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姜姓对应的百家姓
姜姓源于炎帝,后经发展,共有233个姓氏源出于姜姓。齐国的首任国君为姜子牙,姜齐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因此很多姜姓诸氏都源于齐国。当然炎帝的后裔也建立了一些诸侯国,这些国家灭亡后,国民以国为氏,也增加了不少的姜姓诸氏。
神农氏炎帝
吕氏发源于姜姓,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朝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姜齐国的国姓为姜,公室的氏为吕氏,故姜子牙被称为吕尚,齐桓公被称为吕小白。
岳氏发源于姜姓,伯夷,姜姓,炎帝神农氏之裔共工的侄孙。伯夷曾担任帝颛顼的大祭司,后为第一代太岳,伯夷死后,部分子孙以祖先官职为氏,称岳氏,伯夷为岳姓的得姓始祖。
岳飞
丘氏,姜姓,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开姓始祖丘穆公。
丁氏源于姜姓,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姜太公望受封于齐,其子伎,死后谥号为丁公,其后遂以丁为氏。
崔氏源于姜姓,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
聂氏源于姜姓,春秋时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贺氏源于姜姓,春秋时,齐桓公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东汉时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此为贺氏来源。
贺龙元帅
高氏源于姜姓,齐国传至太公八世孙文公吕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公子高后裔以高为氏。当然高氏还有其他来源,比如周穆王的卫士高奔戎力能搏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虎牢关就跟高奔戎有关。高奔戎的后裔自然也以高为氏。
卢氏源于姜姓,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因邑为氏",故其后裔姓卢也。
许氏源于姜姓,周成王时封许文叔于许国,许国乃姜姓诸侯国之一。春秋时,许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申氏源于姜姓,炎帝之后,四岳之裔,以国为姓,源于姜。夏朝时,申国建立,商朝时申国西进灭霍国。周朝时,申国替周王室镇守西境,后改封在谢国,仍祭祀申国宗庙。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后裔以申为氏。
谢氏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周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字为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后裔以谢为氏。
纪氏出自姜姓,西周初年,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i省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
纪晓岚
向氏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神农氏有裔孙名向,被封为诸侯,其后代子孙以向为姓,遂成向姓。
姜姓为炎帝之姓,历史跟姬姓一样久远,在西周时期除了姬姓诸侯外,就数姜姓诸侯多。因此源于姜姓的姓氏较多,再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嬴姓对应的百家姓
《史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姓。
嬴姓作为一个古老的姓,历史十分悠久,在夏、商、周三代有不少的嬴姓诸侯国,其中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嬴姓诸侯国。嬴姓十四氏分别为: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另外李、阮、廖、诸葛、英、沈等姓氏也源于嬴姓。
秦始皇嬴政
廉氏源于嬴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记: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
徐氏源于嬴姓,夏启建立夏朝后,封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在徐国,春秋末期吴国灭徐,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
江氏源于嬴姓,周朝将伯益之后分封于江国,春秋时江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
秦氏源于嬴姓,秦非子居秦居,其后人有两支,其中一支称秦氏;汉朝建立后,秦皇室子孙以国为氏,称秦氏。
秦岚
赵氏源于嬴姓,造父因为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到周穆王的宠爱,后来因为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带穆王回京,穆王就赐给他赵城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代子孙以封邑赵城为氏,始有赵氏。
黄氏源于嬴姓,黄氏乃陆终之后裔,受封于黄。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梁氏源于嬴姓,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夏阳梁山。春秋时期,梁国亡于秦国,其后有梁氏。
马氏源于嬴姓,赵惠文王二十九年,赵国大将赵奢因战功,受封于马服,称为马服君。其后有马服氏,简为马氏。
葛氏源于嬴姓,夏代有诸侯方国葛国,葛国乃伯益后裔所建。葛国灭亡后,其子孙以国为氏,称为葛氏。
诸葛氏源于嬴姓,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居于琅邪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姓,遂称后迁来的葛姓为诸葛氏。
诸葛亮
谷氏源于嬴姓,秦人的先祖非子,居住于秦谷,其后分为二支,一支为秦氏,另一支为谷氏。
缪氏源于嬴姓,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谥号为"缪",其后人有一支便以缪为氏。
钟氏源于嬴姓,周武王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钟离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钟离国后来亡于楚国,其后人以钟为氏。
费氏源于嬴姓,伯益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大费,他的后代有支以费为姓,如夏桀时去夏归商的费昌,就是他的后裔。夏启分封其支子为费,以地为氏。
瞿氏源于嬴姓,商代有一大夫官,因受封于瞿上(今四川省双流县东瞿上城),而得名瞿父。其子孙后代遂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瞿姓。
李氏源于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老子李耳
六、姒姓对应的百家姓
姒(sì)姓为夏朝国姓,传说中国上古帝舜时,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因此禹治水成功后,舜便命大禹仍继承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祖姓。
姒姓国家有夏朝、褒国、缯国、越国、杞国。出于姒姓的氏有夏、辛、杞、曾、谭、相、鲍、邹、欧阳、司空、夏侯、顾、扈、计、越、题、娄、窦等姓氏。
大禹
夏氏源于姒姓,夏朝灭亡后,其后世子孙以夏为氏。
辛氏源于姒姓,夏启有个庶子被封在莘,其子孙以当地地名为氏,称为莘氏。后来,莘氏也有改为辛氏的。
杞氏源于姒姓,周武王封禹的后人东楼公于杞,其子孙以杞为氏。
曾氏源于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在鄫,并建立了鄫国。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国灭掉。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但不忘先祖,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
谭氏源于姒姓,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谭晶
相氏源于姒姓,夏朝有帝“相”,是夏王仲康之子,其后裔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相氏。
鲍氏源于姒姓,春秋时期,夏禹的后人敬叔被封在齐国的鲍邑,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鲍敬叔。他的儿子鲍叔牙把父亲的封地地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鲍氏。
邹氏源于姒姓,邹氏为越王勾践之后。
欧阳氏源于姒姓,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司空氏源于姒姓,尧为部落首领时,禹官至司空,其后代子孙有的以职官命姓,称司空氏。
夏侯氏源于姒姓,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国,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
顾氏源于姒姓,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
顾恺之洛神赋图
扈氏源于姒姓,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建立扈国。夏启建立夏朝破坏了禅让制,有扈氏起兵反对夏启,结果兵败国灭。有扈氏的后人以原国名命氏,称为扈氏。
计氏源于姒姓,夏禹有后代被封在计国,后来周朝灭掉了计国,计国人便以计为姓氏,称为计氏。
窦氏源于姒姓,当年太康失德,巡视于洛水南岸,后羿起兵叛乱,兵围太康君臣。当时怀孕的后缗临近产期,就携带着儿子们想办法逃出了避难的窦,奔归有仍,在那里生下了少康。为了纪念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在有仍的抒、宠两个儿子命姓氏为"窦"氏,世代相传至今。窦氏族人大多尊奉少康为得姓始祖。
姒姓为大禹之姓,其后裔繁衍生息,衍生出了许多的姓氏,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367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