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印制图
登科录,通俗地说,就是科举制度中殿试文件的汇编,谁参与了考试,负责考试的官员是谁,谁最终入围,都被囊括进册子中。
登科录流传绝稀,以明代保存得最为完整,即使是现存的400余种也都已成海内孤本。现存明代进士登科录主要存在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美国。从登科录上可以看出,参加考试的不仅仅是中国人,还有外国人。
唐朝状元驸马 奉命编纂首部登科录
我国隋代创立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然而,隋代考试不固定,方法无定式。
唐朝开始对考试科目和内容等进行规范。唐朝科举主要分为贡举和制举两大类。贡举是逐年举行的常科,其两个主要科目为取文学之士的进士科和取经术之士的明经科,而以进士科尤为重要。制举是依皇帝诏令不定期举行的特科。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为唐代第一科状元。此前,孙伏伽曾是隋朝进士。
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每年二月,在京城长安或东都洛阳进行全国会考。其考生来源,一是国子监所属各学馆生徒,二是全国各州县举荐的贡生。这些贡生一般为每年秋季乡试产生,故称“秋闱”,全国考生数约在一千多人。考取进士后,要经过吏部考察其真才实学后,才予分配官职。在唐朝289年中,共录取进士8000余名。每年从一千多名考生中,录取几十名进士,能上榜确实不易。
《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相比于范围较为固定的明经科,进士科及第较难,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其结果的公布也就得到了更多关注。进士科发榜的时候,榜文会张贴在礼部南院上,这张榜由四张竖着的黄纸写成,因此称为“金榜”。唐代以后,各朝代基本延续了张贴“金榜”的发榜方式,这也是“金榜题名”这一成语的来源。唐人黄滔曾作《放榜日》一诗赞曰:“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直到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时,才有了第一部官方登科录。
唐武宗会昌二年壬戌科状元郑颢,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状元驸马。后来深受唐宣宗信任,先后出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多次主持科举考试,并奉宣宗之命编写《登科录》。这是最早的官方科举记录。自此开始,唐朝建立了由官方编纂登科录的制度。
通过唐朝登科录,我们可以看到,王维、张九龄、李昂、柳公权等一批文化名人,都曾高中过状元。
两宋仪式制度化 进士自印同年小录
两宋300余年举行过118榜科举考试,文武两科登科约11万人。此前的唐、五代登科1万多人,此后的明朝2.4万人,清朝2.6万人。
宋朝开始出现皇帝临轩唱名赐第制度,称为“临轩唱名”。《宋会要辑稿》记载,雍熙二年共得进士二十五名,宋太宗按名次逐一呼出每位登第者的姓名,这一举措突显了皇帝对科举选才的重视。自此以后,这一制度一直延续下来,其仪式也逐渐制度化。后来录取进士人数增加,再由皇帝一一唱名不太现实,就改成了皇帝象征性地呼出前三名的进士,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的由官员代为传唤,称为“传胪”或“胪传”。宋代赵升《朝野类要》记载:“唱名,谓之胪传,圣上御殿宣唱,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为一班。其余逐甲,各为一班。”
登科录一般由皇帝赐钱制作。宋神宗熙宁九年,北宋王朝四面临敌,宰相王安石变法失败,复相不久又于本年十月向神宗提交辞职书。在此内忧外患之时,宋神宗仍赐钱700贯印刷登科录。
除了朝廷印制的登科录,宋朝的新科进士,在公布榜单和临轩唱名后,会着手刻印同年小录,他们称之为登科小录。登科小录印着新科进士的名字、名次、年龄和籍贯。目前,我国保存的同年小录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宝祐四年登科录》两榜。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就提到家藏这种登科小录。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在《题盛京登科小录》中说“初,景伯丞相作《本朝登科记》,自庆历后始有小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丞相洪适授命编纂官方登科录,到宋仁宗赵祯庆历年间,开始有了同年小录。
周必大家藏有北宋时期的同年小录,封面上还粘了一份榜帖,也就是朝廷印发的录取通知书。周必大将朝廷的录取通知和进士同年的同学录一起寄给家人,以期珍重收藏起来,世代相传,以此激励子孙。
两宋重视科举,涌现了一批依靠科举、文学而长盛不衰的世家大族,如眉山苏氏、南丰曾氏、濠州晏氏、江阴葛氏等。
明朝科举 国外考生也来考
《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记载了明代首次进士科考(也就是殿试)的详细过程。这次廷试是明朝建国后第一次全国性抡才大典,地点在奉天殿,由朱元璋亲自出考题,共录取了吴伯宗等一百二十人。
这本登科录开本宏阔,纸墨俱佳,古朴雍容。由礼部刊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玉音、荣恩次第、皇帝制文、登科录文。皇帝之言,即金口玉言,登科录中的玉音,也就是皇帝的诏书,记录了总提调官、读卷官、监试官、掌卷官、受卷官、弥封官、对读官、搜检官、监门官、巡绰官、提调官的官衔和姓名,这次廷试的总提调官,也就是总负责人,是宰相胡惟庸。
洪武四年的这次廷试录取了第一甲进士及第三名,第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一百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的三名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在这本登科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西人吴伯宗就是这场明代首试的头名状元。明代科考中学校培养、三级考试、八股取士、南北分榜、政治选官等系统化制度,都可以从《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中窥得端倪。
明代科举考试对考生身份审查严格,所以,历届登科录上都有“进士家状”,对进士本人包括其籍贯、出身、年龄、学历及其祖宗三代妻室等家庭状况有详细描述,这也是《进士登科录》的核心部分,在研究明代进士出身的人物生平上具有其他文献所无法替代的价值。除此之外,《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相比于其他登科录还多了所授官职,这是由于当时为建国之初,社会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故中进士者直接授予官职。这在明朝时历届科举考试中也是一大特例。
从这本登科录上,我们可以看到,参加考试的举人除了中国人外,还有高丽、安南、占城等国的士子。
相关链接
天一阁馆藏进士登科录海内孤本
目前留存的明朝登科录有400余种,其中370余种馆藏在宁波天一阁,且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海内孤本。2008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天一阁馆藏的《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入选。
天一阁坐落在宁波市中心月湖西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它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范钦曾收藏明代科举文献,从洪武四年至万历十一年近90%的乡试录、会试录和进士登科录。这不仅是研究科举制度的实证,也是最直接的人物传记史料。明代登科录的大量存世,可以说,范钦和天一阁功不可没。著名文献学家赵万里曾说:“天一阁之所以伟大,就在能保存朱明一代的直接史料。”
延伸阅读
榜帖:最早的录取通知书
长啥样?
唐代把金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称为“榜帖”。这就是当时的录取通知书。最早的榜帖是泥金帖子,宋朝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但由于泥金帖子是学子附于家书中寄出而非通过官方渠道递送的,故不少人认为此非正式“录取通知书”。
后来出现了金花帖子,被视为“正式版”科举录取通知书。宋朝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而谓之榜帖,当时称为金花帖子。”到了清代,就出现了刻板印制的录取通知书。
古代录取通知书所用材料颇为挑剔,质地有绫绸、木、纸等,考试等级越高,用材越讲究。“黄花笺”是一种洒金粉的顶级用笺,通知书用它来书写,凸显金榜题名的隆重和喜庆。“金花榜子”则写在一种精细加工的木板上。
至于大小规格,古代各朝的录取通知书也不尽相同。像金花榜子“高一尺半、宽六寸”,而写金花帖子的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明清时的报帖规格、尺寸更大,方便送到学子家后在厅堂升挂、张贴。
写了啥?
据《容斋续笔·科举恩数》记载,北宋咸平元年孙仅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先列主司四人衔,曰:翰林学士给事中杨,兵部郎中知制浩李,右司谏直史馆梁,秘书丞直史馆朱,皆押字。次书四人甲子,年若干,某月某日生,祖讳某,父讳某,私忌某日。然后书状元孙仅,其所纪与今正同。”
上述应是唐宋金花帖子的通行写法。《云麓漫钞》亦称:“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
宋朝州试录取通知书“金花榜子”则相对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乡贯、三代姓名。明清时的录取通知书比较简单,直接写上考生的名次。《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明清时捷报已有专用印版,印好后填上被录取学子姓名、名次等即可,榜吏就不需要像唐宋时那样书写整个内容,但像三甲一类的录取通知书还是要书写的。此外,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也要加盖“录取专用章”,谓之“过朱”。
如何送?
送通知书是一种官府行为,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喜人骑上高头大马,高举旌旗,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如《儒林外史》描写报榜的情景:“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古代送录取通知书是一件美差,主人得给报子发红包,即所谓“喜钱”。除了官差驰报外,素不相识者也会主动当“报子”,目的就是讨点“喜钱”。古人收到榜帖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杨林
流程编辑:王宏伟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360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从明代祝允明《一江赋》卷谈别号书
下一篇:男儿称意得如此 骏马长鸣北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