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瞰
这种古老的“串门”,在杭州依然适用。
人最奢侈的状态,大概是兼得。既有青山绿水,又有金子银子。哪怕没法兼得,也可以转换自如。
这一点,杭州大概有点发言权。
“一小时高铁去上海,一小时又可以钻进山里。”95年出生的汤汤和先生曾在满觉陇改造老房子,经营自己的摄影、轻餐、民宿、中古家具美学空间。
“上海少山,北京少水,而我们也没想隐居山里做清教徒,杭州正好。”“既可以拼命工作赚钱,又可以在咖啡馆扮时髦。”
年轻人冲着“互联网”这个标签来杭州,毫不讳言:来赚第一桶金。
“就像你们这代人说美国梦,美国梦是什么?只要肯干就有钱。”98年生的李厚生指着我这种八零后说“你们这代人”。“但休息天我就去灵隐、白乐桥,一家家打卡喝咖啡,拍照发小某书。”
我和几位生活在杭州的异乡人聊了聊,似乎他们每个人都认为,杭州是个蛮实惠的城市,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不浓不淡,兼顾多种需求。
今年是杭州第一家星巴克开业20周年。2001年,星巴克国大店开业,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大陆第三家门店。很多人发信息给月小刀——他现在是商场总经理,商场在招商的时候,广场最好的位置依然给了星巴克,同时还招了很多新锐咖啡奶茶品牌。
月小刀2004年来到杭州,其间去过上海,2018年回到杭州。他说:“不是现在不忙,不是杭州不如上海,是不一样。”
定居杭州,月小刀觉得杭州能给人灵感,因为城里就有山水。
小刀在商场策划了“城市生长三部曲”,主题有“扶摇直上,城市生长”“杭州城市心情实验”“治愈”。期间,因为商场中庭要灯饰改造,他做了个“点亮B-609 繁花”计划,每个灯片,都是一个名字和数字,来自客人。59片灯片像贝壳般垂挂,浪漫,也带着和人的联结。他觉得,建筑不仅要具有消费功能,还是人类活动交流的聚集地。月小刀觉得,杭州可以实现他的很多梦想。“社会已经很重口味了,别再燃了,平和些。”
2008年起,月小刀搬到滨江住,13年来每天穿过钱塘江去上班,虎跑路、杨公堤的早晨令人心醉。而这种心醉,又相对平等,景区几乎全免费,也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等级”观。
山水是很多人选择杭州的原因。2018年,汤汤和先生在满觉陇开了一个空间,主营摄影,附带民宿和偶尔的私厨,几乎呈现了Kinfolk这类生活杂志上的那些画面。
95年出生的汤汤是浙江衢州人,后来去舟山读书。虽然父母一直在北京,但她还是选择了杭州。
“在城市最中心的地方就是山林,这一点真的难能可贵。生活在满觉陇的那些日子,能明显察觉到四季的变化、每一个节气的重要性。立春一过,树尖尖开始发芽,立秋一到,晚上山里吹来的风就带着凉意。这些细微的变化,是车水马龙中稀有的。”汤汤试图描述更准确些,“既有城市的便利时尚,又要有山水滋养。既不想太吵,又不能过于清寂。”
现在,汤汤还有空间分别位于龙坞和大清谷山脚,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
大清谷的那个空间,由几幢错落的90年代老厂房改造而成,上个月刚进行了一场名为“流动的20世纪”中古家具展。收取32元一位的早鸟票,可以cover掉一部分成本,也吸引了很多潮男潮女前来打卡。
“虽说杭州比我5年前刚到时节奏快了许多,生活成本也一直在上升,但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逃不开这些。也因为发展,我明显感觉到,这个城市越来越年轻,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杭州人用自己的方式寄情山水。”汤汤最近和香氛艺术家尘有心做了一个联名款香氛。有一次,尘有心和朋友在满觉陇,经过一绪被吸引,进去聊了聊,就相识了。
这种古老的“串门”,在杭州依然适用。
在杭州,不务正业还能活出美好姿态是可能实现的。这里的“不务正业”泛指不在体制内的自由工作,创意人、开民宿、多功能空间主理人……杭州的山水给人广阔天地。
上海人“番茄大人”原来是妇产科护士,2017年,朋友说,要不要来杭州给我管民宿,她就去了。
“要在别的地方,这个职业还挺悬的,但在杭州不愁,它发掘了我的另一项天赋。”“番茄大人”现在改为运营帐篷营地。
“杭州机会很多,对于创意型人才格外友好。我个人的感觉是杭州的内卷其实更重,冲劲强,人们能吃苦。现在的上海,在努力的同时,会更注重生活品质。”“番茄大人”认为,杭州虽然婉约柔情,但绝不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懒散之城。
大学一毕业就创业,95年出生的蔡子阳一毕业就合伙开了公司,专注于影响和视觉,自己是影视广告导演。公司选址就在美院象山校区边上,气氛很好,相对房租也省。
“杭州像是个很聚焦的群体角落,有着一帮坚持创作的人。”因为美院,留在杭州,对蔡子阳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他还在G20前买好了房子。
在被问及成都这些城市有没有吸引过他时,他的感觉是,太闲,太会享受生活了。年轻人,还是要有点干劲的吧。
这点,王群力也说了,他说杭州人的个性有点“坐吃”,有点类似于“躺平”,因为杭州生活条件蛮好的。
“但不是坐吃山空哦,杭州人还是很勤奋的。”王群力是杭州人,他在退休后创业做了一个“城市秘密”的公号。没想到可以拿杭州人文山水吃饭,填补狮子座、老媒体人闲不住的热情。
“城市秘密”每期深度采写一个区域,或是围绕一个话题集中采写这座城市,内容精良,像一本杂志。团队里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有写作、拍照的人,也有插画师,视角不同,立意和角度也不同。创立三年来,王群力欣喜地看到,它像深水炸弹一样炸出了对杭州很热爱的人。
“规划局、设计院、政府部门、历史文物部门都在看,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好玩的东西被风暴出来。”王群力说。
“住在西湖的民宿里,每天出门可能就是灵隐、青芝坞的树林,然后一点点探索西湖、探索杭州,再写成文字。”李晚描述的是她的工作日常,她是“城市秘密”的主笔。95后的她是杭州本地人,从小耳濡目染母亲在杭州日报“城纪”专栏的编辑工作,没想到现在把探索家乡当成了事业。
一座值得探索的城市,而这些探索又能满足人们的兴趣点,在杭州,好像什么都能被玩起来。
雪梨来杭州20年了,她一直说自己是“大院里向往城市的娃”。贵州兵工厂长大的雪梨向往城市,以至于老公要去莫干山开民宿时,她和朋友开玩笑说,“我好不容易走了出来,你还让我回去?”
但城市的矛盾是,自然和野趣在哪里?雪梨依旧对大自然充满了向往,热爱被鲜花绿植包围。对她来说,与其花几万块买个爱马仕包包,不如种满院花草,安守四季阳光。所以,西湖和宝石山成了雪梨离开职场后的重点。她脱下高跟鞋,换上平底鞋,在杭州的天然景色里开店,营造满目花团锦簇。本是出于兴趣,没想到成了她的风格。
“好像别的城市都没有这样的条件?”雪梨今年还要开两家店。外人看来,她是番茄大人口中“很拼的”那种类型,她自己认为是“山水滋养”。
雯丽是嘉兴人。都是30分钟高铁,东北到上海,西南到杭州。但她两进两出,还是去了杭州,从互联网大厂到自己创业。
“它没有上海那么浓,没有北京那么重。它是含水的温温柔柔,它是遮阳的斑斑驳驳,它是气味里的茶香桂满陇。一个能消化不良情绪的城市。情绪波澜的时候看湖看江,太满的时候奔跑树下,想静的时候铭茶闻香。它包容了我的阴晴圆缺,我爱它的四季变化。”
上海美食作家地主陆一直被错以为是杭州人,参加的媒体局也都被归为杭州这一组——因为他来杭州的次数实在太多了。地主陆将自己频繁往返于杭州上海归结为“好风光、好人情、好酒店、好餐厅”。对他来说,人过中年,迁居就算了,但不妨碍坐上高铁来杭州实现一下情怀。
(蒋瞰,作家,媒体人,著有《山居莫干》《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等)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施鋆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699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