(31世)。其二世次为:季札(19世)——元庸——敬胜——友——弥庸——句余——子山——涉(蹶由)——彰——穆——平——申——芮(31世)。夫差之子“友”后有一条注释:“国亡逃于延陵”。而敬胜之子“友”后也有一条注释:“夫差幼子,国亡逃于延陵。延陵人思季札之义,因留家焉,后世遂以为延陵吴氏”。也就是说,夫差之子“友” 与敬胜之子“友”同是一人即太子友。

与上述记载相同的还有潜山怀宁云二公宗支于嘉庆九年编修的《吴氏宗谱》、余干东源《吴氏家谱》、东乡县马桥《吴氏宗谱》等等。通过以上对不同朝代方志的记载,再结合不同地区《徽谱》的相同记载,由此可见吴王夫差亡国后,太子友或王孙弥庸最初避难于延陵。

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发动了对吴国的最后战争,包围吴国都城达两年之久。在吴国快要亡国的前夜,夫差、太子友、王孙弥庸祖孙三代人对于国家的安危、家族的命运应该有一次长谈。泓上之战后太子友、王孙弥庸被俘的前车之鉴,吴王夫差应该认识到国家灭亡后,将来复国的希望是在儿子和孙子的肩上。所以在越军攻入吴都城之前,吴王夫差绝对会秘密安排太子友和王孙弥庸逃出去,但吴都城外已经被越国占领了,逃到哪里才安全?

吴国灭亡,太子友最初避难的地方是延陵,这里是季札的封地,因为季札当时是一个“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君子,让国知音,谦恭礼让的贤者之风被当世之人仰慕不已。虽然此时的季札已经去世12年了,但是他的高风亮节深深影响了他的子孙。太子友最早逃难于延陵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越王勾践不会到季札的封地来为难他的子孙。太子友的后世子孙为了报答叔祖季札家的大恩,所以认敬胜为祖也是情理之中。

四.认季札为血脉传承先祖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及家族命运的考量

《锡谱》记载吴芮出自季札系主要的依据有两点:

1.平春侯吴胜(《锡谱》作吴如胜)进呈给汉桓帝刘志的世系,即:季札(19世)——征生——启蕃——诩——售——弥庸——句余——涉(蹶由)——申——芮(28世)——臣——回——右——羗——衍陵——全——隆——复兴——章——汉——成——旦——如胜——(允佐、允承)

2.吴郡太守糜豹撰《如胜吴公修辑世系序》

笔者认为上述这两个依据值得商榷。

其一. 汉代家传《世系》与宋代以后的宗谱概念不同

族谱亦称家谱。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这时候的家谱实际上就是家传《世系》,就是介绍先祖历代的血缘传承关系的图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吊线图”。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宋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

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并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苏洵分修《欧阳氏谱图》《苏氏族谱》,创造了“欧苏体”,为后人所推崇,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明清以后达到极致,宗谱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汉朝时期的范畴。今人认同宗谱的概念实际就是从宋朝到明清时期格式的宗谱。

笔者认为持“季札——吴芮”世系观点的《锡谱》,将家传《世系》与宋代以后的《吴氏族谱》概念混为一谈了。其原因有二个方面:

1.唐贞观二十三年七月三日,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所撰《伯高吴公重修世谱序》,原文摘录一段如下:

……光禄大夫、赞皇县开国男吴公,追本厥始,自委溯源,由四十一世祖东汉灌阳县如胜所修之牒,上摭史册所载,参以诸吴宗系,质诸家老相传之语,总为一帙图。其传绪推广丝络连属百世,纤悉详究,精别雠校,一据以实。……

于志宁是唐初监修国史的官员,他的话应该可信度较高。可以认定,当时的家谱实际就是用布帛制成的世系图(吊线图)。

2.《锡谱》中关于“征生——芮——如胜”的世系没有生卒葬的记载。如果说吴如胜不知道远祖征生到高祖父吴章的生卒年这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他的曾祖吴汉、祖父吴成、父亲吴旦的生卒年应该是知道的,最起码他本人的生年他不可能忘记吧,但是今天《锡谱》中并没有关于吴如胜生年的记载。

所以笔者认定,如果吴如胜修谱属实的话,他所修之谱也只能是吴氏先祖历代的血缘传承关系的图表,并不是宋代以来格式的宗谱。

其二. 吴郡太守糜豹建泰伯庙存疑

吴李才宗长在其所撰《东汉永兴二年三月糜豹序存疑》中指出:吴泰伯世系图赞“贤哉吴泰伯 庆泽弥流长”的时间是“永兴二年十月初五日”,说明当时吴如胜只以“家藏世系进奏”,并未写出宗谱。但糜豹却可以在“东汉永兴二年三月”写好了序言,并提前七个月时间知道汉桓帝会勅赐图赞给如胜公。这完全不符合理性思考常识。

很多学者认为,“如胜谱”存在许多疑点。

1.《元和姓纂》是唐代官编各姓氏谱总汇。唐代以前的各姓氏谱都收集在此,吴姓的谱当然也不例外。按照《锡谱》所言,“如胜谱”是吴姓第一谱,开吴姓谱牒之先河。这样一部重头谱理所当然要放在吴姓谱之首。但事实呢,《元和姓纂》上所载的吴姓谱中根本就没有“如胜谱”,连“如胜谱”所载的如征生、重道等主要人物一个也没有。可见,唐代以前根本就不存在“如胜谱”。

2.《徽谱》载,胜公(如胜)是武将,战死疆场。其子编过谱,就是徽谱的前身。

3.“如胜谱”所载的“糜豹序”,是立谱的依据。糜犳序原文如下:

曰:若圣人,德与天地同其高厚,名与日月同其光明,文与山川同其悠久。故禄位之封於朝廷,功业之载於青史,福祚之飨於宗庙,子孙之保於万世也。洪惟周之泰伯,其圣矣乎!三让而保其家国之有天下八百余年。上王其祖宗,下侯其子孙,圣德圣功为何如哉!当商之际,拯生灵於涂炭之中,星斗得文武而整肃,山海得文武而清宁,泰伯之功不无在焉。永兴戊午岁,豹恭膺皇命来守吴郡,敕建泰伯庙於阊门外,访子孙正脉源流主祀。泰伯四十一世孙如胜,以家藏世系进奏,帝览而制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遂命太尉黄琼等议,如胜次子允承为奉祀侯,永主庙祀。如胜思祖庙告成,而宗谱尚缺,於是纂集之,而命序於余。余按谱牒,由泰伯、仲雍四传而周章受封显姓,以吴承姬,十五传而季札,复以逊国封於延陵。自後,为王、为公、为侯、为相、为将帅、为郡牧者,不啻数百人。泰伯之庆泽流长,岂不与天地、日月、山川同其高厚,光明悠久哉!吴氏子孙登名是谱者,当知前列名裔之重,可不兢兢业业,慎行修身?思之曰:一言之玷,玷吾先圣之德也;一行之乖,乖吾先圣之泽也。庶不负斯谱之传家也。是为序。

东汉永兴二年三月 吴郡太守糜豹序

这篇短短的序,却有多处相互矛盾、与史实不符的地方。笔者在此略举几例:

(1)糜犳序说:“永兴戊午岁,豹恭膺皇命来守吴郡,敕建泰伯庙於阊门外”。但事实是,永兴年间根本就没有戊午岁。永兴只有两年,分别是癸巳岁和甲午岁。

(2)糜犳序说:“如胜思祖庙告成,而宗谱尚缺,於是纂集之,而命序於余。”前面说永兴戊午岁糜犳受皇命来守吴郡,皇帝令他在阊门外建泰伯庙。当年三月吴如胜就见泰伯庙建成了,因而决定修谱。难道从皇帝下令到建成泰伯庙只需一、两个月(这是从一月计算的,如果皇帝是三月下令,那就是当月就建好了;如果是十月下令,那就是提前七个月建成了)?按常识,东汉时期建一座大庙至少也得一年以上时间(材料运输不是今天的水平,必须相应的时间)。此乃违背常理和常识,前言不搭后语。

(3)前面说吴如胜决定修谱,接着又说三月谱修好了,请糜犳作序。难道吴如胜有神术,当场决定修谱当场谱就修好了?

(4)按糜犳序所述,从皇命糜犳在吴郡阊门外建泰伯庙到糜犳作谱序,其间历八件大事。按理这八件大事得几年才能完成。但从此序看,这八件大事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了。这严重违背了事理和基本常识。

(5)糜犳序说:“由泰伯、仲雍四传而周章受封显姓,以吴承姬”。然而真实的历史是:周章被周王朝封为诸侯吴国国君,但仍姓姬,没有改姬姓为吴姓。

(6)糜犳序说:“泰伯四十一世孙如胜,以家藏世系进奏”。真实的历史是,太伯没有后,如胜应是仲雍的后裔。

(7)糜犳序落款是:“东汉永兴二年三月 吴郡太守糜豹序”。但事实是,当时只有“大汉”之说,根本就没有“东汉”这个名词。“东汉”是后人根据两汉首都地理位置而提出的。

(8)东汉时期盛行汉赋,但“糜犳序”与汉赋文体格格不入,糜犳敢“顶风违纪”吗?从文体和文风上看,“糜犳序”明显是明代之作。

(9)根据谱学专家介绍,谱序是宋代才开始出现的,明代盛行,清代完善。汉代谱根本就没有谱序。

(10)糜犳序说,苏州泰伯庙是东汉永兴二年建造的,但苏州太伯庙志说是唐末五代时期首建的。应以苏州太伯庙志为准。

(11)查阅史书,汉桓帝刘志于公元132年生于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原袭爵为蠡吾侯。东汉中后期屡有外藩入继大统者。原因是汉帝多盛年早崩或无后。汉质帝驾崩后,当权的外戚和宦官希望新立一个年幼无知的小皇帝,以便继续控制朝政。皇太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为了操纵皇权,严厉逼迫群臣策立15岁的刘志即皇帝位。刘志在位21年,前13年是傀儡皇帝。桓帝真正亲政,是他即皇帝位的第14年才开始的。汉永兴二年是刘志即皇帝位的第九个年头,此时正是梁冀横行霸道之时,刘志毫无实权。在这种环境下,傀儡皇帝刘志怎么可能有权干这类有影响的大事?如果真有此事,有关史书上应有记载,特别是苏州地方志和苏州太伯庙志必定大书特书。但所有正史书以及苏州地方志、苏州太伯庙志均无此记载。很明显,“糜豹序”真实性不高,不能自圆其说。

既然“如胜谱”疑点重重,就没有资格成为“吴家标志物”。以“如胜谱”为依据的理论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

其三.认季札为血脉传承先祖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和家族命运的考量

原本真正的家传世系里有两个绕不过的重要人物——阖闾和夫差。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引发吴国的王室兄弟相残。夫差作为亡国之君,他刚愎自用、穷兵黩武、错杀伍子胥、听信谗言、贪恋美色,所以在历史上夫差是一个具有负面影响的人物形象。如果承认自己是阖闾、夫差的后裔,在统治者眼里看来只会引起猜忌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如果认季札为血脉传承先祖,所得到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季札为避王位退耕延陵,他观乐而知四周知音,广交当世贤士,品德高尚。司马迁赞叹曰:“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季札这样一位君子贤人,被历朝历代称颂不已。

季札之前,先祖太伯当年三让王位于季历,采药为名,远赴江南开拓荒蛮,建立勾吴国。太伯、仲雍的高风亮节受到了世人的敬仰以及统治阶层的肯定。

季札之后,吴芮追随汉高祖刘邦,汉朝一统天下,被封为“长沙王”。汉高祖刘邦曾赞叹:“长沙王忠,其定著令”。

大司马吴汉,在刘秀起兵后,慕名率兵投奔,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吴汉为人质朴纯厚少文,但却勇猛机智,其去世后,谥号“忠侯”。

所以“太伯——季札——吴芮——吴汉”,在世人看来这是一个有让德、有忠义的家族。后人在修谱时改本属诸樊世系而接季札世系,是满足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家族命运的考量。

五、吴芮应属诸樊世系的补充理由

1.吴国灭亡后,夫差子孙为了生存隐姓埋名

前文分析,太子友或王孙弥庸最初避难于延陵季子的封地常州。长沙雍睦堂

咸丰《吴氏支谱谱叙》说,越王勾践灭吴后,吴姓子孙纷纷逃难,“散处吴楚、闽越间”。罗泌《路史·后记》记载:越灭吴,勾践流放了夫差仅存的三个儿子,夫差的太子叫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现在有观点认为吴鸿就是太子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太子友或王孙弥庸并没有到延陵季子的封地避难。

据有关学者介绍,阖闾刺僚自立,以季札一房为首的吴国王室内部一些势力对此有异议。季札公开表示,永远不和吴执政者来往。阖闾在吴国大本营(今皖南东部地区和宁镇地区)处境困难,所以决意离开先辈经营了六百多年吴国疆土,攻打越国的太湖流域,开辟新地盘。阖闾强行将吴国的首都自朱方(今属镇江)迁出,暂以淹君地(今属常州武进)为都,领军向东面越国的太湖流域进攻。季札隐居延陵后对吴国当政者执意迁都,攻打越国的太湖流域,一直持批评态度,并说永远不入阖闾开辟的新地盘。阖闾心里痛苦而矛盾。这种难以启齿的心病一直困扰着阖闾及其后人。阖闾挖了越国的“心头肉”(今太湖流域),越国势必要疯狂地报复,最终导致吴国的灭亡。可以肯定,吴国要是一直坚守根据地(今皖南东部地区和宁镇地区),绵延不绝的高山和丘陵,回旋余地大,越国不熟悉山地战,不是吴国对手,吴国也就不可能亡于越。夫差末期,越国灭吴势头明显,吴国危在旦夕。这时吴都如尽快撤回吴国老巢——今宁镇地区和皖南东部地区,主动退还越国的太湖流域,越国无论如何也不敢进入宁镇地区和皖南东部地区攻打吴国。这样,吴国就可以保全。但吴国的执政者已无颜见“江东父老”,明明有路可走却不能走。所以阖闾的后辈们不可能去找季札后辈避难,季札的后辈们也不可能接纳友和弥庸等人。

许多学者的观点倾向于吴国残余部队败退论。公元前473年冬,吴都(这个吴都不是今苏州城,而是今苏州西部山区的吴都遗址)城破,夫差带领王室成员及吴国最可靠的部队突围。由于夫差是国王,是越军的主要追杀目标,所以被越军重重围住。突围的吴军在越军的追杀下成了很多支小分队,使得越军顾此失彼。而友、弥庸等人正是利用这一时机得以逃脱。但勾践解决了夫差问题后不会轻易放过突围的其他吴军,友、弥庸等人带领残存部队利用绵延不绝的高山和丘陵,与越的追兵周旋,且战且退,最后退至吴楚交界的深山区——今婺源山区。这时越军不能再追了,再追就打到楚国的地盘上了。吴国的残存部队及部分王室成员利用“吴楚交界的大山区”生存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吴姓人主支。

不论太子友或王孙弥庸有没有去延陵避难,但是,他们最后辗转迁徙到了新安。这里处于吴楚边境,崇山峻岭,荒无人烟,虎狼成群。为了躲避越国军队的追杀,他们从此隐姓埋名,潜居山泽,结草为庐,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为了将来复国的希望,忍辱负重,艰难地生存下来。

勾践消灭吴国后,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北上伐齐,听信田姓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越国因此分崩离析。楚国后来又被强秦所灭。太子友、王孙弥庸的后代子孙已经看不到复国的希望,但为了生存下去,只得将自己是吴王夫差的后裔这一秘密代代相传。因此在“句余——子山——涉(蹶由)——彰——穆——平”这几代子孙一直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

2.长沙王吴芮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

虽然吴申的祖辈默默无闻,但是他们身上与生俱来就有吴国王室高贵的血统,有着非比寻常的优秀基因。在经历漫长的等待后,家族终于迎来复兴的机会。

吴芮的父亲在楚国曾官任大司马的高职。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已接近尾声,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因得罪春申君,携带妻儿老母,自楚国南渡长江贬居番邑,后又迁居余干五彩山麓,长子吴芮,次子吴莛相继出生。

吴芮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才能出众,在青年时代就被秦王朝时推举为“番阳令”。秦末暴政,社会凋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他审时度势,协助项羽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被项羽封为“衡山王”。后来吴芮见项羽性格暴虐,残杀义帝,而刘邦从善如流,任人唯能,他决定辅佐刘邦,汉朝一统天下,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长沙王”。可见他具有政治眼光。在为“长沙王”期间,吴芮以德施政,公正执法,改善民生,百姓安居乐业。可是不到一年,吴芮英年早逝,葬在临湘,谥号为:“文王”。

刘邦曾杀白马为誓:“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诛之”,汉王朝建立后,封了8个异姓王,然而被刘邦先后一一剪除了7个,最后只留下了吴姓长沙王。

据史学家分析,除吴芮外七个诸侯王的领地或是战略重镇,或是中原经济腹地,但是他们当作私有财产,拥有军队,不除掉他们终将成为朝廷的后患。

吴芮在南方荒蛮地区的威望很高,同时吴芮及其子孙为人低调,把大部分的封地退还朝廷。主动推荐刘邦的侄儿刘濞为吴王。吴芮去世后,女婿黥布反叛,吴臣深明大义平息其乱。长沙王传5世因吴著无子而长沙国被废除。

吴芮在秦末民不聊生时起兵是“义”,任长沙王施行德政是“仁”,为人低调,退还封地是“让”。他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是“智”的体现。

吴芮身上体现的“仁义智让”绝非天生,而是来源于良好的家教。吴国灭亡后,子孙为了生存,隐藏了自己是夫差之后的身份,同时国破家亡的惨痛教训被一代又一代铭记于心。父亲吴申生前告知其这一历代相传的家族秘密,因此吴芮的政治智慧和才能也是汲取家族历史教训得来的结果。

从遗传基因学来看,诸樊、阖闾、夫差、太子友、弥庸、吴芮以及后来的吴汉,都有着明显的尚武精神,反观季札的后裔却不具备这种特质。

3.《徽谱》、《赣谱》中记载夫差是吴芮的先祖,何谈攀附盛名

有人认为,说吴芮是夫差的后裔是攀附盛名的结果。夫差亡国的原因前文已经分析,他在历史上是一个负面人物形象。他的子孙逃避于新安婺源一带,不愿公开真实身份,是躲避越军追杀。后世子孙将这个秘密代代相传,是避免夫差的负面影响给家族带来灾难。这样做是为了家族的生存,因此根本不是攀附盛名。

相反,《锡谱》认季札为吴芮的先祖,才真正是攀附贤名的结果。

越王勾践率军围困吴国都城两年后灭吴,《史记》说“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可见勾践并没有杀夫差,更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杀远在延陵的季札的子孙。延陵地区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季札的子孙安居乐业。当时季札的贤名远播海内,子孙得到荫护,完全没有必要逃难到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新安一带。

《锡谱》载吴羗(即吴著)生了两个儿子:衍陵、允陵。这是后人画蛇添足的结果。因为《汉书》记载吴著无子,所以长沙国被废除。吴寿錡认为长房无后,可由次房子孙嗣,吴如胜谱系之所以如此编纂,是他长房传世入谱的思想传统观念的反映。事实并非如此,在汉代还没有形成入嗣的观念。

4.当代持“季札——吴芮”世系观点的依据是对糜豹序的误读

当代持“季札——吴芮”世系观点的吴寿錡宗长认为,《如胜谱》远早于《左台吴氏谱》,其依据的就是吴郡太守麋豹撰《如胜吴公修辑世系序》。

吴寿錡宗长认为糜豹序上说的“封于延陵,自后为王。”指出季札到如胜600余年22世代间,吴芮是吴氏中唯一为王者。然而查阅历史资料,自季札受封延陵以后,馀祭、馀眜、僚、阖闾、夫差,都是吴氏,都是吴王,所以持“季札——吴芮”世系观点的依据是对糜豹序的误读。

5.唐代时,吴芮的后人将芮公遗骸迁葬婺源

吴芮墓被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兵盗墓。唐朝时,吴芮后人将芮公遗骸从长沙迁回葬于婺源。《婺源县志》载:“葬吴王处曰鸡笼山。”墓今犹存。吴芮的遗骸为什么迁葬婺源?因为其先祖太子友的墓葬在婺源,这里是吴芮历代先祖曾经隐居生活过的地方,吴芮终于回归故里。这是吴芮应属诸樊、夫差、太子友世系的又一力证。

综合全文所叙,长沙王吴芮的真正祖源是诸樊世系。

参考文献及论文:

1.司马迁著《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

2.班固著《汉书》

3.左丘明著《左传》

4.罗泌著《路史卷十八·后纪九》

5.明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

6.宋罗愿撰《新安志》、明《弘治徽州府志》、清康熙《浮梁县志》、道光《余干县志》

7.民国吴宗慈纂《江西通志稿》

8.刘佑平撰《中华姓氏通书·吴姓》

9.《辞源》

10.明崇祯《歙南吴氏族谱》、明景泰《休宁吴氏族谱》、明万历《茂林吴氏宗谱》、清康熙《江苏吴县吴氏族谱》、清乾隆《至德志》、清道光《宿松千一公吴氏宗谱》、咸丰《吴氏支谱谱叙》、《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余干《吴氏家谱》、东乡《吴氏宗谱》、《中华吴氏大统宗谱》

11.徐云峰撰《泓上之战与姑蔑南迁》

12.吴忠强撰《吴芮世系研究》、《再谈王孙弥庸》

13.吴大行撰《长沙王吴芮祖属支系考证及其意义》

14.吴松金撰《论吴芮为季札后裔而非夫差之裔孙》

15.吴寿錡撰《概论新安系徽谱与吴如胜谱之差异》

16.吴李才撰《东汉永兴二年三月糜豹序存疑》

17.吴金全撰《王子姑蔑是夫差的次子》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944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