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清代宫廷有“春晚”:《升平除岁》,看道光朝“除夕戏目折”

一件新发现的故宫“过大年”文物,近日在北京故宫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展出。这一在故宫养心殿西配殿修缮过程中发现“除夕戏目折”。也被戏称为清宫的“春晚节目单”,上面有哪些戏目?

据故宫博物院方面介绍,此件文物已定名为“除夕戏目折”,于2019年1月9日在故宫养心殿西配殿修缮过程中被发现。折上写有“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日,在重华宫和乾清宫两处上演的月令承应戏目均记载于此。根据对演员生平的研究,最终确定此戏目为道光朝所演。

清代宫廷有“春晚”:《升平除岁》,看道光朝“除夕戏目折”

除夕戏目折

根据戏目折记载,除夕日,在重华宫区的漱芳斋后殿金昭玉粹上演节戏《升平除岁》,在漱芳斋院内戏楼(即折上所载“前台”)上演《福寿迎年》,在乾清宫上演《金庭奏事》等。在戏折上方,戏目上写明上演的地点,在戏目之下,写明演出机构内学与外学(内学即太监戏班,外学即进宫当差的民间戏班),以及出演的演员名字。

清代宫廷有“春晚”:《升平除岁》,看道光朝“除夕戏目折”

旧日伶人

展览期间,“除夕戏目折”的展示位置设在东雁翅楼展厅内搭建的小戏台后身,这座小戏台正是按照漱芳斋后殿金昭玉粹内的“风雅存”戏台为蓝本搭建,也就是上演《升平除岁》的位置。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自2018年9月进入维修保护实施阶段,目前已启动养心殿区现状文物保护、现场深度勘察、修复用脚手架搭设工作。此次展出的“除夕戏目折”,是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又一重大发现。专家称,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藏品中尚无此类形式的曲目单。此次发现将有助于宫廷戏曲及清宫节庆文化的深入研究。

清代宫廷有“春晚”:《升平除岁》,看道光朝“除夕戏目折”

清代内廷演戏《昭代箫韶》

据张文瑞先生的《旧京伶界漫谈》介绍,升平署是清代内廷专司事典奏乐并演剧的机构,“升平”二字取“海内升平”之意。顺治初年,此机构沿用明代教坊司、钟鼓司旧制。雍正朝改教坊司为“和声署”。乾隆七年(1742)设乐部,由内务府等职掌宫廷之乐,称“南府”,道光七年(1827)改为“升平署”,至宣统三年(1911)终。

清代宫廷有“春晚”:《升平除岁》,看道光朝“除夕戏目折”

清代内廷演戏

内廷演戏有三处大戏楼,即紫禁城宁寿宫畅音阁、热河行宫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内监管这三处戏台叫大爷、二爷、三爷。这三座戏台均是三层建筑,由上至下称作福、禄、寿(有人说福禄寿也称大爷、二爷、三爷),下有五井,宽广恢宏,大于京沪民间戏台数倍以上,设备华丽伟观,至尊无比。

内廷于乾嘉时有月令承应戏制度,即逢节日必演戏。具体为:元旦承应、立春承应、燕九承应(正月十九日道教长春真人丘处机诞辰)、花朝承应(二月十五日圆明园花神庙皇帝拈香)、寒食承应(清明)、浴佛承应(四月八日佛祖诞辰)、端午承应、关帝诞辰承应(五月十三日)、七夕承应、中元承应、中秋承应、重九承应、腊日承应(腊八)、赏雪承应、赏梅承应、观酺承应(赐宴王公大臣,沿宋代旧制)、祀灶承应(祭灶)、小除夕承应、除夕承应等。月令承应戏之外,内廷诸喜庆事,奏演祥瑞,谓之《法宫雅奏》;皇帝万寿令节前后,内廷奏演群仙贺喜及黄童白叟、含哺鼓腹者,谓之《九九大庆》(参清昭梿《啸亭杂录·续录》卷一)。

道光以后,宫内演戏以朔望承应戏为常态,每月逢初一、十五两日必演戏。戏种分为三类:昆弋、乱弹、秦腔。咸丰之前,皮黄(京剧)尚未完备成型,统称为乱弹。道光之前,昆曲居首,乱弹、梆子(秦腔)次之。同光间,皮黄于京师别树一帜,成为内廷演戏之主流。内廷教习及享供奉钱粮者亦多为皮黄好角儿。昆曲、梆子降为次席。

清代宫廷有“春晚”:《升平除岁》,看道光朝“除夕戏目折”

杨小楼便装照和他的猴戏脸谱

自乾隆朝始,南府即着手编排连台本戏。所谓连台本戏,即以古代故事、神话小说及元明戏本编排的多本大戏。嘉庆朝之前每台戏多为十本,共二百四十出,经年累月才能演完。主要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征西异传》《铁骑阵》《昭代箫韶》《下河东》《兴唐外史》《普天同庆》《忠义传》《锋剑春秋》等。这些本戏都是昆曲类。嘉道咸三朝内廷都奏演过连台本戏。光绪庚子(1900)前,慈禧太后主持将《昭代箫韶》改排为皮黄,在内廷奏演了三十九本,最后一本因拳事起、帝后西狩而未演。

清代宫廷有“春晚”:《升平除岁》,看道光朝“除夕戏目折”

京剧猴戏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670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