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祖先制墨,一应俱全丨
▲ 墨工为墨描金。摄影师/ 张建平
- 风物君语 -
听到“开学了”的噩耗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花朵们的哭嚎
要不是祖先发明了笔墨
哪有这写不完的《暑假乐园》
逃过此劫的你(wo)们
还记得当初同桌吃墨时的壮烈情景吗?
今日就来扒一扒:
祖先脑洞制墨开挂史!
(一路畅通、片刻不堵)
在墨的历史中,有“天然墨”和“人造墨”两个时期。
“天然墨”时期,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更没有史官,史料也就无从谈起。
传说,六七千年前,祖先从游牧生活过渡到农耕生活方式,他们沿河定居、种植粮食,一派欣欣向荣,开始制作陶器储存粮食。出于图腾信仰或自然崇拜,他们常在陶器上涂画各种纹样,祈祷来年丰收。
这时候祖先涂画用的就是天然墨,多是活动中发现可留下色彩痕迹的植物或者天然矿石。
▲ 发掘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的鱼面人纹彩陶盆,红色圜底盆上绘制有黑彩鱼纹,半坡人可能就把鱼作为图腾。图/
▲ 殷商时期占卜用的甲骨上,不仅有用利器刻画的文字符号,还有用毛笔书写的朱文墨书。可见,殷商时期,祖
等到人类跨入文明时期之后,文字就逐渐出现了。祖先们开始著书立传,墨也随之迎来了它的新篇章。
▲ 战国中晚期的“清华简”在秦之前被埋入地下,躲避了秦时“焚书坑儒”的灾难。用笔墨书写的部分竹简上还
▲ 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图》帛画,画有一龙一凤正引导墓主人升天的景象,战国时期
01·史无前例的“松烟墨”
周宣王时期,不知道是谁破天荒地在《述古书法纂》中写下一句:“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就成了现存史料中关于墨的最早记载,这个叫“邢夷”的人从此名垂青史,被膜拜为“制墨祖先”。
▲ 最早的墨尚未形成固定形状,只是一些零散的小墨块,用之前要配上十几颗细小的研墨石,用石头研细,滴水
汉代,墨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开挂时期。
此时,发明出“松烟墨”,大家便挥挥手告别了用天然墨书写的时代,不用再苦兮兮、穷哈哈地寻觅石墨或者拾捡植物了。
随后,墨的体积慢慢增大,模样也开始逐渐增多。
满足不了对颜值渴望的时候,祖先就发明了墨模,能将墨迅速压制成各种固定的形状。
▲ 墨模内壁可做纹理,将墨团放入模具内即可压制成型。图/源自网络
不仅如此,墨还形成了产业链,有了“丸”、“枚”之类的计量单位,并开始上市流通。
宫廷也开始设置官员专职掌管笔、墨、纸、封泥等文房用品,还要详细记载墨的去向和数量。
上品墨当然也要第一时间供奉朝中,遇见皇帝开心的时候,臣子将相们还能被赏赐一把。就像《东宫旧事》中记载的:“皇太子初拜,给香墨四丸,则其事也。”
扶风、隅麋、延州等地这时候成为专供朝廷用墨的产地,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扶风、千阳和延安。
▲ 1974年宁夏固原县出土的松塔形墨,形状像松塔,表面有鳞状纹理,由松烟制成后用墨模压制成型,十分
东汉时,陕西千阳地区有大片松林,这些老松就是制墨的上好原料,制成的墨品必受推崇。就像《汉书》中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隅麋大墨一枚,隅麋小墨一枚。”隅麋小墨和隅麋大墨就由千阳地区生产。
汉代之后,“隅麋”一词一度被指代上品墨,“隅麋古墨”四字还用来为墨命名,以示墨的品质精良、技艺传承悠久。
▲ 隅麋古墨。图/源自网络
魏晋南北朝时期,祖先制墨的技艺不断提高,制墨业开始遍布大江南北,也不断有能工巧匠崭露头角。
这时候,不仅是墨的形态体积发生改变,制墨工艺在更迭中也愈加精湛。
▲ 宋代李孝美在《墨苑》中介绍:制墨要历经采松、造窑、发火、取煤、和剂、入灰、出灰、试墨八道工序,由
02·“以药入墨”还是“以墨入药”
三国时期,祖先制的墨开始有了味道。
制墨家韦仲开创以中草药入墨的先例,他在墨中加入胶后,还加入中草药,捣上数万杵后,墨香四溢。
▲ 现今制墨锤墨过程。摄影师/ 张建平
胶多取自动物皮,入墨用胶更要是上品,胶亦可入药,在医学上有止血凝血的功效。但是,动物胶容易受环境影响导致变质,从而失去粘性。韦仲在墨中加入的中草药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此,墨,也就成了药墨。韦仲做出来的墨就成了最早、最基础的“药墨”,也是最早的“香墨”。
药墨不仅能散发怡神香气,还能帮助墨防虫防霉、保持粘性,提高了在书写时墨的延展性和渗透性,用药墨书写的书画作品即使放上千年,墨迹依旧如新,被赞为“一点如漆”。
▲ 唐代韩滉所画的《五牛图》(局部),是现存最早的纸本绘画,至今墨迹依旧清晰。图/源于网络
当然,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详细介绍了韦仲的“合墨法”:
将上好醇净的松烟料捣好,之后放入缸中用细绢筛出杂质。一斤烟墨要配上五两好胶,浸泡在梣(chén)皮汁中。然后,加入五枚家鸡蛋白,再加入筛好的一两真朱和一两麝香。在铁臼中捣上三万杵,杵数多多益善。杵墨时的温湿度都要严格控制,墨成型后每块重量不能超过二两。
韦仲之后,以药入墨的例子开始层出不穷,但基本都是沿用韦仲的“合墨法”。制墨者在墨中所添加的药物也由简入繁,药效也开始各有千秋。
▲ 秦皮。宋代制墨家叶茂实制墨时,会加入紫矿、秦皮、木贼草、当归一类的药物。存世至今的叶茂实墨依旧坚
到南唐时,医学领域也开始兴盛“以墨入药”,一时间,中医制的“药墨”纷纷面世,功效大致可分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芳香开窍三类。
▲ 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慈禧在西逃途中患上鱼鳞病,找遍所有药都没能医好,最终却被八宝五胆
▲ 现今,北京同仁堂依旧有徽州生产的京香墨,不仅可以止血消肿,同时也是上好的书写用墨。图/源自网络
当然,它们用在书写上也一样出色。
03·唐末南迁,“奚氏父子”一举“换姓”
魏晋南北朝之后,制墨业开始遍布南北,突破了北方独霸天下的格局。南方有江西庐山制墨,北方地区除陕西外,河北易县制墨开始初露端倪。
▲ 十八仙之一铁拐李墨模。摄影师/ 张建平
易县的墨工经过长期探索,自成一套成熟规范的制墨“易水法”,用此法制出的墨“浆深色浓”,被晋时王僧虔称赞为“剡纸易墨”,一度还成为唐代宫廷御墨。奚氏家族便是“易墨”的主要制墨名家。
奚氏家族之墨,书写起来不仅效果好,还十分耐用,写上几十幅字也耗不了多少。元代的陆友在《墨史》中惊叹道:常侍徐公铉小时候得到一块不及一尺长的李超制墨,裁开后与弟弟一起享用,每天书写不少于五千字,结果这半块墨用了十年之久。
真是良心制墨!
▲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摄影师/ 张建平
唐末“安史之乱”时,政治环境突变,北方战火纷飞,导致北方的制墨工匠纷纷南迁,奚氏家族的奚超、奚庭圭父子也随之来到徽州定居。
徽州是个好地方,这里不仅有密布的水道河源,还有黄山,黄山上还生长着茂密的老松树。奚氏家族决定重操旧业,再出江湖。
▲ 制作“松烟墨”时要用肥腻粗壮且树龄超过七八年的老松,以安徽黄山松树尤佳。 供图/视觉中国
奚氏家族借机将“易水法”不断改良,制得墨品比起易州墨更胜一筹。
于是,奚氏家族以“坚如玉”、“纹如犀”的墨品特质在江南之地声名大噪。“史上风流且具艺术细胞”的南唐后主李煜也不由得为其倾心。
李煜岂能错过如此制墨名家,果断将奚氏父子纳为墨官,更赐御姓“李”,象征奚氏家族永久成了李氏皇家的人。
▲ 《四库全书》中《墨谱法式》收录的李廷珪墨谱,左为赐姓前落款“奚庭圭”,右为易姓后的“李廷珪”落
这么一来,自然就有了“黄金可得而李氏墨不可得”的说法。
04·宋代:墨也改革,节约“松”源
可是,再多的松树也耐不住前人们在制墨上的讲究。
北宋年间,松树能源危机终于爆发了。
“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
▲ 古墨。摄影师/ 张建平
大才子苏轼作为制墨队伍中的一员,也止不住地叹息“徂徕无老松”。好在苏轼最后成为了环保主义者,不仅在《东坡杂记》中为后人总结了种植松林的技术方法,更留下“东坡为亡妻手植三万棵松树”的美谈。
最终,科学家沈括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遏制松树砍伐,沈括将制墨原料由此前的松烟制墨替换成了石油烟制墨,松树资源告罄的问题也随之得到化解。
▲ 现今制墨取烟过程。摄影师/ 张建平
由此,墨史一改书写方向。
05·徽墨牛什么?
宋代和明晚期,是徽州制墨业的两个鼎盛时期。
当然,徽州制墨业的繁盛,还要归功于李氏父子。
李超、李廷珪父子俩后来将自己的制墨技术传给了徽州当地耿姓和盛姓两个家族,家族由此世代相沿,逐渐带动起徽州家家户户制墨的火热氛围,加上沈括改良制墨原料后,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制墨一行,其中不乏皇族贵胄和文人墨客。
明代晚期,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更给徽州提供了经济贸易条件,各地竞争激烈,制墨名家也相互较量、一比高下,最终促使徽州制墨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歙墨、休宁墨、婺源墨。
▲ 歙墨名家平日广结名流,常与文人交友,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制出的墨精细雅致,是文人雅士争抢的对象
▲ 休宁墨墨工普遍出身低微,但制墨经验丰富,独创的“集锦墨”首开一面,将样式风格各异的小锭墨集成套
▲ 婺源墨的历史能上溯到南唐,此派墨工多是平民百姓和小知识分子出身,所以制墨多呈现平实质朴的民间风
至此
祖先制墨史已接近尾声
虽然中途出现了几个小插曲
但祖先也是轻轻松松随手就化险为夷
但,总免不了重量级意外:
清代
一位名为谢松岱的书生进京赶考
不幸遭遇落榜
他深刻反思后得出条结论:
墨不仅不好带,还浪费时间和人力
真是考试失利的罪魁祸首!
差评!
于是
这位书生发誓要把这个bug解决
经过无数个日夜和尝试……
他终于研制出一种
利于携带、不用研磨、不减墨效的墨汁
取名为:
“一得阁”!
▲ “一得阁”墨汁最早的模样。供图/汇图网
“一得阁”一经面世
迅速掀起一场用墨潮流
三年后
这位书生在北京琉璃厂开了第一家店铺
成为中国第一家生产并经营墨汁的作坊
当然
屏幕前的你们可能已不常写字
但别忘了
打印机还在生生不息地为我们服务
这正是祖先留下的智慧财富
▲ 图 / 来自网络
是时候该说一说
你们都吃过什么味儿的墨?
-END-
文丨皮卡婷
图编丨袁千禧
设计丨Q年
摄影师/ 张建平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汇图网、图虫创意、网络
参考文献
王毅 《中国徽墨》
王伟、方晓阳 《中国古代制墨与中药关系的初步研究》
曹雪筠、杨军、方晓阳、王昌燧 《江西南昌雷鋽墓出土墨锭的分析研究》
林欢 《河北制墨技艺在中国古代工艺史上的地位》
张波、李亚平 《药墨性用小考》
周钰良《中国古墨述要》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17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