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柘树:柘城地域文明的基因

柘城,自古以柘树而得名,与“木”与“石”而结缘。柘城自秦设立县治,以有柘沟环流,而两岸柘木繁茂,邑内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迄今已有2240多年的置县历史。古老悠久、赓续延传几千年的柘树和柘丝文化,早已为柘城这方土地这方人注入了一种丰沛的生命活力,平添了一种绿色的精魂、永恒的神韵。

一、柘树,永远的家乡情思

柘城县仅存至今的一株珍稀古柘树,位于老王集乡北部的扳曾口村东、村小学校西侧。相传栽植于北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距今约有近千年的历史。近千年来,它吸收日月精华,采纳大地营养,依然枝叶茂盛,蓊郁荟蔚、苍绿争荣、披云弄霞,年年还能够结出许多如球状的果实,从地表生长出一株株嫩绿的枝条来,展示着它坚毅的品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树高23米,树围3.8米,树冠覆盖200平方米,三大主枝直径均超过1.5米,枝长超过20米,老化树皮积存厚4厘米。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1986年就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更被当地群众奉为树神。

据史料记载和当地人的口口相传,在这棵古老的柘桑树下,清末时期还曾经发生过一段慷慨悲壮的历史故事。

清末,由中国同盟会领袖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运动风起云涌,势不可当。在柘城率先响应这场革命的就是出生在今老王集乡扳曾口村的清末秀才王居信。王居信由商丘同盟会员王全妮介绍加入青帮组织,被推举为扳曾口、侯庄、谢楼、余少楼等8个村的联庄会老总。1911年初,他秘密组织青帮,为帮众制定了不欺老、不骂少、不奸淫、不偷盗、不骗吃、不骗喝、婚丧互助等内容的“十大规定”和“五大条款”,并在帮众中广泛传播“骑马挎长枪,孙文也在帮”、“头戴小磨盘,身穿一裹圆,宣统坐了帝,不过二三年”、“五眼枪,六轮子,逮住财主要银子”、“柘城县,县城小,进城逮住孟大老(指当时柘城知县孟苞)”等歌谣,扩张声势,鼓舞士气。1911年农历5月24日、8月14日,41岁的王居信两次在柘桑树前聚集帮众,身骑白马,威风凛凛,向帮众历数清朝官府罪恶,宣传反清起义道理,偕同商丘、鹿邑等地帮众,接连攻克了砖桥集、柘城县城,释狱囚、开粮仓、济穷人、杀土豪,声威大振,队伍发展到3万余人。

王居信领导的青帮起义,很快遭到了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王居信等18人被逮捕。知县孟苞对他施尽酷刑后,把他绑在柘桑大树前,浑身浇上煤油放火焚烧。待烧至半死把头割下,装在牛笼嘴里,悬挂在柘桑树上和县城东门的城楼上示众10余日。又一把火焚烧了扳曾口村的所有房屋,在现存的王居信故居老宅建筑的西山墙上,仍存有当年的火烧痕迹。所以,当地群众在王居信领导青帮会联络集聚点柘桑树的前面,建起了一间“王居信反清起义纪念地”碑楼,每逢王居信忌日和清明节,都会有当地群众来这里为英雄烧香祭拜,寄托哀思。

千年挺立的柘树,它是一棵英雄的树、一棵不屈的树,它的老成持重、风骨刚健、冷峻威严、威武不屈,都来自于这方英雄的鲜血染红了的土地。它的每一片枝叶,都是一道绽放的诗章、一道夺目的光彩!

二、柘树,柘城地域文明的基因

柘城历史悠久,文绪绵长。上古之时,为炎帝朱襄氏之都。据今人考证,朱襄氏部族所崇拜的图腾为早已消亡了的“朱木”,又称“赤心木”,所以,地名称“株野”。但据闻一多教授和省华夏姓氏文化博物馆馆长朱国林考证认为,“朱木”其实就是柘桑之木。闻一多教授说:“赤心即棘心,犹言有刺之木矣。”又言柘朱亦有刺。上古之时,柘木是以朱木相称,故以“朱”代指“朱地”、“朱野”。其实,老柘树的木心正是黄中带红,木心红黄,柘木和朱木是同一种树木无可怀疑。柘朱一木,恰与朱襄氏部族崇拜的圣木“赤心木”图腾相吻合而顺理成章,炎帝朱襄氏文化与柘城柘树文化就有了同根同脉、同源同道、相延相承的密切关系,也更加充分而有力地证明了柘城柘树文化的基因深厚、源远流长。

柘树生长缓慢,百年以上树龄,胸径不过20厘米。柘木纹理美观、荧光强、有金丝,木质坚重、硬度高、韧性强、耐磨损,故有“南檀北柘”之说。“柘”字以“木”和 “石”字相组合,寓意该木质地细致,坚硬如石,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木头与山石的结合。

据清光绪版《柘城县志》记载:“当是时,多风,群阴閟遏,诸阴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之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炎帝朱襄氏在这里主政时,阳气过盛,大风不止,干旱无雨,造成庄稼和瓜果无法生长,草木枯黄,果实不结,百姓多病。朱襄氏以为,旱魔乃邪恶之气,邪必畏直,而最直的东西莫过于琴瑟之弦。琴统阳,瑟统阴,瑟必能引来阴气。他命令他的得力助手士达,以最好的柘丝为弦,制作成了一架五弦瑟,用五弦瑟高奏来阴曲,从而平衡了阴阳,降服了旱魔,祈来了甘雨,端正了四季,安定了群生,也最早开创了中华礼乐文化的先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改分封制为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柘城县在秦代即设县治,以邑有柘沟环流,两岸长满柘树,当地盛产柘丝,养蚕业兴旺发达而得名“柘县”,首任县令为柘公王武。王武组织军民修筑版筑城墙,宽2丈,高1.2丈,周长11公里,外挖城壕,5年而成,东西南北4座城门雄伟壮观。秦二世元年(前209年)9月,陈胜、吴广率农民起义军在伐秦途中攻下柘县,就是现在的柘城县。

西汉时期柘县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三国属魏,均沿用柘县之称,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纷乱,柘县废除达330年之久,县域南入武平(今鹿邑),北入宁陵。直至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恢复县治,改称“柘城”至今,依旧延续着古老的柘树地域文化基因没有改变。

在明清两代,各州、府、县兴起“七台八景”文化景观风尚,柘城的“柘沟春水”位居“古八景”之首。清光绪版《柘城县志》载:“柘沟春水,在旧城内,环朱襄王庙流”。当逢阳春烟景,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来此观景娱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虽然柘沟春水这一美丽的风景不在,但从古人一首首清丽隽永的绝妙诗句中,依稀能够想见那种抬头可见碧空、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水吟、伸手能触清流的情趣和惬意。美丽的柘沟春水,就像那一幅流动的长长画卷,或是那多情的琴弦拨响的一串流动的音符、一曲动人的旋律中随意泼洒弄情的春之神韵。

如今,悠久的柘树文化,又在2009年创建的柘城千树园景区中一个反映柘城历史风情,代表柘城树文化特色的名木园区——柘园里得到了张扬和延续。

柘园总面积5000平方米。辟建的柘园广场,状以柘城地图,以木石镶嵌并用,寓意为柘城与柘树结缘,与山石为友,构筑一座欣欣向荣的“木石之城”。广场周围栽植有百余株柘树,代表着百万柘城儿女同心协力,共创柘城美好明天。

近几年,该县千树园管委会主任韩保军同志对柘树情有独钟,不仅在年轮塔前成功移植了一株树龄500多年的老柘树,而且刻苦钻研柘树的压条繁育、种子繁育和柘蚕饲养管理技术,在关桥西另辟建了1处占地10亩的柘树繁育基地。基地繁育的10多万株柘树幼苗茁壮成长,欣欣向荣,充满着蓬勃旺盛的生机,为人民群众品赏柘树神韵提供了又一片新的天地。

我国幅员辽阔,也有许多以柘树而命名的地方。如永城市十八里镇的柘树林,湖北孝感汉川市新河镇的柘树口村,山东济宁市泗水县的柘沟镇、柘沟集、柘沟村、柘沟社,湖北荆州市监利县的柘木乡柘木村,湖南省资兴市的香花乡柘木村,江西九江市永修县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柘林湖,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的柘林镇、柘林湾、柘林古港,尤其是福建省东北部的太子参之乡和紫砂壶之乡柘荣县,位于北京城西郊20公里外、久负盛名的古代皇家第一寺潭柘寺,都与柘树名木有着深厚的文化情缘。

至于福建省宁德市的柘荣县,据传是两宋战乱时期,柘城人南下避乱,带着柘树流落到闽东,在东狮山下一大片山间小平洋上,落地生根,繁衍后代。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已的根在柘城,便在这里栽植了柘树,称此地为柘洋。于是,闽东一带便有了“先有柘树,后有柘洋,再后有柘荣”的说法。《柘荣县志》记载;柘荣宋代为长溪县灵霍柘里洋,元代为福宁州柘洋上里,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修建了一座当时闽东沿海一带最大的柘洋城堡,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设柘洋巡检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裁撤。乾隆四年(1739年)复置。民国初为霞浦县上西柘洋区,1935年置为柘洋特种区。1945年始设县治,以柘树欣欣向荣之意,取名柘荣县。新中国建国后又经过1956年、1970年的两次裁撤,至1975年复置至今,现已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柘丝,“丝绸之路”的源头

相传,帝喾幼年时生长在穷桑(今山东曲阜一带),他的曾祖母、轩辕黄帝之妻嫘祖,梦中曾到穷桑游玩,在海边遇到一株巨桑树,高约八九百尺。一位太白金星童子告诉她:“这株桑树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老。”说着,童子太白金星飞身上树,采了许多圆圆的果实下来,递与嫘祖吃。嫘祖吃后,深觉甘甜适口,不禁心中一动,便要与太白金星对起歌来。忽然一阵狂风,掀起滔天大浪把船打翻,嫘祖蓦然从梦中惊醒。后来,心灵手巧的嫘祖嫁给黄帝轩辕氏,随黄帝巡游到了穷桑,真的见到了梦中所遇到的那棵巨桑树。于是,嫘祖就在那株巨桑树之下筑屋住了下来。夜间,忽见一颗巨星从天而降,嫘祖不觉心中一动,便怀上了帝喾的爷爷少昊氏。帝喾后来做了黄帝部落首领,他的大媳妇姜原是一位与曾祖母嫘祖一样的农桑丝织能手,就把穷桑那株巨桑的根移植到现在的豫东商丘一带繁育推广,教民学会了种桑养蚕和丝织技术,而且在株野(今柘城)一带长势好,养殖的蚕个大、丝多、品质好,于是就在柘城栽种了好多好多的柘桑树,“柘桑”、“柘丝”便世代闻名于世。

早在数千年前,柘城一带河流纵横,丘岗连绵起伏,水草林木茂盛,气候温暖湿润,成片成林的柘树为野生柘蚕提供了良好的繁育生长环境。后来,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嫘祖来到这里,发现食柘树叶的野蚕,蚕体肥大,吐丝又多又好,就把它称为柘蚕,教民养蚕抽丝。出生在柘城县胡襄镇的黄帝大臣胡曹,用柘丝作原料,为人类发明制作了衣帽,成为中国历史上发明衣帽第一人。

据《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则称:“伏羲化蚕,西陵氏养蚕,故《淮南桑经》云:‘西陵氏劝桑稼,亲蚕如此。’”《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皇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嫘祖的出生地,就在现在的河南睢县西部的西陵乡。北周以后,她被奉祀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皇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北宋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疏文称嫘祖:“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今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脱渔猎以事农耕,制衣裳而兴教化。德配皇帝,辅成怀柔统一之功:恩重元孔,重教以农立国之本………功高共日月同辉,英灵与天地共寿。”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又被后人奉祀为保佑出行平安的“道神”“行神”“祖神”“旅游之神”。国人敬祀嫘祖,在于敬仰她教民蚕桑、衣被天下、悲悯民瘼的民本情怀,敬仰她不尚杀伐、协和万邦、共存共荣、和平一统的宽阔胸怀,敬仰她“以劳定国”“以死勤事”毕生为民谋福利的奉献精神。直到现在,柘城县陈青集镇梁湾村东北隅还较为完好地保存着一座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造的蚕姑庙,庙中楼内上下两层6间,供奉有彩色嫘祖塑像,墙壁上绘有蚕神在柘城教民养蚕抽丝、刺绣插花的壁画。平时香火不断,每月初九起逢规模盛大的蚕姑庙会,吸引了八方群众前来祈福求祥。2011年,蚕姑庙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古至今,野生的柘蚕品种优良。清代五元著的《野蚕录》就将柘蚕列为中国18种野蚕之一,仅次于我国优质野蚕柞蚕名列第二,经过驯化的家养柘蚕品种,则更为优良。元人袁桷《舟中杂书》诗之四云:“春洲芦雁少,晓户柘蚕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要·虫蚕》云:“今日柘蚕与桑蚕并肩。”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中载:“柘叶饲蚕丝好,做琴瑟等弦,清鸣响彻,胜于凡丝远矣。”南朝梁人萧统《七契》曰:“荆和之饰照耀,柘丝之弦激扬。”而柘城生产出的柘丝,色泽鲜艳光亮、线度均匀、韧性强、拉力强度大,历史上就有“柘丝为最”之说。由柘丝制作的绸缎、黄袍、官服,特别鲜艳光亮,图案美观、质地优良、卓然不群。加之柘树皮和根为黄色,可以染成柘黄色,所以隋文帝杨坚就把所穿朝服染成柘黄色,从此成为帝王龙袍的代称。如唐王建《宫中三台词》龙袍:“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鸾扇遮。”元人欧阳玄《陈抟睡图》诗:“陈桥一夜柘袍黄,天下都无鼾睡床。”宋人苏东坡《书韩干牧马图》诗:“岁时翦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

西汉时期,与柘城相邻的襄邑(今睢县)是当时著名的丝织品制造中心和织造锦绣技术发明地。《后汉书》记载:“天子、公侯、大夫冕冠皆有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郊天地、宗祠、明堂则冠之。衣裳、玉佩,备章采,乘舆刺绣,公侯、九卿以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襄邑丝织业的兴旺发展,得益于当时柘县源源不断地生产供应品质优良的柘丝原料。汉武帝打通“丝绸之路”之后,中原生产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中东及欧洲,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经济发展。柘城作为柘丝的重要产地,理所当然地成为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直至清代,柘丝仍是柘城的一大特产,位列《柘城县志》中货物之首。只是到了后来,柘树逐步被桑叶宽大、产量高、易采摘、蚕喜食的桑树所代替。上世纪20年代,柘城几乎家家植桑,户户养蚕,百姓中流传着“懒织棉,勤养蚕,四十五天得蚕钱”的口头禅。1931年柘城年产蚕丝超10万公斤。仅县城东关就有150口取丝锅,丝行达8家之多。

解放后至上世纪70年代,春秋两季养蚕技术得到推广。1954年柘城生丝在全国第一次农业展览会上荣受好评;1977年蚕丝产量达到79800公斤。只不过,这时已经不是喂食柘树叶的柘蚕所产出的柘丝了。

四、柘树,孕育柘城产业发展的希望

柘树,又是一种浑身是宝的宝树名木。

柘树的叶子,可以喂蚕,可以制出品质上乘的柘丝。

柘树的木材,细致坚硬、纹理美观、很耐磨损,可与檀木、黄花梨等稀珍名木相媲美,故有“南檀北柘”之美称,是雕刻制作纹理细密、荧光熠熠、金丝诱人、色韵丰满、令人爱不释手的手串、佛珠、笔筒、花瓶、花鸟虫鱼等上等工艺摆件和名贵高档家具的绝好木料。柘木雕刻是木雕工艺品中的珍贵之物,深受古今收藏家们的青睐。同时,光洁坚实的柘木还是古代制作生活用具的重要材料,如制作的柘勺、柘杵、柘桥等生活生产用具,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柘树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繁育栽植容易,干疏而直,叶丰而厚,遮阴性好,适宜在公园的边角、背阴处、街头绿化地作庭荫树,是风景区、绿化荒滩、城市道路绿化或用于抗风固沙、水土保持的理想先锋树种之一。而且,用柘树制作盆景,更具有根盘漂亮、果实好看、萌蘖强、易造型、好栽植、病害少的优点,是盆景花木大师们制作树艺盆景所选作的树种之一。

柘树的果实,味甘温、无毒,入肝脾二经,富含糖、蛋白质、糅酸、苹果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清热凉血、舒筋活络之功效。《本草拾遗》认为,柘树果能够化痰止血、清肝明目、治崩漏、飞丝入目及疟疾等病症。食之或制成果酒,可医治肺结核、跌打损伤、烫伤疼痛等病症。柘果还可以通过发酵,提取柘果酵素,具有抗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皮肤病及各种女性疾病等功效,能够调理女性月经,治疗月经量过多、月经不调,促进女性身体康复。

柘树的枝条,性苦、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之功效,适用于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等病症。桑枝中还含有桑皮苷4、氧化白藜芦醇,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能清除人体自由基活性密度。柘木中的柘木多酚,又是降低血脂的重要活性物质。利用现代萃取技术,可以从柘木中分离出槲皮素、三羟基二氢异黄酮、大戟烷二烯3醇、大戟烷二烯3乙酸酯、花旗松素、二氢桑色素、环桂木黄素等7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以柘树煎汤,按日温洗双目,可使双目明亮。以柘树浆点目,绵裹筷头,蘸水于眼上,可以拭涎毒,治飞丝入目。

经研究发现,柘木根的乙醇提取物有抗结核作用。柘木根具有清热凉血、舒筋活络、治疗跌打损伤之功效,亦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和肺癌。柘木白皮可以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疟疾,治崩漏,医飞丝入目。据北京潭柘寺一带的老百姓讲,从前寺里和山上有很多柘树生长。后来因为知道了柘树皮能治疗崩漏和妇科不孕疾病,于是北京城的远近百姓纷纷来剥取柘树皮,因而使满山的柘树几乎到了灭绝的境地。

苍苍古柘树,绿满天地间。柘城因柘树而得名,与柘树而共生,藉柘树而骄傲,以柘树而光荣。柘树是柘城历史的见证,是柘城历史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伫立在古老的柘树下,凝心品读一部站着的历史,寻找寄托情感的心灵家园,听绿韵飞歌,抒乡思乡愁,心中悠然回响着一首生态柘城、大美柘城的绿色华章。(马时全 郝传信)

来源: “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商丘工作站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69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