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原指民间臆想出来的信仰与思想,表现为对怪力乱神传闻的深信不疑。当代迷信,常与“玄学”并用,基本脱离了《周易》和道家著作的范畴,更倾向于一种巴纳姆效应下的集体狂欢。正如广播体操进化到了“时代在召唤”一样,当代青年搞“迷信”也自成一派。
“你迷信吗?”
如果你在路上这样问一个年轻人,得到的答案基本上都是“不”。
但是如果你反过来问他“转发过锦鲤吗”“有过水逆吗”“平时喜欢查星座吗”?那回答“是”的人十有八九!
有事没事拜锦鲤,心情不好怪水逆,被网友调侃为当代年轻人的“日常迷信”。
但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封建迷信”不同,“日常迷信”更多体现地是青年群体的自我嘲解方式。
星座算命、锦鲤转运、塔罗占卜......自2018年“转发杨超越”风靡各大社交平台,转发仪式已成为青年群体应对考试、求职、恋爱问题的常见操作。
同时,风生水起的玄学行业正以“消除未知恐惧”的名义赚取用户钱财,从机构培训咨询师到一对一付费咨询,玄学繁荣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年轻人为何如此需要它?
01
不信鬼的年轻人
到底在信什么?
“你怎么那么迷信呀?”
这句年轻一代对老一辈的疑惑最终在青年玄学中找到答案。
传统迷信在网络平台上的爆发,还得追溯至2018年“笨小孩”杨超越的成团日。
“不用努力也能得第三”是对杨超越躺赢人生的最好诠释。
唱歌跳舞业务能力一般,偏偏靠着本就玄乎的观众缘拿下一个出道位。
人们在嘲讽她无能的同时,也对她的运气充满了艳羡。
于是,杨超越被P成观音形象的表情包风靡社交平台:
转发杨超越,就是在转运。
●杨超越+锦鲤的新浪微博话题阅读过亿,讨论量惊人,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在杨超越锦鲤的话题下许愿祈福,火热程度堪比礼佛景点
“不要从别人口中了解我,除了陶白白。”
星座博主陶白白在00后的圈子里火了。他的视频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和修饰,只有一个人坐在镜头前为你分析12星座的性格特点。
短短几个月,他在抖音已经收割了1826万粉丝。
除了暴涨的粉丝量,他还因此收获了一句流行梗:
你会为了我去陶白白搜星座吗?
这已经不是年轻人第一次沉迷玄学了。
从十几年前《男生女生》杂志最后一页的星座运势,到如今星盘塔罗牌成为一门炙手可热的生意,越来越多的人在抬头四顾心茫然的时刻,选择了求神问道。
我们发现,年轻人并不是真的比老一辈更迷信了,只不过他们的迷信衍生了更丰富的形式。
东方有八字、周易、风水、星宿,西方有星盘、塔罗牌。他们并没有抛弃这些远古的智慧,反而让其变成了新的流量密码。
在短视频的助推下,“算命”的选择更多了,你甚至可以在线上抽一张塔罗牌,看看你和前任的缘分还会不会再续。
说句没有异议的话:比《王妃》更出圈的是萧敬腾本人的“雨神”功能。
而好巧不巧,被迷信的“雨神”最新热搜,他在迷信的边缘试探。
网易数读2020年做了一个统计:
统计显示80%的“90后”都曾有过算上一卦的经历。
八字、星座、塔罗成为年轻人的日常,欧气、水逆、杨超越也是朋友圈的高频词汇。
年轻人一不信生肖,二不信生辰八字,唯独对星座情有独钟。
如果谁对星座一问三不知,铁定被认为out了。
“白羊座的人都冲动,双子座的人都花心,巨蟹座的人都恋家,处女座的人都有洁癖......”
除了别人强加给星座的定义之外,你也会无形中给自己定义:
“我也不想有强迫症的啊,谁让我是处女座呢!”
“金牛座的我果然是个省线小能手呢!”
如果说星座是先天因素,无法改变。那么一定要想办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拯救一下自己的运气了。
“拥有锦鲤”就是最轻松的转运方式了!
从古至今,锦鲤一直被赋予了好运的含义。
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自然就将祈求好运寄托在了“转发锦鲤”上。
从考试不挂科,到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
没有什么是转发锦鲤做不到的,如果不行那就是转发次数不够多。
心诚则灵,梦想总能实现。
●2018年,微博用户“信小呆”成为支付宝“中国锦鲤全球免单”活动的唯一中奖者,获得号称“价值上亿”的奖品。一时之间,“信小呆”成为“幸运”的代名词。
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33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70.3%的受访者称身边喜欢星座文化的人多,其中16.0%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多。
打开微博朋友圈,有关星座的文章满天飞,截至今日,微博上关于星座的讨论话题有53619个,话题最高的讨论数达到了696.5万。
●网易数读《中国人最爱的算命项目,星座和塔罗牌输给了它》
如此多年轻的“善男信女”相信星座,主要是为了打开自己的内心,获得命运的指引。
虽然有星座运势指点迷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走运”,什么时候“水逆”,但该遇到的麻烦事一点也不会因此减少。
要考试了、和朋友吵架了、出门碰壁了、生病了等一系列水逆来临之时,就需要“锦鲤”出场了。
而神奇的事情就是转发锦鲤之后好像真的变好了,虽然这可能只是心理作用~
02
人工造糖的娱乐狂欢
提起传统迷信,许多人映入脑海的会是盘根错节的掌纹、婚丧嫁娶的道具和庙堂之上的那一缕缕青烟。
而当代的迷信,只需要在对应的表单里填好信息,隔着屏幕、用算法就能“望闻问切”。
即便其中暗含着明显的“辛普森悖论”,抑或是毫无根据的转发游戏,也难掩这种狂欢带来的兴奋感。
这种兴奋感带来的是一种短暂的“踏实”。
十五年前,张惠妹就唱了“我要快乐,我要能睡得安稳。”
但十五年后,快乐和好眠依旧是年轻人最大的问题。
它可以被分解为职场压力、异乡失落等各个维度,但终究指向一种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而这恰好是“迷信”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
《脱口秀大会》中,王建国的“谐音梗”令人印象深刻。而在玄学圈中,“谐音”同样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互联网公司里,就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
技术部不拜关公,不信鬼神,却对雍正“情有独钟”。
其实很简单粗暴,因为——雍正专治八阿哥(bug)。
每逢考试月,“挂柯南”这个热词的点击率就更高了。
“挂柯南”取其谐音含义“挂科难”。
在寝室贴柯南海报,大量观看柯南动画,朋友圈发柯南九宫格等五花八门的做法...
“相信只要我够虔诚,我就一定可以不挂科”。
而在医院则流传着一个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禁忌:
夜班的同事晚饭绝对不碰芒果。
因为芒果的英文mango=忙狗(谐音),不然半夜急诊病人一多,突发情况一来,熬到下班估计也只剩半条人命。
2005年,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年度总冠军出道的李宇春成为媒体报道的热门,她以中性形象和阳刚气质被网民戏称“春哥”。
《魔兽世界》玩家更是凭一句“信春哥”获得心仪装备,从此“信春哥,得永生”的口号便火遍互联网。
同年,转发四叶草、彩虹等各种与运气有关的东西开始在各类博客中开始流行。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一度成为网名热议的话题,“毒奶”这个词应运而生,变成了与“人品”相对立的“日常迷信”,意为“事与愿违”。
以上便是日常迷信的第一阶段,在早期互联网居民群体中盛行一时。
2014—2016年间,《炉石传说》、《阴阳师》等卡牌游戏大热,在此期间,“欧皇”“欧气”等词语成为“攒人品”之后备受追捧的“日常迷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除了爱情与婚恋,就连最理性的职场也离不开玄学。
许多一线城市的大厂年轻人,在职场陷入困境时也会投奔塔罗牌和命理八字。
网友“阿菲”告诉我,塔罗牌帮她实现了两次跳槽,甚至成功预判了部门上司的坏脾气。
从那之后,她在做每一个重大决定前,绝对会花一笔钱测测运势。
给各路算命师傅花出去的钱,甚至已经够买一个LV包了。
年轻人并非更迷信了,他们只是在疯狂运转的时代车轮下,难以抑制内心的焦虑和慌张。
同辈的成功太多了,大家跑得越来越快,没有人愿意自己被落在后面。
正因为我们的容错率降低了,在A选项和B选项之间,失败的成本变得难以承受,每个人都追求一击必中。
所以玄学博主,也某种程度上更是野生的民间心理按摩师。
他们的工作除了分析命理运势,更重要的部分是“话疗”,用一位塔罗师的话术讲,这叫做一个“疗愈”的过程:
年轻人带着各种烦恼来求助,比起给一个答案,我更想让ta想通一点、舒服一点,像做完一场SPA那样通透。
年轻人迷信的产生是复杂、多样的,德克萨斯大学Jennifer whitson教授认为:
当人们压力过大时,往往会求助于迷信行为。
这是因为压力使人们失去了生活的控制感,我们变得担心焦虑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对生活和未来产生了不确定性,也不知该如何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
而通过种种迷信行为能给这些事情得到完美的解释和指引,从而给我们的心灵上带来了确定感,帮助我们走出焦虑。
于是,我们在面临学业考试、工作事业、爱情等种种事情上,更愿意去相信所谓“迷信”来得到内心的慰藉。
对于年轻人来说,用什么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算命。
大家每天都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去应付甲方、伺候老板、努力工作。
算过命了之后,似乎那些不顺都有了道理,不是自己的问题。
那些好的都是自己的努力,不是捡来的运气。
根据网易数读的统计:
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62.05%参与过以星座罗盘和塔罗占卜为形式的算命。
可见大家对于把握命运的渴求程度。
有人说,年轻人算命并不是想预知未来,只是想获得认同。
人,最大的迷信,就是想验证自己。
“希望考试能过”“期待能涨工资”“祈祷面试成功”……
“信运”之余,我们不能忽视“大家都不傻”的事实,所以作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迷信”似乎是解释得通的。
我们都期待事情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往往无力左右。
这种无力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少文章出来批评,说要宣传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个当然正确,但是很多人也会笑一笑,“奋斗了,然后并没有好的结果,哪儿来的幸福?不如投机取巧。”
学长的看法,要养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仅靠灌输是不行的,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如果年轻群体整体的“获得感”不够强,也就往往会产生畸形的、轻浮的价值观念。
更深层的解释得从社会的角度找。
我们在批评年轻群体的时候,不能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忽视了一个事实:
这群人往往涉世未深,还面对着民生层面的巨大挑战。
换句话说,我们到了一个国富民强的时代,可是这一类年轻群体,不是富的,也不够强大,甚至从心理上是脆弱的、情感上是缺爱的,唯一看似厉害的,就是“一张嘴”,嘴巴硬。
学长曾经在一个年轻人为主的论坛上看过一个帖子,标题是《如果把你的一生拍成一部电影,你想取个什么名字》,其中的回复有:
“活着”“随波逐流”“一条狗的使命”“重在参与”“这世界,他来过”“有的人25岁已经死了,却到七八十岁才埋葬”……
觉得有点矫情是么?
我在想,这个社会还是应该对年轻人好一点吧。
更多精品文章,欢迎关注锐加教育
- The End -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514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