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农民,奋斗多年攒下百万,却被两个儿子挥霍得一干二净
口述:张怀夫
文:岁月如歌
图:来自网络
我是一名六零后,虽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可也不是平庸的人。
论文化,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高中生,论实际才能,我曾承包过村集体的两个小企业,挣过小钱,可也赚过大钱。
多年奋斗下来,当时我的财富也超过了百万。
可没想到,在晚年被两个儿子啃得干干净净,如今却身无分文,生活陷于困境。
正应了那句,少年贫不算贫,老来贫,贫死人的古语。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这里要求村村办企业,人人上项目,搞活经济,振兴乡村。
方法一般是村里考察好项目,基础设施由村集体投资建成,然后承包给认为有能力的个人经营,上缴税金和承包费。
村里大多数人胆小,怕担风险,主动承包者廖廖无几。
有些心术不正,胆肥的人,村里又不相信,想承包也不可能。
当时,我刚结婚不久,血气方刚,踌躇满志。
觉得自己又有点文化,老婆也是精明透顶的人,就想大干一番事业。
村里的干部也信任我们,于是我便承包了村里的粉条加工厂。
我们这里盛产红薯,红薯是做粉条,粉皮的首选原料。
用红薯做出的粉条和粉皮,薄而透明,有韧性,耐煮,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过去在我们当地,都是小家小户手工制作,规模小,效益差。
现在成了加工厂,与原来的小作坊,就不是一回事了。
搞这个东西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将红薯洗净,用粉碎机将红薯粉碎成浆,过滤、沉淀,形成淀粉坨子,然后用大漏勺将弄成粉末的淀粉,下到滚开的热水中,就形成了粉条,凉晒干包装后就是商品了。粉皮制作稍微麻烦一些,在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我专门去参观考察了邻县一个粉条加工厂,看懂了流程,又专门请了专做这行的师傅,又进行了多次试验,技术上已毫无问题。
但食品加工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要想有规模效益,必须加工量要大,要量大必须要多收购下红薯,先制成粉坨,以后再制成粉条。
红薯这种农作物,收获期很短,大约在中秋节后至农历九月底之前,一个多月的时间。必须在这一个多月里收购到大量的红薯。
当地资源是充足的,可收购红薯的大量资金就成了大问题。
当时贷款是困难的,农户贷款的额度,最高不超过五千元,我只能东取西借,一共连贷款凑了两万块钱。
与老婆算了下帐,用这两万块钱收购红薯,加工成粉条,利润是很微薄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想办法,弄到充足的资金。
其实办法总是有的,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行。经冥思苦想,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当时农村“三提五统”收得很猛,村里在年前要从农民手中收到很大一笔资金。
我想,何不借马跑一程,利用一下这笔资金。
具体操作是,村民卖给我红薯,我开一个盖有村委公章担保的条子,村民向村里交款时,用这条子顶帐。
待我出售了粉条后,再与村里结算。
为此,我找了村里的书记。当时,上上下下比较支持搞个体经济,书记稍作思考后就答应了。
我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法。用那两万块钱收购外村的红薯,用白条收购本村的。
这种融资方法果然奏效,收购的红薯比镇里加工厂的还要多,当年就形成了规模,规模越大,引来的客商就越多。
县外贸公司看到我的粉条质量好,数量大,便与我签了订单,彻底解决了销路问题。有产有销,挣钱还是很快捷的。
我很快将打的白条兑了现,足额缴纳了税金和承包费,村里领导很满意,到处夸我是搞经营的料。
我与老婆大体算了一下,当年我们就获利四五万元。
现在没什么,可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巨款。
这是我捞得的第一桶金,为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行,我经营了七八年,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利润也一年比一年高,成了当地屈指可数的大富户。
后来,村里又建了一个大型砖厂,对外招标承包,因为我资金雄厚,当然是非我莫属。
粉条厂已走下坡路,原因是种植红薯效益太低,村民都尝试着种大棚蔬菜,红薯的种植面积锐减。
我就将厂子转包给了别人,坐收红利,把所有的精力投入了砖厂。
我到周边的一些同行那里,进行了细致地考察。
虽然这一行业利润可观,可挣钱的业主不是很多,有的还亏损,原因是产品质量不行,管理松散,跑、冒、滴、漏严重。
为此,我高薪聘请了河南两个技术一流的烧砖师傅,又通过他们,将制坯这一块,承包给了一个优秀的专业团队,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我又发明了网格化、库存管理法,使砖厂的管理简单明了,滴水不漏。
具体做法是,出窑的砖十天为一个网格,以这十天的出砖量,来核算成本与利润。
我老婆忙得不可开交,在做会计的同时,还兼任保管员。
平时,我只做两件事,一是点清十天的出砖量,二是开好一式三份的收款凭据,买家一份,发砖员一份,存根一份。到了十天,只点一下库存量,一目了然,避免了一般砖厂,海量的库存,无法点清,发砖员内外勾结,营私舞弊的现象。
一切理清了,想不挣钱都难,当时正值社会上都在大拆大建,建筑红砖供不应求,很快就赚得盆满钵盈。
经年后,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砖厂被迫停业。
粉条厂也彻底没了资源,无法继续下去,我也就只好转行。
我发现,农民现在种地所需的化肥、农药用量很大,是个商机。
便在镇上租赁了很大的场地,经营农资。
我资金雄厚,在淡季化肥、农药价格低时,大量囤货,旺季出货,批发加零售,效益也很是不错。
此时,我已拥有了一百多万的身价。作为一个农民,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创业是艰难的,守业更难,败业则是简单得很。
我有两个儿子,兄弟俩相差三岁。
那些年我夫妻俩忙于挣钱,孩子的身上疏于管教,可孩子天然聪慧,大儿子顺利考入了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后来二儿子考入潍柴技术学院)),毕业后在东营油田工作。
工作两年后就有了恋人,女方是一个工程师的独生女,在油田做技术员。
他们后来成婚也很简单。
儿子的岳父有两处房产,他把其中的一处给了女儿,只要我们男方出二十万块钱就行了,我又给儿子买了一辆上档次的轿车,杂七杂八花了不到五十万。
当时,作为我来讲也没多少压力,只是花去了我积蓄得不到一半,虽然还有一个儿子,结婚成家还需一大笔钱,可我们夫妻年龄还不算很大,以后还能挣钱,也就没把大儿子花得这个钱太当回事,可后来发生的事,却使我们猝不及防。
一年后,我大儿媳喜添一男孩,儿子的岳父岳母与我们一样,高兴得不得了。
当时,他们已双双退休,为了便于照顾女儿和外孙,便两家合为一家,与女儿女婿住在了一起,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件大好事情。
照看孙子应该是我们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打理我们的生意了,由外公、外婆来看护孩子,自然就解脱了我们。
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给孩子起名字,上户口这个问题上出了大麻烦。
孩子外公坚持将孩子的姓氏随他姓,当然被我们拒绝,我们又不是招赘给你们,怎么能随你们姓,这是个尊严问题。
孩子外公的理由是,婚房是他们的,看护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又没有儿子,我们还有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必须跟他姓。
在这个问题上,平时老实厚道的儿子,态度却异常强硬,绝不妥协。
性格柔弱的儿媳夹在中间,只会嘤嘤得哭泣。
事情越闹越僵,越闹越大,直到了面临离婚的地步。
对于离婚,儿媳虽不情愿,可自小依附于父母惯了,事事都靠父母拿主意的她,最后被迫又一次顺从了父母,二人终于把婚离了。
孩子太小,法庭自然判给了母亲,关于房子我家出的二十万,算作了抚养费,等于儿子被扫地出门。
两年后,儿子又与一个在服装厂的姑娘,确定了恋爱关系。
等到他们结婚时,房价已高得离谱,没有办法,结婚总得有婚房。
我与儿子商量,我拿四十万的首付款,他们付房贷,其他花销他们自己承担,总算把婚结了。
这样前前后后,我大儿子就花去了我九十万。
说着道着,二儿子也到了成婚年龄。
他上的是职业学校,毕业后在柴油机厂上班,工资就那么几大千,有女朋友后,自然面临买房结婚这一头等大事。
二儿子知道他大哥花了家里这么多钱,心里早就不平衡,他与女朋友看好了一处房子后,命令式地告诉我们,需首付五十万,让我们掏钱。
做父母的应该一碗水端平,儿子都是一样的,我们没理由不掏这个钱。
只好把货底子全部处理,把值钱的东西全部变卖,好歹凑够了这五十万。
我们夫妻辛苦一生挣下的这一百多万,不几年的工夫,就被儿子全部啃去,几乎分文未剩,想想真是欲哭无泪。
我们已一把年纪,一些老年病已显现,已没有能力、体力挣钱,以后的生活也不知怎样过下去,也不知养儿是为了什么?
都说养儿防老,这话究竟是对是错,谁又能讲得清呢。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0641.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清江三鲜面
下一篇:怎样给宝宝起名字 我姓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