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概况
法库县卧牛石乡,乡政府驻地卧牛石村。距县政府驻地法库镇35千米.境内坐落有大屯山、石人山、卧牛石山、黑山、嘴子山和金坊山。全县境内第一大河秀水河由本乡哈户硕村入境,蜿蜒南行。境内建有尖山子水库一座,山多水少,构成了全境半丘陵半平原的地势,属于县境西北风沙区。全乡共辖26个村、屯。其中,行政村11个、自然屯15个.
政区沿革
辖地旧属科尔沁左翼前旗(宾图王旗)。1949年撤销科左前旗,划入法库县第七区(区政府驻地包家屯)。
1956年,分属卧牛石、大屯两乡。1958年隶包家屯人民公社。
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划出包家屯东境的孙家屯、卧牛石、哈户硕、大屯、陈家堡、邢家屯、麻子泡、喇嘛荒、尖山子、刘丙堡、苇子沟11个生产大队,同时增加李家窝堡大队,以驻地卧牛石村命名,建立“卧牛石人民公社”。1962年增设高马窝堡、大荒两个生产大队。
1968年6月,成立“卧牛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又增设侯家窝堡、元宝窝堡、石人堡三个生产大队,辖11个生产大队。1981年,公社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实行乡村制,更名为“法库县卧牛石乡”。2004年2月调整村级规模,李家窝堡村与大屯村合并、高马堡村与刘丙堡村合并、石人窝堡村与陈家堡村合并、大荒村与尖山子村合并。元宝窝堡村与苇子沟村合并。
村屯名称及由来
【卧牛石村】卧牛石村,建制村。隶属法库县卧牛石乡,乡政府驻地。清康熙年间,有直隶董家庄董姓随蒙王当差来此随宾图王经营土地首居,相继有孙、聂、陈、李、张、金等户来此定居,日久成村。时因村北山岗阳坡岩石裸露,状似如牛,遂得名“卧牛石”。有关卧牛石村名的由来,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清初某年秋天,不知何地跑来一头神牛,天天夜里到山上吃庄稼,村民受苦无奈,遂结伙欲除之,便夜隐暗处。一夜,忽一阵大风,神牛出现于南山坡谷地里吃谷穗,人们一拥而上,钩竿铁尺一阵暴打,牛无声,只见身上火花飞溅,打着打着……牛哞的一声长吼,一道火线,直奔北山,遁入山中。
翌日,北山坡上凸起一堆岩石,半露于野,形似卧牛,故名“卧牛石”,清代本村秀才李东谱有诗为证:
怪石嶙峋似一牛,
居然高卧几千秋。
风吹背后无毛动,
雨打胸前有汗流。
另有一诗曰:
怪石嵯峨一头牛,
岿然不动几千秋。
青草频频难入口,
细雨淋淋水自流。
日落西山不复返,
金鞭打断不回头。
悠然横卧荒山外,
疑是耕牛牧未收。
【苇子沟村】原名“苇子沟窝堡”建制村,隶属卧牛石乡。辖元宝窝堡、刘训窝堡、周家窝堡3个自然屯。
清朝中期,有山东青州府阳谷县王玉逃荒来此首居,因当时此地系一片大苇塘,成村后,遂名“苇子沟窝堡”,后简称为“苇子沟”。
【元宝窝堡屯】元宝窝堡屯,自然村。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与苇子沟村合并,隶属苇子沟村。清道光年间有蒙古人金元宝者,迁居此处搭窝堡垦荒,成村后,遂名“元宝窝堡”。
【刘训窝堡屯】自然村,隶属苇子沟村。清朝中期,有山东省东昌府刘训逃荒来此处垦耕首居,日久成村,故名“刘训窝堡”。
【周家窝堡屯】自然屯,隶属苇子沟村。清同治年间,有周姓者由邓家屯迁来此处搭窝棚垦荒首居,成村后,取名“周家窝堡”。
【哈户硕村】曾名“哈拉呼陆木户硕”、“哈拉户硕”、“依牛顿”、“黑牛屯”,建制村。隶属法库卧牛石乡。“哈户硕”系蒙语“黑山咀子”之意。该村东近大黑山(北八虎山早年称“大黑山”),成村后遂得名“哈户硕”。另有一说,清康熙年间,有内蒙人白姓者,赶着勒勒车于与此垦荒首居。后有包、金、王等姓迁来此地落户定居,渐成村落,因白姓中有白拉虎者,遂称其村为“哈拉虎烧”,亦曰“哈拉呼陆户硕”,日伪统治时期,简称“哈拉户硕”,解放后称“哈户硕”。
发源于内蒙哲里木盟科左后旗的秀水河经由康平县南部,从本村入法库县境,流经四家子蒙古族乡、双台子乡、秀水河镇进入登仕堡子镇,最后由该镇张家堡村出境,进入新民市界后,汇入辽河。铁朝高速公路经过村北过境。
【尖山子村】又名“后尖山子”建制村,隶属法库县卧牛石乡。辖前前尖山子、大荒、李金财窝堡3个自然屯。清乾隆年间,有直隶河间府丰润县高姓者(蒙族名“巴达罗克”)随蒙王当差,来此为蒙王经营土地,年久成村。因村东小山陡而尖,遂取村名为“尖山子”。越数年后,此村前又建一新村,名前尖山子,故此村亦有“后尖山子”之称,简称“尖山子”。
【前尖山子屯】自然屯。隶属尖山子村。清嘉庆年间,于江由后尖山子村迁此首居,相继有佟、金、王三户搬来定居,因建于前尖山子村南,故名“前尖山子”。
【李金财窝堡屯】自然屯,隶属尖山子村。清咸丰年间,李金财于邢家屯移居此处搭窝棚垦荒首居,成村后,取村名为“李金财窝堡”。
【大荒屯】原名“西大荒”,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与尖山子村合并,隶属尖山子村。
早年此地荒芜一片,清嘉庆年间,王爷陵村陵防营老温家派荆姓来此开荒占草,后相继有罗、秦等户于此定居成村。因早年王爷陵温家于村东已开垦一片荒地。名“东大荒”此村位于王爷陵村西,遂取名为“西大荒”,后简称“大荒”。
【邢家屯村】邢家屯村,建制村。隶属卧牛石乡,辖秦家屯一个自然屯。清乾隆年间,有邢、秦、张、崔等户,由山东、直隶迁居此处垦荒定居,因邢姓者首居,成村后,遂得名“邢家屯”。
【秦家屯】秦家屯原名“秦家坟”,自然屯。隶属邢家屯村。清乾隆年间,有孙姓者于此为秦家屯老秦家看守秦秀东之坟,后移住者增多成为村落,遂名“秦家坟”。因村民嫌其“坟”字不雅,1981年8月15日经政府批准更名为“秦家屯”
【孙家屯村】孙家屯村,建制村,隶属卧牛石乡。清顺治年间,有直隶顺天府固安县孙家庄孙德功随公主下嫁,为蒙古王当差,于此首居。年久成村,得名“孙家屯”。秀水河经过村东穿过,蜿蜒南行,最后注入辽河。四元公路经过村西境。
【侯家窝堡村】建制村,隶属卧牛石乡。辖西喇嘛荒、霍家窝堡2个自然屯。清道光年间,有侯姓者迁来此处搭窝堡垦荒首居,年久成村,遂名“侯家窝堡”,后演变为“侯家窝堡”。
【西喇嘛荒屯】原名“洼子”、“喇嘛荒(拉马荒)”“喇嘛仓”,自然屯。隶属侯家窝堡村。清嘉庆年间,有蓝姓人来此为哈户硕庙上喇嘛经营庙产荒地首居。初名“喇嘛仓”。民国年间更名为“喇嘛荒”,亦称“洼子”。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经铁岭行署批准,更名为“西喇嘛荒”。
【霍家窝堡屯】原名“下洼子”、“于家窝堡”、“霍家洼子”,自然屯,隶属西喇嘛荒村,原喇嘛荒村驻地。清道光年间,彰武县于姓者,搬来此村定居,将村改名为“于家窝堡”。伪满时霍凤春、霍家跃成为村中望族,遂更村名为“霍家窝堡”。因地势低洼亦称“霍家洼子”之称。
【陈家窝堡村】原名陈家窝堡,建制村,隶属卧牛石乡。辖石人堡1个自然屯。清乾隆年间,有直隶永平府昌黎县王家庄陈大及、陈梦太父子逃荒来此首居,成村后得名“陈家窝堡”。后简称为“陈家堡”。
【石人窝堡窝堡屯】自然屯。原为建制村。2004年2月调整村级规模与陈家堡村合并,隶属陈家堡村。
石人窝堡屯的石人
清乾隆年间,有蒙古族孙姓者迁来此地垦荒首居,继有王、栗二姓移居此地,建成村落。因村北山岗地中有一身穿朝服,头戴官帽,足蹬朝靴,手持笏板的古代(文官)石人雕像面南而立,遂取村名为“石人窝堡”。
相传,该村为五代时慕容氏贵族居住的城堡,曾出土有五代时的石佛、钱币等。日俄战争时,德军夜间行军路经此地时,看到有座古城,城上站满了身穿盔甲的兵士,遂惊慌不已,绕道而行。当日军路过此地时,亦发现了此城,便在远处住了下来,第二天去村头踏勘,发现有石人立村外,便认为石人作祟,遂劈下石人的脑袋。
【麻子泡村】原名“大麻子泡”,建制村。隶属卧牛石乡。清乾隆年间,有蒙古族包姓者迁来此处垦荒首居。时因村东有座水泡子,水泡子中长满大麻子,遂取村名为“大麻子泡”。后简化为“麻子泡”。
【刘丙堡村】建制村。隶属卧牛石乡。辖高家窝堡、马家窝堡、五城店3个自然屯。清朝中叶,有蒙古族人刘丙绪者由扎兰营子迁居此处,搭窝棚垦荒耕种,年久成村,遂名“刘丙堡”。
【高家窝堡屯】又名“高马堡”,自然村。原为建制村,2004年2月与刘丙堡村合并,隶属刘丙堡村。清道光年间,有山东青州府安丘县布口村高永柱逃荒来此,为宾图王垦荒首居,年久成村,遂名“高家窝堡”后演化为“高家窝堡”。
【马家窝堡屯】马家窝堡,自然屯。隶属刘丙堡村。清道光年间,有马姓者由关内逃荒来此,耕种宾图王荒地,年久成村,故名“马家窝堡”。
【五城店屯】原名“朝阳堡”、“五城店”,自然屯。隶属刘丙堡村。清朝中叶,有丁、宋两户由朝阳来此垦荒首居,取名“朝阳窝堡”后因村侧有条新民通开原的大道,于是,丁姓者便在此开了个大车店。又因坐落在辽朝头下州的城堡“五城池”(萧氏后族)遗址内,该城的四角各有一座小角楼,似护城堡垒,遂更朝阳窝堡为“五城店”,后改为“武城店”。
【大屯村】原名“耶革那拉”,建制村。隶属卧牛石乡。辖大屯、李家窝堡2个自然屯。清顺治年间,有八虎山屯中八大户中于、白两户蒙古人迁来此地垦耕首居,初名“耶革那拉”(蒙语)是“依赫艾勒”的转音,汉译为“大屯”,相继,有宾图王陵和格格陵由彰武境内迁葬于后山前坡,并派驻有看护陵寝的“衙门达”差役,护陵户。随着陵差的增多,聚落随之扩大,汉语直称“耶格那拉”为“大屯”。
曾担任过北京市公安局局长、中共北京市市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的冯基平,1911年出生在大屯村。
【后大屯】自然屯。隶属大屯村。1947年,有大屯村孙维勤、马运生、范玉珍三户搬迁此处首居,因建宅于大屯后山,故名“后大屯”
【李家窝堡屯】自然屯,原为建制村,2004年2月调整村级规模与大屯村合并,隶属大屯村。清朝中叶,有直隶天津府静海县李家庄的李茂迁来此地大窝棚垦荒首居,得名“李家窝堡”。相继,与周边白家窝堡、田炮竹窝堡三个聚落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村落,仍名“李家窝堡”。
图片:来自网络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724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法治的细节︱族诛的中国古史