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古代奇案:洞房夜新娘暴毙,开棺查验里面竟是个男人

古代奇案:洞房夜新娘暴毙,开棺查验里面竟是个男人

在清人笔记《埋忧录》中,记载了一件清朝真实发生的奇案。

故事发生在清朝嘉庆十二年的建昌府星子县。

县里有一个姓杨的人家,杨老头四五十岁才得一个儿子,他对这儿子十分呵护,极尽爱怜。孩子还在八九岁时就给他聘了一个媳妇,媳妇的性格也颇为柔善。两人长大后成婚,新婚之夜两人都喜气盈盈,非常融洽,没有发生任何不快。

可是第二天天亮后,一直到七八点钟,父母还没有等到小夫妻来敬茶。两位老人去儿子房中查看,却见房门虚掩,推开后只见到新娘子衣衫不整死在床上,而新郎却不知所踪。

婆婆查验儿媳身上,没有找到一点伤痕,两人心中十分不解,他们派出家仆到处寻找儿子,却始终没有找到。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能让人去通知儿媳娘家。

那时候正是酷暑,尸体不能在家久留。等到亲家公赶到,已经是三四天后,杨家已经把新娘的尸体入殓,埋葬在郊外。

亲家公又气又怒,质问为什么不等自己见了女儿最后一面再下葬。杨老头说天气实在太热。

亲家心有怀疑,认为是杨老头父子合谋害死了他家女儿,若非如此,自己的女婿怎么会不在家中。

于是,他匆匆离开杨家,径直赶去星子县衙状告杨家父子合谋杀人,请求官府前去查验。

当时的星子县令名叫郑梦白,是清朝有名的清官。听闻辖区发生人命案,他不敢怠慢,立刻前去开棺验尸。

开棺之时,郑梦白一直盯着杨家两位老人查看。可是两位老人只是有些紧张,并无惊惧害怕之色。打开棺木一看,众人惊讶地发现:里面并不是女子尸体,竟然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并且那老头背上明显有被斧头重击的痕迹,显然是非正常死亡。

郑县令大吃一惊,喝问杨家老头原委,杨家老头茫然不解。郑县令又查问杨家孩子现在何处,杨老头也说不清楚。郑县令无奈之下,只能对他用刑,然而再三用刑后,杨老头依然是说不知情。

郑县令无可奈何,只能命令将尸身再次埋葬,把杨老头押解入狱。之后,县令郑梦白派出衙役四处打探,张贴公文,查问各处有无人口失踪。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还是查无音信。

这一天,郑县令忽然听人禀报,说杨家那个新郎前来投案自首。

古代奇案:洞房夜新娘暴毙,开棺查验里面竟是个男人

郑县令立刻升堂查问,据杨家新郎禀告,新婚之夜,夫妻二人也并未发生口角。对于新娘暴毙,他也不明所以。郑县令再三追问,要杨家新郎切莫漏掉任何细节。杨家新郎苦苦思索,只是提到,两人宽衣解带时,新郎掐新娘,新娘起先还是咯咯笑,忽然间就再不出声,等到细看之时,他发现新娘已经没有气息了。

新郎还只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少年,见到妻子暴毙,心中只知害怕,于是带了一些银两“畏罪潜逃”。他远远躲到邻县去了,一直到几天前,新郎听到自己的父亲受到牵连,被拘押入狱,将要抵罪,于是才匆匆赶回家乡,不想害父亲无辜被杀。

据郑县令了解,那杨家新郎跟随父亲学过理发,会一些简单的按摩之术,手上劲道颇大,或许是他在戏耍之时,掐到了新娘某处穴位,致使新娘暴毙。

只是,为何新娘的尸体忽然不见,代之以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任郑县令想破脑袋,还是不知原委。

既然杨老头无辜,郑县令就将他释放出狱,转而将杨家新郎拘押。

杨家遭逢这番变故,家中钱财十耗其九,杨家老头虽然心中十分苦闷,但还要努力维持生计,毕竟狱中的儿子需要花费许多钱财。

杨老头再次外出,到四邻八乡为人理发。

这一天,他偶然走到邻县建昌,路过一个叫周溪的地方,远远望见一个年轻女子在河边洗衣服,杨老头隐约觉得那个年轻女子相貌有些熟悉,他走近查看,越看心中越是怀疑,于是开口叫出儿媳的小名。

那女子抬头看见杨老头,又惊又喜道:“原来是公公,您怎么到这里来了?”杨老头又惊又疑,两月前他可是亲手将这儿媳下葬,他结结巴巴笑:“你……你……你是人是鬼?”儿媳面色惨白,道“我不是鬼。许多事情一句话也讲不清楚,我们还是先到家再说吧。”

杨老头于是跟随儿媳前往,走到一个破旧茅屋前,那茅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最近的村庄都在数十里外。

杨老头询问儿媳为什么会出现这里,她还未开口,眼泪就扑簌簌而下。

原来,杨家儿媳最初只是经络不通,呼吸暂停,并未真的死亡。下葬之后,没过多久,她就苏醒了过来。她大呼大叫,拍击棺椁,可是杨家人早就离去,埋葬之地又在荒郊野外,就算是在白天也少有人路过。

无巧不巧的是,在清晨时分,有建昌县姓寇的叔侄二人路过,他们都是木匠,在星子县为人做工,事情了结后从此取道回转建昌。

古代奇案:洞房夜新娘暴毙,开棺查验里面竟是个男人

听闻有人呼叫,寇氏叔侄挖开泥土,打开棺木,将她救了出来。新娘年轻貌美,又正是新婚,身上衣饰颇为华丽。那做侄子的寇姓青年年过三十却因家穷一直没有老婆,见到这新娘不觉大为心动,提出要把这新娘带回家做老婆。

叔叔却是个好人,坚持不肯答应,他仔细询问新娘家住哪里,主张要将新娘送回家中。叔侄二人争执不休,那做侄子的色心大起,竟恶向胆边生,挥起斧头,将自己叔叔劈死,顺手就将叔叔的尸体放入棺椁,原地埋葬,然后逼着新娘跟随自己回到家乡。

明清时期的女子基本都裹小脚,难走远路。寇姓侄儿又年轻力壮,新娘稍有不从就给一顿拳打脚踢。被痛打了几顿后,新娘再不敢反抗,回到建昌县后,寇姓侄儿也不敢回到自家村庄,他找到一处荒僻无人的所在,搭建了一个茅屋。

昨天清晨,寇姓青年外出干活,出门前将银钱全都带走。在他看来,女人独在异乡,人生地不熟,裹了小脚,行走不便,身上又无分文,根本无力逃跑。

寇姓青年万万没有想到,杨家老头会找到此地,遇上了他儿媳。儿媳泪落涟涟:“如今我已经将前因后果都告诉公公了,想我已是不洁之身,也无颜回家再见父母……”,说话间,她就起身跑出茅屋,向小河奔去,想要跳河自尽。

杨老头又是欢喜又是悲痛,连忙拦住儿媳,劝道:“孩子你遭遇这等不幸,与你又有何干,况且你若是不回家,我那苦命的儿子也无法出狱。你还是快些跟我离开吧,若是再晚出些变故就不好了。”

在杨老头的陪伴下,二人日夜兼程,赶回到星子县。就在他们即将赶到县城的时候,忽然见到一个背着斧头锯子的青年迎面走来。

那青年瞥见杨家儿媳,面色大变,冲上前去就要拉拽,儿媳大骂道:“你这大恶人,我以前是独自一人才被你欺凌,现在天可怜见,已经遇上了我公公,你这恶人死到临头了,还敢在这里放肆!”

杨家老头这才知道,那背斧头的就是寇姓青年。两人厮打在一处,杨家儿媳大声叫嚷,引来多人围观。

城中的老老少少都听说了杨家那场离奇命案,得知面前这位背着斧头的青年就是凶手,群情激动,一起拥上,将寇姓青年扭住,押往县衙。

郑县令听闻此事,立刻升堂,因事实俱在,那寇姓青年无可抵赖,也就画押认罪。

杨家新郎当堂释放,见到丈夫肩背枷锁,脚带镣铐,形容憔悴,杨家媳妇掩面大哭。郑县令怜惜女子本无罪过,又能主动为丈夫洗雪冤屈,对她多有褒奖,让杨家老头将她带还。

杨家新郎与妻子本就夫妻情深,之所以入狱,也是因为他一时失误,媳妇失身,实属无辜。两人复合之后,依然相亲相爱。

至于那寇姓青年为何会忽然在星子县城附近出现,只因为他外出做工,也听人说起杨家命案,他特意绕路,来到县城打听案件有无最新进展,不巧刚好遇见了杨家老头与他儿媳。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491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